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三卷 (14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三卷 (14)

1. 積聚論

半夏,檳榔,當歸(各三分),陳皮,杏仁(去皮尖,炒),桂(各二兩),茯苓,甘草(炙),附子(泡),川芎,枳殼,厚朴,吳茱萸(湯洗。各一兩),大黃(看勢輕重用)

每服四錢,水煎。大便利者去大黃。

大七氣湯,治同上。

京三稜,蓬朮,陳皮,益智,香附(各一兩半),肉桂,藿香,甘草,青皮,桔梗(各三兩)

每服五錢,水煎。

玄胡丸,內消癥瘕,氣結,蟲煩,心腹脹痛。

玄胡索,川歸,青皮,木香,雄黃(飛,另研),檳榔,廣朮(炮。各四兩),京三稜(炮,六兩)

上末,入雄黃拌勻,糊丸,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薑湯下,不拘時。

木香三稜散,和胃進食,消化生冷物,心腹刺痛。

木香,神麯(炒。各一兩),京三稜(炮),甘草(炙。各二兩),廣朮(六兩),益智,橘紅(各四兩)

上末,每二錢,入鹽,沸湯點服。

五食丸,虛實積氣,蠱脹積塊,水氣,年深癥瘕。

大戟(去皮),甘遂(生。各半兩),牙皂(去皮子,生),芫花(醋浸一宿,炒黃),胡椒(各一兩),巴豆(去心膜,二十個,研,半兩)

上末,入巴豆和勻,糊丸,綠豆大。每服五七丸,氣實者十丸,夜臥,水一盅,用白米、白麵、黑豆、生菜、豬肉各少許,煎至半盅,去渣,用湯下藥。忌油膩黏滑物。

聖散子,遠年積塊,及婦人乾血氣。

硇砂,麥糵(各六兩),大黃(八兩),乾漆(燒過),萹蓄,茴香(炒),檳榔(各一兩),如婦人乾血氣,加穿山甲二兩,炮。

上細末,每三錢溫酒調下,仰臥。此藥只在心頭,至天明大便如魚腸,小便赤,為驗。並無毒,神效。小兒用一錢,十五以上二錢,空心服之更效。

荊蓬煎丸,破痰癖,消癥塊,及冷熱積聚,順氣消食。

木香,檳榔,枳殼,青皮,茴香,三稜(各一兩,酒浸,冬三日,夏一日),廣朮(二兩,醋浸,冬三日,夏一日。以去皮巴豆二十個,同炒黃色,去巴豆不用)

上末,糊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薑湯下。

三稜丸,治五穀等積食。

陳倉米(一兩,巴豆五枚,去殼同炒焦色,去巴豆不用),陳皮,三稜(各一兩),砂仁(各二錢),麥芽,木香(各一錢)

上末,醋糊丸,綠豆大。每十五丸至二十丸,薑湯,食遠服。

麴櫱丸,治熱酒積,噫酸脅痛。

神麯,麥芽(各一兩),黃連(五錢,同巴豆五粒炒黃色,同用)

上末,沸湯和丸,桐子大。每五十丸,食遠薑湯送下。

一方,治冷酒積。平胃散加丁香、砂仁、麥芽、神麯、薑、棗、鹽煎服。

水積丸

甘遂一錢,為末,以豬槽頭肉一兩,細切,搗爛,和末作一丸,紙裹火煨令香熟,取出。臨臥嚼細,酒嚥下,取下病根。若治酒積,用棗湯吞下。

白話文:

半夏、檳榔、當歸(各十分之三),陳皮、杏仁(去皮尖,炒過)、桂枝(各八錢),茯苓、炙甘草、炮附子、川芎、枳殼、厚朴、吳茱萸(用湯洗過,各四錢),大黃(用量根據情況輕重調整)。

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煎煮。如果大便已經很通暢,就去掉方中的大黃。

大七氣湯 功效和上面一樣。

京三稜、蓬朮、陳皮、益智、香附(各六錢),肉桂、藿香、甘草、青皮、桔梗(各十二錢)。

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煮。

玄胡丸 可以消除體內腫塊、氣結、蟲擾引起的煩躁,以及心腹脹痛。

玄胡索、當歸、青皮、木香、雄黃(研磨成細粉,另放)、檳榔、廣朮(炮製過,各十六錢),京三稜(炮製過,二十四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雄黃粉攪拌均勻,用糊狀物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薑湯送服,不拘時間。

木香三稜散 可以調理腸胃、增進食慾、消化生冷食物,以及緩解心腹刺痛。

木香、炒過的 神麯(各四錢),炮製過的京三稜、炙甘草(各八錢),廣朮(二十四錢),益智、橘紅(各十六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少量鹽,用沸水沖泡後服用。

五食丸 可以治療虛實夾雜引起的積氣、蠱脹積塊、水腫、以及久積形成的腫塊。

大戟(去皮)、生甘遂(各二錢),生牙皂(去皮和籽)、醋浸泡過後炒黃的芫花、胡椒(各四錢),去心膜的巴豆(二十個,研磨成粉,二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巴豆粉攪拌均勻,用糊狀物做成丸子,像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到七丸,體質強壯者服用十丸,在睡前用一盅水,加入少量白米、白麵、黑豆、生菜、豬肉,煎煮至半盅,去渣後用湯送服。忌食油膩和黏滑的食物。

聖散子 可以治療多年積聚的腫塊,以及婦女因乾血引起的氣滯。

硇砂、麥芽(各二十四錢),大黃(三十二錢),燒過的乾漆、萹蓄、炒過的茴香、檳榔(各四錢),如果用於治療婦女因乾血引起的氣滯,可以加入炮製過的穿山甲(八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用溫酒送服三錢,服藥後仰臥。這個藥在心頭發揮作用,到天亮時排出的大便像魚腸一樣,小便會變紅,這就是藥效的驗證。這個藥沒有毒性,效果非常好。小孩服用一錢,十五歲以上服用二錢,空腹服用效果更佳。

荊蓬煎丸 可以破除痰濕、消除腫塊、治療寒熱積聚,並能順氣、幫助消化。

木香、檳榔、枳殼、青皮、茴香、三稜(各四錢,用酒浸泡,冬天三日,夏天一日),廣朮(八錢,用醋浸泡,冬天三日,夏天一日。和二十個去皮的巴豆一起炒至黃色,去除巴豆不用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糊狀物做成丸子,像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
三稜丸 可以治療因吃了過多米穀等食物造成的積食。

陳倉米(四錢,和五個去殼的巴豆一同炒至焦黃色,去除巴豆不用)、陳皮、三稜(各四錢),砂仁(各八分),麥芽、木香(各四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醋調成糊狀,做成丸子,像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,用薑湯送服,飯後服用。

麴櫱丸 可以治療因飲用熱酒引起的積滯、打嗝酸水、以及脅肋疼痛。

神麯、麥芽(各四錢),黃連(二錢,和五個巴豆一同炒至黃色,一同使用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沸水調成糊狀,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

另一個方子,可以治療因飲用冷酒引起的積滯。在平胃散的基礎上,加入丁香、砂仁、麥芽、神麯,以及薑、棗、鹽,一同煎煮服用。

水積丸

甘遂(四分),磨成粉末,用一兩切碎的豬槽頭肉,搗爛,和甘遂粉混合做成丸子,用紙包裹後用火煨烤至香味散發出來,取出。臨睡前嚼碎,用酒吞服,可以去除病根。如果治療因飲酒引起的積滯,可以用棗湯吞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