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三十卷 (18)
第三十卷 (18)
1. 痔漏門
丹溪治腸風痔漏如神。
大樹木上寄生葉,取干為末,酒水米飲任下,或丸桐子大,服三十丸亦可。
《千金方》治五痔方。
蒼耳莖葉,以五月五日採,干為末,水服方寸匕,或丸桐子大,服之,立效。
洗痔疼,用荊芥、朴硝、桑寄生,定痛解毒去風,涼大腸熱,安胎。如腫者,加倍子、木鱉子,研極細,調服而愈。
又方,五倍子、朴硝、桑寄生、蓮房,水煎洗。一方加百藥煎洗。
洗痔方,輕者用朝東馬齒莧、劉寄奴,濃煎湯熏,待溫,卻用手洗,拭乾。重者加大青葉、梗,乾者一半同煎。
丹溪治痔癢,用灰莧,帶根煎濃湯,先熏,後洗。
又方,取河水頻洗,用蝸牛塗之。
一方,治痔。用雄雞膽、片腦,和勻貼之。
一方,熊膽塗之神效。
蒲黃散,治下部痔漏。
蒲黃,血竭(半兩)
上為細末,每用少許,貼於患處。
熏痔法
蝟皮(切方三指大),雄黃(棗大,研),熟艾(雞子大)
上為末,用瓦器,以灰實一半,如燒香法。安長桶內,坐其上熏之。煙氣從口出為佳。凡三度熏永瘥。勿犯風冷,忌雞肉毒物。
丹溪治痔瘡,大蒜十片,頭垢捏成餅子,先安頭垢餅於痔頭上,外安蒜片,以艾灸之。
《本事方》治一判官,乘騾人駱谷,有痔疾,因此大作,其狀如胡瓜,貫於腸頭,熱如溏灰火,至驛僵仆。主驛吏云:此病予曾患來,須灸即搓。用柳枝濃煎湯,先洗痔,便以艾炷其上,連灸三五壯,忽覺一道熱氣入腸中,因轉瀉鮮血穰物一時出,至痛楚,瀉後遂失胡瓜所在,登驛而馳去。
無擇云:腸癖如痔,如大澤中有小山,突出為痔。人於九竅中,凡有小肉突出,皆曰痔。不特於肛門邊生。有鼻痔、眼痔、牙痔等,其狀不一。方書分出五種,曰牡、曰牝、曰脈、曰腸、曰氣。
牝痔者,肛邊生瘡腫突出,一日數枚,膿潰即散;牡痔者,肛邊發露肉珠,狀如鼠奶,時時滴漬膿血;脈痔者,腸口顆顆發㿔,且痛,且癢,出血淋漓;腸痔者,腸內結核有血,寒熱往來,登溷脫肛;氣痔者,遇恐怒則發,肛門腫痛,氣散則愈。又方有酒痔,每遇飲酒發動,瘡腫痛而流血。
血痔則每遇大便清血隨下而不止。宜解熱調血順氣為主。若久不愈。必至穿穴為漏矣。
治痔切勿用生砒,毒氣入腹,反至奄忽。忌吃生冷硬物冷菜之類及酒、濕面、五辣、辛熱、大料物,及乾薑之類。犯之無效。此東垣格言也。
秦艽防風湯,治痔漏,每大便時疼痛。
秦艽,防風,歸身,白朮(各一錢半),甘草(炙),澤瀉(六分),黃柏(五分),大黃(煨),陳皮(各三分),柴胡,升麻(各三分),桃仁(三十個,去尖另研),紅花(少許)
上水煎,空心熱服。
烏金散,治痔漏。
白話文:
痔瘡治療的經驗
名醫朱丹溪治療腸風痔瘡,效果神奇。
- 用大樹上寄生的葉子,曬乾磨成粉末,用酒、水或米湯都可以送服,也可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吃三十顆。
- 《千金方》裡有一個治療五種痔瘡的方子。
- 用蒼耳的莖葉,在五月初五採摘,曬乾磨成粉末,用水送服一小勺,或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,效果迅速。
- 清洗痔瘡疼痛,可以用荊芥、朴硝、桑寄生,能止痛解毒、去除風邪,消除大腸熱氣,安胎。如果腫脹,可以加入五倍子、木鱉子,磨成極細的粉末,調和後服用,就能痊癒。
- 另一個方子,用五倍子、朴硝、桑寄生、蓮房,用水煎煮後清洗。還有一個方子加入百藥煎清洗。
- 清洗痔瘡的方子,輕微的可以用朝東生長的馬齒莧、劉寄奴,濃煎湯熏蒸,等溫度適中後,用手洗,擦乾。嚴重的可以加入大青葉、梗,曬乾後一半一起煎。
- 朱丹溪治療痔瘡癢,用灰莧,連根煎成濃湯,先熏蒸,再清洗。
- 另一個方子,用河水頻繁清洗,用蝸牛塗抹在患處。
- 一個治療痔瘡的方子,用雄雞膽、片腦,混合均勻後貼在患處。
- 另一個方子,用熊膽塗抹,效果非常好。
蒲黃散,治療下部痔瘡和瘺管。
- 蒲黃,血竭(各一半)。
-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取少許,貼在患處。
熏蒸痔瘡的方法
- 蝟皮(切成約三指大小的方塊),雄黃(像棗子大小,磨成粉),熟艾(像雞蛋大小)。
-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放在瓦器中,用灰填滿一半,像燒香一樣。把瓦器放在長桶內,坐在桶上熏蒸。讓煙氣從口中出來最好。總共熏蒸三次,就能徹底痊癒。切記不要受風寒,不要吃雞肉等有毒性的食物。
朱丹溪治療痔瘡的方法,用大蒜十片,把頭垢捏成餅狀,先將頭垢餅放在痔瘡上,再放上蒜片,用艾灸。
《本事方》記載一位判官,乘坐騾子進入駱谷,痔瘡發作,腫得像胡瓜一樣,突出在腸頭,熱得像燒紅的炭火,倒在驛站裡。驛站官吏說自己也得過這種病,必須用艾灸。用柳枝濃煎湯,先清洗痔瘡,然後用艾炷灸在上面,連續灸三五壯,突然感覺一股熱氣進入腸中,隨即排出鮮血和膿液,非常疼痛,瀉後發現腫脹的痔瘡消失了,於是趕路走了。
名醫無擇說:腸道問題如同痔瘡,像大澤中有小山一樣突出,這就是痔瘡。人體九竅中,凡是有小肉突出的,都叫痔瘡,不只長在肛門邊。有鼻痔、眼痔、牙痔等,形狀各不相同。醫書將痔瘡分為五種:牡痔、牝痔、脈痔、腸痔、氣痔。
- 牝痔:肛門邊長瘡腫突出,一天長出好幾個,膿液潰破後就散開。
- 牡痔:肛門邊長出肉珠,形狀像老鼠的乳頭,時常滴出膿血。
- 脈痔:腸口長出顆粒,疼痛、發癢,出血不止。
- 腸痔:腸內結核有血,寒熱交替,上廁所時脫肛。
- 氣痔:遇到恐懼或憤怒就會發作,肛門腫痛,氣消散後就會好轉。另外還有酒痔,每次喝酒都會發作,瘡腫痛而流血。
- 血痔:每次大便都有清血流出,止不住。應該以清熱、調血、順氣為主。如果久治不癒,就會穿孔形成瘺管。
治療痔瘡切記不要用生砒霜,毒氣進入腹中,反而會立刻死亡。禁忌吃生冷、堅硬的食物,冷菜,以及酒、濕麵、辛辣、大料等食物,以及乾薑之類。犯了這些禁忌,治療就無效。這是名醫李東垣的名言。
秦艽防風湯,治療痔瘡、瘺管,每次大便時疼痛。
- 秦艽,防風,當歸身,白朮(各一錢半),甘草(炙),澤瀉(六分),黃柏(五分),大黃(煨),陳皮(各三分),柴胡,升麻(各三分),桃仁(三十個,去尖另外研磨),紅花(少許)。
- 用水煎煮,空腹熱服。
烏金散,治療痔瘡瘺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