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九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九卷 (2)

1. 諸見血癥總論

《內經》曰:陽明厥逆,喘咳身熱,善驚衄、吐血。又曰:大怒則形氣絕,而血菀於上。又曰: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,胞移熱於膀胱則癃而尿血。又曰:結陰者,便血一升,再結二升,三結三升。夫血者,生化於脾,總統於心,藏受於肝,宣布於肺,施泄於腎,灌溉一身。陰氣一傷,變生多病。

妄行於上則吐衄;衰涸於中則虛勞;妄反於下則便紅;移熱膀胱,則癃閉溺血;滲透腸間,則為腸風;陰虛陽搏,則為崩中;濕蒸熱淤,則為滯下;熱極腐化,則為臟血;火極似水,血多紫黑;熱勝於陽,則為瘡瘍;濕滯於血,則為痛癢;隱疹皮膚,則為冷痹;蓄之在上,則為喜忘;蓄之在下,則人喜狂;墜恐跌僕,則淤血內凝。又細分之,則咳血、衄血出於肺;嘔吐出於胃;痰涎血出於脾;咯血、唾血出於腎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提到,陽明經氣逆亂,會出現喘咳、發熱、容易驚嚇、流鼻血、吐血等症狀。暴怒會導致氣血逆亂,血氣上衝。脾臟的熱氣移到肝臟,會引起驚嚇、流鼻血;胞宮的熱氣移到膀胱,會導致小便困難、尿血。陰氣虧損會導致血瘀,血瘀越多,便血量越多。

血液由脾臟生成,由心臟統管,儲存在肝臟,由肺臟宣佈,由腎臟排泄,滋養全身。陰氣受損,就會引起各種疾病。血氣上逆就會吐血、流鼻血;血氣衰竭就會虛弱無力;血氣下逆就會便血;血氣移到膀胱就會導致小便困難、尿血;血氣滲透到腸道就會導致腸風;陰虛陽亢就會導致崩漏;濕熱淤積就會導致便秘;熱氣過盛會腐蝕血液,導致血色發黑;火氣過盛會導致血液瘀積,血色發紫;陽氣過盛會導致瘡瘍;濕氣停滯在血液中會導致疼痛、瘙癢;濕氣隱藏在皮膚中會導致風寒痹症;血氣停滯在頭部會導致健忘;血氣停滯在下肢會導致狂躁;跌倒撞傷會導致血瘀內凝。

更細分來說,咳血、流鼻血來自肺臟;嘔吐來自胃臟;痰涎帶血來自脾臟;咯血、唾血來自腎臟。

便血清者屬營虛有熱;濁者屬熱與濕;色鮮者屬火;黑者火極;血與滯物並下者,屬有積,或絡脈傷也。尿血因房勞過度,陰虛火動,以致營血妄行,而或者又以此為得之虛寒,當以脈別。有嘔吐紫凝血者,《原病式》云:此非冷凝,由熱甚銷爍,以為稠濁。而熱甚水化制之,故赤兼黑而紫也。

又有汗血者,由夫大喜傷心,喜則氣散,血隨氣行故也。又,下血,先見血,後見便,為近血,自大腸來。先有便,後見血,此遠血,自小腸來。腸胃中本無血,良由氣虛腸薄,故血滲入而從下出也。東垣曰:除傷寒家衄血外,雜病見血,多責其熱,旨哉言乎。大凡血上行為逆,其治難;下行為順,其治易。

白話文:

內出血如清水,是因為體內營養不足但有熱毒;如果血液混濁,則是因為有熱和濕邪。若出血顏色鮮豔,代表火毒旺盛;黑色則代表火毒極深。如果出血時伴有瘀滯物質,可能是因為有積聚在體內,或者是絡脈受損所致。

尿血多因房事過度,導致陰虛火旺,使營血失常。這時不能單純認為是虛寒,需要根據脈象來判斷。有時會出現吐出紫紅色血液的情況,根據《原病式》的理論,這不是因為寒凝,而是因為熱力過盛,使得血液濃稠。熱力過盛會使水分被蒸發,所以血液會呈現紅色帶有黑色和紫色的狀態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出汗時出血,這是因為過度開心傷害了心臟,開心會導致氣散,血液隨著氣運行而出現。另外,如果先見到血後見到大便,是近血,來自大腸;如果先有大便後見到血,則是遠血,來自小腸。腸胃本身沒有出血,這是因為氣虛腸壁薄弱,導致血液滲出並從肛門排出。東垣認為,除了傷寒引起的鼻出血外,其他疾病出現出血大多是由於熱毒,他的看法非常精確。

總體來說,血液上行是逆向的,治療起來較為困難;血液下行是順勢的,治療起來相對容易。

若血上行,或唾、或嘔、或吐,忽變而下行為惡痢者,吉兆也。丹溪曰:口鼻出血,皆是陽盛陰衰,有升無降,血隨氣上,越出上竅,法當補陰抑陽,氣降則血歸經矣。

《素問》曰:有病胸脅支滿者,妨於食,病至則先聞腥臊臭,出清液,先唾血,四肢清,目眩,時時前後血。病名為何?何以得之?岐伯曰:病名血枯。此得之年少時,有所大脫血,若醉入房中,氣竭肝傷,故月事衰少不來也。帝曰:治之奈何,復以何術?岐伯曰:以四烏鰂骨一,藘茹丸,二物併合之,丸以雀卵,大如小豆,以五丸為後飯,飲以鮑魚汁,利腸中及傷肝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血液上涌,導致流口水、嘔吐或吐血,突然轉而下泻成痢疾,這是吉兆。丹溪说:口鼻出血都是阳气盛而阴气衰,有升无降,血液随着气向上走,溢出上窍,应该补阴抑阳,气降下来血液才能回归经络。

《素问》说:患病时胸胁胀满,影响进食,病情加重时先闻腥臊臭,流出清液,接着吐血,四肢发凉,眼花,时不时前后出血。这种病叫什么?怎么得的?岐伯说:这种病叫血枯。这种病多发生在年轻人,因为曾有过大量失血,比如醉酒后房事,导致气虚肝伤,所以月经量少甚至不来。皇帝问:怎么治疗?用什么方法?岐伯说:用四只乌骨鸡骨头一斤,藘茹丸,两种药材混合在一起,用雀卵做丸,大小如小豆,饭后服用五丸,用鲍鱼汁送服,可以通畅肠道,滋养肝脏。

王海藏云:胸中聚集之殘火,復里積,久之,太陰上下隔絕,脈絡部分陰陽不通。用苦熱以定於中,使辛熱以行於分,升以甘溫,降化辛潤,化嚴肅為春溫,變凜冽為和氣,汗而愈也。然餘毒土苴猶有存者,周身陽和,尚未泰然,胸中微躁,而思涼飲,因食冷物,服涼劑,陽氣復消,余陰再作,脈退而小,弦細而遲,激而為衄血、唾血者有之,心肺受邪也。下而為便血、溺血者有之,腎肝受邪也。

三焦出血,色紫不鮮,此重沓寒濕化毒,凝泣水穀道路,浸積而成。若見血證,不詳本源,便用涼折,變乃生矣。(陽證溢出鮮血,陰證下如豚肝。)

上而血者,黃耆桂枝湯、白芍當歸湯。中而血者,當歸建中湯、增損胃中湯。下而血者,芎歸朮附湯、桂附六合湯。若三血證在行陽二十五度見,黃耆四君子主子。若三血證在行陰二十五度見,當歸四逆加吳茱萸主之。

白話文:

王海藏說:胸腔裡積聚的餘熱,久而久之,太陰經絡上下隔絕,脈絡陰陽不通。要用苦寒之藥收斂於內,用辛熱之藥疏通於外,以甘溫之藥升提,辛潤之藥降化,把嚴寒轉化為溫和,把寒冷轉化為和煦,讓病人出汗就好了。但是,殘餘的毒素可能仍然存在,全身陽氣尚未完全恢復,胸中稍微感到燥熱,想喝涼飲,於是就吃冷的食物,服用涼性的藥物,陽氣又消退,餘陰再次發作,脈象變得微弱細小,弦而遲緩,嚴重者還會出現鼻出血、吐血,這是心肺受邪所致。往下則會出現便血、尿血,這是腎肝受邪所致。

三焦出血,血色紫暗,這是寒濕化毒積聚在水谷通道,浸潤而成。如果遇到血證,不了解病根,就用涼性藥物治療,病情就會加重。 (陽證溢出鮮血,陰證下如豬肝。)

上部出血者,可以用黃耆桂枝湯、白芍當歸湯。中部出血者,可以用當歸建中湯、增損胃中湯。下部出血者,可以用芎歸朮附湯、桂附六合湯。如果三種血證出現在陽氣旺盛的二十五度時,可以用黃耆四君子湯。如果三種血證出現在陰氣旺盛的二十五度時,可以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。

生生子曰:按海藏此論,雖為傷寒而發,實戒用藥者要認血來本原,不可妄治,以致變亂。夫治血當明血出何經,時師多宗丹溪有曰:吐血、衄血,多是火載血上,錯經妄行,越出上竅。此論固是,猶有未盡,乃所以啟後人過用寒涼之惑也。夫火者,無形之氣也,非水可比,安能稱載?蓋血隨氣行,氣和則血循經,氣逆則血亂。

氣有餘,即是火也。實由氣逆而血妄行,兼於火化,因此為甚。經曰: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,暴癉內逆,肝肺相搏,血溢鼻口是也。又東垣曰:血妄行上出於鼻口者,皆氣逆也。況血得寒則凝,得熱則行,見黑則止。跡此觀之,治血若不兼之調氣,而純以寒涼是施,則血不歸經,而且為寒涼所凝滯,雖暫止而復來也。且脾統諸血,寒涼傷脾,脾虛尤不能約束諸血,其變證可勝言哉。

白話文:

生生子曰:

按海藏此論,雖然說此病因傷寒而發,但實際上需要戒慎用藥,關鍵是要明白血氣來源,不可妄加治療,以免引起病情變化。

治療血病,必須弄清楚血出自哪條經脈。時常有醫生遵循丹溪先生的說法,認為吐血、鼻衄,大多是火氣將血向上帶,錯經亂行,溢出上竅。這個說法固然正確,但還未完全說透,反而容易讓後人誤以為可以過度使用寒涼藥物。

火氣是無形的氣,不能用水相比,怎麼能說火氣能載血呢?實際上,血隨氣運行,氣平和則血循經脈,氣逆則血亂。

氣有餘,就是火氣。血妄行,主要原因是氣逆,兼之火氣旺盛,所以病情更嚴重。經書上說:「怒則氣逆,嚴重就會嘔血,暴怒內逆,肝肺相搏,血溢鼻口就是這個道理。」東垣先生也說:「血妄行上出鼻口,都是氣逆造成的。」

而且血得寒則凝,得熱則行,遇到黑色就能止血。由此可見,治療血病,若不兼顧調氣,而單純使用寒涼藥物,就會導致血不歸經,而且被寒涼藥物凝滯,雖然能暫時止血,但很快就會復發。

此外,脾臟統攝全身血液,寒涼藥物傷脾,脾虛更無法約束血液,其變化難以言喻。

《素問·示從容論》曰:夫傷肺者,脾氣不守,胃氣不清,經氣不為使,真臟壞決,經脈傍絕,五臟漏泄,不衄則嘔。

《綱目》云:傷肺即傷氣也,當於氣虛不能攝血條參治。

戴元禮云:吐血者,榮氣溢入濁道,留聚膈間,滿則吐血,名曰內衄,宜蘇子降氣湯加人參、阿膠。飲酒太過,傷胃吐血,用理中湯加青皮、梔子、乾葛、川芎。勞太過,吐血不止,蘇子降氣湯加人參、芍藥。打損吐血,黑神散童便調服。有時或吐血兩口,隨即無事,過數日又發,經年累月不愈者,宜黑神散。

白話文:

《素問·示從容論》說:肺受傷,脾氣不能守住,胃氣不清,經氣失常,真臟受損,經脈阻塞,五臟精氣外洩,如果不流鼻血就會嘔吐。《綱目》說:傷肺就是傷氣,要針對氣虛不能攝血的情況治療。戴元禮說:吐血是因精氣溢出,積聚在膈膜之間,滿則吐出,稱為內衄,可用蘇子降氣湯加人參、阿膠治療。飲酒過度,傷胃吐血,用理中湯加青皮、梔子、乾葛、川芎。勞累過度,吐血不止,用蘇子降氣湯加人參、芍藥。外傷導致吐血,可用黑神散加童便服用。有時吐血兩口,隨即無礙,但過幾天又發作,經年累月不愈,也宜用黑神散。

吐血發渴,名為血竭也,或四物湯、十全大補湯,量胃氣虛實用之。

《統旨》云:吐血先哲皆以為熱,其因於寒者,理亦有之。何則?寒邪屬陰,人之榮血亦屬陰。古人云:風傷衛,寒傷榮,各從其類,人果身受寒邪,口受寒物,邪入血分,血得冷而凝,則被寒矣。在上則從口而出,在下則從便而出,若此者,實病機之所有,焉得為盡無也。

但其血色之黑,與吐血因熱極而反兼水化者相似。茲則於脈證間求之。脈微遲而身又清涼者,寒也。脈洪數而身又煩熱者,熱也。寒則溫之,熱則清之,治法大不同矣。

白話文:

吐血伴隨口渴,稱為血竭,可以用四物湯或十全大補湯治療,但需根據患者胃氣虛實來調整用量。《統旨》中提到,古人認為吐血都是因為熱,但也有可能是寒造成的。寒邪屬陰,人體的血液也屬陰。當人體受到寒邪侵襲,或口服寒涼食物,寒邪入侵血分,使血液凝結變冷,就會導致吐血。這種情況下,寒邪在上則從口吐出,在下則從大便排出。所以,吐血不一定是熱證,寒邪也有可能導致。雖然寒邪導致的吐血,血色偏黑,與熱證導致的吐血相似,但可以根據脈象和身體狀況來判斷。脈象微弱遲緩,身體清涼的,是寒證;脈象洪大而數,身體煩熱的,是熱證。寒證需要溫陽,熱證需要清熱,治療方法截然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