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九卷 (16)
第二十九卷 (16)
1. 疔瘡
飛龍奪命丹,治疔瘡發背,腦疽乳癰,附骨疽。一切無頭腫毒惡瘡,服之便有頭。不痛者,服之便痛。已成者,服之立愈。此乃惡症藥中至寶。病危者服之立安。萬無失一,系神人之秘方,不可輕忽。
血竭(一錢),蟾酥(乾者,二錢,酒化),乳香,沒藥,銅綠,硃砂(為衣。各二錢),雄黃(三錢),輕粉(五分),膽礬,寒水石(各一錢),麝香,冰片(各五分),海羊(二十一條,即蝸牛),蜈蚣(一條,酒炙,去頭足)
上為末,先將海羊連殼研如泥,和前藥為丸,綠豆大,或加酒打麵糊,每服二丸。先用蔥白三寸爛嚼,吐於手心,男左女右,將藥包在蔥白內,無灰酒三四盞送下,避風處被蓋出汗,約人行五里許,再以熱酒數杯催之,以汗出為度。
服前藥二丸即消,如汗不出,重者,再服二丸,汗出即效。三五日,重者再進二丸即愈。如疔走黃過心者,難治。汗出冷者,亦死。如病人不能嚼蔥,擂碎裹藥,以熱酒吞下。服此藥後,忌服冷水、冷物、黃瓜、茄子、豬、魚、雞、鵝、羊、濕面。一切發毒動風之物,不可食之,及月婦、狐臭人見之。此藥活人萬萬,誠外科匙鑰。
拔黃藥,用真取蟾酥,飛羅面為丸,梧子大。可將一丸放在面前舌下,即時黃出。
百二散(又名護心散。),治發疔煩躁,手足不住發狂者,急宜服之。(方在癰疽門。)
蟾酥膏,治疔。新蟾酥,以白麵、黃丹搜作劑。圓如麥顆大,用指甲爬動瘡上插入,重者針破瘡頭,用一粒內之,仍以水沉膏貼。
回瘡錠子,治疔瘡大妙。
草烏頭(一兩),蟾酥,巴豆(七個去皮),麝香(一字)
上為細末,麵糊和就,捏作錠子,如有惡瘡透疔,不痛無血者,用針深刺至痛處,有血出,以此紝之。上用膏貼,疔瘡四畔紝之,其疔二三日自然拔出。此藥最宜緊用。此證大抵與傷寒頗類,其中亦有可針鐮砭射出血者。亦有久而敗爛出膿者。其間變異百端,不可不慎也。
內托連翹散,疔瘡出時,皮色不變,不疼痛,按搖不動。身發寒熱,便是此瘡。有水疔、魚臍疔、紫燕疔、火疔,諸般疔瘡。如瘡黃,於黃上用針刺,仍服內托散,自然消散。
連翹,生地,白芷,赤芍(各一兩),大黃,山梔(去頂蒂),薄荷(各七錢),朴硝(二兩),黃芩(五錢),甘草(一兩半)
每服一兩,燈心、竹葉各十莖,水煎服。其人喘加人參少許,大病只三四服愈。如服下心煩嘔者,以護心散止之。
護心散
甘草(五錢),綠豆粉(一兩)
為末,分作二次,酸齏水下。
破棺丹,治疔走黃不止。
川歸,赤芍藥,山梔仁,牽牛(各二兩半),連翹,牡蠣,金銀花,紫花地丁(各一兩半),京三稜,甘草(各二兩),大黃(三兩半)
白話文:
疔瘡
飛龍奪命丹:這個藥專門治療疔瘡、背部疔瘡、腦部毒瘡、乳房膿腫、附骨疽等各種無頭腫毒惡瘡,吃了之後會使瘡腫出現膿頭。原本不痛的,吃了會開始疼痛;已經化膿的,吃了就會立刻痊癒。這藥是治療惡性疾病的至寶,危急的病人吃了會馬上好轉,效果極佳,是神醫秘傳的方子,不可輕忽。
藥方組成:血竭(一錢)、乾蟾酥(二錢,用酒化開)、乳香、沒藥、銅綠、硃砂(做藥丸外衣,各二錢)、雄黃(三錢)、輕粉(五分)、膽礬、寒水石(各一錢)、麝香、冰片(各五分)、海羊(二十一條,就是蝸牛)、蜈蚣(一條,用酒烤過,去除頭和腳)。
製法與用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先將海羊連殼一起磨成泥狀,再和之前磨好的藥粉混合,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或加入酒和麵糊,每次服用兩顆。服用前先將三寸長的蔥白嚼爛,吐在手心,男性用左手,女性用右手,再將藥丸包在蔥白裡,用溫酒三四杯送服,然後在避風的地方蓋被子發汗,大約走五里路左右,再喝幾杯熱酒催汗,以出汗為度。
服用此藥兩顆,如果病症就消退了,就不用再服藥。如果不出汗,病情嚴重的,再服兩顆,出汗就會見效。三五天後,病情嚴重的可以再服兩顆就會痊癒。如果疔瘡擴散到心臟附近,就難以治療。出汗後身體發冷的,也會死亡。如果病人不能嚼蔥,就把蔥搗碎裹著藥丸,用熱酒吞下。服用此藥後,忌吃冷水、冷食、黃瓜、茄子、豬肉、魚、雞肉、鵝肉、羊肉、濕麵等一切會引發毒性、加劇病情的食物。孕婦、有狐臭的人也要避開。此藥能救活很多人,是外科的寶貴藥方。
拔黃藥:用純蟾酥和炒過的麵粉混合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可以把一顆放在舌頭下面,立刻就會有黃色膿液流出。
百二散(又名護心散):專門治療長疔瘡而煩躁不安、手腳亂動發狂的病人,必須趕快服用。(藥方在「癰疽門」中)
蟾酥膏:治療疔瘡。用新鮮蟾酥和白麵、黃丹混合成藥膏,做成麥粒大小的圓粒,用指甲把藥粒刮入瘡口,如果病情嚴重的,可以用針刺破瘡頭,再塞入藥粒,然後貼上水沉膏。
回瘡錠子:治療疔瘡效果非常好。
藥方組成:草烏頭(一兩)、蟾酥、巴豆(七個,去皮)、麝香(少許)。
製法與用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調和做成藥錠。如果有惡性瘡瘍,沒有疼痛、不出血,就用針深刺到痛處,讓血出來,然後把藥錠塗在傷口上。再用藥膏貼在疔瘡周圍,大約二三天,疔瘡就會自然拔出來。此藥最要及時使用。這種病症大多與傷寒相似,也有可以針刺或放血治療的,也有拖久了潰爛出膿的。病情變化很多,必須小心應對。
內托連翹散:疔瘡剛出現時,皮膚顏色不變,不痛不癢,按壓不動,而且身體發冷發熱,就是這種瘡。包括水疔、魚臍疔、紫燕疔、火疔等各種疔瘡。如果瘡是黃色的,可以用針刺在黃色的地方,然後服用內托散,瘡就會自然消散。
藥方組成:連翹、生地、白芷、赤芍(各一兩)、大黃、山梔(去頂蒂)、薄荷(各七錢)、朴硝(二兩)、黃芩(五錢)、甘草(一兩半)。
製法與用法:每次服用一兩,加入燈心草和竹葉各十根,用水煎服。如果病人喘氣,可以加少許人參。病情嚴重的,服用三四劑就會痊癒。如果服藥後感到心煩想吐,可以用護心散來緩解。
護心散:
藥方組成:甘草(五錢)、綠豆粉(一兩)
製法與用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分成兩次,用酸菜水送服。
破棺丹:治療疔瘡擴散不止。
藥方組成:川當歸、赤芍藥、山梔仁、牽牛子(各二兩半)、連翹、牡蠣、金銀花、紫花地丁(各一兩半)、京三稜、甘草(各二兩)、大黃(三兩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