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四卷 (1)
第二十四卷 (1)
1. 腸癰
婦人腸癰,因經行產後瘀血,或七情飲食所致,其證小便如淋,發熱惡風,身皮甲錯,腹皮腫急,按之軟,如腫狀,或腹脹大,轉側有水聲,或繞臍生瘡,或大便出膿。其脈遲緊者,膿未成,用活命飲以解其毒;脈滑數者,膿已成,用雲母膏以下其膿。若二年間,遍身微腫,大便與臍出膿,此息積之症也,多致不救。
《內經》云:腸癰為病不可驚,驚則腸斷而死。其坐臥轉側宜徐緩,時常少飲稀粥,靜養調理,庶可保生。
一婦人小腹腫痛,小便如淋,此毒結於內,用神效瓜蔞散二劑少愈。又以薏仁湯二劑乃痊。
一婦小腹痛而有塊,脈芤而澀。止瘀血為患,以四物加玄胡索、紅花、桃仁、牛膝、木香,二劑,血下而愈。
一婦小腹脹痛,大便秘澀,轉側有水聲,脈洪數。用薏苡梅仁湯一帖,下去瘀血,諸症頓退,以薏苡仁湯二帖而瘥。
一婦小腹脹痛,小便不利,脈滑數,此膿已成。服太乙膏五錢,膿大下,脹痛悉退。以瓜蔞散,蠟礬丸托裡藥而安。
一婦因經水多,服藥止之,致腹作痛,以失笑散二帖而瘳。又用加味逍遙散數劑而經調。
一產婦惡露停滯,小腹作痛,服瓜仁湯下瘀血而痊。凡瘀血停滯,急宜行之。緩則腐化為膿,最為難治。若流注關節,則患骨疽,多為敗症。
瓜子仁湯,治惡露未盡,或經行瘀血停滯,小腹作疼,或成腸癰等症。(方在孕癰卷。)
敗醬散,治脈數身無熱,腹無積聚,按之軟濡,此為腸癰。乃久積陰冷所成。
苡仁(二兩半),附子(炮,半兩),敗醬草(一兩二錢半)
每服四錢,水煎服,以小便利為度。
牡丹湯(即牡丹皮散),治腸癰腹軟而痛,時下膿血。(方在孕癰卷。)
《千金》大黃牡丹湯,治腸癰小腹堅腫,按之則痛,肉色如故,或焮赤微腫,小便頻數,汗多憎寒,脈遲緊,未成膿者宜服之。
梅仁湯,治腸癰壅痛,大便秘澀。(二方在外科腸癰門。)
神仙蠟礬丸,最解毒止痛。(方在癰疽門。)
失笑散,產後心腹絞痛,或血迷心竅,不知人事,及尋常腹內瘀血、積血作痛。
五靈脂(炒),蒲黃(炒。等分),為末,每服二錢,酒調下。
白話文:
[腸炎]
婦女發生腸炎的情況,多半是由月經期間、產後的瘀血,或是情緒起伏、飲食不當所導致。其主要症狀包含小便時會有類似淋病的灼熱感,身體會發燒且畏懼風寒,皮膚表面會呈現甲錯的狀態,腹部皮膚腫脹且緊繃,觸摸起來軟軟的,像有腫塊一樣,或是腹部膨脹增大,轉動身體時可以聽到水聲,有的患者肚臍周圍會長出潰瘍,或者大便中會排出膿液。如果脈象呈現遲緊,代表膿尚未形成,可使用活命飲來解除毒素;如果脈象滑數,表示膿已經形成,應使用雲母膏來幫助排出膿液。如果兩年間全身微微浮腫,大便和肚臍部位都流出膿液,這是息積的病症,往往難以救治。
《內經》提到:腸炎這種疾病不必過度恐慌,一旦恐慌過度,可能會導致腸道斷裂而死亡。患者在坐臥翻身時應動作緩慢,平常應少量多次飲用稀粥,靜心養病調理身體,這樣才能保住生命。
一位婦女的小腹腫痛,小便時有灼熱感,這是因為體內有毒素聚集,使用神效瓜蔞散兩次後病情稍有好轉。再使用薏仁湯兩次,終於完全康復。
另一名婦女的小腹疼痛並有硬塊,脈象芤弱且滯澀,判斷是瘀血造成的問題,使用四物湯加玄胡索、紅花、桃仁、牛膝、木香,服用兩次後,血液順暢,病癥得以消除。
一位婦女小腹脹痛,大便乾燥且排便困難,轉身時可以聽到水聲,脈象洪大且數。使用薏苡梅仁湯一次,排出體內瘀血,所有症狀立刻減輕,再使用薏苡仁湯兩次,病情得到改善。
一名婦女小腹脹痛,小便不順,脈象滑數,這顯示膿已形成。服用太乙膏五錢,大量膿液排出,脹痛感消失。再使用瓜蔞散和蠟礬丸的託裡藥,病情穩定下來。
一名婦女因為月經量多,服用止血藥物後,導致腹部疼痛,服用失笑散兩次後病情好轉。再使用加味逍遙散數次,月經恢復正常。
一名產婦惡露滯留,導致小腹疼痛,服用瓜仁湯排出瘀血後病情好轉。對於瘀血滯留的情況,應該立即處理。若延誤治療,瘀血可能腐化成膿,治療上將更困難。如果流入關節,可能會引發骨髓炎,往往是病情惡化的徵兆。
瓜子仁湯,可用於治療惡露未盡,或是月經期間瘀血滯留,導致小腹疼痛,或形成腸炎等症狀。
敗醬散,適用於脈象數但身體無熱感,腹部無積聚物,按壓感覺軟綿綿的腸炎病患,這是長期積累陰冷氣血所形成的。
薏仁(二兩半)、附子(炮製過,半兩)、敗醬草(一兩二錢半)
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煎煮服用,直到小便順利為止。
牡丹湯(即牡丹皮散),適用於腸炎導致腹部柔軟且疼痛,偶爾排出膿血的情況。
《千金》大黃牡丹湯,適用於腸炎導致小腹堅硬腫脹,按壓會感到疼痛,皮膚顏色沒有變化,或是微紅微腫,小便頻繁,出汗多且怕冷,脈象遲緩緊繃,尚未形成膿的患者。
梅仁湯,適用於腸炎導致腹部劇烈疼痛,大便乾燥且排便困難的情況。
神仙蠟礬丸,最能解毒止痛。
失笑散,適用於產後心腹劇烈疼痛,或是血液迷濛心竅,失去意識,以及一般腹部內瘀血、積血導致的疼痛。
五靈脂(炒過)、蒲黃(炒過)。將兩者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酒調和後吞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