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九卷 (10)
第十九卷 (10)
1. 四肢冷
(附:四肢沉重、四肢不收。)
下利肢疼屬厥陰,欲眠嘿嘿風溫尋。
身如被杖施真武,厥利脈沉四逆珍。
四肢疼,下利,厥逆惡寒,脈沉弱,四逆湯,回陽急救湯。少陰證,四肢沉重疼痛,嗽咯,小便不利,或自下利而咳,真武湯,溫經益元湯。四肢沉重,唇黑有瘡,或如傷寒四肢沉重,忽忽喜眠,見多眠條,羌活蒼朮湯。風溫證四肢不收,嘿嘿欲眠,頭疼身熱,自汗體重而喘,萎蕤湯,羌活蒼朮湯。
白話文:
[四肢冰冷]
若出現下痢且四肢疼痛的情況,這可能是厥陰病的症狀,如果想睡覺但精神恍惚,可能與風溫有關。
身體像被棍棒打過般痛苦,若是厥逆、下痢及脈搏深沉,這是珍貴的四逆湯症狀,使用四逆湯或回陽急救湯可以治療。若為少陰病,四肢感到沉重且疼痛,咳嗽,小便不順暢,或是自發性下痢並伴隨咳嗽,可服用真武湯或溫經益元湯。
四肢疼痛,下痢,手足厥逆,畏寒,脈搏微弱,也適用四逆湯和回陽急救湯。若四肢沉重,嘴脣發黑且有傷口,或者像傷寒一樣四肢沉重,忽然變得愛睡,可參考多眠的相關條目,服用羌活蒼朮湯。
風溫病導致四肢無法活動,精神恍惚想睡覺,頭痛且身體發熱,自發性出汗,身體沉重且呼吸困難,可用萎蕤湯或羌活蒼朮湯治療。
2. 結陽
四肢腫滿結陽名,陽脈住停氣不行,
八正五苓兼理胃,消風退腫萬全靈。
結陽者,肢腫也。諸陽脈不行陰府,留結成熱,為四肢腫滿也。萬全木通散、五苓散、八正散,並加蘿蔔枯酒曇根炒。
白話文:
內容翻譯為:「四肢腫脹且有硬結的情況被稱為結陽。這是因為身體的陽氣運行受阻,無法在體內正常循環,導致熱氣積聚,最終使得四肢出現腫脹的症狀。對於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八正散、五苓散這兩種藥方來調理脾胃,同時還能消除風濕,減輕腫脹。而針對結陽,我們還會在上述藥方基礎上添加蘿蔔和枯酒曇根進行炒製,以增強療效。」
3. 結陰
血氣無宗滲入腸,致成便血可驚惶,
三黃補血誠為妙,四物阿膠桂附湯。
結陰者便血也,陰氣內結不得通行,血氣無宗,滲入腸則下血也。四物阿膠湯,三黃補血湯,桂附六合湯。
白話文:
【結陰】
血液和氣因為無法正常運行而滲入腸道,導致大便時出血,這種情況令人感到驚慌。
使用三黃補血湯確實有很好的療效,四物加阿膠以及肉桂、附子湯也有幫助。
所謂的「結陰」就是指的大便出血。這是因為體內的陰氣凝結,無法順利流通,血液和氣無法正常運行,滲入腸道而引起出血。治療上,可以考慮使用四物加阿膠湯、三黃補血湯,或是肉桂、附子六合湯。
4. 寒在皮膚熱在骨髓,熱在皮膚寒在骨髓
病身大熱反欲衣,寒在骨間熱在皮,
寒在皮膚熱骨髓,身寒反不用其衣。
身熱惡寒而反欲得近衣者,先服麻黃湯汗之,次用柴胡桂枝湯和之。身熱惡寒而反不欲近衣者,先用防風通聖散、人參羌活散表之,次用白虎加人參湯和之。《蘊要》云:身熱欲衣,桂麻各半湯,身寒不欲衣,白虎加桂枝湯。
劉全備云:身熱而常貪納被,內虛寒而邪熱淺浮,藥辛溫而取效,宜不換金正氣散,八解散,並加川芎、白芷,頭疼加細辛、羌活、蔥白,藿香正氣散,人參養胃湯,五積散,臨證擇用。加減得宜,最為良法。體寒而欲掀衣,素壯熱而感寒鬱閉,飲辛涼而必痊,宜人參敗毒散、防風通聖散、升麻葛根湯、柴葛解肌湯、參蘇飲等,並加黃芩主之。
白話文:
【病患身體非常熱卻反而想穿衣服,是因為寒氣在骨頭之間,熱氣在皮膚上,
寒氣在皮膚,熱氣則深入骨髓,導致身體感覺冷卻不想穿衣服。
若患者身體發熱卻感覺寒冷且想穿衣服,應先服用麻黃湯來出汗,然後再服用柴胡桂枝湯來調和身體。如果患者身體發熱卻感覺寒冷並且不想穿衣服,應先使用防風通聖散或人參羌活散來表散風邪,然後再服用白虎加人參湯來調和。
根據《蘊要》記載,身體發熱想要穿衣服的情況,可服用桂枝湯和麻黃湯各半的藥方;而身體感覺寒冷不想穿衣服,則可服用白虎加桂枝湯。
劉全備指出,如果患者身體發熱但總是想蓋被子,這是因為體內虛弱有寒,邪熱淺顯,選擇辛溫的藥物治療,效果會很好,例如不換金正氣散、八解散,並可以加入川芎、白芷,若有頭痛可添加細辛、羌活、蔥白,或者使用藿香正氣散、人參養胃湯、五積散,臨牀時應選擇適當的藥方。恰當的增減藥材,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如果患者體溫低但卻想脫掉衣服,這可能是因為平時體質壯熱,感染了寒氣導致鬱閉,服用辛涼的藥物必定能痊癒,例如人參敗毒散、防風通聖散、升麻葛根湯、柴葛解肌湯、參蘇飲等,同時可以加入黃芩作為主要的治療藥物。】
5. 太陽傳經用藥
傷寒傳病太陽始,依次傳經陽明起,
若越陰經不順傳,各經引藥加減矣。
太陽傳陽明,而太陽證已罷,陽明證已至,日傳經。余仿此。
太陽傳陽明名巡經傳。葛根湯入於裡,承氣、涼膈下之。
太陽傳少陽名越經傳。小柴胡加川芎。
太陽傳少陰名表里傳。小承氣、涼膈合小柴胡,或更合解毒天水。
太陽傳太陰名誤下傳。桂枝加芍藥湯、桂枝加大黃湯。
太陽傳厥陰名巡經得度傳。大承氣湯加川芎、柴胡,六一順氣湯。
太陽自入於本名傳本。未入本為表,麻黃湯。自入本為里,五苓散。
白話文:
【太陽傳經用藥】
傷風感冒的疾病通常從太陽經開始,然後依序傳到陽明經,
如果越過陰經不順著經絡傳遞,對於各個經絡使用的藥物就要做相應的增減調整。
當太陽經的症狀消失,陽明經的症狀出現,就是一日之間傳到了另一經脈。其他情況可比照這種模式。
太陽經傳到陽明經,稱為巡經傳。可用葛根湯進入內臟,再用承氣湯、涼膈湯來清腸胃。
太陽經傳到少陽經,稱為越經傳。可用小柴胡湯加川芎。
太陽經傳到少陰經,稱為表裏傳。可用小承氣湯、涼膈湯配合小柴胡湯,或者加上解毒天水。
太陽經傳到太陰經,稱為誤下傳。可用桂枝加芍藥湯、桂枝加大黃湯。
太陽經傳到厥陰經,稱為巡經得度傳。可用大承氣湯加川芎、柴胡,以及六一順氣湯。
太陽經自己進入本身,稱為傳本。還未進入本身時,表示仍在表面,可用麻黃湯。自己進入本身後,表示已經深入內臟,可用五苓散。
6. 內傷似外感始為熱中病
始為熱中氣難言,頭痛四肢疰悶煎,
鼻息不調聞食惡,補中益氣正當先。
頭痛大作,四肢疰悶,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上氣鼻息不調,四肢困倦不收,無氣以動,無氣以言,或煩躁悶亂,心煩不安,或渴不止。病久者,邪氣在血脈中,有濕故不渴。如病渴,是心火炎上克肺金,故渴。或表虛不任風寒,目不欲開,口不知味,右手氣口脈大,大於左手人迎三倍,其氣口脈急大而數,時一代而澀,是脈之本脈。代者是無氣,不相接,乃脾胃不足之脈。
是洪大而數,乃心脈刑肺。急是弦急,乃肝脈挾心火克肺金也。其右關脾脈比五脈獨大而數,數中顯緩,時一代,此不甚勞役,是飲食不節,溫寒失所,則右關胃脈損弱,隱而不見,惟內顯脾脈,如此也。治用補中益氣湯。
白話文:
這病症起初表現為體內熱氣旺盛,導致的症狀讓人難以表述,會出現頭痛、四肢感到沉悶不適。
鼻子呼吸不順,對食物的味道反應不佳,首要的治療方式是補充中氣,提升體力。
當頭痛劇烈,四肢沉悶,呼吸急促且喘息,身體發熱且煩躁,上氣不接下氣,鼻息混亂,四肢疲倦無力,甚至連動作和說話都缺乏力氣。或者感到煩躁不安,心緒不寧,或是持續感到口渴。若病情長時間持續,邪氣會進入血液中,若體內有濕氣,就不會感到口渴。如果病人感到口渴,那可能是心火旺盛影響到肺部功能,因此產生口渴的症狀。或者身體表面防禦力減弱,無法抵擋風寒,眼睛不願張開,對食物味道失去敏感度,右手的氣口脈搏比左手的人迎脈大出三倍,氣口脈搏緊繃且頻率快速,偶爾會出現短暫的停頓且帶有些許滯澀,這是脈象的特徵。脈象出現停頓代表體內氣力不足,脈搏不連貫,這是脾胃機能不足的脈象。
脈象顯示洪大且頻率快,代表心臟功能過度影響肺部。脈象緊繃表示肝臟功能夾雜心火影響肺部功能。右手關脈,也就是脾脈,比其他五脈獨大且頻率快,在快速中偶爾呈現緩慢,偶爾出現短暫停頓,除非不是過度勞累造成,否則就是飲食沒有節制,冷暖溫度調整失當,導致右關胃脈受損且功能減弱,脈象隱藏不易察覺,只有從內在脾脈顯現出來。治療方式使用補中益氣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