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九卷 (3)
第九卷 (3)
1. 氣門
每服五六錢,姜三片,水煎服。
蘇子降氣湯,治中脘不快,心腹脹滿,噎塞喘促,咳嗽痰涎,宿食留飲,脅下支結,及腳氣衝心。方在痰飲門。
分心氣飲,憂思留滯,致使心胸痞悶,脅肋脹滿,噫氣吞酸,頭目昏眩,日漸瘦弱,或大腸虛秘。
紫蘇(莖葉,四兩),羌活,半夏,肉桂,青皮,陳皮,桑白皮,大腹皮,木通,芍藥,炙甘草,赤茯苓(各一兩)
每服五六錢,姜三片,棗二枚,燈心十根,水煎。
四磨湯,治七情傷感,上氣喘息,妨悶不食。(方在喘門。)
推氣丸,治三焦痞塞,大便澀,小便赤黃。(方在脹滿門。)
神保丸,治諸氣刺痛,流入背膂及脅下,諸藥不效者。(方在脹滿門。)
檳榔木香丸,疏導三焦,破痰飲,快氣消食。
木香,檳榔,枳殼,杏仁(去皮,麩炒),青皮(各一兩),半夏曲,皂角(去白,酥炙),郁李仁(去皮。各二兩)
各為末,另以皂角四兩,用漿水一碗,搓揉成膏,更入熟蜜少許,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薑湯下。
九氣丸,治九氣。膈氣、風氣、寒氣、熱氣、憂氣、喜氣、驚氣、怒氣、瘴氣,積聚堅牢如杯,心腹疼痛,時作時止。
薑黃,甘草,香附
為末,每服一錢,入鹽少許,百沸湯點,空心服,立效。
賺氣散,治胸膈痞悶,腹脅虛脹,氣不宣通,及傷寒兩脅刺痛攻心。
三稜,蓬朮(煨。各五錢),白朮(三錢),枳殼(一錢),木香(五分)
每服二錢,加姜三片,水一盅半,煎八分,食前服,用砂糖少許壓下。
分氣紫蘇飲,治心下脹滿,脅痛氣塞,嘔逆不止。(方在喘門)
勻氣散,胸膈脹滿,宿冷不消,心腹刺痛,嘔吐。
丁香,檀香,木香,白豆仁(各二兩),藿香,甘草(炙。各八分),砂仁(四兩)
為末,每服兩錢,入鹽一字,沸湯調服。
復元通氣散,氣不宣通流利,並閃挫腰脅氣痛。
茴香(炒),穿山甲(蛤粉炒,二兩),延胡索(炒),白醜(炒),陳皮,甘草(各一兩),木香(一兩五錢)
為末,每服二錢,熱酒調服。(一方加乳香、沒藥。)
清膈丸,因濕熱氣滯。
黃芩,黃連(炒。各五錢),香附(一兩半),蒼朮(二兩)
為末,取黃熟瓜蔞去皮搗爛,和丸綠豆大,每服三五十丸。
桔梗枳殼湯,諸氣痞結滿悶。
桔梗,枳殼(各四錢),甘草(炙,一錢五分)
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
升降六一湯
香附(六兩,炒),藿香(一兩)
為末,每服二錢,白湯下。
二聖散,諸氣痛。
芫花(醋煮乾,五錢),延胡索(炒,一兩五錢)
二味為細末,每服一錢。
男子元臟氣痛,蔥酒調下。婦人血氣痛,川歸酒下。諸氣痛,薄荷湯下。小腸氣痛,茴香湯下。
白話文:
氣門
每次服用五六錢,加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蘇子降氣湯,治療胸腔中間部位不舒服,胸腹脹滿,感覺有東西堵住、呼吸急促,咳嗽有痰,體內有舊食物殘留或水液停滯,肋骨下方有硬塊,以及腳氣病發作時引起的心悸。此方劑在痰飲門篇有記載。
分心氣飲,治療因憂愁思慮導致體內氣機鬱結,造成胸悶,肋骨兩側脹滿,打嗝、吞酸水,頭暈眼花,身體日漸消瘦,或是有便秘的情況。 藥材組成:紫蘇的莖葉(四兩),羌活、半夏、肉桂、青皮、陳皮、桑白皮、大腹皮、木通、芍藥、炙甘草、赤茯苓(各一兩)。 每次服用五六錢,加生薑三片、紅棗二枚、燈心草十根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四磨湯,治療因情緒波動造成的身體不適,如呼吸急促、胸悶、食慾不振。(此方劑在喘門篇有記載)
推氣丸,治療三焦(人體上中下三個部位)氣機阻塞,導致大便乾澀,小便顏色赤黃。(此方劑在脹滿門篇有記載)
神保丸,治療各種因氣引起的刺痛,痛處會擴散到背部和肋骨下方,且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。(此方劑在脹滿門篇有記載)
檳榔木香丸,能疏通、導引三焦的氣機,化解體內痰飲,使氣機順暢並幫助消化。 藥材組成:木香、檳榔、枳殼、杏仁(去皮,用麩皮炒過)、青皮(各一兩),半夏曲、皂角(去除白色部分,用酥油炙烤過)、郁李仁(去皮。各二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另外取皂角四兩,用米漿水一碗搓揉成膏狀,再加入少量蜂蜜,混合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九氣丸,治療因九種不同的氣引起的病症,包括:膈氣、風氣、寒氣、熱氣、憂氣、喜氣、驚氣、怒氣、瘴氣。這些氣在體內積聚,形成像杯子一樣堅硬的腫塊,造成心腹疼痛,時好時壞。 藥材組成:薑黃、甘草、香附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加入少量鹽,用滾燙的開水沖泡後,空腹服用,效果快速。
賺氣散,治療胸膈部位悶脹不適,腹部和肋骨下方虛脹,氣機不順暢,以及傷寒病導致兩側肋骨刺痛並蔓延至心臟的狀況。 藥材組成:三稜、蓬朮(煨過。各五錢),白朮(三錢),枳殼(一錢),木香(五分) 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八分,飯前服用,並加入少許砂糖。
分氣紫蘇飲,治療心下部位脹滿,肋骨疼痛,氣機不通暢,嘔吐不止。(此方劑在喘門篇有記載)
勻氣散,治療胸膈脹滿,體內寒氣累積不散,心腹刺痛,嘔吐。 藥材組成:丁香、檀香、木香、白豆蔻(各二兩),藿香、炙甘草(各八分),砂仁(四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加入少許鹽,用滾燙的開水沖服。
復元通氣散,治療體內氣機不暢通,以及因扭傷閃到腰部和肋骨引起的疼痛。 藥材組成:茴香(炒過)、穿山甲(用蛤粉炒過,二兩)、延胡索(炒過)、白丑(炒過)、陳皮、甘草(各一兩)、木香(一兩五錢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送服。(另一個方子會加入乳香和沒藥。)
清膈丸,治療因體內濕熱導致的氣機阻滯。 藥材組成:黃芩、黃連(炒過。各五錢),香附(一兩半),蒼朮(二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取成熟的黃色瓜蔞,去除外皮搗爛,混合後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。
桔梗枳殼湯,治療各種因氣機鬱結導致的胸悶不適。 藥材組成:桔梗、枳殼(各四錢),炙甘草(一錢五分)。 加入生薑五片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升降六一湯 藥材組成:香附(六兩,炒過),藿香(一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
二聖散,治療各種氣痛。 藥材組成:芫花(用醋煮過後曬乾,五錢),延胡索(炒過,一兩五錢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。 男性因元臟氣痛,用蔥酒送服;女性因血氣痛,用當歸酒送服;各種氣痛,用薄荷湯送服;小腸氣痛,用茴香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