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二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二卷 (3)

1. 痛痹

(丹溪編為痛風門,今改之以復舊,從經旨也。)

丹溪痛風論曰:痛風者,四肢骨節走痛也,他方謂之白虎歷節風。夫氣行脈外,血行脈內,晝行陽二十五度,夜行陰二十五度,此平人之造化也。得寒則行遲而不及,得熱則行速而太過,內傷於七情,外傷於六氣,則氣之運或遲或速而疾作矣。彼痛風者,大率因血受熱,己自沸騰,或再涉冷受濕取涼,或坐臥當風,熱血得寒,汙濁凝澀,所以作痛。夜痛甚者,行於陰也。

治當以辛熱之劑,流散寒濕,開發腠理,則血行氣和而愈。然亦有數種治法不能無少異也。因濕痰濁血流注為病,以其在下焦,道路遠,非烏、附氣壯者不能行,故用為引經。若以為主治,非惟無益,而有殺人之毒。此病必行氣,流濕,舒風,導滯血,補新血,降陽升陰,治有先後,須明腫與不腫可也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原本將痛風歸類在「痛風門」,現在我們把它歸回原本的分類,遵循經書的旨意。

丹溪先生說,痛風是指四肢骨節疼痛的病症,其他地方也稱它為「白虎歷節風」。人體內的氣血運行,白天在陽經流動二十五度,晚上在陰經流動二十五度,這是正常的生理運作。如果受寒,氣血運行就會遲緩,達不到目的地;如果受熱,氣血運行就會加速,超過了正常的範圍。內傷七情,外傷六氣,也會導致氣血運行或快或慢,從而引發疾病。痛風大多是因血受熱,自身沸騰,或者再接觸冷、濕、涼,或者坐臥當風,導致熱血受寒,污濁凝滯,所以才會疼痛。晚上疼痛加劇,是因為氣血在陰經運行。

治療痛風應該使用辛熱的藥物,驅散寒濕,疏通腠理,使氣血運行和順,就能痊癒。但不同的情況也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因為痛風是由濕痰濁血流注所致,而這些病邪在下焦,路途遙遠,非烏頭、附子等氣力強大的藥物不能驅散,所以要用它們引導藥力。如果單純用它們來治療,不僅沒有益處,反而有致命的毒性。治療痛風一定要行氣、化濕、舒風、導滯血、補新血,降陽升陰,有一定的順序,還要區分腫脹與不腫脹的情況。

不可食肉,肉屬火,大能動火。素有火盛者,小水不能制,若食肉厚味,下有遺溺不已,上有痞悶之甚,雖魚、面、醬、醋、酒皆斷之。先以二陳湯加酒浸白芍藥,少佐以黃連降心火。看作何應而為之區處。

生生子曰:按丹溪不以痹分門而以痛風分門,謂血先受熱,而後受冷濕,乃所以為痛。夜痛甚,行於陰也。及戒人不可徒以烏、附為主。斯主不惟補前人之餘蘊,而猶有深意存焉者。實懲時俗與腳氣、痿證混治之誤,而另立痿門、腳氣門分治之。而又另分麻木為一門者,此尤有見也。

白話文:

不可吃肉,因為肉性屬火,容易助長體內火氣。本來就容易上火的人,體內津液不足,無法抵擋火氣。如果再吃肉等厚味食物,就會導致小便失禁,上腹部感到悶脹難受,甚至連魚、麵、醬、醋、酒都要忌口。建議先用二陳湯加酒浸白芍,再少加一些黃連來降心火,觀察效果再進行下一步治療。

生生子說:丹溪先生不以痺為獨立病症,而是將痛風作為一個獨立的病症來論述。他認為血液先受到熱邪侵襲,然後再受到寒濕的侵襲,才會導致疼痛。夜間疼痛加重,說明病邪侵犯陰經。他還提醒人們不要單純地用烏頭、附子等藥物來治療。這種做法不僅僅是補救前人的不足,更包含著深刻的道理。實際上,他是為了糾正當時將腳氣、痿證混為一談的錯誤做法,而將痿證和腳氣單獨列為病症進行治療。此外,他又將麻木症狀單獨列為一個病症,這更加說明他的獨到見解。

麻木固亦有濕、有痰所致者,而氣血不足居多,分而治之,良有特識。設一概而作風寒濕治,則虛虛之禍,無有窮已。不獨麻木為然,而行痛著三痹,其中未能無虛。虛者或久作風寒濕治,用疏風剛燥之劑太過,而氣血為之暗損,或氣血先虛而後受邪。經曰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

此皆不可以不慎也。陳無擇謂有支飲作痹,此均有補於經文者。誠以今之患痛痹者歷之,每每如丹溪、無擇所論。治驗數條,猶其精工,故畢錄之以為法。

大法用蒼朮、南星、川芎、白芷、當歸、黃芩。在上者加羌活、桂枝、桔梗、威靈仙;在下者加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(治痛風取薄桂者,以其味淡,獨此能橫行手臂,領南星、術格等藥至痛處。)

白話文:

麻木往往由濕氣和痰液引起,但大多是由於氣血不足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類治療,這是一種非常精確的認識。如果將所有症狀都當作是風寒濕引起的,那麼可能會導致虛弱的副作用,且這種危害無休止。不僅麻木如此,對於那些行走時感到疼痛的患者,他們中間也可能存在虛弱的情況。虛弱的狀況可能是長期使用風寒濕的治療方法,過度使用疏風燥熱的藥物,導致氣血暗中損傷,或是氣血原本就虛弱,然後才受到邪氣的侵襲。經典說道:邪氣所在,必定氣血虛弱。

這些都是不能不謹慎的地方。陳無擇認為存在著支飲導致的痹病,這些觀點對經典文獻有所補充。確實,現代患有風寒濕痹病的患者,大多符合丹溪、無擇的理論描述。幾條治療經驗仍然十分精湛,因此全部記錄下來作為指導方法。

總體而言,治療原則使用蒼朮、南星、川芎、白芷、當歸、黃芩。對於在上部的病症,可以增加羌活、桂枝、桔梗、威靈仙;對於在下部的病症,可以增加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(為了治療風寒引起的疼痛,選擇薄桂的原因是它的味道清淡,只有這種能夠橫向行進到手臂,引導南星、蒼朮等藥物到疼痛的部位。)

一方四物湯加桃仁、牛膝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、白芷、龍膽草。在上屬風,在下屬濕,加藥同俱倍之桂等分,無桔梗。氣虛者加蒼朮、龜板;痰加南星;血虛加芎歸,佐以桃仁、紅花。

因痰者,二陳湯加酒炒黃芩、羌活、蒼朮。

因濕者,蒼白朮之類,佐以竹瀝及行氣藥。(或曰:有濕鬱而周身走痛者,或關節間痛,遇陰寒即發,當作濕鬱治。)

白話文:

一方四物湯加桃仁、牛膝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、白芷、龍膽草。若症狀在上屬風,在下屬濕,則加等量的桂枝等藥材,不加桔梗。氣虛者加蒼朮、龜板;痰多者加南星;血虛者加川芎、當歸,並佐以桃仁、紅花。

若因痰引起的,則用二陳湯加酒炒黃芩、羌活、蒼朮。

若因濕引起的,則用蒼白朮之類藥材,並佐以竹瀝及行氣藥。或者也可以這樣理解:如果患者有濕氣鬱結導致周身疼痛,或關節疼痛,遇到陰寒就加重,那麼就應該針對濕氣鬱結進行治療。

因於風者小續命湯極驗。因血虛者芎、歸之類,佐以桃仁、紅花。

肥人多是濕與痰飲流注經絡,瘦人多是血虛與熱。

下部有濕腫痛,防己、龍膽草、黃柏、知母固是捷藥。若肥人病此,宜蒼朮、白朮、南星、滑石、茯苓之類。瘦人宜當歸、紅花、桃仁、牛膝、檳榔等同用。

上中下痛風。

黃柏(酒炒),蒼朮(米泔浸一宿),南星(各二兩),神麯(炒),臺芎(各一兩),龍膽草(五分),白芷,防己,桃仁(各五錢),威靈仙(酒洗),桂枝,羌活(各三錢),紅花(酒洗,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如果病因是風寒引起的,小續命湯非常有效。如果病因是血虛,可以用川芎、當歸等藥材,並輔以桃仁、紅花。

肥胖的人大多是因為濕氣和痰飲停滯在經絡,而瘦弱的人大多是因為血虛和熱。

下半身出現濕腫疼痛,可以用防己、龍膽草、黃柏、知母等藥材,效果顯著。如果肥胖的人患有此病,應該用蒼朮、白朮、南星、滑石、茯苓等藥材。瘦弱的人則應該用當歸、紅花、桃仁、牛膝、檳榔等藥材一起使用。

無論是上半身、中半身還是下半身,只要是痛風,都可以使用以下藥材:黃柏(酒炒)、蒼朮(米泔浸一宿)、南星(各二兩)、神麴(炒)、川芎(各一兩)、龍膽草(五分)、白芷、防己、桃仁(各五錢)、威靈仙(酒洗)、桂枝、羌活(各三錢)、紅花(酒洗,一錢五分)。

上為末,曲糊丸,食前下百丸。(威靈仙治上體痛風,虛弱勿用。)

肢節腫痛屬火,腫屬濕兼受風寒而發,動於經絡之中,濕熱流注肢節之間而無已也。用麻黃去根節、赤芍藥各一錢,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、獨活、白芷、蒼朮、威靈仙、片芩、枳實、桔梗、乾葛、川芎各五分,甘草、歸尾、升麻各三分。下焦加酒炒黃柏,婦人加酒炒紅花。腫多加檳榔、大腹皮、澤瀉,更加沒藥(一錢,)定痛尤妙。

白話文:

吃藥前服用曲糊丸一百丸,用來治療上半身的痛風,虛弱的人不能服用。肢節腫痛屬於火熱,腫脹則屬於濕氣,同時又受風寒而引起,在經絡中運行,濕熱流注於肢節之間,久久不消。可以用麻黃去根節、赤芍藥各一錢,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、獨活、白芷、蒼朮、威靈仙、片芩、枳實、桔梗、乾葛、川芎各五分,甘草、歸尾、升麻各三分。下焦加酒炒黃柏,婦女加酒炒紅花。腫脹嚴重者加檳榔、大腹皮、澤瀉,再加沒藥一錢,止痛效果更佳。

(一云脈澀數者有瘀血,宜桃仁、紅花、芎歸及大黃微利之。)

氣血兩虛,有痰濁,陰火痛風。

人參,山藥,海石,南星(各一兩),白朮,熟地,黃柏(炒黑),龜板(酒炙。各二兩),乾薑(炭),鎖陽(各五錢)

上為末,酒糊丸。

二妙散,治筋骨疼痛,因濕熱者。有氣加氣藥,血虛加血藥,痛甚者加生薑汁,熱辣服之。

白話文:

有人說脈搏澀且數,是瘀血的徵兆,可以用桃仁、紅花、川芎、當歸,以及少量的大黃來改善。

氣血兩虛,有痰濁,還有陰火導致的痛風。

可以使用人參、山藥、海石、南星(各一兩)、白朮、熟地、黃柏(炒黑)、龜板(酒炙,各二兩)、乾薑(炭)、鎖陽(各五錢),將它們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劑服用。

二妙散可以用來治療因濕熱導致的筋骨疼痛。如果有氣虛,就加氣藥;如果有血虛,就加血藥;疼痛厲害的,可以加生薑汁,熱熱的服用。

黃柏(炒),蒼朮(米泔浸,炒)

上為末,沸湯入薑汁,調服。二物皆有雄壯之氣。表實者加酒少許佐之。若痰帶熱者,先以舟車丸或導水丸、神芎丸下伐後以趁痛散服之。(一法二妙為君,加甘草、羌活各二錢,陳皮、芍藥各一錢,酒炒威靈仙半錢,服之佳。)

趁痛散

乳香,沒藥,桃仁,紅花,當歸,羌活,地龍(酒炒),牛膝(酒洗),甘草,五靈脂(酒炒),香附(童便浸)

白話文:

將黃柏炒過,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再炒,磨成粉末,用沸水沖泡,加入薑汁服用。這兩種藥材都有強壯的功效。如果患者是外感風寒表實證,可以加少許酒輔助服用。如果患者痰多伴有熱症,可以先服用舟車丸、導水丸或神芎丸等清熱化痰藥物,再服用趁痛散。另一種方法是將黃柏、蒼朮各兩錢,甘草、羌活各兩錢,陳皮、芍藥各一錢,酒炒威靈仙半錢,一起服用,效果也很好。

趁痛散的組成包括乳香、沒藥、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羌活、酒炒地龍、酒洗牛膝、甘草、酒炒五靈脂、童便浸香附。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酒調。或加酒炒芩柏。

潛行散,黃柏酒浸,為末,入湯藥調服。

治酒濕痰痛風。

黃柏(酒炒),威靈仙(酒炒。各五錢),蒼朮,羌活,甘草(各三錢),陳皮,芍藥(各一錢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或二錢,沸湯入薑汁調服。

治氣實表實骨節痛方。

滑石(飛,六錢),甘草(一錢),香附,片芩(各三錢)

上為末,薑汁糊丸,梧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,白湯吞下。

治食積肩腿痛。

龜板(酒浸,炙,一兩),酒柏葉,香附(各五錢),辣芥子,凌霄花(各一錢半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酒調和服用。也可以用酒炒黃柏和側柏,再研磨成粉末。

黃柏用酒浸泡,研磨成粉末,加入湯藥中調和服用。

治療因酒濕引起的痰痛風症。

將黃柏(用酒炒)、威靈仙(用酒炒,各五錢)、蒼朮、羌活、甘草(各三錢)、陳皮、芍藥(各一錢)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或兩錢,用沸水加入薑汁調和服用。

治療氣盛、表實、骨節疼痛的方劑。

將滑石(研磨成粉末,六錢)、甘草(一錢)、香附、片芩(各三錢)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丸,用白湯送服。

治療食積導致的肩腿疼痛。

將龜板(用酒浸泡,炙烤,一兩)、酒柏葉、香附(各五錢)、辣芥子、凌霄花(各一錢半)研磨成粉末。

上末,酒糊為丸,桐子大,煎四物湯加陳皮甘草湯下。

丹溪治一男子,家貧多勞,秋涼忽渾身發熱,兩臂膊及腕、兩足並胯皆疼痛如煅,晝輕夜劇。醫與風藥則增痛,與血藥則不效,惟待斃而已。脈之兩手俱澀而數,右甚於左,飲食則如平時,形瘦削,蓋大痛而瘦,非病也。用蒼朮、酒黃柏各一錢,生附子一片,生甘草三分,麻黃五分,研,桃仁五個,作一帖煎,入薑汁些少,令辣。服至四貼後,去附子加牛膝一錢。

至八貼後,來告急云:氣上喘促不得睡,痛似微減,意其血虛,因服麻黃過劑,陽虛被髮動而上奔,當與補血鎮墜及酸劑收之。遂以四物湯加川芎、芍藥、人參各二錢,五味子十二粒,與二貼,服之喘隨定,是夜遂安。三日脈之,數減大半,澀脈如舊,問其痛則曰不減,然呻吟之聲卻無,察其起居則疲弱無力,病人卻自謂不弱。遂以四物湯加牛膝、白朮、人參、桃仁、陳皮、甘草、檳榔,入姜三片,煎服。

白話文:

最後,用酒糊成丸,大小如桐子,用四物湯加陳皮和甘草湯煎服。

丹溪治一個家境貧困、勞碌過度的男子,秋涼時突然全身發熱,雙臂、手腕、雙足和胯部疼痛得如同燒灼一般,白天輕微,晚上加重。醫生給他用風藥,反而加重疼痛;用血藥,卻沒有效果,眼看著就要病死了。他的脈象兩手都澀而數,右手比左手更明顯,飲食如常,身形瘦削,這是因為疼痛過度而瘦,並非疾病本身。於是用蒼朮、酒黃柏各一錢,生附子一片,生甘草三分,麻黃五分,研磨,再加入桃仁五個,作一帖煎服,加入少許薑汁,讓藥物辛辣。服至四帖後,去掉附子,加牛膝一錢。

服至八帖後,病人來告急,說氣喘吁吁,無法入睡,疼痛略微減輕,醫生判斷可能是血虛,因為服用麻黃過量,陽虛被激發而上衝,應該用補血、鎮墜和酸味藥物收斂。於是用四物湯加上川芎、芍藥、人參各二錢,五味子十二粒,煎服兩帖,服下後喘息平息,當晚安然入睡。三天后,再次診脈,脈象數減了一半,澀脈如舊,問他疼痛是否減輕,他說沒有減輕,但是呻吟的聲音消失了,觀察他的起居,發現他疲憊無力,病人卻自稱不弱。於是用四物湯加上牛膝、白朮、人參、桃仁、陳皮、甘草、檳榔,加入薑片三片,煎服。

如此藥與五十帖而安。一月後因負重擔復痛作,飲食亦減,再與此藥加黃耆三分,又二十帖痊愈。

一人年逾六十,性急作勞,患兩腿痛,動作則痛甚。視之曰:此兼虛證,當補血則病自安。遂與四物加桃仁、陳皮、牛膝、生甘草煎,入姜研潛行散,熱飲,三四十帖而安。

何縣長年四十餘,形瘦,性急,因作勞背痛,臂疼,骨節疼,足心發熱,可與四物湯帶熱下大補丸、保和丸共六十粒,食前服。

一婦人腳疼怕冷,夜劇日輕。

白話文:

服用這副藥五十帖後,病情就穩定了。一個月後,因為負重勞累,疼痛又開始發作,食慾也下降,於是又服用此藥,並加入黃耆三分,共服二十帖後痊癒。

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,性子急躁,常做勞累的活,患有雙腿疼痛,活動就更痛。醫生診斷認為這是氣血不足引起的,需要補血才能治好。於是開了四物湯,加入桃仁、陳皮、牛膝、生甘草煎,加薑研磨成散劑,熱水沖服,服用了三十到四十帖後,病情就穩定了。

何縣長四十多歲,身材瘦弱,性子急躁,因為勞累導致背痛、手臂痛、骨節痛,腳心發熱,醫生建議他服用四物湯,並搭配熱服大補丸和保和丸,每次六十粒,飯前服用。

一位婦女腳疼怕冷,晚上症狀嚴重,白天輕微。

生地,白芍,歸尾,黃柏(炒),黃芩,白朮(各五錢)

上分四帖,水煎,帶熱服。

鮑子年二十餘,因患血痢,用澀藥取效。後患痛風,喊叫撼鄰里,予視之曰:此惡血入經絡證,血受濕熱,久為凝濁,所下未盡,留滯隧道,所以作痛,經久不治,恐成枯細,遂與四物湯、桃仁、紅花、牛膝、黃芩、陳皮、甘草煎生薑汁研潛行散,入少酒飲之。數十帖,又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。

朱閫內年三十,味厚,性急,患痛風,攣縮數月,醫不應。予視之曰:此挾痰與氣症,當和血疏痰導氣病自安。遂以潛行散入生甘草、牛膝、枳殼、通草、陳皮、桃仁、薑汁煎,飲半年而安。

白話文:

生地的功效包括涼血止血、滋陰潤燥、清熱生津,白芍具有養血柔肝、斂陰止汗、緩急止痛的功能,歸尾能補腎壯陽、溫腎止瀉,炒黃柏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,黃芩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、止血的作用,白朮則健脾燥濕、益氣止瀉。將以上六味藥材各取五錢,分成四帖,用水煎煮,趁熱服用。

鮑子年紀約二十多歲,因患血痢,使用收斂止瀉的藥物取得了效果。後來患上痛風,痛得喊叫震動鄰里,我診斷後認為這是惡血進入經絡引起的,血受到濕熱影響,長期積聚成混濁物,排泄不乾淨,留在經絡通道,所以疼痛,若長期不治,恐會導致經絡枯萎。因此,我用四物湯、桃仁、紅花、牛膝、黃芩、陳皮、甘草煎煮,加入生薑汁研磨成細粉,再加入少量酒服用。服用了幾十帖藥後,我又在委中穴刺血,流出近三合黑血,病情才得以痊癒。

朱閫內年約三十歲,飲食厚重,性格急躁,患痛風,肢體攣縮數月,醫治無效。我診斷後認為這是痰氣交雜的症狀,需要調和氣血、疏通痰濁,疾病自然會好轉。因此,我用上述藥方加入生甘草、牛膝、枳殼、通草、陳皮、桃仁、薑汁煎煮,服用半年後,病情才得以痊癒。

陸郎左腿叉骨舊痛,小便赤澀,此積憂痰涎所為。

白朮,枳殼,赤芍(各一錢),條芩,連翹,通草,甘草梢(各三分)

上銼,水煎服。

一婦腳叉骨痛。

蒼朮,白朮,陳皮,芍藥(各三分),木通(二錢),甘草(五分),分二服,送大補丸五十粒。

上丹溪治痛風法,主於血熱、血虛、血汙、或挾痰,皆不離四物、潛行、牛膝、甘草、桃仁、陳皮、蒼朮、薑汁,而隨症加減。發前人之餘蘊,醫世俗之所不能醫,其有功於後人也大矣。

白話文:

陆郎左腿叉骨旧痛,小便赤涩,这是积郁痰涎引起的。用白术、枳壳、赤芍各一钱,条芩、连翘、通草、甘草梢各三分,研碎后用水煎服。

一位妇女脚叉骨疼痛,可以用苍术、白术、陈皮、芍药各三分,木通二钱,甘草五分,分两次服用,每次服药时搭配五十粒大补丸。

上丹溪治疗痛风的方法,主要针对血热、血虚、血瘀,或是夹杂痰湿,治疗时必用四物汤、潜行、牛膝、甘草、桃仁、陈皮、苍术、生姜汁,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。这些方剂继承前人的精髓,医治寻常医生难以治愈的病症,对后世医家贡献巨大。

凡痛在胃之脈絡者宜解食毒。許學士醫檢正,患鼻額間痛,或麻痹不仁,如是數年,忽一日連口唇、頰車,髮際皆痛,不開口言語、飲食皆妨,在額與頰上常如糊,手觸之則痛。予作足陽明經絡受風毒,傳入經絡,血凝滯而不行,故有此症。或者以排風、小續命、透髓丹之類與之皆不效。制此,犀角升麻湯,贈之,數日愈。

犀角(十兩一錢),升麻,防風,羌活(各三兩),川芎,白附子,白芷,黃芩(各五錢),甘草(一分)

上用四大錢,水煎服,食後臨臥各一服,一日共服四次。夫足陽明胃也。經云:腸胃為市。又云:陽明多血多氣,胃之中,腥膻五味無所不納,如市廛無所不有也。以其腐熟飲食之毒聚於胃。此方以犀角為主,解飲食之毒也。陽明經絡環唇挾舌起於鼻,合頞中,循頰車上耳前,過客主人,循髮際至額顱,今所患皆一經絡也。故以升麻佐之,余藥皆滌降風熱。

白話文:

胃部經脈疼痛,多半是食物中毒引起的。一位許姓學士,多年來鼻額間疼痛,甚至麻木無感,突然有一天連嘴唇、臉頰、髮際都痛,張嘴說話、吃飯都受阻,額頭和臉頰摸起來像糊狀,碰觸就痛。我診斷他應該是足陽明經絡受風寒侵襲,風寒進入經絡,導致血液凝滯不通,所以出現這些症狀。曾試過用驅風、補氣、活血化瘀的藥物,都無效。我開了犀角升麻湯給他,服用幾天後便痊癒了。這方子以犀角為主藥,可以解食物中毒;升麻輔助,其他藥物則清熱解風。

升麻、黃芩專入胃經,稍通者自能曉。

海藏,四物蒼朮各半湯,治肢腫不能舉動。

四物湯、蒼朮各半兩,各煎服,效。與活血丹相表裡。

活血丹,治遍身節疼痛如神。(與蒼朮四物各半湯相表裡。)

熟地(三兩),當歸,白朮,白芍,續斷,人參(各一兩)

上末,酒糊丸,如桐子大。

東垣,蒼朮復煎散,治寒濕相合,腦戶痛,惡寒,項脊強,肩背胛卯痛,膝臏痛,無力行步,能食,身沉重,其脈沉緩洪上急。

白話文:

升麻和黃芩專門進入胃部經絡,稍微瞭解的人自然就能明白。

海藏的四物蒼朮各半湯,用於治療肢體浮腫,無法舉動。

四物湯和蒼朮各半兩,分別煎煮後服用,效果顯著。這與活血丹相輔相成。

活血丹,能神速地治癒全身節點的疼痛。

(活血丹與蒼朮四物各半湯相輔相成。)

熟地(三兩),當歸,白朮,白芍,續斷,人參(各一兩)

研磨成粉,用酒糊製成藥丸,大小如同桐子。

東垣的蒼朮再煎散,用於治療寒濕交纏引起的頭痛,畏寒,背部僵硬,肩背疼痛,膝蓋疼痛,行走乏力,胃口良好,身體沈重,脈搏沈緩而上部急躁。

蒼朮四兩,水二碗,煎至二大盞,去渣入下藥:羌活一錢,升麻、柴胡、藁本、澤瀉、白朮各五分,黃柏三分,紅花一分。

上用蒼朮二盞,煎至一大盞。空心溫服,微汗為效。忌酒面。

緩筋湯,治目如火,腫痛,兩足及伏菟骨筋痛,膝少力,身重,腰痛,夜惡寒,痰嗽,項頸筋骨背急痛,目多眵淚,食不下。

羌活,獨活(各二錢),藁本,麻黃,草蔻,黃柏,黃芩,歸身,生地,柴胡(各三分),生甘草(二分),升麻(三分),炙甘草,熟地黃(各二分),蘇木(一分),蒼朮(五分)

白話文:

取蒼朮四兩,加水兩碗煎煮至剩下兩大盞,濾去藥渣後,再加入羌活一錢,升麻、柴胡、藁本、澤瀉、白朮各五分,黃柏三分,紅花一分,煎煮至一大盞,空腹溫服,微出汗即可,忌酒及麵食。此方名為緩筋湯,用於治療眼睛充血疼痛、腫脹,兩足及伏兔骨筋疼痛,膝蓋無力,身體沉重,腰痛,夜間怕冷,痰咳,頸項筋骨背部疼痛,眼睛分泌大量眼屎,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
水二盅,煎一盅,熱服。

羅太無,活血應痛丸,治風濕客於腎經,血脈凝滯,腰背腫痛,不能轉側,皮膚不佳,遍身麻木,上攻頭目虛腫,耳目常鳴,下注膝重痛少力,行履艱難,項背拘急,不得舒暢,常服和血脈,壯筋骨,使氣脈宣通。

金毛狗脊(去毛,六兩),蒼朮(米泔浸,十兩),香附(炒,十二兩),陳皮(九兩),沒藥(一兩二錢),草烏(炮,二兩五錢),威靈仙(三兩)

上末,酒糊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不拘時,溫酒或熱湯送下。忌食桃李、雀鴿諸血物。

白話文:

將兩盅水煎成一盅,趁熱服用。

羅太無所制的活血應痛丸,用於治療風濕侵犯腎經,血脈瘀滯導致的腰背腫痛、難以翻身、皮膚狀況不佳、全身麻木等症狀,以及伴隨出現的頭部虛腫、耳鳴目眩、膝蓋疼痛無力、行走困難、項背僵硬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活血化瘀,壯筋骨,使氣血通暢。

藥方:金毛狗脊(去毛,六兩)、蒼朮(米泔浸,十兩)、香附(炒,十二兩)、陳皮(九兩)、沒藥(一兩二錢)、草烏(炮,二兩五錢)、威靈仙(三兩)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製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不限時間,溫酒或熱湯送服。忌食桃李、雀鴿等血性食物。

烏靈丸,久患風寒痛風,及麻木行步艱難。

五靈脂(二兩),川烏(一兩,炮,去皮臍)

上末,酒糊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加至五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忌冷物。

史丞相,遇仙方,諸般痛風,手足艱難,筋骨疼痛,口眼喎斜,言語謇澀。

附子(炮,去皮臍),川烏(制同),當歸,川芎,肉蓯蓉(酒浸,焙),社仲(薑汁炒),羌活,黃耆,人參,白朮,白蒺藜,牛膝(酒浸),防風,天麻,白茯苓,狗脊(炒,去毛),萆薢,續斷,獨活,肉桂,赤芍藥(各一兩),虎脛骨(酥炙,二兩五錢)

白話文:

烏靈丸主要用於治療長期患有風寒痛風,以及手腳麻木、行走困難的人。藥方包括五靈脂、川烏等,製成丸藥,空腹溫酒服用,每次十丸,逐漸加至五十丸,忌食生冷食物。史丞相曾得此仙方,治癒了手腳僵硬、筋骨疼痛、口眼歪斜、言語不清等痛風症状。

上以生絹代盛之,用無灰酒浸,蜜封瓶口,春三日,夏二日,秋七日,冬十日,取出曬,焙乾,為末,酒糊丸,桐子大。用浸藥酒一盞,空心送下五十丸。忌生冷油膩,豆腐、麵食、發風物。

五加皮酒,治風濕,遍身疼痛,俗名痛風。或腫,或癱,或腳氣,不能履動者。

五加皮,不拘多少,入白麵內同釀白酒,飲之效。

丹溪治環跳痛不已,防生附骨疽方,以蒼朮佐黃柏之辛,行以青皮。冬加桂枝,夏加黃芩,體虛加杜仲、牛膝,以甘草為使,大料煎入酒。深者恐朮、柏、桂枝十數帖發不動,以少黃連一二帖,又不動者,恐毒將成,撅地成坑,以火煅紅,沃以小便,赤體坐其上,以被席圍包下體,使熱蒸,腠理開,血氣暢而愈。

白話文:

將生絹布包覆藥材,用無灰酒浸泡,蜜封瓶口,春夏秋冬分別浸泡三日、二日、七日、十日,取出曬乾,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藥酒送服,空腹服用。忌食生冷油膩食物、豆腐、麵食以及發風的食物。

五加皮酒可以治療風濕病引起的全身疼痛,俗稱痛風。症狀包括腫脹、癱瘓、腳氣,導致無法行走。

五加皮的用量不限,與白麵一起釀製白酒飲用,效果顯著。

丹溪先生治療環跳部位疼痛,預防附骨疽的方法是,用蒼朮配黃柏的辛味,並加入青皮行氣。冬季加入桂枝,夏季加入黃芩,體虛者加入杜仲和牛膝,以甘草作為輔料,用大火煎煮後加入酒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能需要服用十多帖蒼朮、黃柏、桂枝,效果仍不顯著,可加入少量黃連一兩帖,如果仍然無效,可能是毒素將要形成,此時可以挖一個坑,用火燒紅,澆上小便,赤裸身體坐在上面,用被子包裹下半身,利用熱氣蒸發,打開腠理,使血氣通暢,就能痊癒。

仲景治婦人六十二種風,及腹中血氣刺痛,以,澤瀉,主之。

紅花一味,以酒一大碗,煎減半,頓服一半,頃之再服。

虎骨丸,治經絡凝滯,骨節疼痛,筋脈攣急,遇陰寒愈痛。

乳香,沒藥(各另研),赤芍藥,熟地,當歸,虎脛骨(酥炙黃),血竭(各五錢)

上末,用木瓜一枚,切破去核,入乳香末在內,以麻線纏定,勿令透氣,好酒六升,煮酒盡,取木瓜去皮,研如泥,更入熟蜜少許,杵和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看病上下服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治療婦女六十二種風寒症狀,以及腹部血氣刺痛,都以澤瀉為主藥。

紅花單味藥,用酒一大碗煎煮至一半,分兩次服用,一次喝一半。

虎骨丸用於治療經絡凝滯、骨節疼痛、筋脈攣急,遇到陰寒症狀疼痛加劇。

乳香、沒藥(分別研磨成粉)、赤芍藥、熟地、當歸、虎脛骨(酥炙至黃色)、血竭(各五錢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取木瓜一個,切開去核,將乳香粉末裝入木瓜內,用麻線綁緊,避免空氣進入。用六升好酒煮沸,酒煮盡後取出木瓜去皮,研磨成泥狀,再加入少量熟蜜,用杵搗勻製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根據病情加減服用。

麒麟散,治寒濕傳於經絡,疼痛不可忍。

血竭,乳香,沒藥,白芍,當歸(各六錢),水蛭(杵碎,炒令煙盡),麝香(各三錢),虎脛骨(酥炙黃,五錢)

上為末,和勻。每服二三錢,食前溫酒調下。

《統旨》云:痛痹,五積散佳。四肢攣痛,關節浮腫殊效。

治白虎歷節風及腫痛者。

以釅醋五升,熱煎三四沸,切蔥白二三升,煮一沸,濾出,布帛白包裹患處熨之,以瘥為度。

白話文:

【麒麟散】,治療寒濕侵襲經絡所導致的疼痛無法忍受。

血竭、乳香、沒藥、白芍、當歸(各六錢),水蛭(杵碎後炒至煙盡),麝香(各三錢),虎脛骨(酥炙至黃色,五錢)

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二到三錢,飯前用溫酒調服。

《統旨》提到:對於痛風,五積散是個好的選擇。對四肢抽筋疼痛、關節浮腫有顯著效果。

用五升釅醋加熱煎煮至三四沸,切兩到三升蔥白,再煮一次沸,過濾後,用布帛包裹後敷在患處,直到病情好轉為止。

治療白虎歷節風以及腫痛的情況。

使用五升熱醋,加熱煎煮三四次,切兩到三升蔥白,再煮一次沸,過濾後,用布帛包裹後敷在患處,直到病情好轉為止。

嚴氏,蠲痹湯,治身體煩疼,四肢項背拘急,或疼,或痛重,舉動艱難,手足冷痹,腰腿沉重,筋脈無力。

當歸,芍藥,黃耆,羌活,片子薑黃(各一兩五錢),甘草(炙,五錢)

每服六七錢,薑、棗煎服。

獨活寄生湯,治肝腎虛弱,感風濕致痹,兩經緩縱,痹弱不仁。(方出腳氣門。)

河間,茯苓湯,寒氣勝為痛痹。宜通氣溫經,尤治四肢疼痛,拘倦浮腫。

赤茯苓,桑白皮(各二兩),防風,官桂,川芎,芍藥,麻黃(去節。各一兩半)

白話文:

嚴氏的蠲痹湯用於治療身體發熱疼痛,四肢、頸背僵硬,或疼痛、或沉重,行動困難,手腳冰冷麻木,腰腿沉重,筋脈無力。藥方為:當歸、芍藥、黃耆、羌活、薑黃(各一兩五錢)、甘草(炙,五錢)。每次服用六七錢,用薑、棗煎服。

獨活寄生湯用於治療肝腎虛弱,因受風濕而導致的痹症,兩經鬆弛無力,麻木不仁。

河間的茯苓湯用於治療寒氣盛而導致的痛痹。此方可通氣溫經,特別適用於治療四肢疼痛、僵硬、浮腫。藥方為:赤茯苓、桑白皮(各二兩)、防風、官桂、川芎、芍藥、麻黃(去節,各一兩半)。

每服六七錢,棗一枚,水煎服。繼以姜粥投之,汗出愈。

腳跟痛有血熱,有痰。血熱者,四物加黃柏、知母、牛膝之類;痰用二陳加南星、黃柏、防己。

白話文:

每次服用六七兩,加上一顆棗子,用水煮來喝。接著再吃些薑粥,就會出汗而痊癒。 如果腳跟疼痛是因為血液過於燥熱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黃柏、知母和牛膝等藥材;如果是因為痰多,可以用二陳湯加入南星、黃柏和防己等藥材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