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第八卷

2. 瘧門

《內經》皇帝問曰:夫痎瘧皆生於風,其蓄作有時者,何也?岐伯曰:瘧之始發也,先起於毫毛,伸欠乃作,寒慄鼓頷,腰脊俱痛。寒去則內外皆熱,頭痛如破,渴欲飲冷。帝曰:何氣使然,願聞其道。岐伯對曰:陰陽上下交爭,虛實更作,陰陽相移也。陽並於陰,則陰實而陽虛,陽明虛,則寒慄鼓頷也;巨陽虛,則腰背頭項痛;三陽俱虛,則陰氣勝,陰氣勝,則骨寒而痛。寒生於內,故中外皆寒;陽盛則外熱,陰虛則內熱,內外皆熱,則喘而渴,故飲冷也。

此皆得之夏傷於暑,熱氣盛,藏於皮膚之內,腸胃之外,此營氣之所舍也。此令人汗空疏,腠理開,因得秋氣,汗出遇風,及得之以浴,水氣舍於皮膚之內,與衛氣並居。衛氣者,晝日行於陽,夜行於陰。此氣得陽而外出,得陰而內薄,內外相薄,是以日作。帝曰:其間日而作者何也?岐伯曰:其氣之舍深,內薄於陰,陽氣獨發,陰邪內著,陰與陽爭不得出,是以間日而作也。帝曰:善。

其作日晏與日早者,何氣使然也?岐伯曰:邪氣客於風府,循膂而下,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,其明日日下一節,故其作晏也。此先客於脊背也,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,腠理開則邪氣入,邪氣入則病作,以此日作稍益晏也。其出於風府,日下一節,二十五日下至骶骨,二十六日入於脊內,注於伏膂之脈,其氣上行,九日出於缺盆之中,其氣日高,故作日益早也。其間日發者,由邪氣內薄於五臟,橫連募原也。

其道遠,其氣深,其行遲,不能與衛氣俱行,不得皆出,故間日乃作也。

帝曰: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,腠理乃發,發則邪氣入,入則病作。今衛氣日下一節,其氣之始發也,不當風府,其日作者奈何?岐伯曰:此邪氣客於頭項,循膂而下者也。故虛實不同,邪中異所,則不當其風府也。故邪中於頭項者,氣至頭項而病。中於背者,氣至背而病;中於腰脊者,氣至腰脊而病;中於手足者,氣至手足而病。

衛氣之所在,與邪氣相合,則病作。故風無常府,衛氣之所發,必開其腠理,邪氣之所舍,則其府也。

帝曰:瘧先寒而後熱者,何也?岐伯曰:夏傷於大暑,其汗大出,腠理開發,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,藏於腠理皮膚之中,秋傷於風,則病成矣。夫寒者陰氣也,風者陽氣也,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,故先寒而後熱也,病以時作,名曰寒瘧。帝曰:先熱而後寒者,何也?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,故先熱而後寒也。

亦以時作,名曰溫瘧。帝曰: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?舍於何臟?岐伯曰:溫瘧得之冬傷於風,寒氣藏於骨髓之中,至春則陽氣大發,邪氣不能自出,因遇大暑,腦髓爍,肌肉消,腠理發泄,或有所用力,邪氣與汗皆出,此病藏於腎,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者也。如是者,陰虛而陽盛,陽盛則熱矣。

衰則氣復反入,入則陽虛,陽虛則寒矣。故先熱而後寒,名曰溫瘧。其但熱不寒者,陰氣先絕,陽氣獨發,則少氣煩冤,手足熱而欲嘔,名曰癉瘧。帝曰:癉瘧何如?岐伯曰:癉瘧者,肺素有熱氣盛於身,厥逆上衝,中氣實而不外泄,因有所用力,腠理開,風寒舍於皮膚之內,分肉之間而發,發則陽氣盛,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。

其氣不及於陰,故但熱而不寒,氣內藏於心,而外舍於分肉之間,令人消爍脫肉,故名曰癉瘧。帝曰:瘧未發,其應何如?岐伯曰:瘧氣者,必更盛更虛,當氣之所在也,病在陽,則熱而脈躁;在陰,則寒而脈靜;極則陰陽俱衰,衛氣相離,故病得休;衛氣集,則復病也。

衛與邪相併則病作,與邪相離則病休。其並於陰則寒,並於陽則熱,離於陰則寒已,離於陽則熱已。至次日又集而併合,則復病也。

帝曰:時有間二日者,或至數日,或渴或不渴,其故何也?岐伯曰:其間日發者,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,而有時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數日乃作也。瘧者陰陽更勝也,或甚或不甚,故或渴或不渴。

帝曰:夫經言有餘者瀉之,不足者補之,今熱為有餘,寒為不足。夫瘧者之寒,湯火不能溫也,及其熱,冰水不能寒也,此皆有餘不足之類。當此之時,良工不能止,必須其自衰乃刺之,其故何也?願聞其說。岐伯曰:經言無刺熇熇之熱,無刺渾渾之脈,無刺漉漉之汗,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。

夫瘧之始發也,陽氣並於陰,當是之時,陽虛而陰盛,外無氣,故先寒慄也。陰氣逆極,則復出之陽,陽與陰復並於外,則陰虛而陽實,故先熱而渴。夫瘧氣者,並於陽則陽勝,並於陰則陰勝,陰勝則寒,陽勝則熱。瘧者,風寒之不常也,病極則復。至病之熱也,如火之熱,如風雨不可當也。

故經言曰:方其盛時必毀,因其衰也,事必大昌,此之渭也。夫瘧之未發也,陰未並陽,陽未並陰,因而調之,真氣得安,邪氣乃亡。故工不能治其已發,為其氣逆也。帝曰:善。攻之奈何?早晏何如?岐伯曰:瘧之且發也,陰陽之且移也,必從四末始也。陽已傷,陰從之,故先其時堅束其處,令邪氣不得入,陰氣不得出,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,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。(以上俱《內經》瘧論。

《保命集》云:夏傷於暑,秋必痎瘧。蓋傷之淺也近而暴,傷之重也遠而深。痎瘧者,久瘧也。是之夏傷於暑,濕熱閉藏而不能發泄於外,邪氣內行,至秋而發為瘧也。初不知何經受病,隨其受而取之。有中三陽者,有中三陰者。大抵經中邪氣,其症各殊,同《傷寒論》之也。

故《內經》曰:五臟皆有瘧,其治各別。太陽經者,謂之風瘧,治多汗之。在陽明經者,謂之熱瘧,治多下之。在少陽經者,謂之風熱瘧,治多和之。此三陽受病皆謂之暴瘧也。發夏至後、處暑前者,此乃傷之淺者,近而暴也。在陰經者,則不分三經,皆謂之溫瘧,宜以太陰經論之。

其發處暑後、冬至前者,此乃傷之重者,遠而深也。痎瘧者,老瘧也,故謂之久瘧。

丹溪云:風暑之瘧當發汗,夏月多在風涼處歇,遂閉其汗而不泄故也。惡飲食者,必自飲食上得之。無汗者要有汗,發散為主,帶補。有汗者要無汗,扶正氣為主,帶散邪。瘧病感虛者,須以人參、白朮一二帖,托住其氣,不使下陷,後使他藥。內傷挾外邪同發,必內生痰,外以汗解散,二陳湯加柴胡、黃芩、常山、草果煎服。

久瘧不得汗者,二陳湯加檳榔倍加蒼朮。一方加柴胡、葛根、川芎,一補一發,不可直截。老瘧系風暑入於陰分,用血藥引出陽分則散,當以當歸、紅花、黃柏、川芎、白朮、蒼朮、甘草、白芷,水煎,露一宿,空心服。

〔按〕瘧在陰分須徹起陽分者,即《格至論》中雲:臟傳出至腑亂而失期也。又當因其汗之多寡,而為補養升發之。下陷謂陽氣下陷入陰血中。無汗要有汗,多用川芎、葛根、蒼朮、升麻、柴胡之屬,此丹溪治瘧之微旨也。

《心法附余》曰:世用砒霜等毒藥截瘧,差誤甚矣。且俗名曰脾寒,此因名而迷其實也。苟因飲食所傷而得,亦未必全是寒,況其他乎。在陽分者易治,陰分者難治。瘧母必用毒藥消之,行氣消堅為主。

《脈訣舉要》曰:瘧脈自弦,弦數多熱,弦遲多寒,隨時變遷。《心法附錄》曰:有病久,脈極虛微而無力,似乎不弦,然而必於虛微之中見弦,但不搏手耳,細察可見也。

生生子曰:世俗皆視瘧為小病,不分外感內傷,勞倦虛弱,在陽在陰之旨,率以砒丹、常山等毒劑劫之,或以草藥嘗之。又或指為鬼祟,而以符水巫咒禁之。稟受厚邪輕者,偶中僥倖,稟弱邪重者,愈劫而愈陷矣。於是遷延歲月,咳嗽潮熱,飲食減少,每每變虛怯之候。不思經曰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輕病重治,必成重病,都緣不能脫俗故耳,良可悲夫。

桂枝羌活湯,處暑前後,頭痛項強,脈浮,惡風,有汗。

桂枝,羌活,防風,甘草(炙。各等分。)

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迎發日溫服。吐者加半夏曲。

麻黃羌活湯,頭痛項強,脈浮,惡風,無汗。

麻黃,羌活,防風,甘草(炙。各等分)

煎法如前。如吐加半夏曲等分。(二方皆太陽經。)

白芷湯,治瘧,身熱目疼,熱多寒少,脈長,睡臥不安,先以大柴胡湯下之,微利為度。如下後微邪未盡者,以此湯盡之。

白芷,知母(各一兩),石膏(四兩)

服法同前。(此陽明經。)

桂枝石膏湯,隔日一發,先寒後熱,寒少熱多。

桂枝(五錢),石膏,知母(各一兩半),黃芩(一兩)

上分作三服,間日者,邪氣所舍深也,如外邪已罷,內邪未已,再下之。人卯至午發者,宜大柴胡湯下之。從午至酉者,知邪在內也,宜大承氣湯下之。從酉至子或至寅發者,知邪在血,宜桃仁承氣湯下之。前項下藥微利為度,再以小柴胡湯,徹其微邪之氣。

桂枝芍藥湯,寒熱大作,不拘先後,此太陽陽明合病也,謂之大爭。寒熱作則必戰動。經曰:熱勝則動也,以熱則必汗泄。經云:汗出不愈,知為熱也。陽盛陰虛之症,治當內實外虛。不治恐久而傳入陰經也,宜桂枝芍藥湯主之。

桂枝(二錢),黃耆,知母,芍藥,石膏(各五錢)

上服七錢,水煎服。如服前藥而寒熱轉大者,知太陽陽明少陽合病也,宜桂枝黃芩湯以和之。

桂枝黃芩湯,治三陽合病。

甘草(四錢五分),石膏(五錢),知母(五錢),桂枝(二錢),柴胡(一兩二錢),黃芩(四錢五分),人參(四錢五分),半夏(四錢)

上水煎服,服後如外邪已罷,內邪未已,用大柴胡、大承氣等湯下之。

麻黃黃芩湯,治夜發者。桃仁承氣湯亦治夜發者。

麻黃(一兩去節),甘草(炙,三兩),桃仁(三十枚,去皮),黃芩(去蘆),官桂(二錢五分),服法同前。

桃仁味苦甘辛,肝為血海,血受邪則肝氣燥。經云: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。故桃仁散血緩肝,謂邪氣深遠而入血,故夜發。乃陰經有邪,此發散血中風寒之劑,麻黃、桂枝、桃仁乃太陽經血藥,非三陰經藥也。

生生子曰:以上皆劉守真分經治療法也,與《內經》之旨,皆相符合。明其邪自外而來,故治同傷寒也。予驗今之所發者,除傷風所發外,亦有多挾內傷者。或從飲食所得,或從勞倦所得。此必先有所感,而邪氣潛伏。今為新傷所啟發也,雖涉內傷,而頭痛、寒熱,口渴等症,亦不出前數法外矣。

予每月所挾症之藥,加於前各經治方之內,錯綜治之,亦不失古人意也,故所向輒有功。

《濟世方》治先熱後寒者,以小柴胡湯。先寒後熱者,小柴胡加桂枝湯。多熱但熱者,白虎加桂枝湯。多寒但寒者,柴胡薑桂湯。

〔按〕此亦前分經法也。但此以寒熱多少定治,然寒多而但寒不熱,脈洪實或滑,多有熱極而似水者,為有餘,治當下之。若便以桂枝投之,誤也。如或多熱而但有熱者,脈虛大或微弱,當作虛治。若便以白虎湯投之,誤也。故必須細心體認,詳之以脈,而以寒熱多少參治,庶為穩當。

仲景,白虎加桂枝湯,治朝發暮解,暮發朝解,其脈如平,但熱無寒,骨節疼煩,便難,此治溫瘧。

知母(六兩),甘草(炙,二兩),石膏(一斤),粳米(二合),桂枝(去皮,三兩)

水煎服,出汗愈。

柴胡桂薑湯,治往來寒熱,胸膈疼,小便不利。嘔而不渴,治瘧寒多熱少,或寒不熱。

柴胡(半斤),桂枝(三兩,去皮),乾薑(二兩),栝蔞根(四兩),黃芩(二兩),甘草(炙,二兩),牡蠣(二兩,煅)

水煎服,初服微煩,再服得汗便愈。

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,治瘧病後渴者,亦治勞瘧。

柴胡(八兩),人參,黃芩(各三兩),栝蔞根(四兩),生薑(二兩),大棗(十二枚),甘草(炙,三兩)

水煎服,一日二三服效。

《局方》,雙解飲子,治瘧疾,闢瘴氣,神效,食瘧尤佳。

肉豆蔻,草豆蔻(各二枚,一枚麵煨熱,一枚生用),粉草(二兩,一半生,一半炙),厚朴(二寸,一半用薑汁炒,一半生用),生薑(二塊,如棗大,一塊裹煨,一塊生用)

上水煎,空心服。(東垣云:秋暮暑氣衰,病熱瘧,知其寒也。此方注之,實治寒瘧也。)

人參養胃湯,治飲食傷脾及寒多而熱少者,胸膈痞,不思飲食。寒多者,加薑桂;熱多者,加黃芩、黃連、柴胡。(方在寒門。)

清脾飲,治癉瘧。脈來弦數,或但熱不寒,或熱多寒少,口苦咽乾,小便赤澀。

青皮(去白),厚朴(薑製),白朮,半夏(泡),黃芩,草果仁,柴胡,茯苓,甘草(炙。各等分)

上每服七八錢,姜五片,不拘時服。

草果飲,治內傷飲食作瘧,胸腹飽悶。

草果,蒼朮,厚朴,陳皮,半夏,甘草,烏梅(去核)

薑棗同煎。寒多者加乾薑、附子,熱多者,只加柴胡,瘴瘧加檳榔。

柴苓湯,寒熱汗後,或大便作瀉。(方出傷寒門。)

三聖飲,治胸膈飽悶,口渴,熱多,寒少。

蒼朮,枳殼,知母(各三錢),水煎服。

四聖飲,治久瘧。

何首烏,白芷,青皮,陳皮

水煎,空心服。

《良方》,四將軍飲,治瘧作僕厥不知人,手足俱冷,此雖一時救急之方,用之有驗。

大附子(泡,去皮,一枚),訶子(四枚,去核),陳皮(四枚,洗淨),甘草(炙,四兩)

分作四服,水一盅半,姜七片,棗七枚,煎,折一半熱灌下,立蘇。

方廣云:瘧疾發作而僵仆不省人事者,蓋由頑痰膠固於中,營衛不行故也。所以中風、中暑而卒倒,不省人事,亦由痰之所致也。附子性大熱,走而不守,本是治寒濕之藥,今瘧僵仆而有之,以其性能開散頑痰,營衛流通故耳。乃是劫劑,不得已而用之也。

《澹寮》,露姜飲,胃中痰飲為瘧。(一方加蜜,治痰嗽作吐。)

生薑四兩,搗汁,露一宿,空心冷服。大治脾胃聚痰,發為寒熱。方廣云:生薑自然汁,凡中風、中暑、中氣、乾霍亂,一應卒暴之疾,與童便同用,立可解散。蓋生薑能開痰,童便能降火故也。

截瘧溫脾飲,治脾虛痰涎上湧,瘧發作則吐,神效。

白朮(五錢),生薑(五錢)

水煎,空心服。

生生子曰:按此亦丹溪白朮丸意也,彼以白朮一味,久服得汗乃愈,此以生薑佐之,故取汗速而效亦速也。以上五方皆禁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