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五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卷 (11)

1. 許學士十腫水病,並根源證狀方法

為末,以棗肉丸,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桑白皮湯下。

續隨子丸,治通身虛腫,喘悶不快。

人參,防己,赤茯苓(麵炒),續隨子,木香,檳榔,海金沙(另炒。各五錢),苦葶藶(四兩)

為末,棗肉丸,梧子大,每五十丸,桑皮湯下。

退腫搨氣散,治積水驚水,或飲水過多,停積於脾,故四肢腫而身熱。用藥惟內消,其腫自退。

赤豆,陳皮,蘿蔔子,甘草(炙。各五錢),木香(二錢半)

每服一兩,生薑三枚,棗一枚,水煎,食前服。

復元丹,治水腫,皮膚盈溢,心腹堅脹,喘急,不得正偃,正偃則咳嗽,腿腹冷,口苦,舌乾,小便不利,夢中虛驚,不得安臥。

附子(炮),木香(煨),茴香(炒),川椒(炒,去汗),獨活,厚朴,白朮(炒),吳茱萸(炒),桂心(各一兩),澤瀉(一兩半),肉果(煨),檳榔(各五錢)

為末,糊丸,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紫蘇湯下,一日三服。先便,旋利如傾,次乃腫潰喘止。此藥能助真火以養真土,運樞機。禁欲、絕鹽半年,乃不再作。

當歸散,治同前。

川歸,赤芍藥,牡丹皮,白朮,赤茯苓,陳皮,檳榔,木香,桂心,木通(各等分,為末)

腳膝頭面腫,大小便不快,每服二錢,水一盅,紫蘇葉二片,木瓜一片,同煎八分,溫服,日三服。稍覺愈,只早晚二次,但覺氣下小便長是效。臟虛去檳榔。臍凸加大腹皮、豬苓各一兩。忌雞、魚、肉、酸鹹之物及海味。

大半夏湯,治土不能制水,水漬於腸胃,溢於皮膚,漉漉有聲,怔忡喘息,名曰水脹。

橘紅,半夏,茯苓,甘草,桔梗,檳榔

等分,每服五錢,姜三片,水煎服。

赤茯苓丸,治同上。

木香(五錢),苦葶藶(炒,四兩),防己(二兩),赤茯苓(二兩)

為末,棗肉丸,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桑皮湯下。

人參葶藶丸,治一切水腫,及喘滿不可當者。

人參(一兩),苦葶藶(炒,四兩)

為末,棗肉丸,梧子大,每三十丸,桑白皮湯下。

神秘湯,治水氣上乘於肺,肺得水而浮,水腫,不臥,臥則喘。

白茯苓,木香(各五錢),桑白皮,紫蘇葉,陳皮,人參(各七錢)

姜七片,水三盅,煎蠱半,食後分五服。

無礙丸,治脾病橫流,四肢腫滿。

木香(半兩),蓬朮(炮),三稜(炮),檳榔,郁李仁(炮,去皮。各一兩),大腹皮(二兩)

為末,麥芽麵糊為丸,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生薑湯吞下。

香蘇散,治水氣虛腫,小便赤澀。

陳皮(去白,一兩),防己,木通,紫蘇葉(各五錢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姜三片,水煎食前服。

小葶藶丸,治腫滿腹大,四肢枯瘦,小便澀濁。

甜葶藶(炒),薺菜根(等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棗肉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桑白皮湯送服。

續隨子丸,治療全身虛腫,胸悶氣喘不舒服。 藥材包含:人參、防己、赤茯苓(麵粉炒過)、續隨子、木香、檳榔、海金沙(另外炒過,各五錢)、苦葶藶(四兩)。 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棗肉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桑皮湯送服。

退腫搨氣散,治療因積水、驚嚇導致的水腫,或是因為飲水過多,積存在脾胃,所以四肢腫脹且身體發熱。用藥的原則是從體內消除水腫,水腫自然會消退。 藥材包含:赤豆、陳皮、蘿蔔子、甘草(炙烤過,各五錢)、木香(二錢半)。 每次服用一兩,加入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,用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

復元丹,治療水腫,皮膚腫脹,腹部脹滿堅硬,氣喘急促,無法平躺,一平躺就咳嗽,腿腹冰冷,口苦,舌頭乾燥,小便不順暢,睡夢中驚醒,無法安穩入睡。 藥材包含:附子(炮製過)、木香(煨烤過)、茴香(炒過)、川椒(炒過,去除汗水)、獨活、厚朴、白朮(炒過)、吳茱萸(炒過)、桂心(各一兩)、澤瀉(一兩半)、肉果(煨烤過)、檳榔(各五錢)。 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米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紫蘇湯送服,一天三次。服用後先排便,然後小便像倒水一樣順暢,接著水腫消退,氣喘停止。此藥能夠幫助體內的真火,滋養脾胃,運轉氣機。禁慾、戒鹽半年,水腫才不會復發。

當歸散,治療與復元丹相同的症狀。 藥材包含:川當歸、赤芍藥、牡丹皮、白朮、赤茯苓、陳皮、檳榔、木香、桂心、木通(各等份,磨成粉末)。 若腳、膝蓋、頭面腫脹,大小便不順暢,每次服用二錢,加水一杯,紫蘇葉二片、木瓜一片,一起煎煮至八分,溫熱服用,一天三次。稍微感覺好轉,就改為早晚各服一次,只要感覺氣往下走,小便增多就是有效。若體質虛弱,則去除檳榔。若肚臍突出,則加入大腹皮、豬苓各一兩。忌吃雞肉、魚肉、酸鹹食物及海鮮。

大半夏湯,治療因為脾胃虛弱,無法控制水液,導致水液積存在腸胃,溢到皮膚,發出漉漉的聲音,並伴隨心悸氣喘,這種情況稱為水脹。 藥材包含:橘紅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桔梗、檳榔(等份)。 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服用。

赤茯苓丸,治療與大半夏湯相同的症狀。 藥材包含:木香(五錢)、苦葶藶(炒過,四兩)、防己(二兩)、赤茯苓(二兩)。 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棗肉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桑皮湯送服。

人參葶藶丸,治療各種水腫,以及氣喘胸悶嚴重難以忍受的情況。 藥材包含:人參(一兩)、苦葶藶(炒過,四兩)。 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棗肉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桑白皮湯送服。

神秘湯,治療水氣上湧到肺部,導致肺部積水腫脹,無法平躺,一躺下就喘不過氣。 藥材包含:白茯苓、木香(各五錢)、桑白皮、紫蘇葉、陳皮、人參(各七錢)。 加入七片生薑,三碗水,煎煮至剩一半,飯後分五次服用。

無礙丸,治療脾臟疾病導致水液四處流動,四肢腫脹。 藥材包含:木香(半兩)、蓬朮(炮製過)、三稜(炮製過)、檳榔、郁李仁(炮製過,去皮,各一兩)、大腹皮(二兩)。 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麥芽麵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生薑湯吞服。

香蘇散,治療因氣虛導致的水腫,小便顏色發紅且排尿困難。 藥材包含:陳皮(去白,一兩)、防己、木通、紫蘇葉(各五錢)。 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

小葶藶丸,治療腫脹腹大,四肢消瘦,小便困難且混濁的情況。 藥材包含:甜葶藶(炒過)、薺菜根(等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