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八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八卷 (9)

1. 製藥法

每服七八錢,煎如常法,若老人去芍藥,加柴胡、茯苓、人參各一錢。

五積散,治陰經傷冷,脾胃不和,感冒寒邪。

蒼朮(二十四兩),桔梗(十二兩),陳皮(八兩),白芷,茯苓(各四兩),甘草,枳殼(炒。各五兩),肉桂,人參,川芎(各二兩),厚朴,半夏,芍藥,當歸,麻黃,乾薑(各三兩)

上十六味,除枳殼、肉桂、陳皮,其餘共一處,生搗為粗末,用酒拌勻,曬乾,分作六分,大鍋內文武火炒令黃色,不得焦,擲冷。入殼、桂、陳皮、和勻,每服五錢,水二盅,姜三片,煎一盅服。

婦人血風證,因崩漏大脫血,或前後血,因而涸燥,其熱未除,尋衣摸床,撮空閉目,不省人事,揚手擲足,搖動不安,錯語失神,脈弦浮而虛,內有燥熱之極,氣粗鼻乾而不潤,上下通燥,此為難治,宜服生地黃黃連湯。

治男子去血多,亦有此症,其妙不可容言。

生地黃黃連湯

川芎,生地,當歸(各七分),赤芍藥,梔子,黃芩,黃連(各三分),防風

每服五錢,水煎清飲,徐徐呷之。如脈實可加大黃下之,大承氣湯,氣藥也,自外而之內者用之。生地黃黃連湯,血藥也,自內而之外者用之。氣血合病,循衣撮空,治同。

自氣而之血,血而復之氣者,大承氣湯下之。自血而之氣,氣而復之血者,生地黃黃連湯主之。二者俱不大便,此是承氣湯對子,又與三黃石膏湯表裡,皆是三焦胞絡相火之用也。病既危急,只得以此湯降血中火耳。不拘婦人男子,去血過多而有此症者,皆宜服之,無不效者。

白話文:

[製藥法]

每次服用七到八錢,煎煮方法跟平常一樣。如果是老人家,去除芍藥,加入柴胡、茯苓、人參各一錢。

五積散,治療因為陰經受寒而引起的脾胃不和,以及感受風寒邪氣所造成的疾病。

蒼朮(二十四兩)、桔梗(十二兩)、陳皮(八兩)、白芷、茯苓(各四兩)、甘草、枳殼(炒過,各五兩)、肉桂、人參、川芎(各二兩)、厚朴、半夏、芍藥、當歸、麻黃、乾薑(各三兩)

以上十六味藥材,除了枳殼、肉桂、陳皮之外,其餘藥材混合在一起,搗成粗末,用酒拌勻,曬乾,分成六份。放在大鍋內用文火和武火炒至呈現黃色,不要炒焦,放涼。再加入枳殼、肉桂、陳皮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兩盅,加生薑三片,煎煮至剩下一盅後服用。

婦女如果出現血風證,是因為崩漏導致大量失血,或者前後出血不止,導致身體極度乾燥,並且出現熱象未消退,會出現伸手摸索衣物、在床上摸索、雙眼緊閉、不省人事、揮舞手腳、坐立不安、胡言亂語、精神錯亂等症狀,脈象呈現弦浮而虛,身體內部有極度乾燥的熱,呼吸粗重、鼻子乾燥而不滋潤,全身內外都呈現乾燥的狀態,這種情況屬於難以治療的。應該服用生地黃黃連湯。

這種情況,如果發生在男子身上,也是因為失血過多造成的,其治療效果非常好,難以用言語來形容。

生地黃黃連湯

川芎、生地、當歸(各七分)、赤芍藥、梔子、黃芩、黃連(各三分)、防風

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煮後,取澄清的藥液慢慢飲用。如果脈象強實,可以加入大黃來通便,使用大承氣湯,此方屬於治療氣的藥,可以用於治療從外而內的病症。而生地黃黃連湯,屬於治療血的藥,可以用於治療從內而外的病症。如果是氣血合病,出現摸索衣物、胡言亂語等症狀,治療方法相同。

如果疾病是從氣分傳到血分,又從血分傳回氣分,就用大承氣湯來攻下;如果疾病是從血分傳到氣分,又從氣分傳回血分,就用生地黃黃連湯來治療。如果兩者都出現大便不通,這是大承氣湯的對證情況,又跟三黃石膏湯的表裡作用相似,都是針對三焦胞絡相火的藥方。病情已經非常危急,只能用這個藥方來降低血中的火氣。不論男女,只要是因為失血過多而出現這些症狀,都應該服用此藥,都會有很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