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三卷 (8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三卷 (8)

1. 鼻門

東垣曰:「金匱真言論」云:西方白色,入通於肺,開竅於鼻,藏精於肺。夫十二經脈,三百六十五絡,其氣血皆上升於面,而走空竅,其宗氣出於鼻,而為臭。《難經》云:肺氣通於鼻,肺和則鼻知香臭矣。夫謂陽氣宗氣者,皆胃中生髮之氣也,其名雖異,其理則一。若因飢飽勞役,損傷脾胃生髮之氣,弱則營運之氣不能上升,邪塞孔竅,故鼻不利而不聞香臭也。宜養胃,實營氣,陽氣、宗氣上升,鼻管則通矣。

又一說,《難經》云:心主五臭,肺主諸氣,鼻者肺竅也,反聞香臭者何也。蓋以竅言之,肺也。以用言之,心也。因沖氣失守,寒邪客於頭面,鼻亦受之,不能為用,是不聞香臭矣。經云:五氣入鼻,藏於心肺,心肺有病,而鼻為之不利也。潔古曰:視聽明而清涼香臭辨。

而溫暖治法,宜先散寒邪,後補胃氣,使心肺之氣得以交通,則鼻利而香聞矣。

麗澤通氣散,鼻不聞香臭。

羌活,獨活,防風,升麻,葛根(各二錢),麻黃(一錢,不去節,冬月加之),蒼朮(三錢),川椒(一錢),白芷,黃耆(各四錢),炙甘草(二錢)

上每服一兩,水二盅,生薑三片,棗二枚,蔥白三寸,煎至一盅,積熱服,行坐之間,宜避風寒。

溫肺湯,鼻不聞香臭。

升麻,黃耆(各二錢),葛根,羌活,甘草,防風(各一錢),麻黃(不去節,四錢),丁香(一分)

上作二服,水二大盅,蔥白三根,煎至一盅,稍熱服。

治鼻不聞香臭,多年不愈者,皆效。

生蔥分作三段,早用蔥白,午用中段,晚用蔥末段,塞入鼻中,令氣透方效。出《本事方》。

陳無擇,通草散,鼻塞不通,不聞香臭,並鼻息肉。

通草,細辛,附子(各等分),為末,蜜和,綿裹少許,納入鼻內。

丹溪曰:鼻為肺之竅,因心肺上病而不利,有寒,有熱。寒傷皮毛,熱壅清道,氣為之不利。寒則表之,熱則芩連。又曰:麵皮紫黑,面為陽中之陽,鼻居面中,一身之血,運至面鼻,皆為至清至精之血。多酒之人,酒氣薰蒸,熱血得冷,則凝汙而不行,故色紫黑。治宜化滯血,生新血,四物湯加酒芩、紅花酒拌,又加茯苓、陳皮、甘草、生薑,煎調五靈脂末服。氣弱加黃耆酒浸,酒齄鼻治法亦然。

陳無擇曰:鼻頭白者,亡血也。赤者,熱血也。

粉黃散,肺熱赤瘰,俗曰酒齄鼻。

硫黃,入蘿蔔內,糠火煨一宿,取出加輕粉、烏頭尖各少許,為末,以酥油調,不時敷。

白話文:

[鼻門]

東垣曾說,根據「金匱真言論」的描述:西方象徵白色的金屬,與肺臟相應,肺臟在面部的開口在鼻子,其精華儲存在肺中。人體中的十二條經脈及三百六十五個絡穴,其氣血皆會上昇到面部,並流通於孔竅之中,其中的宗氣由鼻子釋放,使人能嗅聞氣味。《難經》提及,肺氣與鼻子相通,當肺臟健康時,鼻子便能分辨香臭。

陽氣和宗氣,都是由胃中產生的氣,雖然名稱不同,但原理相同。如果因為過度飢餓、飽食或勞累,傷害了脾胃的生發之氣,導致營運之氣無法上昇,邪氣阻塞孔竅,因而鼻子不靈敏,無法嗅聞香臭。因此,應注重養胃,增強營氣,讓陽氣、宗氣能夠上昇,這樣鼻子就能暢通。

另外,根據《難經》所述,心臟主管五種氣味,肺臟主管所有氣體,鼻子是肺臟的開口,那麼為何它能嗅聞香臭呢?從解剖的角度來看,這是肺臟的功能;從功能的角度來看,這是由心臟控制的。如果沖氣失去控制,寒邪侵入頭部,鼻子也會受到影響,無法正常工作,因此無法嗅聞香臭。經典中提到,五種氣味進入鼻子,存儲在心肺中,當心肺生病時,鼻子的功能也會受影響。張元素說,只要視力、聽力良好,且能分辨清涼、香氣、臭氣,身體就健康。

治療方法,應先驅散寒邪,再補充胃氣,讓心肺之氣能順利流通,這樣鼻子就能恢復嗅覺。

麗澤通氣散,適用於鼻子無法嗅聞香臭的情況。

配方如下: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升麻、葛根(各二錢)、麻黃(一錢,不必去節,冬季可增加份量)、蒼朮(三錢)、川椒(一錢)、白芷、黃耆(各四錢)、炙甘草(二錢)。

每次服用一兩,加入兩杯水,再放入三片生薑、兩顆棗子、三寸蔥白,煮至剩一杯,趁熱飲用,在行走或坐著的時候,應避免風寒。

溫肺湯,適用於鼻子無法嗅聞香臭的情況。

配方如下:升麻、黃耆(各二錢)、葛根、羌活、甘草、防風(各一錢)、麻黃(不必去節,四錢)、丁香(一分)。

分兩次服用,加入兩大杯水,再放入三根蔥白,煮至剩一杯,稍微熱一下再飲用。

對於多年來鼻子無法嗅聞香臭,且久治不愈的人,上述方法都能有效改善。

使用生蔥,早上用蔥白,中午用中段,晚上用尾端,塞入鼻子中,直到氣味穿透纔有效。此方法出自《本事方》。

陳無擇的通草散,適用於鼻子堵塞、無法嗅聞香臭,以及鼻息肉的情況。

配方如下:通草、細辛、附子(各等分),研磨成粉末,與蜂蜜混合,用棉布包裹少許,放入鼻子中。

朱丹溪指出,鼻子是肺臟的開口,當心肺功能不佳時,鼻子就無法正常工作,可能因為寒邪或熱邪所致。寒邪傷害皮膚,熱邪堵塞清道,導致氣血不順。對於寒邪,應使用發汗藥物;對於熱邪,應使用黃芩、黃連。此外,他還提到,臉色紫黑的人,臉部是陽中之陽,鼻子位於臉部中央,全身的血液都會流到臉部和鼻子,這些血液都是最純淨的部分。喝酒過量的人,酒氣會蒸騰,使得熱血遇冷凝結,無法流動,因此臉色呈現紫黑色。治療方法是促進血液循環,生出新血,可以服用四物湯,再加入黃芩、紅花,用酒拌勻,再加入茯苓、陳皮、甘草、生薑,煎煮後服用五靈脂末。如果氣虛,可加入黃耆,浸泡在酒中。酒齄鼻的治療方法也是如此。

陳無擇指出,鼻頭呈白色,表示血氣不足;鼻頭呈紅色,表示熱血過剩。

粉黃散,適用於肺熱引起的紅色腫塊,俗稱酒齄鼻。

硫磺,放入蘿蔔中,用糠火煨一夜,取出後加入少量輕粉、烏頭尖,研磨成粉末,用酥油調和,隨時塗抹。

2. 鼻息肉

《濟世方》云:息肉因胃中有食積,熱痰流注,宜治其本,消痰積是也。

蝴蝶礬(二錢),細辛(一錢),白芷(五分)

上為末,以舊綿裹藥納鼻中,頻頻換。又方蝴蝶礬三分,虢丹一分,細辛一錢,照此法塞鼻。《三因方》單用枯礬末,面脂,用綿裹少許,納鼻中,數換,息肉與藥消落。細辛、白芷、甘草,加消痰積之藥,服之為效。

辛夷膏,鼻生息肉,窒塞不通,有時疼痛。

辛夷葉(二兩),細辛,木通,木香,白芷,杏仁(湯泡去皮尖。各五錢)

上用羊髓豬脂二兩,和藥,於石器內,慢火熬成膏,取赤黃色,於冷水,入龍腦、麝香各一錢,為丸,綿裹入鼻中,數日脫落,良愈。此方有理。

羅太無,輕黃散,息肉。

輕粉,杏仁(去皮尖,一錢),雄黃(五錢),麝香(少許)

上四味,各為細末,先用杏仁研如泥,後入雄黃、麝香,同研極細,磁器收,勿走氣,不拘遠近,夜臥用箸頭點粳米大,在鼻中息肉上,隔一日夜一次,半月見效。

又方

瓜蒂,細辛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以綿包如豆許,塞鼻中,須臾即通。有人患息肉,垂出鼻外,用此藥則化為黃水,點滴至盡,三四日愈。《聖惠方》單用皮瓜蒂,以羊脂和傅上,日三次效。

《濟世方》久患鼻瘡,膿極臭者。用百草霜研末,冷水調服三錢。

白話文:

【鼻息肉】

《濟世方》提到:鼻息肉的產生是因為胃部有食物積滯,熱痰流入導致,治療應從根本著手,消除痰積。

藥方一:蝴蝶礬(二錢),細辛(一錢),白芷(五分)。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舊棉布包裹藥粉放入鼻中,需經常更換。另一種配方是蝴蝶礬三分,虢丹一分,細辛一錢,同樣方法塞入鼻中。

《三因方》則單純使用枯礬粉末,混合一些面脂,用棉布包裹少量藥物塞入鼻中,頻繁更換,息肉會隨藥物一起消退。細辛、白芷、甘草等,加入能消痰積的藥物,服用會有效果。

「辛夷膏」:對於鼻息肉造成的堵塞不通或偶爾疼痛。藥方包含辛夷葉(二兩)、細辛、木通、木香、白芷、杏仁(去皮尖,各五錢)。使用羊髓豬脂二兩,和藥材一起在石器中以小火熬成膏狀,待呈現赤黃色後,再加入龍腦、麝香各一錢,製成藥丸,用棉布包裹塞入鼻中,幾天後息肉會脫落,效果良好。

羅太無的「輕黃散」:輕粉、去皮尖的杏仁(一錢)、雄黃(五錢)、少量麝香。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先將杏仁研成泥,再加入雄黃、麝香,充分研磨至極細,保存於瓷器中防止氣味流失。無論息肉大小,睡前可用筷子頭沾取米粒大的藥物,塗抹在鼻中的息肉上,每隔一天一次,半個月後會見效。

另一個配方:瓜蒂、細辛(等量)。磨成細末,用棉布包裹如豆子大小,塞入鼻中,片刻即可通暢。有人鼻息肉長到鼻外,使用此藥後化為黃水,持續滴至完全消失,三到四天後恢復。

《聖惠方》單純使用瓜蒂,和羊脂混合塗抹,每日三次可見效。

《濟世方》對於長期患有鼻瘡,膿液極臭的人,可以使用百草霜研磨成粉末,用冷水調和後服用三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