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四卷 (2)
第二十四卷 (2)
1. 結核方論
清熱涼血飲,治風熱血燥,丹毒等症。大便秘結。
當歸,川芎,大黃(炒),芍藥(炒),生地(各一錢),水煎服。
神效開核散,消癭塊甚效。
沉香,木香(各二錢),橘紅(四兩),珍珠(四十九枚,入罐封固,煅赤存性,出火毒),豬靨子(四十九枚,豚豬生項間,如棗子大)
為末,每服一錢,臨臥酒調,徐徐嚥下。輕者三五服,重者十服可愈。切忌酸鹹、油膩、滯氣之物。須用除日,於靜室修合。
海藻散堅丸,治肝經癭瘤。
海藻,昆布(各二兩),小麥(四兩,醋煮,曬乾),柴胡(二兩),龍膽(酒拌,炒焦,二兩)
為末蜜丸,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臨臥白湯送下,噙化咽之尤妙。凡患瘰癧,服調治之藥未應,宜佐以前二藥。
益氣養榮湯,懷抱抑鬱,瘰癧流注;或四肢患腫肉色不變;或日晡發熱;或潰而不斂。
人參,茯苓,陳皮,貝母,香附,川歸,川芎,黃耆(鹽水拌炒),熟地,芍藥(炒。各一錢),炙甘草,桔梗(炒。各五分),白朮(炒,二錢),入姜,水煎服。
木香餅,治氣滯結腫,閃肭、風寒所傷作痛。
木香(為末,五錢),生地(一兩)
搗地黃膏和勻,量患大小,作餅子,置患處,以熱熨斗熨之,腫痛悉退。
當歸飲,治熱血癮疹,癢痛,膿水淋漓,發熱等症。
當歸,白芍藥,川芎,生地,白蒺藜(炒),黃耆(各一錢),防風,荊芥,何首烏(忌鐵),甘草(各五分)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清熱涼血飲,治療風熱引起的血燥、丹毒等症狀,以及大便秘結。
藥方組成:當歸、川芎、炒過的大黃、炒過的芍藥、生地(各一錢),用水煎服。
神效開核散,消除癭塊效果顯著。
藥方組成:沉香、木香(各二錢)、橘紅(四兩)、珍珠(四十九顆,放入罐子密封,煅燒至紅色,去除火毒)、豬靨子(四十九顆,是豬脖子上像棗子大小的肉瘤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睡前用酒調和,慢慢嚥下。病情輕微者服用三到五次,病情嚴重者服用十次即可痊癒。切忌食用酸、鹹、油膩、容易脹氣的食物。必須選擇吉日,在安靜的房間裡製作此藥。
海藻散堅丸,治療肝經的癭瘤。
藥方組成:海藻、昆布(各二兩)、小麥(四兩,用醋煮過,曬乾)、柴胡(二兩)、龍膽(用酒拌過,炒焦,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製成丸子,像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三十丸,睡前用白開水送服,含化後慢慢嚥下效果更好。凡是患有瘰癧,服用其他藥物沒有效果的,可以輔助使用前面提到的兩種藥方。
益氣養榮湯,治療因情緒抑鬱導致的瘰癧流注;或是四肢出現腫脹但皮膚顏色沒有改變;或是午後發熱;或是潰瘍不易癒合。
藥方組成:人參、茯苓、陳皮、貝母、香附、川芎、黃耆(用鹽水拌過炒)、熟地、炒過的芍藥(各一錢)、炙甘草、炒過的桔梗(各五分)、炒過的白朮(二錢),加入生薑,用水煎服。
木香餅,治療因氣滯導致的結腫,或是因扭傷、風寒侵襲引起的疼痛。
藥方組成:木香(磨成粉末,五錢)、生地(一兩)。
將生地搗成膏狀,與木香粉末混合均勻,根據患處大小製作成餅狀,敷在患處,用熱熨斗熨燙,腫痛就會消退。
當歸飲,治療因熱血引起的癮疹,伴隨搔癢、疼痛、流膿水、發熱等症狀。
藥方組成:當歸、白芍藥、川芎、生地、炒過的白蒺藜、黃耆(各一錢)、防風、荊芥、何首烏(忌用鐵器)、甘草(各五分),用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