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三十卷 (1)
第三十卷 (1)
1. 第三十卷
2. 便毒疳瘡楊梅瘡
夫便毒生於小腹下兩腿合縫之間,其毒初發,寒熱交作,腿間腫起疼痛是也。夫腎為作強之官,所藏者,精與智也。男女大欲不能直遂其志,故敗精搏血留聚經隧,乃結為便毒矣。蓋腿與小腹合縫之間,精氣所出之道路也。或觸景而動心,或夢寐而不泄,既不得偶合陰陽,又不能忘情息念,故精與血交滯而成腫結也。初起切不可用寒涼之藥,恐氣血愈滯,不得宣通,反成大患。
惟當開鬱散氣,清利熱毒,使精血宣暢則自然愈矣。
生生子曰:按前論蓋思想無窮,所願不遂者設也。此固一說,而意猶未完。果如此論,當僧尼、孀婦、宮人、曠夫,多有此患。然予目擊商賈中,野合不潔淫妓,便構此疾。或疳瘡,或楊梅者,亦由欲火內熾,一旦交合不潔,為淫火衝動,膚腠開通,是以受毒。初發之時,慎不宜以敗毒之藥瀉之。
何也?毒邪非虛不入,若復虛胃氣,則毒邪下陷,治之非彌年累月不愈也。摙法只宜發汗,其次利小便。膚腠所感之邪,汗易散也。陰莖腿縫皆肝經絡,肝腎主下焦,又肝主小便,使毒邪從小便中出,所治皆順也。故治之不旬日便可奏功。若曾已發汗利小便,體厚邪固而不得宣通者,乃以破毒活血調氣之劑攻之。
俟毒氣宣通,隨以補劑托之,亦不失先後著也。此予歷試良驗,特附於斯。
【便毒之劑】
退毒散,治便毒腫結。
穿山甲(蘸醋炙焦,五錢),木豬腰子(醋微炙,三錢)
為末,每服二錢,食前老酒調下。次以醋煮肥皂研膏敷之妙。(木豬腰子即木豬苓。)
雙解散,治便毒,內蘊熱氣,外挾寒邪,精血交滯,腫結疼痛。
桂皮,川大黃,白芍藥,澤瀉,牽牛(炒,取頭末),桃仁(去皮炒。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
分做二貼,生薑五片煎,食前,日二服。先小便快,熱從小便出,後大便利,皆是稠毒。
敷藥方,治便毒腫痛。
雄黃,乳香(各二兩),黃柏(一兩)
為末,新汲水調敷腫處,自消。
栝蔞散,治便毒等惡瘡。
栝蔞(一個,去皮),牛蒡子(炒),金銀花(各三錢),生薑,甘草(各半兩)
上忌銅鐵器,捶碎,以酒一大碗,煎數沸,空心溫服,微利為度。
三物湯,治便癰。
牡蠣,大黃,山梔子(各等分)
為末,酒水一大盞,煎七分,空心溫服。露一宿,尤妙。
四神散,治便毒初起,寒熱欲成癰疽,服此神效。
大黃,木鱉子,殭蠶,貝母(各二錢半)
用酒水各一盅,煎至一盅。食前熱服,若得汗下為妙。
止痛妙絕飲,治便毒腫硬,不消不潰,疼痛無已。此方一服,立能止痛。
人參(五錢),大黃(五錢)
酒水各一盅,煎至一盅,入乳香、沒藥末各一錢,空心食前服。
曾經瀉後而痛腫如故者,此胃氣已弱,但當補托胃氣,使氣血充實,邪乃消釋。已潰者,亦以此補之生肉。
白話文:
便毒、疳瘡、楊梅瘡的治療
便毒發生在下腹部兩腿內側相交處,初期症狀為寒熱交替,腿部腫脹疼痛。腎臟負責人體強壯,儲藏精氣和智慧。男女若縱慾過度無法滿足性慾,就會導致精血瘀滯在經脈,形成便毒。因為腿部與下腹部相交處是精氣排出之處,如果受到色情刺激或夢遺,無法正常的陰陽交合,又無法控制情慾,就會導致精血瘀滯,形成腫塊。初期絕對不能使用寒涼藥物,以免氣血更為瘀滯,無法疏通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治療應當疏解鬱結,散氣清熱解毒,使精血暢通,自然就會痊癒。
有人說:根據之前的論述,這是因為慾望無法滿足所致。這只是一個說法,並不全面。如果這樣說,那麼僧侶、尼姑、寡婦、宮女、獨身男子都應該患有此病。但我觀察到,大多數患病者是商人與不潔的妓女野合所致。有的發展成疳瘡,有的發展成楊梅瘡,都是因為慾火旺盛,一次不潔的性行為,導致淫火衝動,肌膚腠理開通,從而感染毒邪。初期絕對不能使用瀉毒藥物。
為什麼呢?因為毒邪不會侵入虛弱的身體,如果再傷及脾胃之氣,毒邪就會下沉,治療時間會很長。治療方法應該先發汗,其次是利尿。皮膚腠理感染的邪氣,容易通過汗液排出。陰莖和腿部縫隙都是肝經的循行路線,肝腎主宰下焦,肝又主宰小便,讓毒邪從小便排出,是順應人體的治療方法。因此,治療通常十天左右就能見效。如果已經發汗利尿,但邪氣仍然滯留體內,無法疏通,就要使用破毒活血調氣的藥物攻邪。
待毒邪排出後,再服用補益的藥物,這樣先後順序才正確。這些都是我多年來臨床驗證有效的經驗,特此記錄下來。
【便毒藥方】
-
退毒散:治療便毒腫塊。 成分:穿山甲(醋炙焦)、木豬苓(醋微炙) 用法:研末,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用老酒送服。然後用醋煮肥皂研成膏狀敷於患處。
-
雙解散:治療便毒,內有熱邪,外有寒邪,精血瘀滯,腫脹疼痛。 成分:桂皮、川大黃、白芍藥、澤瀉、炒牽牛子(取頭末)、炒桃仁(去皮)、甘草 用法:分成兩劑,加生薑五片煎服,飯前服用,一日兩次。先小便通暢,熱邪從小便排出,然後大便通暢,排出稠密的毒邪。
-
敷藥方:治療便毒腫痛。 成分:雄黃、乳香、黃柏 用法:研末,用新汲水調和敷於腫脹處,直至腫消。
-
栝蔞散:治療便毒等惡瘡。 成分:栝蔞(去皮)、炒牛蒡子、金銀花、生薑、甘草 用法:忌用銅鐵器,搗碎,用一大碗酒煎煮數沸,空腹溫服,微微通便即可。
-
三物湯:治療便癰。 成分:牡蠣、大黃、山梔子 用法:研末,用一大碗酒水煎至七分,空腹溫服,隔夜服用效果更好。
-
四神散:治療便毒初期,寒熱交替,將要化膿成癰疽,服用此方效果顯著。 成分:大黃、木鱉子、殭蠶、貝母 用法:用酒水各一盅煎至一盅,飯前熱服,若能引發汗出則佳。
-
止痛妙絕飲:治療便毒腫硬,不消不潰,疼痛難忍。此方一服,就能止痛。 成分:人參、大黃、乳香、沒藥 用法:酒水各一盅煎至一盅,加入乳香、沒藥末,空腹飯前服用。如果已經瀉後而疼痛腫脹如故,說明脾胃之氣已虛,應當補益脾胃之氣,使氣血充盈,邪氣自然消散。如果已經潰爛,也應當用此方補益,促進肉芽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