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六卷 (7)
第二十六卷 (7)
1. 噤口痢
人參,黃連(各一錢),石蓮子(三分)
為末,擦牙關二三次,即能食。上丹溪用人參、黃連二味,煎濃服之。但得一呷,入腹即愈。此加石蓮子亦有理。
豆蔻散,嬰孩腸胃脆弱,糟粕不聚,瀉痢不止,或赤或白,冷熱不調,日夜頻並,愈而又發,神效。但忌葷腥生冷。
肉豆蔻(煨,一個),胡粉(炒,二錢),龍骨(生,一錢),枯礬(一錢)
白話文:
人參和黃連(各取一錢份量),石蓮子(取三分份量)。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然後擦拭在牙關兩次或三次,就能幫助消化,恢復食慾。
這是丹溪先生所使用的方劑,使用人參和黃連兩味藥材煎煮成濃湯服用。只需喝一口,就能使身體得到療效。增加石蓮子也是合理的做法。
豆蔻散,適用於嬰兒和小孩,他們的腸胃比較脆弱,容易產生未消化的食物,導致不停拉肚子,可能出現紅色或白色糞便,腸胃冷熱調節失衡,日夜都發生這種情況,且反覆發作。這款方劑效果顯著。但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葷腥生冷的食物。
材料如下:熟的肉豆蔻(一個),炒過的胡粉(二錢份量),生龍骨(一錢份量),枯礬(一錢份量)。
為末,每服一錢,米飲調下。或以薄糊丸,麻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。議曰:胡粉即真鉛粉也,出韶州者名韶粉,出定州者名定粉,總名光粉。其性滯,故用以滯其腸,令不虛滑。豆蔻溫臟之藥,安和腸胃。龍骨、白礬,澀腸止痢。凡虛滑,日夜無度者,服之隨時痊愈。
神效雞青丸,嬰孩一切痢疾,不拘冷熱皆效。
木香(二錢),生黃連(五分),肉豆蔻(生,一個,大者)
上為粗末,取雞子青搜和作餅,慢火炙黃色變紅者,稍干擘破,碾為末,白麵糊為丸,麻子大,每三五十丸,米飲下。此方功在雞子青。
白話文:
每次服用一錢藥粉,用米湯送服。也可以將藥粉製成薄糊丸,每丸如麻子大小,每次服用五六十丸。胡粉就是真正的鉛粉,產於韶州的叫做韶粉,產於定州的叫做定粉,統稱為光粉。鉛粉性寒,可以止瀉,使腸道不虛滑。豆蔻溫暖臟腑,安和腸胃。龍骨和白礬能收斂腸道,止瀉止痢。凡是因虛滑引起的腹瀉,日夜不止的,服用此藥後很快就會痊癒。
神效雞青丸,對於嬰兒一切痢疾,無論是寒痢還是熱痢,都有效。
將木香、生黃連、生肉豆蔻研成粗末,加入雞蛋青攪拌成餅狀,用慢火烘烤至黃色變紅,略微乾燥後,將其擘開,碾成粉末,用白麵糊做成丸藥,每丸如麻子大小,每次服用三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此方藥效主要在於雞蛋青。
大效至聖千金飲子,治先吐後瀉,後又變痢,臍腹㽲痛,脅肋脹滿,受濕虛鳴,膿血,五色相雜,或如豆汁,或如瘀血,日夜無度,食少肌羸。
黃耆(蜜炙),甘草,陳皮,粟殼(蜜炙),木香,白芍藥,地榆(蜜炒),黑豆(炒),當歸,枳殼(炒),烏梅,淮棗,白朮,訶肉(煨),黃連(各等分)
白話文:
【大效至聖千金飲子】,用於治療先吐後瀉,接著轉為痢疾,腹部絞痛,兩側肋骨脹滿,因受濕氣導致虛弱性腹鳴,混有膿液和血液,顏色多種混雜,有的像豆汁,有的像凝固血液,不分日夜地發作,食量減少,肌肉消瘦。
黃耆(蜜炙),甘草,陳皮,粟殼(蜜炙),木香,白芍藥,地榆(蜜炒),黑豆(炒),當歸,枳殼(炒),烏梅,淮棗,白朮,訶肉(煨),黃連(各等分)
每三五錢,水煎服。
大艾煎丸,小兒虛痢,大渴不止。
艾葉(燒存性),乾葛粉,胡粉(炒),海螵蛸,龍齒(各等分)
為末,煉蜜為丸,雞頭子大,每服一丸至二丸,米飲下。
術蔻面,噤口痢,一粒飯不食,宜此效。
白朮(五錢),肉果(炮,二枚),木香(二錢)
上為末,白麵一兩,水搜作餅,切作條子,水煮熟,用蔥白、生薑、鹽各少許,和汁與吃,看所入多少,仍用雞青丸調理。
白話文:
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大艾煎丸適合治療小兒虛寒導致的腹瀉,伴隨口渴不止的症狀。將艾葉燒存性後研磨成粉末,與乾葛粉、炒胡粉、海螵蛸、龍齒等分混合,再用煉蜜製成丸劑,每丸大小如雞頭,每次服用一到兩丸,用米湯送服。術蔻面專治噤口痢,症狀為完全不進食,此方療效顯著。將白朮、炮製過的肉果、木香研磨成粉末,加入一兩白麵,用水調和製成餅,切成條狀,煮熟後加入蔥白、生薑、鹽調味,依據患者進食量,搭配雞青丸調理。
炒雞子,治休息痢,及疳瀉,日久不愈。
雞子一枚,先用黃蠟如指大一塊,銚內熔化,入雞子拌炒熟,空心食之大效。
剪紅丸,治痢鮮血。
側柏葉,槐花,枳殼(各炒),荊芥穗(各等分)
醋糊丸,糯米湯下。
白話文:
【炒雞蛋療法】,用於治療休克性腹瀉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長期腹瀉。方法是:取一個雞蛋,先準備一塊像手指般大小的黃蠟,放入鍋中熔化後,加入雞蛋一起翻炒至熟,於空腹時食用,效果顯著。
【剪紅丸】,用於治療鮮血腹瀉。配方包括:側柏葉、槐花、枳殼(均需炒過)以及荊芥穗(等量分)。使用醋糊製成藥丸,服用時請配以糯米湯。
請注意:以上藥方應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和開具,並在適當的情況下使用。對於任何藥物或草本療法的反應,可能存在個人差異,因此在開始使用之前,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。
2. 瘧門
小兒瘧痢,治同大人。惟劑輕小耳。當於大人科參治。茲但收集數方,以備緩急。不重論也。緣其症不外於外感、內傷二者而已。外感有六經之形症,用和解六經之劑治之。內傷有胸腹飽滿,晝輕夜重之標準,只以二陳湯加健脾消導之劑治之。蓋無痰不作瘧也。數發之後,乃為截之。
虛弱者補之。然初發二三日之間,必須導痰運脾、和解為主,切不可遽投補截。設汗不周,頭疼未撤,則表邪未盡解也。苟痰不清,胸腹不暢,則內傷未盡熔也。補之截之,是閉其邪而塞其去路,其變也曷勝言哉!和解六經之劑,詳於大人科第八卷中。
白話文:
小孩的瘧疾,治療方法跟大人一樣,只是劑量要輕些。可以參考成人科的治療方法,這裡只收錄幾個方子以備不時之需,就不多加說明了。因為小孩瘧疾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內傷兩種。外感有六經的症狀,可以用和解六經的藥方來治療。內傷有胸腹飽滿、白天輕微晚上加重等表現,可以用二陳湯加健脾消導的藥方來治療,因為沒有痰就不會發瘧疾。瘧疾發作幾次之後,就可以用藥來截斷。虛弱的孩子需要補益,但瘧疾發病初期兩三天內,必須以導痰運脾、和解為主,千萬不可急著補益和截斷。如果汗出不暢,頭痛沒有消退,說明表邪沒有完全解除;如果痰液不消,胸腹不舒暢,說明內傷沒有完全消融。補益和截斷藥物,會封閉邪氣,堵塞排泄通道,其後果不堪設想!和解六經的藥方,詳見成人科第八卷。
清脾飲,治癉瘧,然而不寒,或熱多寒少,膈滿不能食,口苦舌乾,煩渴,小便黃赤,大便不利。
青皮,厚朴(制),白朮,草果(煨),柴胡,茯苓,半夏,黃芩,甘草(各等分),生薑(三片),水煎服。
養胃湯,外感風寒,內傷生冷。溫中快膈,山嵐障氣,寒瘧嘔逆。
白話文:
清脾飲適用於治療瘧疾,但患者不寒或熱多寒少,伴隨胸膈滿悶、食慾不振、口苦舌乾、口渴、小便黃赤、大便不暢等症狀。方劑由青皮、厚朴(制)、白朮、草果(煨)、柴胡、茯苓、半夏、黃芩、甘草(各等分)以及生薑(三片)組成,水煎服。養胃湯則適用於外感風寒、內傷生冷,以及溫中快膈、山嵐障氣、寒瘧嘔逆等症狀。
人參,蒼朮,厚朴,半夏,藿香,草果(煨,去殼),茯苓(各五分),陳皮(七分),甘草(二分)
姜三片,棗一枚,烏梅一枚,煎服。
香葛飲,嬰孩夾食夾驚,傷寒,四時瘟疫瘧疾。
香附子(炒),紫蘇葉(各一兩),橘紅,青皮,葛根(各五錢),炙甘草(二錢五分)
白話文:
人參、蒼朮、厚朴、半夏、藿香、草果(煨過,去殼)、茯苓(各五分)、陳皮(七分)、甘草(二分),加上姜三片、棗一枚、烏梅一枚,煎煮後服用。這種藥方叫做香葛飲,可以用於治療嬰孩飲食不消化、受驚、傷寒、四季瘟疫及瘧疾。
另外,香附子(炒)、紫蘇葉(各一兩)、橘紅、青皮、葛根(各五錢)、炙甘草(二錢五分),也可以一起煎煮服用。
每三五錢,薑、蔥白煎服。
露星飲,治久瘧成癆,以此截之。
秦艽,柴胡,白朮,茯苓,檳榔,常山(酒炒一次,醋炒一次),黃芩,甘草,半夏曲,官桂(各等分)
上用酒醋水各半碗,煎七分,露一宿,臨發五更服之。
鬼哭飲,截瘧。
常山(制),大腹皮,白茯苓,鱉甲(醋炙)
白話文:
每次服用薑、蔥白煎三到五錢,用於治療久瘧成癆,可以用露星飲截斷病症。
露星飲的配方為:秦艽、柴胡、白朮、茯苓、檳榔、常山(酒炒一次,醋炒一次)、黃芩、甘草、半夏曲、官桂,各等份。
煎藥方法:用酒醋水各半碗,煎至七分,露置一夜,臨發病前五更服用。
鬼哭飲也可用於截瘧。
鬼哭飲的配方為:常山(制)、大腹皮、白茯苓、鱉甲(醋炙)。
甘草,桃柳枝(各七條)
水煎,臨發,空心五更服。
南鬥散,痰瘧。
常山(制),白芷,南星(生。各等分)
酒煎,臨發五更服。
白朮截瘧飲,虛弱久瘧,脾虛嘔吐,不思飲食,不拘寒熱,極效。
白朮(一半生用,一半炒用,四錢),橘紅,麥芽(各二錢),烏梅(一枚),姜(五片)
水煎,臨發日五更服。
何首烏丸,治久瘧陰虛,熱多寒少,以此補而截之。
白話文:
甘草和柳枝各七條,用水煎煮,在發病前五更時空腹服用,此為南鬥散,主治痰瘧。常山(制)、白芷和南星各等分,用酒煎煮,在發病前五更時服用。白朮截瘧飲用於虛弱久瘧、脾虛嘔吐、不思飲食等症,不論寒熱皆有效。白朮一半生用,一半炒用,共四錢,加上橘紅、麥芽各二錢,烏梅一枚,姜五片,用水煎煮,在發病前日五更時服用。何首烏丸用於久瘧陰虛,熱多寒少,用以補益並截瘧。
何首烏為末,鱉血為丸,黃豆大,辰砂為衣,臨發五更白湯送下二丸。
截法,不拘寒熱瘧,端陽日製。
桃葉尖(東南方者,四十九片),半夏(四十九粒,為末)
搗桃葉尖為丸,雄黃為衣,曬乾,貯瓶中,封固,臨用取一丸,綿裹塞鼻中,男左女右。
鱉甲飲子,瘧久不愈,腹左有塊,名曰瘧母。
鱉甲(醋炙),白朮,黃芩,草果,檳榔,芎藭,橘紅,甘草,厚朴,白芍藥(各等分),薑、棗煎服。
白話文:
何首烏要研磨成粉末,然後用鱉的血來製成藥丸,每個藥丸的大小如黃豆般,再用辰砂包裹作為外衣。在發作前五個小時,用溫白水吞下兩個藥丸。
這種方法不受發燒或發冷的瘧疾限制,要在端午節那天製造。
取東南方向的桃葉尖共計四十九片,和四十九顆半夏研磨成粉。
將桃葉尖研磨成藥丸,並用雄黃包裹作為外衣,然後曬乾,存放在瓶子中,用蓋子密封好。在使用時,取出一個藥丸,用棉布包裹後塞入鼻孔中,男性應塞入左側,女性則塞入右側。
鱉甲飲子,對於長期未癒的瘧疾,腹部左邊有塊狀物,這被稱為瘧母。
將鱉甲(醋炙)、白朮、黃芩、草果、檳榔、芎藭、橘紅、甘草、厚朴、白芍藥(每種均等分量)與薑、棗一同煎煮服用。
青黃散,消瘧母如神。
青黛(澄去灰土),雄黃(研細飛過。各等分)
為極細末,每一歲用一分,空心及夜,淡醋湯調下,塊消其八即止。屢驗屢效。
銅壁山人治瘧母用,月蟾丸。
木香,人參,黃耆,當歸,桔梗,黃連,三稜(醋煨),莪朮(同上),鱉甲(醋炙),乾蟾(煅),使君子,苦楝根皮,訶子肉,夜明砂,枳實,綠礬(醋煅。各等分)
白話文:
青黃散能有效治療瘧疾,效果如同神明。將青黛去除灰土,雄黃研磨成極細粉末,二者等量混合。每服藥一分,以淡醋湯送服,空腹或睡前服用,腫塊消退八成即可停藥。此方經多次驗證,效果顯著。銅壁山人治療瘧疾,則使用月蟾丸,配方包含木香、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桔梗、黃連、醋煨三稜、醋煨莪朮、醋炙鱉甲、煅乾蟾、使君子、苦楝根皮、訶子肉、夜明砂、枳實、醋煅綠礬,各等份混合。
為末,醋糊丸,陳米飲下。
又截法,寒多熱少者,俱以平胃散加常山、草果截之。此內傷瘧。熱多寒少者,俱以白虎湯加常山、草果截之。寒熱相半者,俱以小柴胡湯加常山、草果截之。此外感瘧。
白話文:
最後,用醋糊丸,陳米水送服。
另外,截瘧的方法是:寒症多於熱症的,用平胃散加常山、草果截瘧;熱症多於寒症的,用白虎湯加常山、草果截瘧;寒熱相半的,用小柴胡湯加常山、草果截瘧。以上是內傷瘧。除此之外,還有外感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