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六卷 (11)
第二十六卷 (11)
1. 癇門
人參(五錢),南星(炒,一兩)
為末,每服一錢,看大小,薑棗湯下。日二次。
銅壁山人治諸癇發歇無時。
乾地龍(焙,五錢),虎睛(一對),人參,天竺黃,代赭石(煅,醋淬),辰砂,鐵粉(各二錢半),輕粉(五分),雄黃(一錢五分),金銀箔(各三十片),牛黃(一錢),琥珀(三錢),膽星,遠志,石菖蒲,白附子(各三錢),殭蠶(一錢)
上末,蒸餅糊為丸,綠豆大,菖蒲紫蘇湯下。
白話文:
將人參(五錢)、炒過的南星(一兩)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量視乎病人的體型大小而定,用薑棗湯送服,每日服用兩次。
這是銅壁山人治療各種癲癇發作不定時的藥方。
將焙過的乾地龍(五錢)、虎睛(一對)、人參、天竺黃、煅燒後用醋淬過的代赭石、辰砂、鐵粉(各二錢半)、輕粉(五分)、雄黃(一錢五分)、金銀箔(各三十片)、牛黃(一錢)、琥珀(三錢)、膽星、遠志、石菖蒲、白附子(各三錢)、殭蠶(一錢)磨成粉末,用蒸熟的麵餅糊做成藥丸,像綠豆般大小,用菖蒲紫蘇湯送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