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五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五卷 (3)

1. 秘結門

檳榔不拘多少,為末,每服二錢,蜜湯點服。

香蘇散,治同上。

加枳殼、檳榔,水煎服。

五仁丸,津液枯竭,大腸秘結,傳道艱難。

桃仁,杏仁(各一兩),柏子仁,郁李仁(炒),松子仁(各二錢半),陳皮(四兩,另為末)

上五仁,另研為膏,入陳皮末,研勻,蜜丸,梧子大,空心,米飲下五十丸。

調氣滋補溫腸丸,治發汗,利小便,亡津液,以致秘結。

沉香(一兩,另為末),肉蓯蓉(二兩)

為末,用麻子仁汁打糊,為丸,梧子大,每七十丸,空心,米飲下。

潤腸丸,治脾胃中伏火秘結,及風結、血結。

桃仁,麻仁,當歸尾,大黃,羌活(各五錢),升麻,紅花,郁李仁

上除桃、麻仁另研為泥外,余為末,煉蜜丸,梧子大,每三五十丸,空心,白湯下。

一方加防風三錢,皂角仁燒存性,兩半,無升麻以下三味。

威靈仙丸,治年高氣衰,津液枯燥,秘結。

黃耆,枳殼,威靈仙(等分)

煉丸,梧子大,每五七十丸,薑湯熱水任下。

陳黃湯,治老人大便秘結。

黃耆,陳皮(各五錢,為末)

每服三錢,用火麻仁一合,研爛,以水投,取汁一盅,濾去渣,於銀石器中煎,候有乳花起,即入白蜜一大匙,再煎令滾,調藥末,空心服。

獨棗湯,治大便積日不通。

大棗一枚,劈開入輕粉五分,依舊合起,以麻線扎,慢火,水煮熟,嚼碎,以棗汁送下。

丹溪治虛熱大腸秘。

白芍藥(一兩半),陳皮,生地黃,當歸身(各一兩),條芩,甘草(各二兩)

上粥丸,每七八十丸,白湯下。

潤麻丸,治血燥,大便不通。(此丹溪秘方。)

麻仁,當歸,桃仁,生地黃,枳殼(各一兩)

蜜丸,梧子大,每五十丸,空心,白湯下。

導滯通幽湯,治大便難,幽門不通,上衝吸門不開,噎塞不便,燥秘,氣不得下,治在幽門,以辛潤之。

當歸身,桃仁泥,升麻(各一錢),生地,熟地(各五分),炙甘草,紅花(各三錢)

水煎,食前,調檳榔末五錢,或加麻仁泥一錢。若加大黃,名當歸潤燥湯。

潤燥湯

升麻,生熟地黃(各二錢),當歸梢,生甘草,大黃(煨),桃仁泥,麻仁泥(各三錢),紅花(五分)

上除二仁另研,作一服,水煎數沸,下二仁煎,空心熱服。

活血潤燥丸,治大便風秘,血秘,時常燥結。

當歸梢(一錢),防風(三錢),大黃(紙裹,煨),羌活(各一兩),桃仁,麻仁(各二兩,研如泥),皂角(燒存性,一兩三錢。其性得濕則滑,滑則燥濕自解)

上除二仁另研外,余為末,蜜丸,梧子大,空心服五十丸,白湯送下三兩。服後以蘇子麻仁粥,每日早晚食之,大便不致燥結。以磁器盛藥紙封。

脾約麻仁丸(《和劑方》),治腸胃熱燥,大便秘結。

白話文:

秘結門

檳榔,不論多少,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蜂蜜水送服。

香蘇散,也用來治療上述情況。

可以加入枳殼、檳榔,用水煎服。

五仁丸,適用於體液枯竭,大腸乾燥阻塞,排便困難的情況。

桃仁、杏仁(各一兩),柏子仁、炒過的郁李仁、松子仁(各二錢半),陳皮(四兩,另外磨成粉末)。

將上述五種仁另外研磨成膏狀,加入陳皮末,混合均勻,用蜂蜜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,空腹用米湯送服五十丸。

調氣滋補溫腸丸,適用於發汗、利小便後,體液流失導致的便秘。

沉香(一兩,另外磨成粉末),肉蓯蓉(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麻子仁汁調和成糊狀,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,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潤腸丸,適用於脾胃內有伏火引起的便秘,以及風邪、血瘀導致的便秘。

桃仁、麻仁、當歸尾、大黃、羌活(各五錢),升麻、紅花、郁李仁。

將以上藥材,除了桃仁、麻仁另外研磨成泥狀外,其餘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,每次服用三五十丸,空腹用白開水送服。

有一個方子,加入防風三錢,皂角仁燒至性存,兩者各一半,不需使用升麻以下的三種藥材。

威靈仙丸,適用於年紀大、氣血衰弱、津液乾涸導致的便秘。

黃耆、枳殼、威靈仙(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煉製成藥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用薑湯或熱水送服。

陳黃湯,適用於老年人便秘。

黃耆、陳皮(各五錢,磨成粉末)。

每次服用三錢,用火麻仁一合,搗爛後用水沖泡,取汁一盅,濾去渣滓,在銀器或石器中煎煮,等到出現乳白色泡沫時,加入一大匙蜂蜜,再煎煮至滾,調入藥末,空腹服用。

獨棗湯,適用於大便積滯多日不通的情況。

大棗一枚,切開後放入輕粉五分,再合起來,用麻線綁好,用小火加水煮熟,嚼碎後用棗汁送服。

丹溪治療虛熱引起的大腸便秘。

白芍藥(一兩半),陳皮、生地黃、當歸身(各一兩),條芩、甘草(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做成粥丸,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潤麻丸,適用於血虛乾燥導致的大便不通。(這是丹溪的秘方。)

麻仁、當歸、桃仁、生地黃、枳殼(各一兩)。

用蜂蜜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白開水送服。

導滯通幽湯,適用於大便困難,幽門不通,導致氣往上衝,吸門不開,咽喉阻塞,排便不暢,以及因乾燥引起的便秘,氣無法下降。這種情況是幽門的問題,要用辛辣滋潤的藥物來治療。

當歸身、桃仁泥、升麻(各一錢),生地、熟地(各五分),炙甘草、紅花(各三錢)。

用水煎煮,飯前服用,並調入檳榔末五錢,也可以加入麻仁泥一錢。如果加入大黃,就稱為當歸潤燥湯。

潤燥湯

升麻、生地黃、熟地黃(各二錢),當歸梢、生甘草、煨過的大黃、桃仁泥、麻仁泥(各三錢),紅花(五分)。

將以上藥材,除了桃仁、麻仁另外研磨外,其餘藥材一起煮一服,水煎煮數次沸騰後,加入桃仁、麻仁再煮,空腹溫熱服用。

活血潤燥丸,適用於大便因風邪、血瘀引起的便秘,時常乾燥結硬。

當歸梢(一錢),防風(三錢),煨過的大黃、羌活(各一兩),桃仁、麻仁(各二兩,研磨成泥狀),皂角(燒至性存,一兩三錢。它的性質是遇濕則滑潤,滑潤則乾燥濕潤自然解除)。

將以上藥材,除了桃仁、麻仁另外研磨成泥狀外,其餘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,空腹服用五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三兩。服用後用蘇子麻仁粥,每天早晚食用,可以防止大便乾燥。藥丸用磁器盛裝,用紙封好。

脾約麻仁丸(出自《和劑方》),適用於腸胃燥熱,大便秘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