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三卷 (1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三卷 (1)

1. 內傷門

(茲以傷飲、傷食為一門,而勞心竭力不足之症,則節抄東垣《脾胃論》附之。)

2. 傷飲,傷食

生生子曰:傷飲、傷食之症,多是有餘,當另標一門,不當與內傷門混治,何者?夫內傷二字,乃病機總辭。凡諸勞心、勞神,耗竭精氣,及損傷營衛、臟腑、筋骨、血脈,莫不皆內傷病也。故古人有五勞七傷之謂,斯為不足之疾,症多類似,東垣《內外傷辨惑》已詳之矣。

夫有餘當消,不足當補,天壤懸絕,症涉疑似而又溷為一門,恐初學於有餘中之不足,不足中之有餘,及純有餘,純不足之證,茫無分別,則用藥未免有虛虛實實不誤。予故所以另標為一門,庶幾易於錄治也。且也此證所患甚多,緊關妙處只三節,隨輕重緩急治之,百發百中。

初食傷之時,填塞胸膈,脹滿疼痛,急宜用吐法,吐而出之。緣食未入於胃,停積膈間,吐之甚易,經謂: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。食已下膈入胃,則不可用吐法,強吐之,亦不能盡出。又不宜遽用下藥,下之早則傷中氣。胃既為飲食所傷,又復能受藥之傷乎?而清純沖和之氣,併為之下陷。

故曰:雜病酒積下之早,亦作痞氣,惟當健脾消導,俟其盡入大腸。而痛在臍腹,乃可用下法下之。經謂: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。是皆順其勢而利導之。殊易為力,故治亦無所誤也。

東垣曰:「陰陽應象大論」云:水穀之寒熱,感則害人六腑。痹論云: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,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此乃混言之也。分之為二,飲也,飲也者水也,無形之氣也。因而大飲則氣逆、形寒,飲冷則傷肺,肺病則為喘咳,為腫,為水瀉。輕則當發汗,利小便,使上下分消其濕。

解酲湯五苓散生薑半夏枳實白朮之類是也。如重而蓄積為物也,有形之血也。如「生氣通天論」云:因而飽食,筋脈橫解,腸癖為痔。又云:食傷太陰、厥陰,寸口大於人迎兩倍、三倍者,或嘔吐、或痞滿、或下痢腸澼,當分寒熱輕重治之。輕則內消,重則除下。

如傷寒物者,半夏、神麯、乾薑三稜、廣朮、巴豆之類主之;如傷熱物者,枳實、白朮、青皮陳皮、麥糵、黃連大黃之類主之。亦有宜吐者,「陰陽應象大論」云:在上者因而越之,瓜蒂散之屬。然而不可過劑,過則反傷腸胃。蓋先因飲食自傷,又加之以藥過,故腸胃復傷,而氣不能化,食愈難消矣,漸至羸困。

故「五常政大論」云:大毒治病十去其六,小毒治病十去其七,常毒治病十去其八,無毒治病十去其九,不可過之。此聖人之深戒。傷飲多以五苓散為主。

五苓散,治飲,煩渴,飲水過多,或水入即吐,心中澹澹,停濕在內,小便不利。(方見暑門。)治傷冷飲者,煎五苓散送半夏枳朮九。治傷飲不惡寒,胸中微覺夯悶,身重,飲食不化者,或小便不利者,五苓散去桂,依前斟酌服之。如瘀熱在裡,身發黃疸,食前濃煎茵陳湯調服,愈。

除濕散,傷馬牛乳酪,及冰水一切冷物。

半夏(湯泡),乾薑(各三錢),車前子(炒),澤瀉(各五錢),甘草(炙),紅花(各二錢),茯苓(七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白湯調下。

導飲丸,治水飲。

吳茱萸(三錢),白茯苓,蒼朮(各一兩),黃連(五錢),獨活(七錢)

上為細末,神麯糊丸服。

丹溪,茱萸丸,治飲。

滑石(六兩),甘草,吳茱萸(各一兩),水丸服。

3. 傷酒

東垣曰:酒者,大熱有毒,氣味俱陽,乃無形之物也。若傷之只當發散,汗出則愈矣。其次莫如利小便,乃上下分消其濕。今之病酒者,往往服酒癥丸,大熱之藥下之。又有用牽牛、大黃下之者,是無形元氣受病,反下有形陰血,乖誤甚矣。酒性大熱,已傷元氣,而復重瀉之,亦損腎水真陰,及有形陰血,俱為不足。

如此則陰血愈虛,真水愈弱。陽毒之熱大旺,反增其陰火,是以元氣消爍,折人長命,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。酒疸下之早,久則為黑疸,慎不可犯,宜以葛花解酲湯主之。

王海藏曰:治酒病,宜發汗,若只利小便,炎焰不肯下行。故曰火鬱則發之,以辛溫散之,是從其體性也。是知利小便,則濕去熱不去,若動大便,尤為疏陋。蓋大便者有形質之物,酒者無形之水,從汗而發之,是為近理,濕熱俱去。故治以苦溫,發其火也,佐以苦寒,除其濕也。

《統旨》曰:傷酒惡心嘔逆,吐出宿酒,昏冒眩暈,頭痛如破,宜二陳湯黃連、乾葛煎服。或沖和湯、縮脾湯、五苓散,用乾葛煎湯調服。久困於酒,遂成酒積,腹痛泄瀉,或暴飲有灰酒亦能致之,並宜酒煮黃連丸。多飲結成酒癖,腹中有塊,隨氣上下,沖和湯加黃連、蓬朮。酒停胸膈為痰飲者,枳實半夏湯加曲糵,用吐法尤妙。

劉宗厚曰:酒者,是有形之物,即水飲同體也。今言無形元氣受病,不得傷於有形陰血者,蓋謂酒者濕熱之物,入胃則臟氣俱熱,逐氣升降之際,而半有消耗之矣。至傷於腸胃,則升之不散,降之不下,鬱於氣分無形之地位,故言無形之物,非若水飲性體全降於腸胃中也。若今人之飲醇酒則便少,此其可驗。

是以傷則宜汗之,瀉之,不得用重峻下劑。蓋此等藥不能入氣分,反傷有形陰血耳。但斯意隱然,使人不能無疑。故或有辨之者,茲不復具。然昔人有用下劑者,蓋或有酒飲傷積日久,而汗之、泄之不能愈,則重峻下劑而或可哉。故用者自宜對症詳審,勿以辭害意可也。

東垣,葛花解酲湯,飲酒太過,嘔吐痰逆,心神煩亂,胸膈痞塞,手足戰搖,飲食減少,小便不利。

青皮(三分),木香橘紅(各五分),人參茯苓豬苓(各一錢),神麯(炒),澤瀉乾薑白朮(各二錢),白豆蔻,葛花,砂仁(各五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下。但得微汗,則酒病去矣。此蓋不得已而用之,豈可恃此酗飲成病,自損元氣,惟病酒者宜之。

丹溪,烏梅丸,治酒毒,化痰消食。

烏梅(一斤),半夏白礬(各八兩),生薑(二兩)

上為細末,以新瓦二片夾定,火焙三日夜為度,次入神麯、麥芽陳皮、青皮、莪朮枳殼、丁皮、大腹子各四兩,糊丸。每服四五十丸,薑湯下。

潔古,百杯丸,酒停胸中,膈氣痞滿,面色黃黑,將成癖疾,飲食不進,日漸羸瘦。如欲飲者,先服不醉。生薑(一斤,去皮切片,以鹽二兩淹一宿,焙乾),橘紅,乾薑(各三兩),木香,茴香(炮。各一錢),廣朮(炮,三錢),益智仁(二十粒),丁香(五十粒),砂仁,白豆蔻(各三十粒),甘草(炙),三稜(炮,各二錢)

上煉蜜丸,每一兩作五丸,硃砂為衣,薑湯嚼下。

酒煮黃連丸(方見下血門。)

《濟世方》,酒積烏梅丸

烏梅(一兩),青木香(四錢),砂仁(五錢),巴豆霜(一錢),半夏曲(七錢),枳實(五錢),杏仁(三錢),黃連(一兩,酒浸一宿)

蒸餅糊為丸,綠豆大。每服八丸,白湯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