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二卷 (4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二卷 (4)

1. 肩背痛(附:臂痛)

肩背痛不可回顧者,此太陽氣鬱而不行,或脊痛項強,腰似折,項似拔者,此足太陽經不道。二者俱宜通氣防風湯。有因濕熱肩背沉重而痛者,當歸拈痛湯。有因汗出,小便數而欠者,風熱乘脾,脾氣鬱而肩背痛也。當瀉風熱則愈,宜升麻柴胡湯。有痰飲流注,肩背作痛,宜星香散,或導痰湯。

有腎氣不循故道,氣逆挾背而上,致肩背作痛,宜和氣飲加鹽炒小茴香少許。有勞力或看書、著棋久坐而致脊背疼者,補中益氣湯或八物湯加黃耆。背者胸之腑,肺主氣,居胸中。肺氣滯則血脈泣,肺氣虛則不能運行陽道,肺中有痰,流注肩背,皆能作脹疼。

白話文:

肩背疼痛的中醫診斷與治療

肩背疼痛,不能回頭者,這是太陽經氣鬱結不通暢,或者脊柱疼痛、脖子僵硬、腰部好像要斷裂、脖子好像被拉扯,這是足太陽經氣不通暢。這兩種情況都適合服用通氣防風湯。

如果因為濕熱導致肩背沉重疼痛,可以用當歸拈痛湯。

如果因為出汗、頻尿、身體虛弱,這是風熱侵犯脾臟,脾氣鬱結而導致肩背疼痛。應該瀉掉風熱才能痊癒,適合服用升麻柴胡湯。

如果因為痰飲流注,導致肩背疼痛,可以服用星香散或導痰湯。

如果因為腎氣失調,氣逆上衝背部,導致肩背疼痛,可以服用和氣飲,並加入少許鹽炒茴香。

如果因為過度勞累或長時間看書、下棋而導致脊背疼痛,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或八物湯,並加入黃耆。

背部是胸部的內臟,肺臟主管氣息,位於胸腔。肺氣滯塞會導致血脈瘀阻,肺氣虛弱則無法運行陽氣,肺中有痰液流注到肩背,都會造成脹痛。

肩背痛乃肺分野之病。經曰:西風生於秋,病在肺,俞在肩背。故秋氣者,病有肩背,大過為病,在外則令人逆氣背痛慍慍然也。

臂痛:臂為風、寒、濕所搏,或痰流氣流,或因提挈重物,皆致臂痛,有腫者,有不腫者。因於風寒,宜五積散加羌活;因於濕,蠲痹湯多加蒼朮;因於痰,導痰湯;因於氣,烏藥順氣散;因提重傷筋,用劫勞散,或和氣飲加薑黃,蓋薑黃能入臂故也。有人坐臥為風濕所襲,但遇外有寒邪所侵即痛者,宜羌活散。

白話文:

肩背疼痛是肺部疾病的表現。經典上說:西風在秋季生成,病源在肺,其循行軌跡在肩背。因此,秋季的氣候變化會導致肩背疼痛,過度的負擔會使情況更嚴重,使得人在外面活動時會感到呼吸困難和背部疼痛。

手臂疼痛:手臂可能因為風、寒、濕氣的侵襲,或是痰液、氣體的流通受阻,或者提舉過重的物品,都可能引起手臂疼痛。有的手臂會腫脹,有的則不會。如果是因風寒引起,可以用五積散加上羌活;如果是濕氣所致,可以使用蠲痹湯並增加蒼朮的份量;如果是痰液引起的,可以使用導痰湯;如果是氣體問題,可以用烏藥順氣散;如果是提舉重物損傷筋肉,可以用劫勞散,或者使用和氣飲加上薑黃,因為薑黃能夠進入手臂。有時候,人們可能會被風濕侵襲,一旦遇到外在寒冷的侵襲就會感到疼痛,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羌活散。

有飲酒太過,濕痰流注者,用二陳加南星、蒼朮、桔梗、枳殼、桂枝、酒芩。有血不榮於筋者,用四物加薑黃、秦艽、羌活。有氣血凝滯經絡不行所致者,舒筋湯。

控涎散,治肩背臂痛如神。(方在行痹。)

控涎丹加去油木鱉子一兩,桂五錢,治臂痛,每服二十丸,加至三十丸,妙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人因為喝酒過度導致濕痰積聚,可以用二陳湯再加上南星、蒼朮、桔梗、枳殼、桂枝、酒芩。如果有人因為氣血不足導致筋脈失養,可以用四物湯再加上薑黃、秦艽、羌活。如果有人因為氣血凝滯導致經絡不通,可以用舒筋湯。

控涎散可以治肩背臂痛,效果極佳。控涎丹去掉木鱉子,加入桂枝,也能治臂痛,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,效果顯著。

丹溪治臂痛。

南星,半夏,白朮,香附,酒芩(各一錢),蒼朮(二錢),陳皮,茯苓(各五分),威靈仙(三分),甘草(少許)

花曲散,治臂痛。

紅花(炒),神麯(炒)

為末,酒調下。

薑黃散,治臂痛,非風非痰。

白話文:

丹溪治臂痛

方劑一:花曲散

藥物:

  • 南星、半夏、白朮、香附(各一錢)
  • 蒼朮(二錢)
  • 陳皮、茯苓(各五分)
  • 威靈仙(三分)
  • 甘草(少許)

用法:

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,以酒調服。

功效:

治療臂痛。

方劑二:薑黃散

藥物:

  • 紅花(炒)
  • 神麯(炒)

用法:

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,以酒調服。

功效:

治療非風非痰引起的臂痛。

注:

  • 文中的藥量單位為錢、分,需根據個人情況調整。
  • 方劑中的藥材可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加減。

薑黃,甘草,羌活(各一兩),白朮(二兩),腰已下痛者加海桐皮、當歸、芍藥。

東垣治臂痛,分六道經絡,看痛在何經絡之間,以行本經藥通其氣血,血氣通則愈矣。若表上諸痛,若便擬下之則不可,當詳細辨之。

上東垣云:認經絡用藥,蓋以兩手伸直,其臂貼身垂下,大指居前,小指居後而定之。則其臂臑之前廉痛者,屬陽明經,以升麻、白芷、乾葛行之。後廉痛者屬太陽經,以藁本、羌活行之。外廉痛者屬少陽,以柴胡行之。內廉痛者屬厥陰,以柴胡、青皮行之。內前廉痛者屬太陰,以升麻、白芷、蔥白行之。

白話文:

用薑黃、甘草、羌活各一兩,白朮二兩,如果腰部以下疼痛,再加入海桐皮、當歸、芍藥。東垣先生治療手臂疼痛,將手臂分為六條經絡,根據疼痛部位判斷是哪條經絡,用該經絡的藥物通暢氣血,氣血流通就能治癒。如果表面的疼痛,直接用瀉下藥就不行,一定要仔細辨證。東垣先生說:辨別經絡用藥,可以將兩手伸直,手臂貼身垂下,大拇指在前,小指在後,這樣就能確定經絡位置了。如果手臂前側疼痛,屬於陽明經,可以用升麻、白芷、乾葛來治療。後側疼痛屬於太陽經,可以用藁本、羌活來治療。外側疼痛屬於少陽經,可以用柴胡來治療。內側疼痛屬於厥陰經,可以用柴胡、青皮來治療。內側前邊疼痛屬於太陰經,可以用升麻、白芷、蔥白來治療。

內後廉痛者屬少陰,以細辛、獨活行之。並用灸法,視其何經而取之也。

通氣防風湯,肩背痛不可回顧者,此太陽氣鬱而不行,以風藥散之。脊痛項強,腰似折,項似拔者,此足太陽經不通也。

羌活,獨活(各一錢),藁本,防風,甘草(各五分),川芎,蔓荊子(各三分),水煎服。

當歸拈痛湯,濕熱為病,肢節煩痛,肩背沉重,胸膈不利,及遍身疼痛,下注於足脛,痛腫不可忍。(方在腳氣門。)

白話文:

內側後方腰部疼痛屬於少陰經,用細辛和獨活來治療。也可以用灸法,根據疼痛的經絡部位取穴。

通氣防風湯適合肩背疼痛、不能回頭的症狀,這是太陽經氣鬱結不通,需要用風藥來疏散。脊背疼痛、脖子僵硬、腰部像斷了一樣、脖子像被拔起來一樣,這是足太陽經不通暢。

用羌活、獨活各一錢,藁本、防風、甘草各五分,川芎、蔓荊子各三分,水煎服。

當歸拈痛湯適合濕熱引起的肢體關節疼痛,肩背沉重,胸膈不舒,以及全身疼痛、疼痛往下傳到小腿,疼痛腫脹難以忍受。這個方子在腳氣篇中可以找到。

加減當歸飲子,治肩背忽痛。

當歸,防風,柴胡,生地,大黃(各一兩半),芍藥,黃芩,人參(各一兩),黃連(五錢),滑石(六兩),甘草(一兩三錢)

每服六七錢,水煎。

人參益肺散,治肩背痛,汗出,小便數而少者,風熱乘肺,肺氣鬱甚也。當瀉風熱則愈。

升麻,柴胡,黃耆(各一錢),防風,羌活,人參,甘草,陳皮(各五分),藁本(三分),青皮,黃芩,白豆蔻(各三分)

白話文:

【加減當歸飲子】,用於治療突然感到肩背疼痛。

  • 當歸:1.5兩
  • 防風:1.5兩
  • 柴胡:1.5兩
  • 生地:1.5兩
  • 大黃:0.75兩
  • 芍藥:1.5兩
  • 黃芩:1.5兩
  • 人參:1.5兩
  • 黃連:0.25兩
  • 滑石:3兩
  • 甘草:1.3兩

每次服用約0.6至0.7兩,用水煎煮。

【人參益肺散】,用於治療肩背疼痛、出汗、小便頻繁但量少的情況,這是因風熱侵入肺部,導致肺氣鬱積所致。只需排出風熱,情況就會改善。

  • 升麻:0.1兩
  • 柴胡:0.1兩
  • 黃耆:0.1兩
  • 防風:0.1兩
  • 羌活:0.1兩
  • 人參:0.1兩
  • 甘草:0.1兩
  • 陳皮:0.05兩
  • 藁本:0.03兩
  • 青皮:0.03兩
  • 黃芩:0.03兩
  • 白豆蔻:0.03兩

水煎服。如面色白、脫色、氣短者勿服。

舒筋湯,臂痛不能舉。有人常左臂痛,或以為飲,以為風,以為濕,諸藥悉試,繼以針艾俱不效,得此方服之而愈。蓋是氣血凝滯,經絡不行所致。非風,非飲,非濕。腰以下食前服,腰以上食後服。(又名通氣飲子。)

片子薑黃(四兩,如無用嫩莪朮代之),甘草(炙),羌活(各一兩),赤芍藥,海桐皮(去外皮),白朮,當歸(各二兩)

每服五錢,姜三片,水煎,臨服入磨沉香少許。

白話文:

服用方法是水煎服,但如果患者面色蒼白、氣色不好、呼吸短促,則不適合服用。

舒筋湯可以用於治療手臂疼痛不能舉起的情況。有人經常左臂疼痛,有人以為是飲酒引起的,有人以為是風寒,有人以為是濕氣,各種藥物都試過,甚至針灸也無效,最後用這個方子服用後就痊癒了。這是因為氣血瘀滯,經絡不通暢所致,不是風寒,也不是飲酒或濕氣引起的。腰部以下的患者,要在飯前服用;腰部以上的患者,要在飯後服用。這個方子又叫做通氣飲。

藥方:片子薑黃四兩(如果沒有可以用嫩莪朮代替)、甘草(炙)、羌活各一兩、赤芍藥、海桐皮(去掉外皮)、白朮、當歸各二兩。

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三片生薑,水煎,快喝的時候加入少許磨好的沉香。

治背痛。

薑黃(四兩),甘草(炙),羌活,白朮(各一兩)

每服一兩,水煎。

防風飲子,治項筋急痛,諸藥不效者。

黃耆,附子,甘草,蒼朮,陳皮,羌活,防風,桔梗(等分)

每服五錢,姜一片,水煎。

丹溪治一男子,忽患背胛縫有一線痛起,上肩跨至胸前側脅而止,其痛晝夜不歇,不可忍。脈弦而數,重取豁大,左大於右,夫背胛小腸經也。此必思慮傷心,心臟未病而腑小腸先病,故從背胛起,及慮不能決,又歸之於膽,故痛至胸脅而止。乃小腸火乘膽木,子來乘母,是為實邪。

白話文:

治背痛

方劑:

薑黃(四兩),甘草(炙),羌活,白朮(各一兩)

用法:

每次服用一兩,水煎服。

防風飲子

功效:

治項筋急痛,其他藥物无效者。

方劑:

黃耆,附子,甘草,蒼朮,陳皮,羌活,防風,桔梗(等分)

用法:

每次服用五錢,加薑一片,水煎服。

丹溪治一男子背痛案例

症状:

一位男子突然患背胛縫處有一線痛起,疼痛向上延伸至肩部,跨越至胸前側脅部而止,疼痛晝夜不停,難以忍受。脈象弦數,重按時豁大,左邊脈象比右邊明顯,

诊断:

背胛屬於小腸經,此痛症應是思慮傷心,心臟尚未病变,但小腸先受影響,故從背胛開始疼痛。患者憂慮難決,又歸之於膽,所以疼痛延伸至胸脅而止。這是小腸火氣乘犯膽木,子來乘母,屬於實邪。

詢之,果因謀事不遂所致。故用人參四分,木通二分,煎湯吞龍膽丸,數服而愈。

白話文:

問了之後,果然因為事情不如意所導致的。所以用人參四份、木通兩份,煮水口服龍膽丸,服用幾次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