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五卷 (19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卷 (19)

1. 臌脹說

當歸,半夏(各三分),川芎(一兩),莪朮(煨)

甘草(炙),木香,砂仁,烏藥(各五錢),人參,桂,五靈脂(炒。各一分)

每服三五錢,紫蘇葉(四片),姜五片,棗一枚,水煎服。

一方,治血臌,腹脹如盆。

三稜(煨),莪朮,乾漆(炒煙盡),牛膝(去蘆,酒洗),虻蟲(糯米炒),琥珀,肉桂,硇砂,水蛭(石灰炒赤),大黃(各等分)

為末,用生地黃自然汁,和米醋,調勻為丸,梧子大,每服十丸,空心溫酒下,童便下亦可。

雞屎醴散,治旦食暮不能食,血脹痞滿。

大黃,桃仁(去皮尖),乾雞屎醴(等分)

為末,每服一錢,生薑三片煎調,食後臨睡服,治積塊不消,發為脹滿之劑。

治五蠱脹丸,忌鹽四十日。

官桂,歸尾,檳榔,橘紅,枳殼(炒),莪朮(炒),三稜(炒),大黃(酒煮),青皮,黑醜(君),白商陸(君),芫花(君),大戟,甘遂(去心,麵包煮),赤小豆,椒目,木香,砂仁,乾漆(炒煙盡,君),枳實(炒)

醋糊為丸,梧子大,初服三日,每服九十丸,過三日,服八九十丸,又過三日,服七十丸,每用蔥七根,煎湯送下,空心服。以行四五次為度。行後以溫粥補之。不行而吐者亦妙。次用補法。

補方

青皮,桔梗,莪朮,三稜,枳實,枳殼,木香,砂仁,茯苓,檳榔,陳皮,芍藥,細辛,歸尾,人參,香附(等分)

每服四五錢,水煎服,須要過四五十日後,方許食鹽醬。

食鹽用藥法:鯽魚去腸,將五苓散末,入魚腹中,焙乾為末,白湯調服。方許食鹽。

以上三方,乃一宗,方極峻利,非積固體厚者,未敢謾試。(姑錄此以備參考。)

溫白丸,治心腹積聚,心下堅結,大如杯碗,傍攻兩脅,心痛,食不消化。

桔梗,柴胡,菖蒲,紫菀,黃連,乾薑,桂皮,茯苓,川椒,吳茱萸,巴豆(去皮心膜,去油炒),人參,厚朴(各五錢),川烏(炮,二兩五錢),皂莢(去皮子,炙,五錢)

上為末,入巴霜和勻,煉蜜為丸,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紫蘇湯下。取下積滯如魚腦爛綿而安。

小檳榔丸,治脾虛腹脹,不進飲食,快氣寬中。

蘿蔔子(炒),檳榔(煨),黑醜(炒),木香(各五錢)

為末,麵糊丸,梧子大,每服三四十丸,薑湯下。

治蠱脹將愈,內有痞塊,用此消之。

青皮,枳殼,三稜,莪朮,蒼朮,厚朴,桂皮,香附(各一兩),砂仁,草果,針砂,白芷(各五錢),烏藥,乾漆,乾薑(各一兩),歸尾(一兩半),檳榔(一兩),木香(二錢半),阿魏(一錢),一方有綠礬(一斤),陳皮(一兩)

為末,棗肉丸,梧子大,每空心,好酒吞下五十丸,漸加至二錢。

【治脾虛之劑】

白話文:

臌脹說

藥方一

用當歸、半夏各三分,川芎一兩,莪朮(煨過)

炙甘草、木香、砂仁、烏藥各五錢,人參、桂、炒五靈脂各一分。

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用四片紫蘇葉、五片生薑、一顆紅棗,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
這個藥方,是治療血臌(腹部因血瘀而腫脹),腹脹如盆的症狀。

藥方二

用煨過的三稜、莪朮,炒到沒有煙的乾漆,用酒洗過的牛膝(去除蘆頭),用糯米炒過的虻蟲,琥珀,肉桂,硇砂,用石灰炒紅的水蛭,大黃,各等份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生地黃的自然汁液和米醋調和均勻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,用童便送服也可以。

雞屎醴散

這個藥方,是治療早上吃了東西,到了晚上就吃不下,血脹、胸腹脹滿的症狀。

用大黃、去除皮尖的桃仁、乾雞屎醴,各等份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三片生薑煎煮後調和服用,在飯後睡前服用。這個藥方是治療積塊不消,導致腹脹滿的藥劑。

五蠱脹丸

服用這個藥丸時,要忌鹽四十天。

用官桂、當歸尾、檳榔、橘紅、炒過的枳殼、炒過的莪朮、炒過的三稜、用酒煮過的大黃、青皮、黑醜(君藥)、白商陸(君藥)、芫花(君藥)、大戟、去除心部的甘遂(用麵包煮過)、赤小豆、椒目、木香、砂仁、炒到沒有煙的乾漆(君藥)、炒過的枳實。

用醋糊將這些藥材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開始服用三天,每次服用九十丸。過三天後,每次服用八九十丸。再過三天,每次服用七十丸。每次服用時,用七根蔥煎湯送服,空腹服用。服藥後,以排便四五次為度。排便後,要用溫粥來補養身體。如果服藥後沒有排便反而嘔吐,效果也很好。之後要用補養的方法來調理。

補養藥方

用青皮、桔梗、莪朮、三稜、枳實、枳殼、木香、砂仁、茯苓、檳榔、陳皮、芍藥、細辛、當歸尾、人參、香附,各等份。

每次服用四到五錢,加水煎煮後服用。必須要經過四五十天后,才可以吃鹽醬。

吃鹽的用藥方法

將鯽魚去除內臟,將五苓散的藥末放入魚腹中,烘乾後研磨成粉末,用白湯調和服用。這樣才能開始吃鹽。

以上這三個藥方,實際上是一個體系,藥性非常峻猛,如果不是積病深固、體質非常強壯的人,不可以輕易嘗試。(這裡只是記錄下來以供參考。)

溫白丸

這個藥丸,是治療心腹積聚(腹部有腫塊),心下有堅硬的結塊,大如杯碗,向兩脅擴散,伴有心痛,食物無法消化的症狀。

用桔梗、柴胡、菖蒲、紫菀、黃連、乾薑、桂皮、茯苓、川椒、吳茱萸、去除皮心膜、去除油並炒過的巴豆、人參、厚朴,各五錢。用炮製過的川烏二兩五錢,以及去除皮籽並炙過的皂莢五錢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巴豆霜混合均勻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紫蘇湯送服。服用後,會排出像魚腦一樣腐爛的積滯,然後病就會好轉。

小檳榔丸

這個藥丸,是治療脾虛腹脹,沒有食慾,可以幫助行氣、寬中。

用炒過的蘿蔔子、煨過的檳榔、炒過的黑醜、木香,各五錢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
治療蠱脹將癒,內有痞塊的藥方

用青皮、枳殼、三稜、莪朮、蒼朮、厚朴、桂皮、香附,各一兩。砂仁、草果、針砂、白芷,各五錢。烏藥、乾漆、乾薑,各一兩。當歸尾一兩半,檳榔一兩,木香二錢半,阿魏一錢,另一個藥方有綠礬一斤,陳皮一兩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棗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早上空腹時,用好酒吞服五十丸,之後逐漸增加到二錢。

【治療脾虛的藥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