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四卷 (15)
第十四卷 (15)
1. 痓門(附:勞風)
若此治法,俱未見之也。況此二者之外,又有血氣本虛之人,如產後汗出多而變痓者,或因七情怒氣而發痓者,或因濕熱內盛,痰涎壅遏經絡而作痓者,治各不同也。大抵傷寒有外邪之可解,宜用風藥發散風寒,又風藥亦能勝濕耳。至於邪熱入腎,亦非風藥之所能療也。其內證作痓,本無外邪,前人豈可仍用風藥處治,惟宜補血降火,敦土平木,清痰去濕,隨證而用,不可不察也。
海藏云:若汗後不解,乍靜乍躁,目直視,口噤,往來寒熱,脈弦者,少陽風痓。宜,柴胡防風湯,。
柴胡,防風(各一兩),人參,黃芩(各錢),半夏(制,六錢),生薑,甘草(各六錢半),棗(三枚)
每服一兩,水煎服。
若發汗過多,發熱,頭面搖,卒口噤,背反張者,太陽兼陽明也。宜去風養血,,防風當歸散,主之。
防風,當歸,川芎,地黃
每服一兩,水煎服。
神術湯,治剛痓,解利無汗。
蒼朮(三錢),防風(二錢),甘草(一錢)
薑、蔥,水煎服。
白朮湯,加桂心、黃耆,治柔痓,解利有汗。
白朮(三兩),防風(二兩),甘草(一兩)
每服五錢,姜三片,水煎服,一日二服,漸漸汗止為解。
仲景,葛根湯,太陽無汗而小便少,氣上衝胸,口噤,不得語,欲作剛痓者。
葛根(四兩),麻黃,生薑(各三兩),桂枝,芍藥,甘草(各二兩),大棗(十二枚)
每服五錢,煎服,取微汗。
若發熱無汗、惡寒,名曰剛痓。宜,麻黃加獨活防風湯,。
麻黃,桂枝(各一兩),芍藥(三兩),甘草(五錢),獨活,防風(各一兩)
每服一兩,水煎,溫服。
瓜蔞桂枝湯,太陽病其證備,身體強𠘧𠘧,然脈反沉遲,此為柔痓。
瓜蔞根,甘草,芍藥(各二兩),桂枝,生薑(各三兩),大棗(十二枚)
水九升,煎取三升,分三服,取微汗,汗不出啜粥發之。
海藏治發汗、自汗而不惡寒者,名柔痓。宜,桂枝加川芎防風湯。
桂枝,芍藥,生薑(各一兩半),甘草,防風,川芎(各一兩),大棗(六枚)
每服一兩,水煎服。
凡剛柔二痓,皆可與小續命湯,但要識加減法。若柔痓自汗者,去麻黃,夏間及病有熱者,減桂枝一半。冬及初春去黃芩。
《千金》,續命湯,卒中半身不遂,手足拘急,不得屈伸,身體冷,或智,或癡,或身強直不語,或生,或死,狂言不可名狀,角弓反張,或欲得食,或不用食,大小便不利,皆療之。
人參,桂心,川歸,獨活,黃芩,甘草(炙),乾薑(炮。各七錢半),石膏(一兩半),杏仁(四十枚)
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,日二服。無汗者加麻黃。
若汗後不解,乍靜乍躁,目直視,口噤,往來寒熱,脈弦者,少陽風痓,宜柴胡防風湯。
白話文:
如果用這些方法治療,都沒看到效果。而且除了這兩種情況外,還有一些人是本身氣血虛弱的,像是產後流汗過多而導致的抽搐,或是因為情緒激動而引起的抽搐,或是因為體內濕熱過盛,痰液阻塞經絡而造成的抽搐,這些情況治療方法都不同。一般來說,外感風寒引起的傷寒,可以透過發散風寒的藥物來治療,而且這些藥物也能去除濕氣。但如果是邪熱進入腎臟,就不是用發散風寒的藥物可以治療的了。至於內在因素引起的抽搐,本身就沒有外邪,前人怎麼可以用發散風寒的藥物來治療呢?應該要用補血降火、健脾平肝、清痰去濕的方法,根據不同情況來用藥,不能不仔細分辨。
海藏說:如果發汗後病情沒有好轉,時而安靜時而躁動,眼睛直視,牙關緊閉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脈象弦硬,這是少陽經引起的風抽搐。應該用柴胡防風湯來治療。
柴胡、防風(各一兩),人參、黃芩(各一錢),半夏(製過,六錢),生薑、甘草(各六錢半),紅棗(三枚)。
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煎服。
如果發汗太多,出現發熱、頭面搖晃、突然牙關緊閉、背部向後彎曲的情況,這是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出現問題。應該用去除風邪、滋養血液的方法,用防風當歸散來治療。
防風、當歸、川芎、地黃。
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煎服。
神術湯,治療肌肉僵硬的抽搐,能解表並且使身體不會出汗。
蒼朮(三錢),防風(二錢),甘草(一錢)。
加薑、蔥,用水煎服。
白朮湯,加入桂心、黃耆,治療肌肉鬆弛的抽搐,能解表並且使身體出汗。
白朮(三兩),防風(二兩),甘草(一兩)。
每次服用五錢,加薑三片,用水煎服,一天服用兩次,逐漸汗止就表示病好了。
張仲景說,葛根湯可以用來治療太陽經沒有汗,小便量少,氣往上衝到胸口,牙關緊閉,不能說話,快要發生肌肉僵硬的抽搐的情況。
葛根(四兩),麻黃、生薑(各三兩),桂枝、芍藥、甘草(各二兩),紅棗(十二枚)。
每次服用五錢,煎服,讓身體微微出汗。
如果發熱沒有汗,怕冷,這叫做肌肉僵硬的抽搐。應該用麻黃加獨活防風湯來治療。
麻黃、桂枝(各一兩),芍藥(三兩),甘草(五錢),獨活、防風(各一兩)。
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煎服,溫服。
瓜蔞桂枝湯,適用於太陽經的症狀都有,身體僵硬,但脈象反而沉緩,這是肌肉鬆弛的抽搐。
瓜蔞根、甘草、芍藥(各二兩),桂枝、生薑(各三兩),紅棗(十二枚)。
用水九升,煎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服用,讓身體微微出汗,如果不出汗,可以喝粥幫助發汗。
海藏治療發汗、自然流汗卻不覺得怕冷的情況,叫做肌肉鬆弛的抽搐。應該用桂枝加川芎防風湯。
桂枝、芍藥、生薑(各一兩半),甘草、防風、川芎(各一兩),紅棗(六枚)。
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煎服。
無論是肌肉僵硬或鬆弛的抽搐,都可以使用小續命湯,但要注意加減藥物的方法。如果是肌肉鬆弛的抽搐而且會自己流汗,就要去除麻黃;夏天或病有熱象的時候,桂枝要減半;冬天或初春要去除黃芩。
《千金方》裡的續命湯,可以用來治療突然半身不遂,手腳拘攣,不能彎曲伸直,身體冰冷,神智時而清醒時而昏亂,身體僵硬不能說話,或生或死,胡言亂語,身體像弓一樣向後彎曲,有時想吃東西,有時不想吃東西,大小便不通暢的各種情況。
人參、桂心、當歸、獨活、黃芩、炙甘草、炮乾薑(各七錢半),石膏(一兩半),杏仁(四十枚)。
用水九升,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溫服,一天服用兩次。沒有汗的時候要加麻黃。
如果發汗後病情沒有好轉,時而安靜時而躁動,眼睛直視,牙關緊閉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脈象弦硬,這是少陽經引起的風抽搐,應該用柴胡防風湯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