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九卷 (17)
第十九卷 (17)
1. 砂病類傷寒
嶺南砂病類傷寒,壯熱憎寒肢痛酸,
鸂鶒鸀㭢毛糞煅,酒調灰服勝金丹。
夫砂病者,嶺南閩廣之地多有之矣。乃溪毒、砂蝨、水弩、射工、蟈短、狐、蝦鬚之類,俱能含砂射人。被其毒者,則憎寒壯熱,百體分解,似傷寒初發之狀。彼土人治法,以手捫摸痛處,用角筒入肉,以口吸出其砂,外用大蒜煨搗膏,封貼瘡口即愈。
諸蟲惟蝦鬚最毒,若不早治,十死八九,其毒深入於骨,若蝦鬚之狀,其瘡類平疔腫,彼地有鸂鶒鸀㭢等鳥,專食已上諸蟲,以此鳥毛糞燒灰服之,及籠此鳥於被毒病者身畔吸之,其砂聞氣自出,而病愈也。
白話文:
在嶺南地區,有一種病叫做砂病,很類似傷寒,患者會高燒、畏寒且四肢疼痛。
當地有一種特別的方法來治療這種病。他們會用手摸尋痛處,然後用角筒插入皮膚,用嘴吸出藏在裡面的砂子。此外,他們也會用熱大蒜搗成膏狀,敷在傷口上,就能治癒。
眾多引起砂病的昆蟲中,蝦鬚是最為致命的,如果不及時治療,多半會喪命。它的毒素會深入骨髓,造成的傷口形狀就像蝦鬚一樣,類似一種平療腫。當地有一種名叫鸂鶒鸀㭢的鳥類,專門吃這些蟲子。把這種鳥的糞便燒成灰服用,或是讓這隻鳥靠近病人,砂子聞到鳥的味道就會自己跑出來,病也就隨之痊癒了。
這種病在嶺南、閩廣等地區相當常見,是由溪毒、砂蝨、水弩、射工、蟈短、狐、蝦鬚等昆蟲所引起的。當人被這些昆蟲咬傷,就會出現畏寒高燒,全身痠痛,就像傷寒剛開始發作的症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