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九卷 (13)
第九卷 (13)
1. 咳血
治肺經嘔咳諸血,及痰中有血。初生用蘿蔔汁半盞,入鹽少許,服之立效。如無生蘿蔔,用蘿蔔子一錢,紫蘇葉一錢同煎服。次用雞蘇散加阿膠治之。(《本草》云:蘿蔔大下氣,氣下則血亦下也。)
經驗方,治咳嗽甚者,或有吐血。
鮮桑白皮(一斤,米泔浸三宿,淨刮去上黃皮)
上銼細,入糯米四兩,焙乾,同搗為末,每日一二錢,米飲調下。
《本事方》治久嗽咯血成肺痿,及吐白涎,胸膈滿悶不食。扁豆散。
扁豆,生薑(各五錢),枇杷葉(去毛),半夏,人參,白朮(各一分),白茅根(三分)
上水三升,煎一升,去渣,加檳榔末一錢,和勻分作四服,不拘時候。
《千金方》治上氣咳嗽,喘息,喉中有物,唾血。
生薑汁,杏仁(各二升),糖,蜜(各一升),豬膏(二合)
上五味,先以豬膏煎杏仁,色黃出之,以紙拭令淨,搗如膏,和薑汁、蜜糖等合煎,令可丸。每服杏仁一枚,日夜服六七次,漸次增加。
款花補肺湯
人參,麥門冬(各一錢二分),五味子(十五粒),款冬花,紫菀,桑白皮(炒。各一錢),當歸(一錢五分),芍藥,知母,貝母,茯苓,橘紅(各八分),甘草(五分),水煎服。
寧嗽湯
五味子(十五粒),茯苓(一錢),桑白皮(一錢二分),陳皮(一錢),知母(一錢),馬兜鈴(一錢五分),川芎(一錢),麥門冬(一錢二分),粉草(五分),水煎服。
滋陰保肺湯
黃柏(鹽水炒),知母,天門冬(各一錢二分),當歸(一錢五分),芍藥,生地,橘紅,紫菀,桑白皮(炒。各八分),大粉草(五分),阿膠(一錢二分,蛤粉炒),五味子(十五粒)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咳血
治療肺經引起的嘔吐、咳嗽帶血,以及痰中帶血的情況。剛發病時,用半杯蘿蔔汁,加入少許鹽,喝下去立即見效。如果沒有新鮮蘿蔔,就用蘿蔔籽一錢、紫蘇葉一錢一起煎服。之後用雞蘇散加上阿膠來治療。(《本草》說:蘿蔔能使氣往下走,氣往下走了,血也會跟著往下走。)
經驗方,治療咳嗽嚴重,甚至咳出血的情況。
新鮮桑白皮(一斤,用米泔水浸泡三天,仔細刮去上面的黃色外皮)
把桑白皮切碎,加入糯米四兩,烘乾,一起搗成粉末,每天吃一到二錢,用米湯調服。
《本事方》治療長期咳嗽導致咯血,形成肺痿,以及吐出白色黏液,胸口悶脹、吃不下飯的情況。用扁豆散。
扁豆、生薑(各五錢),枇杷葉(去掉毛),半夏、人參、白朮(各一分),白茅根(三分)
以上藥材加三升水煎煮成一升,去渣,加入檳榔末一錢,攪拌均勻後分四次服用,不限時間。
《千金方》治療氣喘咳嗽、呼吸急促、喉嚨有異物感、咳血。
生薑汁、杏仁(各二升),糖、蜂蜜(各一升),豬油(二合)
以上五種藥材,先用豬油煎杏仁,等到杏仁顏色變黃後取出,用紙吸乾油脂,搗成膏狀,再和薑汁、蜂蜜、糖等混合一起煎煮,煮到可以做成藥丸。每次服用杏仁大小的藥丸一顆,白天晚上服用六七次,然後逐漸增加劑量。
款花補肺湯
人參、麥門冬(各一錢二分),五味子(十五粒),款冬花、紫菀、炒桑白皮(各一錢),當歸(一錢五分),芍藥、知母、貝母、茯苓、橘紅(各八分),甘草(五分),用水煎服。
寧嗽湯
五味子(十五粒),茯苓(一錢),桑白皮(一錢二分),陳皮(一錢),知母(一錢),馬兜鈴(一錢五分),川芎(一錢),麥門冬(一錢二分),粉草(五分),用水煎服。
滋陰保肺湯
黃柏(用鹽水炒過),知母,天門冬(各一錢二分),當歸(一錢五分),芍藥,生地,橘紅,紫菀,炒桑白皮(各八分),大粉草(五分),阿膠(一錢二分,用蛤粉炒過),五味子(十五粒),用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