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三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三卷 (9)

1. 鼻鼽鼻淵

或問生生子曰:《汪石山醫案》載鼻流濁涕症條云:後見數人亦皆不治。今人尚有治之而愈者,吾竊疑焉。或生或死,其故何也。意者,尤治之未工耶,抑猶有可生者,而石山之忽耶?願吾子悉以曉我。予曰:石山先生之學出於儒,而述吾醫宗之大成者,豈有此治而未工耶?原其意,或謂病之深者言也。若特由今之可治而愈者,石山又豈少略之耶?或曰:何如而深之不治也。

予曰:《易》云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。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。夫謂坤元者,人之胃氣是也。經曰:營者水穀之精氣,衛者水穀之悍氣,皆藉胃氣以為養。人之所以運動升降不息不死者,賴其營於中,衛於外,而胃氣以為之樞也。胃氣者,穀氣也。故經曰:飲食入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。又曰:五味入口,藏於腸胃,以養五氣,氣和而生,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。

白話文:

有人问我,说《汪石山医案》里记载鼻流浊涕的病症,说以前遇到好几个人都治不好,现在还有人治好了,他对此感到疑惑。有些人活了,有些人死了,这是为什么呢?难道是治疗方法不到位,还是本来可以救活,但石山先生疏忽了?希望你帮我解惑。

我回答说,石山先生是儒学出身,他写下的医书是中医的集大成之作,怎么会治不好呢?他的意思可能是说病情很严重。如果只是像现在这样可以治好的,石山先生又怎么会忽略呢?

他又问,什么样的病情会严重到治不好呢?

我说,《易经》里说:“大哉乾元,万物資始;至哉坤元,万物資生。”坤元指的是人体的胃气。经书上说,营气是水谷的精气,卫气是水谷的悍气,两者都依靠胃气来滋养。人之所以能够不停地运动、升降而不死,都是依靠营气在内、卫气在外,而胃气是枢纽。胃气是谷气。所以经书上说,饮食进入胃,经过消化转化成精气,上输送到脾,脾气散布精气,上输送到肺,通调水道,下输送到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,五脏阴阳相互调节维持正常状态。又说,五味进入口中,储存在肠胃,用来滋养五气,气平和则身体健康,津液互相滋生,神气自然产生。

即是而知人之不死者,賴胃氣上升,變化氣血,以養五臟之神,然後精明,察色,聽聲,辨味,剖臭,而九竅有所用矣。一出一入,一升一降,一呼一吸,略不少間。今鼻流濁涕者,必腎陰虛而不能納氣歸元,故火無所畏,上迫肺金,由是津液之氣,不得降下,並於空竅,轉濁為涕,而為逆流矣。由此,腎肝愈虛,則有升而無降,有陽而無陰也。

經曰:出入廢則神機化滅,升降息則氣立孤危。是時也,仍不能杜謀慮,絕作巧,塞視聽,以無源之腎肝而日勞,此三者,又將何藉而以濟其運用耶?陰虛則病,陰絕則死,良以此夫!或曰:誠如是,又何治之而猶有愈者?予曰:此必治之早者也,戒怒以養陽,絕欲以養陰,斷煿炙,遠酒面,以防作熱,然後假之以良醫,保肺為君,開鬱順氣為臣,補陰養血為佐,俾火息金清,降令胥行,氣暢郁分,清竅無壅,陽開陰闔,相依相附,臟腑各司乃職,升降不匱,是自慎以培其根,藥餌以卻其病,間有可愈者。苟或驕恣不慎,與夫委醫於陰絕源涸之後,雖倉扁亦不能使其生,又何石山之致疑焉?

白話文:

人之所以能活,是因為胃氣上升,轉化氣血,滋養五臟的神,因此精明、能察顏觀色、聽聲辨味、嗅聞氣味,九竅才能正常運作。呼吸、升降、出入,無時無刻不在進行。如果鼻子流濁涕,一定是腎陰虛,無法將氣納入歸元,導致火氣上炎,逼迫肺金,津液之氣無法下降,轉為濁涕從鼻孔排出,形成逆流。因此,腎肝愈虛,就會有升無降,有陽無陰。

經書上說:「出入廢止,神機就會消滅;升降停止,氣就會孤危。」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還不能停止思考,放棄技巧,封閉視聽,用已經虛弱的腎肝日夜勞作,那麼這三者又將如何維持運作呢?陰虛就會生病,陰氣耗盡就會死亡,道理就在這裡。

有人可能會說,如果真是這樣,那為什麼還有治癒的可能呢?我說,這一定是早早治療的結果。戒怒養陽,戒欲養陰,不食辛辣炙烤的食物,遠離酒和麵食,防止火氣上炎,然後尋求良醫,以肺為君,疏通鬱結順暢氣血為臣,補陰養血為佐,讓火氣熄滅,肺金清淨,降氣正常運作,氣血暢通,鬱結疏解,清竅通暢,陽氣開合,陰氣閉合,相依相附,各個臟腑各司其職,升降無礙,這就是靠自身努力培養根基,用藥物治療疾病,才有可能康復。如果驕縱放縱,不加小心,或者等到陰氣耗盡,腎肝虛竭才求醫,就算神醫扁鵲也無法救活,又何必再提出質疑呢?

腦漏散,鼻流清濁涕,積年不愈。

川芎,荊芥,防風,乾薑,白芷,甘松(各一兩),羌活,甘草(各半兩)

為末,每服二錢,食後,茶清下。

蔥附丸,肺寒腦冷,鼻流清涕。

川附子(去皮,生用,一枚),細辛(半兩)

白話文:

腦漏散適用於鼻子長期流清涕或濁涕,久治不愈的情況。藥方由川芎、荊芥、防風、乾薑、白芷、甘松各一兩,羌活、甘草各半兩組成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用茶水送服。蔥附丸則用於肺寒腦冷,鼻子流清涕的症狀,藥方由去皮生附子一枚和細辛半兩組成。

蔥汁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四丸,姜蘇湯下。

川烏散,治腦漏。

防風,細辛,白附子,茯苓,川烏,菖蒲,乾薑,白芷,川芎,甘草節(各等分)

為末,每服三錢,嚼生蔥白湯調下。

芎犀丸,偏正頭痛,及一邊不聞香臭。常流清涕,或作臭氣一陣,及噴嚏稠膿。

白話文:

取蔥汁打成糊狀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十四丸,用生薑和紫蘇煮成的湯送服。這是川烏散,用來治療腦漏。

川烏散的配方包括:防風、細辛、白附子、茯苓、川烏、菖蒲、乾薑、白芷、川芎、甘草節,各等份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生蔥白煮成的湯送服。

芎犀丸則是用來治療偏頭痛,以及單邊聞不到香味或臭味、經常流清鼻涕、偶爾有臭味出現、或打噴嚏流膿的情況。

川芎,硃砂(研,內一兩為衣),石膏(研),薄荷(各四兩),人參,茯苓,甘草(炙),細辛(各二兩),犀角(生用,鎊),梔子(各一兩),阿膠(蛤粉炒,一兩半),麥冬(去心,三兩)

為末,煉蜜丸,如彈子大,用硃砂為衣,每服一丸或二丸,食後,茶清任下。

腦漏,有老人腎經虛寒使然者,用八味丸,及暖腎之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川芎、硃砂(研磨,內含一兩作為藥衣)、石膏(研磨)、薄荷(各四兩)、人參、茯苓、甘草(炙烤)、細辛(各二兩)、犀角(生用,鎊成薄片)、梔子(各一兩)、阿膠(用蛤粉炒制,一兩半)、麥冬(去心,三兩),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丸藥,大小如彈珠,再用硃砂包裹藥丸,每次服用一或兩丸,飯後用茶水送服。

腦漏,有些老年人是由腎經虛寒導致,可以使用八味丸,以及溫腎的藥物治療,即可痊癒。

黑附子(炮去皮),川芎,細辛,吳茱萸,乾薑(各五錢),桂心(一兩),皂角屑(五錢)

上將豬脂六兩,煎油,先一宿,以醋浸前藥,取入豬脂內同煎,以附子黃色為度,用綿蘸藥塞鼻中瘥。

白話文:

將黑附子(去皮炮製)、川芎、細辛、吳茱萸、乾薑(各五錢)、桂心(一兩)、皂角屑(五錢)這些藥材,

先將六兩豬脂煎出油,放置一夜,然後用醋浸泡藥材,再放入豬脂油中一起煎煮,直到附子變成黃色為止。

最後,用棉花沾取藥油塞入鼻孔,可以治癒疾病。

2. 耳聾耳鳴

經曰:耳者腎之竅也,腎主藏精者也,故精脫者則耳聾,以腎藏精而氣通於耳,耳者宗脈之所聚也。《保命集》云:以竅言之,水也。以聲言之,金也。以經言之,手足少陽俱會其中也。有從內不能聽者主也。有從外不能入者經也。腎和則能聞五音矣。羅謙甫以積脫耳聾之候,為顴頰色黑也。

耳聾少氣嗌乾者,肺虛也。東垣曰:頭痛耳鳴,九竅不利,腸胃之所生也。腸胃不足,故氣弱不充。傷寒及大病之後,多有此症。以補中益氣湯治之。耳聾多恐者,肝虛也。經曰:肝虛則目𥉂𥉂無所見,耳無所聞,善恐。治法用四物湯加防風、羌活、柴胡、菖蒲、茯神等分,煎湯,服二十餘貼,然後卻以杜壬姜蠍散開之。本草云:肝虛則生薑補之是也。

白話文:

經書說:耳朵是腎臟的出口,腎臟主要負責儲存精氣,因此如果精氣流失,就會導致耳聾。因為腎臟儲存精氣,而精氣與耳朵的氣息相通,耳朵是眾多脈絡聚集的地方。如果從內部無法聽到聲音,這可能是主導問題;如果從外部無法進入聲音,這可能是經絡問題。當腎臟平和時,人們就能夠聽到五種音調。

《保命集》提到:以耳朵作為討論的焦點,它就像是水的入口。以聲音作為討論的焦點,它像是金屬的產出地。以經絡來說,手少陽和足少陽的脈絡都會在這裡匯聚。有時候,耳聾可能是由於內部功能失常所導致的;有時候,耳聾可能是由於經絡阻塞所導致的。當腎臟健康時,人們就能夠聽到聲音。

羅謙甫認為,耳聾並伴有耳垂泛黑的情況,可能表示腎臟機能衰弱。

耳聾且容易疲倦、口乾喉嚨痛,這可能與肺部功能不足有關。李東垣指出,頭痛、耳鳴、鼻子不通,這些症狀可能源自腸胃問題。腸胃功能不足,導致氣息不足,不足以供應身體各處。對於傷寒或重大疾病後產生的這種症狀,可以用「補中益氣湯」進行治療。

耳聾且常常感到害怕,這可能與肝臟功能不足有關。經書提到,肝臟功能不足時,人們的眼睛會視物模糊,耳朵聽不到聲音,並且經常感到害怕。治療的方法可以使用「四物湯」,加入防風、羌活、柴胡、菖蒲、茯神等成分,煎煮後服用。在治療一段時間後,可以使用「杜壬姜蠍散」來促進療效。根據《本草》,肝臟功能不足時,可以使用生薑來補充。

丹溪曰:大病後耳聾,須用補陰降火。有陰虛火動而聾者,宜四物湯加黃柏之類。

生生子曰:大病後則氣血俱虛,然必診兩手之脈孰勝,而為之治,斯無弊矣。若脈大而無力,或右手細小沉弱者,皆陽氣大虛也,正宜甘溫之劑,仿陽生陰長之義,少加血藥佐之可也。若純視為陰虛,而用滋陰降火之劑,則陽氣愈弱,而犯東垣伐生生之戒。非惟耳聾不痊,而反增噁心、胸滿、泄瀉之患矣。

若獨以陰虛火動而用滋陰降火者,此正治法也。予又何敢言?

氣逆耳聾有三:肝與手太陽、少陽也。經云:肝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,頰腫。又云:太陽所謂浮為聾者,皆在氣也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認為大病後耳聾,應該用補陰降火的方法治療。如果病患是陰虛火動導致耳聾,可以用四物湯加黃柏等藥物。

生生子認為大病後氣血都會虛弱,要根據兩手脈象判斷病情,才能對症下藥。如果脈搏有力但虛弱,或者右手脈搏細小沉弱,說明陽氣虛弱,應該用溫熱的藥物,仿效陽氣生長陰氣滋長的原理,少量加入補血藥物。如果只認為是陰虛,而使用滋陰降火藥物,會導致陽氣更加虛弱,違反東垣的“伐生生”的戒律。不僅耳聾不會好轉,反而會加重噁心、胸滿、腹瀉等症狀。

如果單純認為是陰虛火動而使用滋陰降火藥物,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,我也不敢妄加評論。

氣逆導致耳聾有三個原因:肝氣逆、手太陽經氣逆、手少陽經氣逆。經書中說,肝氣逆會導致頭痛、耳聾、面頰腫脹。又說,太陽經氣浮於體表,導致耳聾,都是由於氣逆引起的。

羅謙甫云:手太陽氣厥而耳聾者,其候聾而耳內氣滿也。手少陽氣厥而耳聾者,其候耳內渾渾焞焞。此皆氣逆而聾也。治法宜四物湯吞龍薈丸降火,及復元通氣散,調氣散是也。

丹溪治法:痰火風熱者,滾痰丸、通聖散之類。聾病必用四物、龍薈養陰,亦有濕熱痰者,檳榔神芎丸。耳中閧閧然,亦是陰虛。

凡臟氣逆而為厥聾,必有眩昏之症。風聾必有頭痛之症。勞役傷其氣血,淫欲耗其精元,昏昏瞶瞶,是謂勞聾,必有虛損之症。其聲嘈嘈,眼見黑花,此虛聾也。

白話文:

羅謙甫認為,手太陽經氣逆導致耳聾,會表現為耳朵發聾且耳內氣滿;手少陽經氣逆導致耳聾,則會表現為耳內嗡嗡作響。這些都是因為氣逆而導致的耳聾。治療方法應該用四物湯配合龍薈丸來降火,並使用復元通氣散和調氣散。

丹溪則認為,痰火風熱導致的耳聾,應該使用滾痰丸、通聖散等藥物。耳聾一定要用四物湯和龍薈丸來滋陰,也有些是濕熱痰引起的,可以用檳榔神芎丸。耳中出現嗡嗡聲,也是陰虛的表現。

總之,臟腑氣逆導致的耳聾,一定會伴隨頭暈目眩的症狀。風邪引起的耳聾,則會伴隨頭痛。過度勞累損傷氣血,縱慾過度耗損精元,就會導致神志恍惚,稱為勞聾,必然伴隨虛損的症狀。如果聲音嘶啞,眼前發黑,就是虛聾。

劉宗厚曰:凡耳鳴症,或如蟬噪之聲,或是鐘鼓之響,或如閉塞,此是痰火上升,鬱於耳中而為鳴,郁甚則壅閉矣。治宜清痰降火。又有因大怒而得,宜益氣聰耳湯。有因於風而得,其鳴如輪車閧然,或氣掉眩,宜祛風芎芷散,熱則加酒芩、連翹。有腎虛鳴者,其鳴不甚,宜滋腎丸、虎潛丸、大補陰丸、八物湯加黃柏、知母。

白話文:

劉宗厚說:凡是耳鳴的症狀,或像蟬鳴的聲音,或是鐘鼓的響聲,或像是耳朵閉塞,這都是痰火上升,鬱積在耳中而發生的鳴響,鬱積嚴重就會阻塞耳朵。治療應該以清痰降火為主。

另外,有些人因為大怒而導致耳鳴,則應該益氣,可用[聰耳湯]治療。有些人因風而導致耳鳴,其鳴響如同輪車摩擦的聲音,或者伴隨頭昏眼花,則應該祛風,可用[芎芷散]治療,如果伴有發熱,則可以加入酒芩、[連翹]。

還有些人是腎虛導致耳鳴,其鳴響不甚明顯,則應該滋補腎氣,可以用[滋腎丸]、[虎潛丸]、[大補陰丸]、[八物湯]加黃柏、[知母]治療。

肝火動者,當歸龍薈丸。飲酒人宜木香檳榔丸。

《素問·金匱真言論》:南方赤色,入通於心,開竅於耳,藏精於心。此又耳為心之竅也。

《素問·脈解篇》曰:陽氣萬物盛上而躍,故耳鳴也。

益氣聰耳湯,飢飽勞役,脾胃不足,得耳聾之患。

柴胡,升麻,蔓荊子,葛根(各一錢半)鑼,人參,黃耆,甘草,黃柏,芍藥(各二錢)

白話文:

肝火旺盛的人,可以服用當歸龍薈丸。愛喝酒的人,則適合服用木香檳榔丸。南方屬火,紅色,與心臟相通,耳為心臟的竅,精氣藏於心臟。耳朵的毛病,往往是陽氣旺盛,向上衝導致的耳鳴。脾胃虛弱的人,容易因勞累而導致耳聾,服用益氣聰耳湯可以改善。益氣聰耳湯的藥方包括柴胡、升麻、蔓荊子、葛根各一錢半,人參、黃耆、甘草各二錢,以及黃柏和芍藥各二錢。

水二盅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清神散,頭目不清,耳常重聽。

甘菊花,白殭蠶(各五錢),羌活,荊芥穗,木通,川芎(各四兩),木香,防風(各三錢),石菖蒲(四錢),甘草(二錢)

為末,每服三錢,茶清調下。

通氣散,氣閉耳聾。

木通,木香,枳殼,菖蒲(各五錢),川芎,柴胡,陳皮(各二錢),白芷,羌活,殭蠶(炒),全蠍,蟬蛻(各二錢),甘草(錢半),穿山甲(炮,三錢)

白話文:

【水二盅,煎八分,食遠服。】 取兩杯水,煮沸後減去四分之一,飯後服用。

【清神散,頭目不清,耳常重聽。】 清神散,用於治療頭腦昏沈、視力模糊以及經常性耳鳴。

【甘菊花,白殭蠶(各五錢),羌活,荊芥穗,木通,川芎(各四兩),木香,防風(各三錢),石菖蒲(四錢),甘草(二錢)】 將甘菊花、白殭蠶、羌活、荊芥穗、木通、川芎、木香、防風、石菖蒲、甘草等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
【為末,每服三錢,茶清調下。】 將上述粉末混合,每次服用三錢,以清水沖服。

【通氣散,氣閉耳聾。】 通氣散,用於治療氣血不流通所導致的耳鳴或耳聾。

【木通,木香,枳殼,菖蒲(各五錢),川芎,柴胡,陳皮(各二錢),白芷,羌活,殭蠶(炒),全蠍,蟬蛻(各二錢),甘草(錢半),穿山甲(炮,三錢)】 將木通、木香、枳殼、菖蒲、川芎、柴胡、陳皮、白芷、羌活、炒殭蠶、全蠍、蟬蛻、甘草、炮製的穿山甲等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
為末,每服三錢,酒調下。

荊芥散,風熱上壅,耳閉塞或耳鳴,及出膿。

防風,荊芥,升麻,甘菊,木通,黃芩(炒),羌活,甘草,蔓荊子

水煎服。

《寶鑑》,姜蠍散,耳聾因腎虛所致,十年內一服愈。

乾蠍(四十九個,去躉,洗焙,去風熱),生薑(切片如蠍大,四十九片,開痰)

二味銀石器內炒至干,為末,向晚勿食,夜臥至二兩時,以酒調服,徐徐服盡,儘量飲,至五更時,耳中聞百攢笙響,便自此有聞。

一法五更濃煎蔥白湯一盞服,先三日服黑錫丹,效。又蠍先用糯米半升同炒,又用姜四十九片,放蠍上同炒,去米姜不用,只用蠍。

白話文:

最後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酒調和服用。

荊芥散,適用於風熱上壅、耳閉塞或耳鳴,以及耳中流膿的症狀。

配方包括防風、荊芥、升麻、甘菊、木通、黃芩(炒)、羌活、甘草、蔓荊子,以水煎服。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姜蠍散適用於腎虛引起的耳聾,服用一次,十年內即可痊癒。

將乾蠍(四十九個,去除尾部,清洗烘乾,去除風熱)和生薑(切成與蠍子大小相同的片,四十九片,開痰)一起用銀器炒至乾燥,研磨成粉末。傍晚不要吃東西,晚上睡到二更時,用酒調和服用,慢慢喝完,盡量多喝,直到五更時,耳中會聽到百支笙的聲音,從此便能恢復聽力。

另外一種方法是五更時用濃煎的蔥白湯一盞服用,之前連續三天服用黑錫丹,效果顯著。此外,蠍子可以先用半升糯米一起炒,再用四十九片薑放在蠍子上一起炒,之後去除米和薑,只留下蠍子。

《寶鑑》,犀角湯,風毒壅熱,胸心痰滯,兩耳虛聾,頭重目眩,神效。

犀角屑,甘菊花,前胡,枳殼(炒),菖蒲,羌活,澤瀉,木通,生地(各五錢),麥冬(二兩),甘草(炙,一錢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煎,食後溫服。

茯神散,上焦風熱,耳或聾或鳴,四肢滿急,昏悶不利。

茯神(一兩),羌活,柴胡,蔓荊子,薏苡仁,防風,菖蒲,五味,黃耆(各五錢),麥冬(一兩),甘草(炙),薄荷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犀角湯主治風毒壅熱、胸心痰滯、兩耳虛聾、頭重目眩,效果顯著。藥方如下:犀角屑、甘菊花、前胡、枳殼(炒)、菖蒲、羌活、澤瀉、木通、生地(各五錢)、麥冬(二兩)、甘草(炙,一錢),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煎煮,飯後溫服。

茯神散主治上焦風熱,耳鳴或耳聾,四肢麻木,昏悶不適。藥方如下:茯神(一兩)、羌活、柴胡、蔓荊子、薏苡仁、防風、菖蒲、五味子、黃耆(各五錢)、麥冬(一兩)、甘草(炙)、薄荷(各三錢)。

為末,每服三錢,入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食後溫服。

地黃湯,因瘡毒後腎經熱,右耳聽事不真,每心中拂意,則轉覺重,虛鳴疼痛。

生地(一兩半),枳殼,羌活,桑白皮(一兩),甘草,防風,黃芩,木通(各五錢),磁石(搗碎,水淘二三十次,去盡赤汁為度,二兩)

為粗末,每服四錢,用水煎去渣,日三服,不拘時候。

《寶鑑》,蠟彈丸,耳虛聾。

白茯苓(二兩),山藥(炒,三兩),杏仁(炒,一兩半,去皮尖)

白話文:

地黃湯,由於傷風發炎後導致腎經熱盛,造成右耳聽力不清,每當心情煩躁時,感覺耳朵更重,伴有虛弱的鳴聲和疼痛。

材料:生地(1.5兩),枳殼,羌活,桑白皮(各1兩),甘草,防風,黃芩,木通(各5錢),磁石(研碎,用水淘洗20-30次,直到去掉所有的紅色汁液為止,共2兩)。

將所有材料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4錢,用水煎煮後去除渣滓,一天分三次服用,不限時間。

寶鑑中的蠟彈丸,對於耳虛聾有療效。

材料:白茯苓(2兩),山藥(炒熟,3兩),杏仁(炒熟,1.5兩,去皮尖)。

請注意,這些配方需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配和使用,不適宜自行試用。

三味研末,和勻,用黃蠟十兩,熔化為丸,如彈子大,鹽湯嚼下。有人只以黃蠟細嚼,點好建茶送下亦效。山藥、茯苓、杏仁,皆屬於太陽。山藥大補陰氣,惟杏仁利氣,乃補中有通也。少氣嗌乾者,門冬五味人參湯嚼下。

多飲酒人耳鳴,木香檳榔丸加枳殼、柴胡、大黃、甘草、南星、桔梗、青皮、荊芥。不愈,四物湯。

耳鳴必用當歸龍薈丸。氣實者,神芎丸加檳榔一兩下之。

白話文:

將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,加入十兩黃蠟熔化成丸,大小如彈珠,用鹽湯送服。有些人只將黃蠟細細咀嚼,配以好的建茶吞服,也同樣有效。山藥、茯苓、杏仁都屬於太陽經的藥物。山藥能大力滋補陰氣,而杏仁則能通氣,是補中有通。如果出現氣短咽干,可用門冬五味人參湯咀嚼吞服。

常喝酒的人出現耳鳴,可以用木香檳榔丸,加入枳殼、柴胡、大黃、甘草、南星、桔梗、青皮、荊芥。如果效果不好,就用四物湯。

耳鳴一定要用當歸龍薈丸。如果體內氣盛,可以用神芎丸,再加入一兩檳榔一起服用。

耳濕腫痛,涼膈散加酒炒大黃半兩,酒浸黃芩、防風、荊芥、羌活,外以桑螵蛸一個,炙存性,麝香二分,枯礬、胭脂,俱為末,摻之。

白話文:

耳朵濕潤腫痛,可以服用涼膈散,並且加入用酒炒過的大黃半兩,再用酒浸泡黃芩、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。另外,將桑螵蛸一個炙烤至存性,麝香二分,枯礬、胭脂研磨成粉末,混合後一起敷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