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三卷 (15)
第十三卷 (15)
1. 積聚論
涎積炒粉丸,積聚涎塊結於心腹,乾嘔刺痛。
蚌粉(一兩),巴豆(七枚,去殼及膜)
上二味,同炒赤色,去巴豆,以醋丸,桐子大。丈夫臍腹痛,炒茴香酒下二十丸;婦人血氣,姜酒下;敗血衝心,童便和當歸酒服;常服薑湯下。
茶積丸,治茶積,飲食減少,面黃腹痛。
陳倉米(半升,巴豆七粒,去殼同炒赤色,去巴豆),青皮,陳皮(各二兩)
上末,醋丸,如綠豆大。每二十丸,食後淡薑湯下。
又方,花椒為末,麵糊丸,桐子大。每二十丸,茶湯任下。
茶瘕散,治茶積。
黃芩,石膏,升麻(等分)
為末,每三錢,砂糖湯調下。
鱉甲桃仁煎丸,治諸積。
桃仁(泡,去皮尖,五兩,水研濾汁三升),三稜(煨),木香,檳榔,青皮(各一兩),鱉甲(醋炙黃,三兩)
上末,將桃仁汁慢火熬二升,再加醋一升,再熬如糊,和藥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淡醋湯下,空心食前,日二服。
晞露丸,感寒氣凝結腸外,久為癥瘕疼痛,名腸覃。
廣朮,三稜(各一兩,酒浸,用巴豆三十粒,去殼,同朮、稜炒黃色,去巴豆不用),乾漆(炒),川烏(炮,各五錢),茴香(炒),青皮,雄黃(各三錢),穿山甲(炮,二錢),硼䃋(四錢,研),輕粉(一錢),麝香(五分)
上薑汁糊丸,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薑湯下。
阿魏丸,諸積聚癥瘕痞塊。
山楂,南星(皂角水浸),半夏(同上),麥芽,神麯,黃連(姜炒。各一兩),連翹(炒),阿魏(醋浸),瓜蔞,貝母(各五錢),石鹼,風化硝,蘿蔔子,胡黃連(各二錢半)
上末,薑汁浸,蒸餅糊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薑湯下。
見睍丸,婦人石瘕,狀如懷子者。
大附子(炮),鬼箭羽,紫石英(各三錢),肉桂,玄胡索,澤瀉,木香(各二錢),血竭,水蛭(一錢,炒煙盡),檳榔(二錢半),桃仁(三十枚,炒),三稜(五錢),大黃(二錢,同三稜酒浸一宿,焙)
上末,酒糊丸,桐子大。每三十丸,食前鹽湯或酒下。
脾積膏,治諸積神效。
雞子(五枚),阿魏(五分),黃蠟(一兩)
鍋內一處煎,分作十服,溫湯空心服。諸物不忌。設腹痛是積化動,十日後當有血從大便中出,是其效也。
煎紅丸專治久積有蟲者。
雷丸,檳榔,三稜,莪朮(各醋煮),木香,蕪荑,黑醜,狗脊,大黃,使君子,鶴蝨,牙皂,錫灰,茵陳,黃丹(各等分)
為末,以茵陳煎湯為丸,梧子大,外以黃丹為衣。大人每服三錢,小兒每用一錢,空心以酒下。(福建者,以冷茶吞。)
奇驗方,黑羊肝一副,入左顧牡蠣三錢,黃蠟一兩,水煮肝爛,食肝並湯,空心,食肝盡即效。但不厭其苦,須多服效。
白話文:
涎積炒粉丸: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痰液積聚在心腹部位,導致乾嘔和刺痛的症狀。 做法是將蚌粉一兩和巴豆七枚(去殼和膜)一起炒到赤色,然後去掉巴豆,用醋調和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。男子如果臍腹疼痛,就用炒過的茴香和酒送服二十丸;婦人如果是血氣問題,就用薑酒送服;如果敗血衝心,就用童子尿和當歸酒一起服用;平常服用則用薑湯送服。
茶積丸: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喝茶過多造成的積食,症狀是食慾減少、面色發黃、腹痛。 將陳倉米半升和巴豆七粒(去殼)一起炒到赤色,然後去掉巴豆,再加入青皮和陳皮各二兩,一起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成丸子,大小像綠豆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後用淡薑湯送服。 另一個做法是用花椒磨成粉末,用麵糊調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茶湯送服即可。
茶瘕散: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茶積的。 將黃芩、石膏和升麻等分磨成粉末,每次用三錢,用砂糖水調服。
鱉甲桃仁煎丸: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各種積聚。 將桃仁(泡過,去皮尖)五兩,用水研磨,過濾出汁三升;再加入三稜(煨過)、木香、檳榔、青皮各一兩和鱉甲(用醋炙黃)三兩,一起磨成粉末。然後將桃仁汁用慢火熬到二升,再加入醋一升,繼續熬成糊狀,再和入藥粉做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淡醋湯送服,空腹飯前服用,每天兩次。
晞露丸: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寒氣凝結在腸外,久而久之形成的癥瘕疼痛,這種情況又叫做腸覃。 將廣朮和三稜各一兩用酒浸泡,然後加入巴豆三十粒(去殼),一起炒到黃色,去掉巴豆不用;再加入炒過的乾漆和炮製過的川烏各五錢,炒過的茴香、青皮、雄黃各三錢,炮製過的穿山甲二錢,硼砂四錢(研磨),輕粉一錢和麝香五分。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空腹用薑湯送服。
阿魏丸: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各種積聚、癥瘕和痞塊。 將山楂、南星(用皂角水浸泡)、半夏(用皂角水浸泡)、麥芽、神麯和黃連(用薑炒過)各一兩,連翹(炒過)、阿魏(用醋浸泡)、瓜蔞和貝母各五錢,石鹼、風化硝、蘿蔔子和胡黃連各二錢半,一起磨成粉末。用薑汁浸泡,然後用蒸熟的餅做成糊狀調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見睍丸: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婦女的石瘕,這種病症的症狀就像懷孕一樣。 將炮製過的大附子、鬼箭羽、紫石英各三錢,肉桂、玄胡索、澤瀉和木香各二錢,血竭、水蛭(炒到煙盡)各一錢,檳榔二錢半,桃仁(炒過)三十枚,三稜五錢,大黃(和三稜一起用酒浸泡一晚後烘乾)二錢,一起磨成粉末,用酒調成糊狀做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前用鹽湯或酒送服。
脾積膏: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各種積聚,效果很好。 將雞蛋五枚,阿魏五分和黃蠟一兩一起放入鍋中煎煮,分成十次服用,用溫水空腹服用。服用期間沒有飲食禁忌。如果腹痛,說明積聚開始消散,十天後會有血從大便中排出,這是藥效的表現。
煎紅丸專治久積有蟲者: 這個藥方是用來專門治療長期積食且有寄生蟲的人。 將雷丸、檳榔、三稜、莪朮(都用醋煮過)、木香、蕪荑、黑醜、狗脊、大黃、使君子、鶴蝨、牙皂、錫灰、茵陳和黃丹各等分,磨成粉末。用茵陳煎湯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,外面再裹上一層黃丹。成人每次服用三錢,小兒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用酒送服。(福建地區的人,用冷茶送服。)
奇驗方: 這個藥方非常有效。 將一副黑羊肝,加入左顧牡蠣三錢和黃蠟一兩,用水煮到肝爛,空腹吃掉肝和湯,吃完肝就會見效。但是因為味道很苦,需要多服用幾次才能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