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五卷 (10)
第五卷 (10)
1. 許學士十腫水病,並根源證狀方法
此方治一切水氣濕發腫效。
三因消腫丸,治水腫喘滿,小便不利。
滑石,木通,白朮,黑醜(炒),茯苓,半夏,陳皮(各一錢),木香,瞿麥,丁香(各五分)
為末,酒糊丸,梧子大,每五十丸,燈心麥門湯下。
葶藶丸,治湧水,證如溢囊裹里漿,或遍身腫滿,按腹不堅,疾行則濯濯有聲,或喘咳不定。
葶藶(炒),澤瀉,椒目,桑白皮,木豬苓,杏仁(各五錢)
上為末,煉蜜丸,梧子大,每二三十丸,蔥白湯下,不拘時服,以利為度。
《局方》,神助散,治十種水氣,面目四肢浮腫,以手按之,隨手而起,咳嗽喘急,不得安臥,小便赤澀,大便不利。
黑醜末,澤瀉(各一兩),椒目(一兩半),豬苓(二兩),葶藶(三兩)
上為末,蔥白三莖,水煎,入酒,調服三錢。
薏苡根散,治水腫。
薏苡根(君),木香,檳榔,黑醜
上為末,酒調服妙。
《聖惠》,氣寶丸又名順氣丸。)治腰脅俱病,如抱一甕,肌膚堅硬,按之如鼓,腳腫不能屈伸,自頭至膻中,瘦脊露骨,胸膈痞悶,四肢無力。
木香,茴香(炒),羌活,木瓜,川芎,當歸,陳皮(炒),檳榔,地骨皮(各一兩),大黃(一兩半),黑醜(二兩),皂角(四兩)
上為末,熬皂角膏為丸,梧子大,每六十丸,溫酒下。
一方無木瓜,生薑燈心湯下,治一切氣血凝滯,風毒熾盛,腳氣走注,作腫,或大便閉,腳氣入腹,滿悶,寒熱往來,狀如傷寒,並宜服之。
《簡易方》治水蠱,不問年月深者。
大戟,當歸,陳皮(各一兩)
水二升,煮七分,頓服,利二三斗即愈。
《元戎》方,治十種水氣垂死。
鯉魚一頭,重一斤者,和蔥白、冬瓜羹食之。
又治鼓氣方
滑石,輕粉(各一錢),槐花(一錢半)
上不犯鐵氣,為細末,生地黃自然汁,生薑自然汁,停滴在藥中,為丸,梧桐子大,一日服三丸,次日服四丸,五日以來,早晨只一服,用生地黃汁,溫送下。小便中水盡為度。得睡後,日服嘉禾散十日,永不再發。
【治陰水腫之劑】
五皮散,治風濕客於脾經,氣血凝滯,以致面目俱浮,四肢腫滿,心腹膨脹,上氣喘促。
五加皮,地骨皮,生薑皮,大腹皮,茯苓皮
水煎,熱服。
一方加牽牛。《澹寮方》無地骨皮、五加皮,加陳皮、桑白皮。
白朮木香散,治腫滿喘嗽,欲變成水病者,不能食,不能臥,小便秘。
白朮,豬苓,甘草,澤瀉,赤茯苓(各五錢),木香,檳榔(各三錢),橘紅(二兩),官桂(二錢),滑石(三兩)
上每服一兩半,生薑三片,水煎溫服。一方加木通。
《拔萃》,聖靈丹,治脾肺有濕,喘滿,風盛,小便赤澀。
苦葶藶(炒四兩),防己(二錢),赤茯苓(麵炒),木香,檳榔,木通,人參(各一錢五分)
白話文:
許學士的十種水腫病,及其根源、症狀與治療方法
以下是一些治療各種水腫的藥方:
《三因消腫丸》:治療水腫、氣喘胸悶、小便不暢等症狀。
- 藥材:滑石、木通、白朮、黑醜(炒過)、茯苓、半夏、陳皮(各一錢)、木香、瞿麥、丁香(各五分)。
- 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調製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- 服法: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燈心草麥門冬湯送服。
《葶藶丸》:治療水腫,症狀如同裝滿液體的囊袋,或全身腫脹,按壓腹部鬆軟無力,快走時腹部有晃動的水聲,或氣喘咳嗽不止。
- 藥材:葶藶(炒過)、澤瀉、椒目、桑白皮、木豬苓、杏仁(各五錢)。
- 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- 服法: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用蔥白湯送服,不拘時間服用,以排尿順暢為度。
《局方》神助散:治療各種水腫,面部、四肢浮腫,用手按壓後皮膚隨即彈起,咳嗽氣喘急促,無法平躺,小便紅澀,大便不暢。
- 藥材:黑醜粉末、澤瀉(各一兩)、椒目(一兩半)、豬苓(二兩)、葶藶(三兩)。
- 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三根蔥白的煎水,加入酒調和服用三錢。
《薏苡根散》:治療水腫。
- 藥材:薏苡根(主要藥材)、木香、檳榔、黑醜。
- 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服用即可。
《聖惠》氣寶丸(又名順氣丸):治療腰部和脅部疼痛,感覺像抱著一個甕,皮膚堅硬,按壓時如同鼓面,腳腫無法彎曲伸直,從頭到胸口脊椎瘦弱,胸悶,四肢無力。
- 藥材:木香、茴香(炒過)、羌活、木瓜、川芎、當歸、陳皮(炒過)、檳榔、地骨皮(各一兩)、大黃(一兩半)、黑醜(二兩)、皂角(四兩)。
- 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熬製的皂角膏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- 服法:每次服用六十丸,用溫酒送服。
另一個配方:沒有木瓜,用生薑燈心草湯送服,可治療各種氣血凝滯、風毒旺盛引起的腳氣腫脹、或大便不通、腳氣攻入腹部導致的腹脹胸悶、寒熱交替等症狀,類似於傷寒的狀況,都適合服用。
《簡易方》:治療水蠱病,不論病程長短。
- 藥材:大戟、當歸、陳皮(各一兩)。
- 製法:用水兩升煎煮至剩七分,一次全部喝下,排出二三斗的水就會痊癒。
《元戎》方:治療各種水腫病危重垂死之症。
- 藥材:鯉魚一條(約一斤重),與蔥白、冬瓜一起煮羹食用。
又一個治療鼓脹的配方:
- 藥材:滑石、輕粉(各一錢)、槐花(一錢半)。
- 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不能沾到鐵器。用生地黃汁和生薑汁滴入藥粉中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- 服法:第一天服用三丸,第二天服用四丸,之後每天早上服用一次,用生地黃汁溫服,直到小便中水腫消退為止。等可以安睡後,再服用嘉禾散十天,便可不再復發。
【治療陰水腫的方劑】
《五皮散》:治療風濕侵入脾經,氣血凝滯導致的面部浮腫、四肢腫脹、腹部膨脹、氣喘等症狀。
- 藥材:五加皮、地骨皮、生薑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。
- 製法: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。
- 另一配方:加入牽牛子。《澹寮方》:不使用地骨皮和五加皮,改用陳皮和桑白皮。
《白朮木香散》:治療腫脹、氣喘咳嗽,將要變成水腫病的患者,出現食慾不振、無法平躺、小便不暢等症狀。
- 藥材:白朮、豬苓、甘草、澤瀉、赤茯苓(各五錢)、木香、檳榔(各三錢)、橘紅(二兩)、官桂(二錢)、滑石(三兩)。
- 製法:每次服用一兩半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後溫服。
- 另一配方:加入木通。
《拔萃》聖靈丹:治療脾肺有濕、氣喘胸悶、風邪旺盛、小便紅澀等症狀。
- 藥材:苦葶藶(炒過四兩)、防己(二錢)、赤茯苓(麵粉炒過)、木香、檳榔、木通、人參(各一錢五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