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九卷 (13)
第十九卷 (13)
1. 搖頭
搖頭直視似煙燻,真病心家已絕根,
痓證反張並口噤,頭中痛者戰而言。
頭者諸陽之會。陽脈有乖,則頭為之搖動。然有心絕而搖頭者,有風盛而搖頭者,形證皆不類焉。陰根於陽,陽根於陰,陰陽互根,氣血所以周流而無間。若心絕則神去而陰竭,陽獨無根,不能自主,是以頭搖。經所謂陽毒留形,體如煙燻,直視搖頭者,此也。至於太陽發痓,則風盛於上,風主乎動,是以搖頭。
經所謂獨搖頭,卒口噤,而背反張者,此也。言搖頭中有痛也,言則甚痛。又云:里痛言者為虛,不言為實,均是搖頭。析而分之,曰實邪,曰虛邪,曰真邪,當明其減否,可灸百會、上星、風府,其搖即定。
白話文:
[搖頭]
搖頭直視,眼神恍惚像被煙燻過一樣,這是心臟功能已經極度衰弱,生命根本已經瀕臨終結的徵兆,
在痙攣的情況下,病人會出現背部拱起和口齒緊閉的現象,若是頭部劇烈疼痛到讓病人痛苦地發出聲音,這都是搖頭症狀的一部分。
頭部是人體所有陽脈的匯聚處,一旦陽脈運作失常,就會導致頭部不由自主地搖晃。然而,導致搖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,可能是心臟功能衰竭所致,也可能是風邪過盛引起,這些情況下的搖頭症狀都有所不同。當心臟功能衰竭時,神智會逐漸消失,陰氣耗盡,陽氣失去依附,無法自我控制,因此出現搖頭的症狀。經典中提到,陽毒滯留在身體裡,會使身體呈現煙燻般的狀態,並且直視前方、搖頭不停,就是這種情況。另一方面,若是由於太陽經絡受風邪影響,風邪偏盛於上半身,而風邪的特性就是好動,所以也會導致搖頭。
經典中還提到,若是突然口齒緊閉且背部拱起,只見他單獨搖頭,這也是由風邪引起的。這裡所說的搖頭,指的是頭部有劇烈疼痛感,一開口說話就會痛得更厲害。此外,如果頭部內部劇烈疼痛到病人痛苦地發出聲音,則說明是虛弱所致;若是不發出聲音,則表示實邪阻塞。雖然都是搖頭,但根據病情的不同,可以細分為實邪、虛邪或真邪。治療時應先判斷病情輕重,可嘗試灸療百會、上星、風府等穴位,搖頭的症狀就能得到緩解。
2. 身癢
陰陽虛弱渾身癢,未解桂枝各半靈,
風盛防風通聖散,血虛四物入浮萍。
陽明反無汗,皮中如蟲行,以久虛也。朮附湯、黃耆建中湯。
風熱盛身癢,發熱無汗,口燥舌乾,大小便秘澀,防風通聖散加羌活。
風證身癢,小續命去附子,加白附子。
血虛身癢,四物湯加浮萍、蒺藜、防風。
白話文:
[身體瘙癢]
當身體因陰陽失調而虛弱時,全身會感到瘙癢,這種情況下,使用桂枝湯與其變方各半的組合可能會有幫助。
若是風邪過盛導致的瘙癢,可以考慮使用防風通聖散。
若是由於血氣不足導致的瘙癢,則應使用四物湯,並加入浮萍來增強療效。
在陽明經出現反常,身上無汗,皮膚感覺像是有蟲在爬,這通常是由長期虛弱造成的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使用朮附湯或黃耆建中湯來治療。
若身體瘙癢是因為風熱過盛,伴隨著發燒無汗,口乾舌燥,以及大小便困難,這種情況下,可以在防風通聖散基礎上添加羌活來治療。
對於因風邪引發的身體瘙癢,可使用小續命湯,但要去除附子成分,並添加白附子。
如果瘙癢是由於血氣不足,可以使用四物湯,並加入浮萍、蒺藜和防風來增強治療效果。
3. 未交接而作易病治
新痊瘥後未交接,曾與言談起欲心,
思欲切心因病復,女勞易病共條尋。
夫男子病新瘥,未與婦人交接,而男子感動其情,思其欲事,心切而得病者,治與女勞復同。
白話文:
因為強烈的想望,導致病情再次復發,這種情況與過度操勞或性事過度導致的疾病,可以放在同一類別中探討治療方式。
就是說,當一個男性在病後剛剛康復,還沒有和女性發生親密關係,但若他情感上受到刺激,產生了性的慾望,且因為這種慾望非常強烈,導致病情再次惡化,這種情況下的治療方式,會和因過度勞累或是過度性行為導致的疾病治療方式相同。
4. 人迎氣口脈
左手關前一分,為人迎之位,凡脈緊盛,乃傷寒也。右手關前一分,為氣口之位,凡脈緊盛,乃傷食也。若人迎氣口俱緊盛,此為夾食傷寒,又曰內傷夾外感也。
白話文:
在左手臂關脈前方約一分處,這位置是人迎脈所在,如果這脈象緊且強盛,那表示有傷寒的情況。在右手臂關脈前方約一分處,這位置是氣口脈所在,如果這脈象緊且強盛,則表示有消化不良的問題。如果人迎脈和氣口脈都呈現緊且強盛的狀態,這就表示同時有消化不良和傷寒的狀況,也可以說是內傷(消化系統)加上外感(如風寒)的病症。
5. 衝陽脈
衝陽脈,在足面去指縫陷谷三寸動脈中,此陽明胃經之脈動於此。夫胃為水穀本,人之所主。若胃氣已憊,水穀不進,穀神以去,其脈不動而死也,故傷寒診衝陽者,以察胃氣之有無也,仲景又謂之趺陽脈。
白話文:
衝陽脈的位置在腳面上,從腳趾縫的陷谷穴往前三寸的地方,那裡有一條可以摸到脈搏跳動的動脈,這就是陽明胃經的脈在此處活動。胃是消化食物的根本,是人體的主要器官。如果胃的功能已經疲弱,無法攝入食物,那麼生命能量就會逐漸消逝,脈搏也就會停跳,人就會死亡。因此,當醫生在治療風寒疾病時,會檢查衝陽脈,以此來判斷胃氣是否充足。另外,醫聖張仲景也將這條脈稱為趺陽脈。
6. 太谿脈
太谿脈,在足內踝後陷中動脈是也。此少陰腎經脈動於此。蓋腎者,乃人身之命蒂,真氣之所主。然其脈動而不息者,真氣在也。若真氣以憊,腎氣以絕,其脈不動而死。雖衝陽有脈,而少能進食者,亦主死也。
白話文:
【太谿脈】
太谿脈的位置在腳內側踝骨後方的凹陷處,那裡可以感受到脈搏跳動。這是人體少陰腎經的脈動位置。腎,可說是維繫生命的關鍵,是身體真氣的主要源頭。如果脈搏持續跳動,就表示真氣依然存在。然而,一旦真氣耗盡,腎氣斷絕,脈搏不再跳動,生命也就結束了。即使另一部位的衝陽脈仍有脈搏,但若無法正常進食,也同樣預示著死亡。
7. 結脈
結者,間至而動緩,而一止復來者曰結。此陰盛之脈,凡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,炙甘草湯。若脈結足冷腹中痛,陽氣以微者,大建中湯。若雜病之脈結者,主有老痰、食積、死血在內,為之可治。若內無宿積,其脈結者,此為不相應病,發多難治也。
白話文:
結脈是指脈搏跳動時會出現間歇,且脈動緩慢,在停頓後又再恢復跳動的現象,我們稱之為結脈。這是陰氣過盛的脈象。一般來說,如果感冒後出現脈搏結代(不規則的跳動)和心悸的情況,可用炙甘草湯治療。如果脈搏結代,並且伴隨腳冷及腹部疼痛,顯示體內的陽氣已衰弱,這種情況下應用大建中湯。對於非感冒引起的結脈,通常是由於體內存在舊痰、食物積滯或瘀血,這些問題是可以治療的。但若體內並無長期積存的異常物質,卻出現結脈,這表示脈象與疾病狀態不符,此種情況較難治療,且易導致病情複發。
8. 促脈
促者,間至而動數,而一止復來曰促。此陽盛之脈。凡熱極發斑發喘等證,皆脈促也。雜病多因怒氣傷肝,與夫蓄血在於上焦者,皆脈促也。大抵促脈漸退則生,漸加則死矣。
白話文:
【促脈】
促脈指的是脈搏跳動之間會有間隔加速的情況,然後突然停頓一下再繼續跳動。這是一種表示體內陽氣過盛的脈象。所有因為高燒到出現皮膚斑疹,或呼吸急促等症狀,其脈象都可能是促脈。在各種疾病中,大多由於生氣導致肝臟受損,或是上焦部位有瘀血積存的情況下,也會出現促脈。總的來說,如果促脈的現象逐漸減輕,則患者有可能康復;反之,如果促脈現象持續加重,則可能會導致死亡。
9. 代脈
代者,止也。動而歇至,不能自還曰代。乃真氣以憊,不可治。若結而代者可治,非結而獨代者,為不可治也。
或問近世多用藿香正氣散,傷寒可用否?然此方宋時所制,治內傷脾胃,外感寒邪,憎寒拘急,頭痛嘔逆,胸中滿悶,與夫傷食,傷冷,傷濕,中暑,霍亂,山嵐瘴氣,不伏水土,寒熱作瘧,並宜增損用之,乃良方也,非正傷寒之藥。若病在太陽經,頭疼發熱,骨節疼痛者,此方全無相干。
如妄用之,先虛正氣,逆其經絡,雖出汗亦不解。此乃無益而反有害,往往誤用之,遂至變逆危殆而不救。良可悲夫!凡傷寒發熱脈沉,與無氣虛人,並夾陰傷寒發熱者,皆不可用,切宜戒之。
或問局方十神湯,傷寒發散可用否?然此湯用升麻、葛根,能解利陽明經瘟疫時氣,發散之藥也。蓋非正傷寒之藥。若太陽經傷寒發熱用之,則引邪入陽明經,傳變發斑,不可勝言也。易老云:太陽病服葛根,是引賊破家也,要當辨而用之。
或問小柴胡湯,近世治傷寒發熱不分陰陽而用之何也?然柴胡之苦平,乃足少陽經傷寒發熱之藥。解半表半裡之熱,除往來寒熱,小有日晡潮熱也。佐以黃芩之苦寒以退熱,半夏、生薑之辛以散寒,人參、大棗之甘溫以助正氣,解渴生津液,則陰陽和而邪熱解矣。但太陽經之表熱,陽明經之標熱,皆不能解之也。
如誤用,不無害乎?若夾陰傷寒,面赤發熱,脈沉足冷者,服之立至危殆。可不慎哉!及內虛有寒,大便不實,脈息小弱,及婦人新產發熱,皆不可用之也。
或問大青龍湯,仲景治傷寒發熱惡寒,煩躁者,服之可用否?夫傷寒邪熱在表,不得汗出,其人則躁亂不安,身心無如奈何,如脈浮緊或浮數者,急用此湯發汗則愈,乃仲景之妙法也。譬若亢熱已極,一雨而涼,其理可見也。若不曉此理,見其躁熱,投以寒涼之藥,為害豈勝言哉。
若脈不浮緊數,無惡風惡寒身疼者,亦不可用之也。如誤用,其害亦不淺也。所以脈證之不明者,多不敢用。
或問陰證傷寒,用附子湯冷服何也?蓋陰極於下,陽浮在上之治法也。余曾治一人傷寒十餘日,脈息沉細,手溫而足冷,大便不通,面赤,嘔,煩渴,藥不能下,惟喜涼水二三口,或西瓜一二塊,食下良久而復吐出。此陰寒於內,逼其浮陽,失守之火,聚於胸中,上衝咽嗌,故為面赤嘔煩也。
遂用附子一個,以生薑自然汁和白麵包裹,煨熟,去面,取附子去皮臍,切作八片,又以人參三錢,乾薑炮二錢,水二盅,煎取一盅,浸於冷水中,待藥冷與之即愈。此良法也。
或問三陽知可解者,何以辨之?曰:太陽知可解者,頭不痛,項不強,肢節不痛,知表已解也。陽明知可解者,無發熱,無惡寒,無口渴,不便難,知里已解也。少陽知可解者,寒熱移其時,早移於晚,氣移於血,晚移於早,血移於氣,是邪無可容之地,知可解也。如寒熱日作不移其時,是邪未退也。
或問太陽禁忌不可犯者何也?曰:小便不利,利之是犯本,犯本則邪熱入里不能解,此犯之輕也。大便不利不可利,利之是動血,動血是犯禁,此犯之重也。
或問治病必求標本,治何標本耶?曰:假令太陽證傷寒自外入,標本有二說。以主言之,膀胱為本,經絡為標。以客邪言之,先得者為本,後得者為標。此標先受之即是本也,後入於膀胱,本卻為標也。此乃客邪之標本。治當從客之標本,如麻黃、桂枝治其標,羌活、藁本治其本也。
或問陽明證禁忌不可犯者何也?曰:不當發汗,不當利小便,犯之竭其津液,則生蓄血證。惟當益津液為上,以其火就燥也。益津液者,連須蔥白是也。
或問半表半裡有幾?曰:邪在榮衛之間,謂之半表半裡。太陽陽明之間,少陽居身之半表裡。五苓散分陰陽,膀胱經之半表裡。理中湯治吐瀉,上下之半表裡。
或問傷寒惡寒,傷風惡風,理之昭然不可易也。緣麻黃下止言惡風,桂枝湯下反言惡寒者何也?曰:仲景言傷寒惡寒,傷風惡風,言之常也。桂枝治傷風,麻黃治傷寒,一定理也。今桂枝湯下反言惡寒,麻黃湯下止言惡風,言之變也。然惡寒者必惡風,惡風者未必不惡寒也。
或問傷風汗自出,桂枝湯以散其邪。傷寒無汗,麻黃湯以發其汗。又言表證未解者用桂枝湯,理似相反耶?曰;傷風汗出,腠理自開,傷寒已汗後,腠理既開,故並用桂枝湯以解肌,可謂宜矣。
或問病有身重不能轉側者,有身疼不能轉側者何也?曰:身重不能轉側者,下後血虛,津液不榮於外也。身疼不能轉側者,風濕相搏於經而里無邪也。經曰:傷寒八九日,風濕相搏,身體煩疼,不能轉側,不嘔不渴,脈浮虛而澀者,桂枝附子湯主之。又曰傷寒八九日下之後,胸滿煩驚,小便不利,譫語,一身盡重,不可轉側者,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。二者頗類,皆系不能轉側,但有差殊耳。
或問發熱惡寒發於陽,無熱惡寒發於陰。且如傷寒或發熱,或未發熱,必惡寒體痛。二說皆曰惡寒,如何辨之?曰:傷寒或發熱,或未發熱,必惡寒體痛,嘔逆,頭痛,項強,脈浮緊,此在陽可發汗;若陰證則無頭疼,無項強,但惡寒而倦,脈沉細,此在陰,可溫里也。
或問傷風自汗與中暍自汗皆相似,傷寒無汗與冬溫無汗皆相類,敢問如何不同?曰:傷風不渴,中暍即渴。傷寒脈浮緊,冬溫脈不浮也。
或問經言用藥,有言可與某湯,或言不可與,又有言宜某湯及某湯主之。凡此數節,旨意不同,敢問?曰:傷寒論中一字不苟,觀是書片言隻字之間,當求古人之用意處,輕重是非,得其至理,而後始可言醫矣。所問有言可與某湯,或言不可與者,此設法御病也。又言宜某湯者,此臨證審決也。言某湯主之者,乃對病施藥也。此三者,即方法之條目也。
或問時人言下不厭遲,汗不厭早,斯言若何?曰:凡汗證固宜早,仲景謂不避晨夜者,此也。夫下證須從宜定奪,當急則急,當緩則緩,安可一概而論。假如陽明病已有可下之理,但合面赤,其在後之熱尤未斂。又如嘔多,雖有陽明證,謂熱在上焦,未全入府,皆言不可攻。凡此之類,固宜遲也。
或問傷寒論中,有證同而藥異,有藥同而證異,皆非愚陋之可知也,且如小青龍與小柴胡證,皆治嘔而發熱,表裡之病,大概彷彿,何故二方用藥之不同?誠為可疑也。曰:治病之要,當究病源。夫傷寒表不解,裡熱未甚而渴欲飲水,飲不能多,不當與之。以腹中熱尚少而不解消,水飲停蓄,故作諸證。
然水寒作病,非溫熱不能解,故用小青龍湯發汗散水,其水氣內漬,則所搏不一,故有或為之病,因隨證增損以解化之。原其理初無里證,自水寒以然也。其小柴胡證,系傷寒發熱之邪傳裡,在乎半里間,熱氣內盛,故生或為諸證,緣二證雖曰表裡俱病,其中寒熱不同,故用藥有薑桂柴芩之異。苟能循理以推之,其事之異同,自然明矣!更復何疑。
或問煩躁不得眠與虛煩不得眠,皆汗下後之餘證。夫煩躁,以理言則為熱也,虛煩者,既言虛字,非實熱也。何故煩躁反與姜附湯,虛煩仍用梔子豉湯,二藥天壤之隔,其理何如?曰;煩躁本為熱,分晝夜,則知陽虛虛煩不得眠無間斷,故為裡熱。經曰:下之後復發汗,晝日煩躁不得眠,夜而安靜不嘔不渴,無表證,脈沉微,身無大熱,乾薑附子湯,退陰復陽。其虛煩不得眠,若劇者,必反覆顛倒,心中懊憹,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。
雖曰二證俱煩而不得眠,卻有寒熱之異,故不同然。
或問經言脈浮而緊,法當身痛,宜用汗解之。又曰發汗後身疼痛,脈沉遲,新加湯主之。夫身疼痛皆系表邪不盡,固宜汗解,何故復加人參、生薑、芍藥以益血也?曰:表邪盛則身疼,血虛則身亦痛。其脈浮緊者,邪盛也,其脈沉遲者,血虛也。盛者宜損之則安,虛者宜益之則愈。
或問經言服桂枝湯或下之,仍頭項強,翕翕發熱,無汗,心下滿微痛,小便不利者,桂枝去桂加茯苓、白朮湯主之。夫頭項強痛,為邪氣仍在表也。雖經汗下而未解,猶宜解之,何故去桂加茯苓、白朮,是無意於解表也?曰:此非桂枝證,乃屬飲家也。夫頭項強痛,既經汗下而不解,心下滿而微痛,小便不利,此為水飲內蓄,邪不在表,故云去桂枝加茯苓、白朮,若得小便利,水消,腹滿減而熱自除,則頭項強痛悉愈矣。
或問經言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,下之則死。既不可下,復作何術以治之?曰:夫陽沉浮關沉,乃結胸不可下之脈,浮大,心下雖結,其表邪尚多,未全結也,若輒下之,重虛其里,外邪復聚而必死矣。仲景言此為箴戒,使無踵其弊也。其脈既不可攻,當以俟其變而待其實。
假如小結胸證,其脈浮滑,按之則痛,故知邪非深結,亦不敢下無過,解除心下之熱耳。
或問病方入胃,何為不傳?曰:經言陽明居中土,萬物所歸,無所復傳。注曰:胃為水穀之海,主養四旁,四旁有病,皆能傳之於胃,入胃則更不復傳。如太陽傳之入胃則更不傳陽明,陽明傳之入胃,則更不傳少陽,少陽傳之入胃,則更不傳三陰。以上所言入胃不傳之理,乃聖賢之至論也。
或問經言病人無表裡證,發熱七八日,雖脈浮數者,可下之。緣攻下之法,須外無表邪,里有下證,庶幾可攻。今言無表裡證,何脈更浮數,何故言可下之。然此證此理,非僕所知,敢問?曰:此非外感,乃內傷也。
若外不惡寒,里無譫語,七八日消鑠津液,乃陽盛陰虛之時,苟不攻之,其熱不已而變生焉,故云脈雖浮數,可下之,言不待脈浮而數,浮則傷胃,數則動脾,此非本病,特醫之所為也。仲景之意不外是矣。凡傷寒當下之證,皆從太陽陽明可下之邪而入於府也,故下之。今不言陽明病而止云病人無表裡證,此非自表之裡而病也。
但為可下,故編於陽明篇中,此章之理,非初學所能備悉其意也。
或問六經傷寒,惟少陰與厥陰有不治之證。以二經較之,少陰死證尤多,未審其理何如?曰:少陰者腎也。但居子正,而一陽生於其中,是為復卦,乃天地之根,宰輔之職,周旋運用,承上使下,一動一靜,莫非腎之功也。病至其經,已至危殆,陰陽兩全,雖危弗咎。蓋無陽而陰獨居,故言其死。然子中之陽氣微弱,凡病則易消減,其言死多於厥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