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四卷 (22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四卷 (22)

1. 煩躁門

酸棗仁湯,霍亂吐下後增劇,虛勞煩擾,奔氣在胸中,不得眠,或發寒熱,頭疼暈悶。

酸棗仁(一兩七錢半),人參,桂心(各二錢半),知母,茯苓(各三錢),石膏(五錢),甘草(二錢)

每七錢,薑、棗煎服。

人參竹茹湯,胃口有熱,嘔吐咳逆,虛煩不安。

人參(五錢),半夏(一兩)

分兩帖,加姜七片,陳皮二錢半,竹茹一錢,水煎服。

竹茹石膏湯,大病後餘熱煩悶。

溫膽湯,大病後虛煩不得眠,及驚悸。

五苓散,水停心下,作驚悸煩悶。

清心連子飲(方見癃閉門。)

梔子豆豉湯,治邪在上焦。

四逆湯,理中湯。

白話文:

酸棗仁湯: 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後,如果病情加重,或是因為身體虛弱勞累而感到心煩意亂,氣往上衝到胸口,導致失眠,有時會發冷發熱,頭痛頭暈,可以服用這個方子。 藥材包含:酸棗仁(約52.5克),人參、桂心(各約7.5克),知母、茯苓(各約9克),石膏(約15克),甘草(約6克)。 每次取約21克藥材,加生薑、紅棗一起煎煮服用。

人參竹茹湯: 如果胃部有熱,引起嘔吐、咳嗽、氣逆,心煩意亂,坐立難安,可以服用這個方子。 藥材包含:人參(約15克),半夏(約30克)。 分為兩份煎煮,加入生薑七片、陳皮約7.5克、竹茹約3克,用水煎服。

竹茹石膏湯: 大病過後,如果還有餘熱引起的心煩意亂,可以服用這個方子。

溫膽湯: 大病後身體虛弱,心煩失眠,或是容易驚嚇心悸,可以服用這個方子。

五苓散: 如果體內水分停留在胃部下方,引起驚悸、心煩意亂,可以服用這個方子。

清心連子飲: (藥方在癃閉門中可以找到)

梔子豆豉湯: 可以治療邪氣停留在上焦(身體上半部)的情況。

四逆湯、理中湯: 這兩個方子也可以用來處理相關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