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一卷 (7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一卷 (7)

1. 論治痿獨取陽明之旨

鹿角膠(一斤),鹿角霜,熟地黃(各半斤),當歸(四兩),牛膝,菟絲子,人參,茯苓,白朮,杜仲(制。各二兩),龜板(酥炙),虎脛骨(酥炙。各一兩半)

上為末,將鹿角膠用無灰酒熔化,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空心,淡鹽湯送下。

丹溪云:有濕熱,有痰,有血虛,有氣弱,亦有死血者,有食積妨礙不降者。(上文論痿起於肺熱,實痿之本,論治法之大要也。而此云然者,蓋以其發而為病,所因所挾或有不同,而主治亦各當著其所重也。)

東垣取黃柏、蒼朮為下部要藥。丹溪即此意以治痿蹶痛風,取效甚多。

濕熱:東垣健步丸加燥濕降火之劑,黃柏、黃芩、蒼朮。

濕痰:二陳湯加蒼白朮、黃芩、黃柏之類,入竹瀝、薑汁。

血虛:四物加蒼朮、黃柏,下補陰丸。

氣虛:四君子湯加蒼朮、黃芩、黃柏。

已上方法,雖所主有不同,而降火清金,所謂治法之大要,而無不同也。

虎潛丸、補腎丸,皆治骨痿之劑也。肉痿當以清燥湯治之。

五加皮酒,治筋痿拘攣疼痛,不便屈伸。

五加皮(半斤),蒼耳子(六兩),枸杞子,苡仁(各四兩),生地黃(二兩),木香(五錢)

以好酒一大埕,將藥囊盛懸埕中,浸七日,取出焙乾,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。空心,酒吞八九十丸。其酒聽飲,但常使酒氣頻相接為妙。

大生脈湯,治心熱脈痿,脛縱不任地。

人參,麥冬,五味子,天冬,黃柏,川歸,牛膝,紅花,枸杞子,生地

水煎服。有汗加黃耆。

王啟玄傳珠耘苗丹三方序曰:張長沙戒人妄服燥烈之藥,謂藥勢偏,有所助勝克流變,則真病生焉。猶憫苗不長而揠之者也。若稟血不強,合服此而不服,是不耘苗者也,故名耘苗丹。此丹養五臟,補不足,秘固真元,均調二氣,和暢榮衛,保神守中。

五味子(半斤),巴戟(去心),遠志(去心),枸杞子,山藥,茯苓,肉蓯蓉(酒浸),百部(酒浸一宿,焙),杜仲(炒),蛇床子,柏子仁,菟絲子(酒浸,另研),防風(各一兩)

上為末,蜜丸,桐子大。食前,溫酒鹽湯任下三十丸。春干棗湯下。夏加五味子四兩,秋加枸杞子六兩,四季月加肉蓯蓉六兩。

衛生湯,補虛勞,強五臟,除煩熱,養真元,退邪熱,順血脈。

黃耆(八兩),當歸,白芍(各四兩),甘草(炙,一兩)

年老加酒半盞,同水煎。

何首烏酒,治骨軟風腰膝痛,行履不得,遍身搔癢。

何首烏,大而有花者,同牛膝各一斤,以好酒一升,浸七宿,焙乾,於木臼搗末,蜜丸。每日空心、食前酒下三五十丸。

蕭炳丹參酒方,治風軟腳弱,可逐奔馬,故曰奔馬草,極效。

丹參不拘多少,酒浸服下。

《本事》治筋骨諸疾,手足不遂,行動不得,遍身風瘡,,左經丸。

白話文:

論治痿獨取陽明之旨

這個方子用鹿角膠一斤、鹿角霜、熟地黃各半斤、當歸四兩、牛膝、菟絲子、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杜仲(製過)各二兩、龜板(酥炙)、虎脛骨(酥炙)各一兩半,全部磨成粉末。然後把鹿角膠用無灰酒融化,和藥粉混合做成丸子,像桐子那麼大。每次空腹用淡鹽水送服一百顆。

朱丹溪說,痿證的病因很多,有濕熱、有痰、有血虛、有氣虛、也有死血瘀阻,還有因為飲食積滯影響脾胃運化導致的。雖然上面講到痿證起於肺熱,是根本原因,也是治療的大方向。但是實際上,發病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,所以治療時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側重。

李東垣認為黃柏、蒼朮是治療下半身疾病的重要藥物。朱丹溪也採用這個思路來治療痿證、腳無力、痛風等,效果很好。

如果是由於濕熱引起的痿證,可以用李東垣的健步丸,再加入一些燥濕、降火的藥,比如黃柏、黃芩、蒼朮。

如果是濕痰引起的痿證,可以用二陳湯,再加入蒼朮、白朮、黃芩、黃柏之類,再加入竹瀝、薑汁。

如果是血虛引起的痿證,可以用四物湯,再加入蒼朮、黃柏,還可以服用補陰丸。

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痿證,可以用四君子湯,再加入蒼朮、黃芩、黃柏。

以上這些方法雖然治療的側重點不同,但都是以降火清熱為基礎,這也是治療痿證的大方向。

虎潛丸、補腎丸,都是治療骨痿的方子。肉痿則應該用清燥湯來治療。

五加皮酒,可以治療筋痿引起的拘攣疼痛、活動不便。

用五加皮半斤、蒼耳子六兩、枸杞子、薏仁各四兩、生地黃二兩、木香五錢,用一大壇好酒,把藥用布袋裝起來懸掛在酒壇中浸泡七天。然後取出藥焙乾,磨成粉末,用蜂蜜煉成丸子,像桐子那麼大。每天空腹用酒吞服八九十顆。酒也可以喝,但最好能讓酒氣持續不斷。

大生脈湯,可以治療心熱引起的脈痿,表現為小腿無力,不能站立。

用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、天冬、黃柏、川歸、牛膝、紅花、枸杞子、生地,用水煎服。如果有出汗的情況,可以加入黃耆。

王啟玄在《珠耘苗丹》的序中提到,張仲景告誡人們不要隨便服用燥烈的藥物,因為藥性偏頗會導致病情加重,就像是為了讓禾苗長得快就拔苗助長一樣。如果身體虛弱,服用這個藥沒有效果,就像是沒有耕耘的田地,所以叫作“耘苗丹”。這個丹藥可以滋養五臟、補益不足、固護真元、調和氣血、保養精神。

這個方子用五味子半斤、巴戟天(去心)、遠志(去心)、枸杞子、山藥、茯苓、肉蓯蓉(酒浸)、百部(酒浸一晚,焙乾)、杜仲(炒)、蛇床子、柏子仁、菟絲子(酒浸,另外研磨)、防風各一兩,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丸子,像桐子那麼大。飯前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三十顆。春天可以用乾棗湯送服。夏天加五味子四兩,秋天加枸杞子六兩,四季都加肉蓯蓉六兩。

衛生湯,可以補虛勞、強壯五臟、消除煩熱、滋養真元、退邪熱、疏通血脈。

用黃耆八兩、當歸、白芍各四兩、甘草(炙過)一兩。

年紀大的人可以加半杯酒,一起用水煎服。

何首烏酒,可以治療因為骨骼軟弱引起的腰膝疼痛、行走困難、全身搔癢。

用何首烏(選大的,有花的)和牛膝各一斤,用一升好酒浸泡七天,焙乾,在木臼中搗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丸子。每天空腹或飯前用酒送服三五十顆。

蕭炳丹參酒方,可以治療因為風邪引起的腳軟無力,可以讓人跑得像奔馬一樣快,所以又叫奔馬草,效果很好。

用丹參,不論多少,用酒浸泡後服用。

《本事》記載有一個方子叫左經丸,可以治療筋骨方面的各種疾病,比如手腳不靈活、行動困難、全身長風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