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三卷 (18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三卷 (18)

1. 積聚論

黑神丸

神麯,茴香(各四兩),木香,川椒(炒香出汗),丁香(各半兩),檳榔(四個),乾漆(六兩,半生半熟,用薑湯煮半日令香)

上除椒漆外,五物皆半生半炒,為細末,用前生熟漆和丸,彈子大。又用茴香十二兩,鋪陰地蔭干,候外干,並茴香收器中,至干,去茴香,用治腎氣膀胱痃癖,及疝墜,五膈,血崩,產後諸血,漏下赤白,並一丸,分四服。死胎一丸,皆綿灰酒下。若難產,炒葵子四十粒,杵碎,酒煎下。

諸疾下過三服,痃氣十服,膈氣癥癖五服,血瘕三丸。一婦有塊如杯,每發痛不可忍,諸藥莫愈,投此丸三服,杯塊盡消,終身不復作矣。

沒藥散,治一切血氣,臍腹作痛,產後惡露,兒枕痛。

血竭,沒藥(並細研),桂心,當歸,蒲黃,紅花,木香,玄胡索,乾漆(炒),赤芍(各等分)

上細末,每服二錢,熱酒調下,食前。血塊衝心痛甚者,以大順散三錢,酒調服,立止。

牡丹散,婦人久虛羸瘦,血塊走注,心腹疼痛。

牡丹皮,玄胡索,桂心,當歸(各一兩),牛膝,赤芍藥,莪朮(各三兩),京三稜(一兩半)

每服三錢,水酒各半盞,煎服。

芍藥湯,治產後諸積不可攻,宜養,去熱。

芍藥(一斤),黃芩,茯苓(各六兩)

上每服半兩,水煎,日三服。

帝曰:病脅下滿氣逆,二三載不已,是為何病?岐伯曰:病名曰息積。此不妨於食,不可刺灸,只為導引,服藥,藥不能獨治也。(「奇病論」王注云:氣逆息難,故名息積也。用息賁法治之亦可。)

磨積丸

胡椒(一百五十粒),木香(二錢半),全蠍(十枚,去毒)

上末,粟米糊丸,綠豆大。每十五丸,陳皮湯下。

化氣湯,治息積。

木香,砂仁,桂心(各二錢半),甘草(炙),茴香(炒),丁香皮,青皮,陳皮,乾薑,蓬朮(炮,各半兩),沉香,胡椒(各一錢)

上末,每服二錢,姜蘇鹽湯調下,婦人醋湯服。

肝之積,肥氣丸,治積在左脅下,如覆杯,有頭足,久不愈,令人咳逆㾬瘧,連年不已。

厚朴(半兩),黃連(七錢),柴胡(二兩),椒(四錢),巴霜(五分),川烏(炮,去皮臍,一錢二分),乾薑(五分),皂角(去皮弦子,煨,一錢半),白茯苓(一錢半),廣朮(炮),昆布,人參(各二錢半),甘草(三錢)

上除茯苓、皂角、巴豆外,為極細末,再另研巴霜,旋入和勻,煉蜜丸,桐子大。初服二丸,一日加一丸,二日加二丸,漸加至大便微溏,再從兩丸加服,周而復始,積減大半勿服。

上後積藥,依此法服之。春夏秋冬另有加減法,在各條下。秋冬加厚朴一半,通前重一兩,減黃連一錢半。若治風癇,於一料中加人參、茯苓、菖蒲各三錢,黃連只依春用七錢,雖秋冬不減。淡醋湯,空心服下。

白話文:

黑神丸

將神麯、茴香(各四兩)、木香、炒過的川椒(炒到出汗)、丁香(各半兩)、檳榔(四個),以及乾漆(六兩,一半生一半熟,用薑湯煮半天讓它有香味)這些藥材準備好。除了川椒和乾漆之外,其他五種藥材都先一半生用,一半炒過,然後磨成細末。接著,將之前處理過的生熟漆加入藥末中,混合均勻後做成如彈珠大小的藥丸。另外準備茴香十二兩,鋪在陰涼處陰乾,等外表乾燥後,連同茴香一起放入容器中,直到完全乾燥。取出藥丸時,把茴香丟掉。這個藥丸可以用來治療腎氣和膀胱的積聚腫塊、疝氣墜痛、五種膈阻、血崩、產後各種出血、漏下赤白等症狀。每次服用一丸,分成四次服用,用棉灰酒送服。如果是死胎,則服用一丸,也用棉灰酒送服。如果遇到難產,將四十粒炒過的葵花子搗碎,用酒煎服。

各種疾病,服用三次後應該會有改善,疝氣則需服用十次,膈阻積聚則需服用五次,血瘕則需服用三丸。有一個婦人肚子裡長了像杯子一樣大的腫塊,每次發作都痛得受不了,用其他藥都沒效,服用這個藥丸三次後,腫塊完全消失,並且終身沒有再復發。

沒藥散,可以治療各種血氣問題、肚臍腹部疼痛、產後惡露,以及產後子宮收縮疼痛。

將血竭、沒藥(都磨成細末)、桂心、當歸、蒲黃、紅花、木香、玄胡索、炒過的乾漆、赤芍(各等分)這些藥材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調和後在飯前服用。如果血塊衝心疼痛劇烈,則用大順散三錢,用酒調和服用,可以立即止痛。

牡丹散,可以用於治療婦女因長久虛弱消瘦、血塊亂竄、心腹疼痛等症狀。

將牡丹皮、玄胡索、桂心、當歸(各一兩)、牛膝、赤芍藥、莪朮(各三兩),以及京三稜(一兩半)這些藥材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和酒各半杯煎服。

芍藥湯,可以用於治療產後各種積聚問題,此時不宜用峻烈的藥攻下,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調養,並清除體內熱氣。

將芍藥(一斤)、黃芩、茯苓(各六兩)這些藥材,每次服用半兩,用水煎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

皇帝問:我的脅下脹滿氣逆,已經兩三年了都沒有好,這是什麼病呢?岐伯回答說:這種病叫做「息積」。這種病不會影響食慾,不可以用針灸治療,只能用導引的方法,再配合藥物治療,單獨用藥效果不好。(王注說:「氣逆難以呼吸,所以叫做息積。可以用息賁的方法治療。」)

磨積丸

將胡椒(一百五十粒)、木香(二錢半)、全蠍(十枚,去除毒性)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然後用小米糊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陳皮湯送服。

化氣湯,可以治療息積。

將木香、砂仁、桂心(各二錢半)、炙甘草、炒過的茴香、丁香皮、青皮、陳皮、乾薑、炮製過的蓬朮(各半兩)、沉香、胡椒(各一錢)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薑蘇鹽湯調和服用。如果是婦女,則用醋湯服用。

肝的積聚,可以用肥氣丸來治療,這種積聚會在左脅下,像杯子倒扣一樣,有頭尾,久治不癒,會導致人咳嗽、嘔吐、發瘧疾,多年不愈。

將厚朴(半兩)、黃連(七錢)、柴胡(二兩)、椒(四錢)、巴霜(五分)、炮製過的川烏(去除皮和臍,一錢二分)、乾薑(五分)、皂角(去除皮和弦子,煨過,一錢半)、白茯苓(一錢半)、炮製過的廣朮、昆布、人參(各二錢半),以及甘草(三錢)這些藥材準備好。除了茯苓、皂角、巴豆之外,將其他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然後再將巴霜研磨細加入拌勻,最後用煉製的蜂蜜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最初服用二丸,每天增加一丸,第二天增加兩丸,慢慢增加到大便稍微變稀時,再從兩丸開始增加服用,這樣周而復始,直到積聚減少大半時停止服用。

以上這些治療積聚的藥方,都要按照這個方法服用。春夏秋冬的服用方法有所不同,具體加減法在各條下面有說明。秋冬季節要增加厚朴用量一半,也就是加上原本的量總共一兩,減少黃連一錢半。如果是治療風癇病,則在一劑藥中加入人參、茯苓、菖蒲各三錢,黃連的用量還是按照春季的七錢,秋冬季也不減少。用淡醋湯在空腹時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