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三卷 (1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三卷 (12)

1. 咽喉門

經云:一陽一陰結為之喉痹。一陰乃手厥陰心包絡之脈,一陽乃手少陽三焦之脈。二脈並絡於喉,氣熱內結,故為喉痹。喉主天氣,咽主地氣,地氣通於嗌,嗌即咽之低處也。咽喉者,水穀之道路也。喉嚨者,氣之所以上下者也。會厭者,聲音之戶也。懸壅者,音聲之關也。

張子和云:咽與喉,會厭與舌,此四者,同在一門,而其用各異。喉以納氣,故喉氣通於天。咽以納食,故嚥氣通於地。會厭管乎其上,以開闢掩其喉,則其食下,不掩之其喉,錯必舌抵上齶,則會厭能閉其喉矣。四者交相為用,闕一則飲食廢而死矣。

經云:一陽一陰結為之喉痹。一陰乃手厥陰心包絡之脈,一陽乃手少陽三焦之脈。二脈並絡於喉,氣熱內結,故為喉痹。喉主天氣,咽主地氣,地氣通於嗌,嗌即咽之低處也。咽喉者,水穀之道路也。喉嚨者,氣之所以上下者也。會厭者,聲音之戶也。懸壅者,音聲之關也。

張子和云:咽與喉,會厭與舌,此四者,同在一門,而其用各異。喉以納氣,故喉氣通於天。咽以納食,故嚥氣通於地。會厭管乎其上,以開闢掩其喉,則其食下,不掩之其喉,錯必舌抵上齶,則會厭能閉其喉矣。四者交相為用,闕一則飲食廢而死矣。

2. 梅核氣

生生子曰:梅核氣者,喉中介介如梗狀。

又曰:痰結塊在喉間,吐之不出,咽之不下者是也。丹溪噙化丸,正治此等症也。

仲景,半夏厚朴湯,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。

半夏(一升),厚朴(三兩),茯苓生薑(各四兩),蘇葉(二兩)

上以水七升,煮取四升,分溫四服,日三夜一。

三子調氣丸,治梅核氣。

蘇子白芥子,蘿蔔子,半夏曲滑石(飛。各一兩),前胡(六錢),桂心(三錢),黃芩黃連(各五錢),生訶子(三錢),桔梗(七錢),甘草(四錢),橘紅,明礬,硼砂玄明粉(各二錢,煮乾,二兩)

上為末,生薑汁少許,竹瀝一碗,打糊為丸,綠豆大,食後白湯下一錢,日三服。

清咽益元丸

益元散(一兩),牛黃(五分),百藥煎(三錢)

上以甘草、桔梗煎濃汁為丸,芡實大,陰乾,每噙化一丸,妙。

大七氣湯,治梅核氣極佳。(方見氣門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