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三十卷 (19)
第三十卷 (19)
1. 痔漏門
蝟皮(燒存性),黃牛角䚡(銼碎,炒黃),牙皂角,槐子,皂莢刺,枳殼,貫眾,阿膠(各等分),穿山甲(炒黑)
上為細末,每服錢半,用胡桃肉爛研,並調酒,食前服。大腸熱,荊芥湯下。漏血不止。川歸湯下。
蝟皮丸,治諸痔出血,裡急後重。
川歸,川芎,白芍,枳殼(各五錢),槐花(炒,三錢),艾葉(炒),地榆,黃耆,白礬(枯),貫眾(各半兩),蝟皮(一兩,炙焦),大皂角(一條,醋炙),豬後蹄垂甲(十個,炙焦),蜂房(炒焦,二錢五分),穿山甲(炒焦,二錢五分),皂角刺(略燒,一錢五分),一方有蟬蛻,洗淨燒二錢。
上為末,醋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。
逐瘀湯,治熱痔。通利大小便,取下黑物。
川芎,赤芍,生地,白芷,五靈脂,枳殼,阿膠,蓬朮(炮),茯苓,茯神,木通,生甘草(各一分),大黃(生),桃仁(去皮。各一分半)
每服三錢,姜三片,蜜三匙,煎服,以利為度。汙血作疼通用。
釣腸丸,治久新諸痔,肛邊腫疼,或癢,挾虛寒而作者。
栝蔞(二個,燒存性),蝟皮(銼碎,罐內燒存性,二個),白礬,綠礬(枯),胡桃仁(十五個,燒存性),白附子(生),半夏,南星,雞冠花(五兩,燒),枳殼,附子(去皮臍),訶子(去核。各二兩)
上為末,醋麵糊丸,梧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臨臥溫酒下。
槐角丸,治諸痔出血,及痔頭上有孔,名瘻。
槐角(炒,一兩),地榆(八兩),川歸(八兩),黃芩(八兩),防風(八兩),枳殼(八兩)
上為末,酒糊丸,如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米飲下。
乾葛湯,治酒痔。
白乾葛,枳殼,半夏,茯苓,生地(各半兩),黃芩,甘草(各一分),杏仁(五錢)
每服三錢,黑豆百粒,姜五片,白梅一個,水煎服。
橘皮湯,治氣痔。
陳皮,枳殼,川芎,槐花(炒。各半兩),檳榔,木香,桃仁,紫蘇莖葉,香附,甘草(炙。各一錢半)
每服三錢,薑棗煎服。
黑玉丹,治腸風及痔漏,頭疼不可忍,用此去蟲拔根,三五服見效。
蝟皮(銼,八兩),豬懸蹄(百隻),牛角䚡(八兩),槐角(二兩),雷丸,脂麻(各二兩),亂髮(皂角煎湯洗,焙),敗棕(銼。各二兩),苦楝根(銼,二兩半)
上用磁罐內燒存性,研細末,入乳香一兩,麝香四錢,研合和勻,酒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。先細嚼胡桃一枚,以溫酒吞下,日二服。甚者日三服,空心及食前服。
又方,治同上。
人參,黃耆(炙),生地,川歸,川芎,條芩,升麻,枳殼,槐角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麵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米湯下。
白話文:
痔漏門
藥粉配方: 取刺蝟皮(燒成炭)、黃牛角屑(磨碎後炒黃)、牙皂角、槐樹果實、皂莢刺、枳殼、貫眾、阿膠(各等量),以及穿山甲(炒黑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半,用搗爛的胡桃肉,以酒調和後,於飯前服用。如果大腸有熱,用荊芥湯送服。若是痔瘡出血不止,則用川芎當歸湯送服。
刺蝟皮丸: 此方用來治療各種痔瘡出血,伴隨裡急後重症狀。 藥材包含: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枳殼(各五錢),槐花(炒過,三錢),艾葉(炒過)、地榆、黃耆、枯礬、貫眾(各半兩),刺蝟皮(一兩,烤至焦黃),大皂角(一條,醋炙),豬後蹄垂甲(十個,烤至焦黃),蜂房(炒焦,二錢五分),穿山甲(炒焦,二錢五分),皂角刺(略燒過,一錢五分)。 另有配方加入蟬蛻,洗淨後燒過,二錢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,用醋調製的麵糊製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七十丸。
逐瘀湯: 此方用來治療熱性痔瘡,能通利大小便,排出黑色瘀血。 藥材包含:川芎、赤芍、生地、白芷、五靈脂、枳殼、阿膠、蓬朮(炮製過)、茯苓、茯神、木通、生甘草(各一分),大黃(生用)、桃仁(去皮,各一分半)。 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三片、蜂蜜三匙,煎煮後服用,以排便順暢為度。瘀血作痛也適用此方。
釣腸丸: 此方用來治療各種新舊痔瘡,肛門周圍腫痛或搔癢,屬於虛寒引起的症狀。 藥材包含:栝蔞(兩個,燒成炭),刺蝟皮(磨碎,在罐中燒成炭,兩個),白礬、枯綠礬,胡桃仁(十五個,燒成炭),生白附子、半夏、南星、雞冠花(五兩,燒過),枳殼、附子(去皮臍),訶子(去核,各二兩)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,用醋調製的麵糊製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於空腹時臨睡前用溫酒送服。
槐角丸: 此方用來治療各種痔瘡出血,以及痔瘡頭上有孔,稱為瘻管的情況。 藥材包含:槐角(炒過,一兩),地榆(八兩),當歸(八兩),黃芩(八兩),防風(八兩),枳殼(八兩)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,用酒調製的麵糊製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葛根湯: 此方用來治療因飲酒引起的痔瘡。 藥材包含:白葛根、枳殼、半夏、茯苓、生地(各半兩),黃芩、甘草(各一分),杏仁(五錢)。 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黑豆一百粒、生薑五片、白梅一個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橘皮湯: 此方用來治療氣滯引起的痔瘡。 藥材包含:陳皮、枳殼、川芎、槐花(炒過,各半兩),檳榔、木香、桃仁、紫蘇莖葉、香附、甘草(炙過,各一錢半)。 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、紅棗煎煮後服用。
黑玉丹: 此方用來治療腸風和痔漏,引起的頭痛難忍,能拔除病根,服用三五次即可見效。 藥材包含:刺蝟皮(磨碎,八兩)、豬懸蹄(一百個)、牛角屑(八兩)、槐角(二兩)、雷丸、芝麻(各二兩)、亂髮(用皂角煎湯洗淨,焙乾)、敗棕(磨碎,各二兩)、苦楝根(磨碎,二兩半)。 將以上藥材在磁罐中燒成炭,研磨成細末,加入乳香一兩、麝香四錢,混合均勻,用酒調製的麵糊製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先細嚼胡桃一枚,用溫酒吞服,每日兩次。嚴重者每日三次,空腹或飯前服用。
另一配方: 同樣用來治療腸風和痔漏。 藥材包含:人參、黃耆(炙過)、生地、當歸、川芎、黃芩、升麻、枳殼、槐角(各等量)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製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