《赤水玄珠》~ 第八卷 (1)
第八卷 (1)
1. 白膿
《玉機微義》曰:白屬肺金,此氣受病也。
《統旨》曰:痢如凍膠,或如鼻涕者為冷,非薑桂之辛熱莫效。
丹溪方,治白痢。
蒼朮,白朮,神麯,茯苓,地榆,甘草,水煎服。
又方,治白痢腹脹,飲水過度者。
蒼朮,白朮,厚朴,茯苓,滑石,神麯,粉草
水煎,食前服。飲食不思,吞保和丸三五十丸。
蒼朮芍藥湯,痢疾痛甚者。(方在泄瀉門。)
戊己丸,治脾經受濕,泄痢不止,米穀不化,臍腹刺痛。
黃連,吳茱萸,白芍藥(各三錢)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空心米飲吞下三十丸。
升麻去濕防風湯,如大便閉,或裡急後重,數至圊而不能便,或少有白膿,或少有血,慎勿利之,升舉其陽則陰自降矣。
蒼朮(四兩,米泔制),防風(三錢),白朮(一錢),茯苓(一錢),白芍(一錢)
上每服一兩,先用蒼朮,以水一盞半,煎至二盞,納諸藥同煎至一盞,空心稍熱服。
胃風湯,治風入腸胃和痢,或白,或赤,或如豆汁。(方在下血。)
溫中湯,治白痢腹疼,飽脹不思飲食。
蒼朮,木香,乾薑(炮。各一錢五分),厚朴,砂仁,青皮,芍藥(炒。各一錢二分),加煨姜二片,水煎,食前服。
又方,治大人小兒白痢如魚凍。
白鴨血用好酒泡,乘熱服下,立止。
白話文:
【白膿】
根據《玉機微義》的說法:白色歸屬於肺部和金屬元素,這代表肺氣受到了影響。
《統旨》提到:如果痢疾的排泄物像凍膠,或是像鼻涕,那代表是冷性質的,這種情況下,非得使用薑和桂皮等辛熱性的草藥才能見效。
在丹溪方中,有一個治療白痢的處方:
蒼朮、白朮、神麯、茯苓、地榆、甘草,用水煎煮服用。
另一個方子是針對白痢且腹部脹大的情況,尤其是飲水量過多的人:
蒼朮、白朮、厚朴、茯苓、滑石、神麯、粉草,用水煎煮,在飯前服用。如果食慾不佳,可以吞服保和丸三五十粒。
蒼朮芍藥湯,用於治療痢疾劇烈疼痛的情況。(這個處方可以在泄瀉門找到。)
戊己丸,用於治療脾臟受到濕氣影響,導致持續性下痢,食物無法消化,以及肚臍周圍的刺痛。
黃連、吳茱萸、白芍藥,各取三錢,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。空腹時,用米湯吞服三十粒。
升麻去濕防風湯,如果大便阻塞,或是感到肛門有緊迫感,多次前往廁所卻無法排便,或是排泄物中有少量的白膿,或是少量的血液,千萬不要輕易使用瀉藥,提升身體的陽氣,陰氣自然會下降。
蒼朮(四兩,米泔制)、防風(三錢)、白朮(一錢)、茯苓(一錢)、白芍(一錢)。每次服用一兩,先用水一盞半,煎煮蒼朮至兩盞,再加入其他藥材,煎煮至一盞,空腹時稍熱服用。
胃風湯,用於治療腸胃風寒引起的痢疾,可能是白色的,也可能是紅色的,或是像豆汁一樣。(這個處方可以在下血章節找到。)
溫中湯,用於治療白痢,腹部疼痛,飽脹,不想吃東西。
蒼朮、木香、乾薑(炮)、厚朴、砂仁、青皮、芍藥(炒),各取一錢五分和一錢二分,加煨姜兩片,用水煎煮,在飯前服用。
另一個方子,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的白痢,像魚凍一樣。
用好酒浸泡白鴨血,趁熱服用,可以立即止住痢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