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三卷 (3)
第十三卷 (3)
1. 不能食
生生子曰:不能食者,由脾胃餒弱,或病後而脾胃之氣未復,或痰客中焦,以故不思食,非心下痞滿而惡食也。治當補益以開豁之,丹溪導痰運脾之法皆是也。下元虛亦令人不思食。宋黃山谷《刀筆手柬》載云:有將菟絲子淘淨,炒乾,日服數匙,酒下,服之十日,飲食如湯沃雪。又有服補脾藥不效,用二神丸治之愈。
羅謙甫云:脾胃弱而飲食難任者,不可一概用克伐之劑,宜錢氏異功散補之,自然能食。或嗜食太過,傷脾而痞滿嘔逆,權用枳朮丸一服,慎勿多服。昔人有治久瘧後,食少汗多,先用補劑加黃連、枳實月餘,食反不進,汗亦不止,因悟謙甫之言,純用補劑,又令粥多於藥,氣虛甚者加附子一二分佐之。
錢氏,異功散,治脾胃虛弱,難任飲食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粉草,橘紅,木香(各等分)
加薑棗,煎服。
二神丸,脾胃虛弱,全不思飲食,服補脾藥不效者。
破故紙(炒,四兩),肉果(生,二兩)
上末,肥棗四十九枚,生薑四兩,切片煮爛,去姜剝去棗核,研膏入藥末,和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,鹽湯下。
白話文:
【不能進食】
生生子說:無法正常進食的情況,通常是由於脾胃功能衰弱,可能是病後脾胃之氣未能恢復,或是有痰溼停留在中焦部位,所以導致沒有食慾,並不是因爲心下痞滿而導致的厭食。治療時應當採用補益的方法來改善脾胃的功能,像丹溪的導痰運脾法都是適用的。下元虛損也會讓人沒有食慾。
宋朝的黃庭堅在《刀筆手柬》中記載:有人將菟絲子洗淨,炒幹,每日服用幾勺,用酒送下,服用了十天,飲食如同雪遇熱湯般容易消化。還有人服用補脾藥無效,改用二神丸治療後病情好轉。
羅謙甫說:脾胃虛弱,難以承受飲食的人,不能一味地使用攻伐的藥物,應該用錢氏異功散來補益,自然就能增進食慾。或者因爲過度飲食,傷及脾胃而出現痞滿、嘔吐的症狀,可以暫時使用枳術丸,但要小心不要過量服用。以前有人治療長期瘧疾後,食量減少且汗多,起初使用補劑加上黃連、枳實治療了一個多月,食量反而更差,汗也沒止住,後來領悟了羅謙甫的話,純粹使用補劑,且讓粥的攝入量大於藥物,對於氣虛嚴重的人還可以加上一二分的附子輔助。
錢氏異功散,用於治療脾胃虛弱,難以承受飲食。
成分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橘紅、木香(各等份)
加入姜棗,煎煮後服用。
二神丸,用於脾胃虛弱,完全沒有食慾,服用補脾藥無效的情況。
成分包括破故紙(炒,四兩)、肉果(生,二兩)
以上成分研磨成末,取四十九枚肥棗和四兩生薑,切片煮爛,去掉薑片並剝去棗核,將棗肉研成膏狀,再加入藥末,和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四十粒,用鹽水送下。
2. 積聚門
《皇帝針經》百病始生得三云:積者,蓋厥氣生足悗,悗生脛寒。脛寒則血脈凝澀,凝澀則寒氣上入腸胃,則䐜脹,䐜脹則脹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,日以成積,卒然多飲食則腸滿,起居不節,用大過度,則絡脈傷,陽絡傷則血外溢,血外溢則衄血,陰絡傷則血內溢,血內溢則後血,腸胃之絡傷,則血溢於腸外,有寒汁沫與血相搏,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積矣。
成外傷於寒,內傷於憂怒,則氣上逆,氣上逆則六輸不通,溫氣不行,凝血蘊裹不散,津液凝澀滲著而不去,而成積矣。《難經》云:肝之積名曰肥氣,肥氣以季夏戊巳日得之。何以言之?肺病傳於肝,肝當傳脾,脾季夏適王,王者不受邪,肝復欲還肺,肺不肯受,故留結為積,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巳日得之。
心之積名曰伏梁云云,脾之積名曰痞氣云云,肺之積名曰息賁云云,腎之積名曰奔豚云云,並見本方。
滑伯仁曰:越人之意,蓋以五行之道,推其理勢之所有者,演而成文爾。初不必論其感,亦不必論其還不還,與其必然否也。請以所勝傳不勝,及王者不受邪,遂留結為積觀之,則不以詞害意,而思過半矣。
白話文:
【積聚門】
《黃帝針經》提及疾病生成的三種狀況,其中一種稱為「積」。這種病症起源於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腳部悶熱,悶熱進而使小腿發冷。小腿發冷會使得血液循環不順,血液凝滯,寒氣便向上侵襲腸胃,造成脹氣。脹氣讓腸胃外的液體和泡沫聚集,無法散去,日積月累下形成積聚。若突然大量飲食,腸胃便會感到飽脹。生活作息不規律,勞逸失度,也會損傷身體的微血管。陽性微血管受損,血液會外溢,引發鼻血;陰性微血管受損,血液會內溢,導致便血。腸胃的微血管受損,血液會溢出腸外,與寒氣、消化液混合,無法分解,最終凝結成塊,形成積聚。
外部受到寒冷的侵襲,內部又因憂慮或怒氣影響,氣血上衝,六條主要經絡運行不暢,溫暖的氣血無法流通,血液凝固,津液滯留,最終形成積聚。《難經》指出,肝臟形成的積聚稱為「肥氣」,通常在季夏的戊巳日形成。為什麼呢?因為肺部疾病會傳染到肝臟,肝臟再傳染到脾臟,但脾臟在季夏時最強壯,不會受到疾病的影響。肝臟想把疾病再傳回肺部,肺部卻拒絕接受,於是疾病就留在肝臟形成積聚,所以知道「肥氣」是在季夏的戊巳日形成的。
同樣地,心臟的積聚稱為「伏梁」,脾臟的積聚稱為「痞氣」,肺臟的積聚稱為「息賁」,腎臟的積聚稱為「奔豚」,詳細解釋請參閱相關醫方。
滑伯仁認為,扁鵲的想法是基於五行理論,推論疾病生成的過程,並以此寫成文章。我們不需要過分探討疾病如何產生,也不需要討論疾病是否會傳染,或者必然性。只要理解強者傳染弱者,以及強者不易受感染的原理,就能理解積聚的生成,避免誤解文意,對理解積聚有超過一半的幫助。
3. 論婦人腸覃石瘕
「水脹篇」云:石瘕何如?岐伯曰:石瘕生於胞中,寒氣客於子門,子門閉塞,氣不通,惡血當瀉不瀉,衃以留止,日以益大,狀如懷子,月事不以時下,皆生於女子,可導而下。《寶鑑》曰:夫膀胱為津液之府,氣化則出矣。今寒客於子門,氣塞不通,血壅不流,而衃以止之,結硬如石,是名石瘕也。
此氣先病而血後病,故月事不來,則可宣導而下出者也。故《難經》云:任之為病,其內苦結,男子為七疝,女子為瘕聚,此之謂也。非大辛之藥不能已,可服見睍丹。
腸覃何如?岐伯曰:寒氣客於腸外,與衛相搏,氣不得營,因有所繫,痞而內著,惡氣乃起,息肉乃生。其始生也,大如雞卵,稍以益大,至其成,如懷子之狀,久者離歲,按之則堅,推之則移,月事以時下,此其候也。
夫腸者大腸也,覃者延也。大腸以傳道為事,乃肺之腑,腑主衛,衛為氣,氣得熱則泄,寒則凝。今寒客於大腸,故衛氣不營,有所繫止,而結瘕在內帖著,其延久不已,是名腸覃也。氣散則清,氣聚則濁,結為瘕聚,所以惡氣發起,息肉乃生,小漸益大,至期而鼓,其腹則如懷子狀也。此氣病而血未病,故月不斷以時下,本非妊娠,可以此為辨矣。
劉宗厚曰:按此謂石瘕為血壅不流,故月事不來;腸覃為氣聚而濁結成瘕,故血未病,月水不斷。而知此二積之異,然亦有諸積所致,或有病癰膿而似此二證者,不可不察也。
白話文:
在「水脹篇」中有提到,石瘕是怎麼回事呢?岐伯解釋說:石瘕是在女性子宮中產生的,因為寒氣侵入子宮口,導致子宮口封閉,氣血無法流通,應排出的廢血無法排出,逐漸積聚在子宮內,隨著時間越積越大,形狀就像懷孕一樣,月經也因此不再定期來臨,這主要發生在女性身上,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來使其排出。《寶鑑》指出,膀胱是人體津液的儲存地,氣血順暢才能正常排泄。現在寒氣侵入子宮口,導致氣血堵塞,血液無法流通,於是廢血就停滯下來,結成像石頭一樣堅硬的團塊,這就是所謂的石瘕。
這是先有氣病,然後才影響到血液,所以月經才會停止,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其排出。因此,《難經》中提到,任脈生病,身體內部就會結塊,男性會出現七種疝氣,女性則會形成瘕聚,指的就是這種情況。這種病非得用非常辛辣的藥物才能治好,可以服用見睍丹。
那麼腸覃又是什麼呢?岐伯說:寒氣侵襲腸道外部,和衛氣相互纏鬥,導致氣血無法正常運行,因此有東西附著在腸道上,形成痞塊並緊貼在腸道內,導致不良的氣體產生,息肉也就隨之生長。剛開始,它大小像雞蛋,慢慢變得越來越大,到了最後,就像懷孕一樣,時間久了可能要過一年以上,摸起來很堅硬,但可以推移,月經仍會定期來臨,這就是腸覃的症狀。
腸,指的是大腸,覃,意指延續。大腸負責傳遞食物殘渣,是肺臟的腑,腑掌控衛氣,衛氣屬於氣,氣受到熱會散發,受寒則會凝固。現在寒氣侵入大腸,導致衛氣無法正常運行,有些東西附著在腸道上,形成結瘕在腸道內,如果持續下去,就稱之為腸覃。氣散開則清澈,氣聚集則渾濁,結成瘕聚,因此產生不良的氣體,息肉隨之生長,從小慢慢變大,到一定時候就像懷孕一樣,肚子鼓起。這是氣病,血液尚未受影響,所以月經仍會定期來臨,這並非真正的懷孕,可以藉此來分辨。
劉宗厚說:按照這裡的說法,石瘕是因為血液無法流通,所以月經才會停止;腸覃是因為氣聚在一起,結成渾濁的瘕,所以血液沒有問題,月經仍然定期來臨。我們可以由此知道,這兩種疾病的不同。然而,也有其他原因導致的積塊,或者有病癰膿的症狀看起來像這兩種疾病,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注意。
4. 積聚論
丹溪曰:痞塊在中為痰飲,在右為食積,(一云痰積。)在左為血塊。氣不能作塊成聚,塊乃有形之物,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。用醋煮海石、醋煮三稜、蓬朮、桃仁、紅花、五靈脂、香附之類為丸,石鹼白朮湯吞下。瓦壟子能消血塊,次消痰。石鹼一物,有痰積有塊可用,洗滌垢膩,又能消食積。
治塊當降火消食積,食積即痰也。行死血塊,塊去須大補。凡積病不可用下藥,徒損真氣,病亦不去,當用消積藥,使之融化則根除矣。凡婦人有塊多是血。
生生子曰:積聚一症,《難經》以某日得積及不受欲還之說,後人皆難遵信。此下諸書,雖亦各有發明,終未有能擴其蘊而可為萬世法者。近汪子良特揭而辨之,乃分表裡、邪正、臟腑、內外。曰積、曰聚,及著治驗數條,多有啟悟。與丹溪治案,可相表裡,深有功於《難經》者。而後人得以此取則焉,幸亦大矣。謹述於下:
汪子良曰:嘗讀《難經》積聚之說而疑之,雖有及於病情,而其說自相矛盾,有膠固而難通。予慮後學之誤於承用也,為之辨論,附以積聚常變之法,亦有自效於匡救之忠已乎。
「五十五難」曰:積者陰氣也,聚者陽氣也,故陰沉而伏,陽浮而動。氣之所積名曰積,氣之所聚名曰聚。故積者五臟之所生,聚者六腑之所成。積者陰氣也,其始發有常處;聚者陽氣也,其始發無根本,上下無所留止,其痛無常處。又五十六難曰:肝之積名曰肥氣,在左脅下,如覆杯,有頭足,久不愈,令人發咳,連年不已,以季夏戊已日得之。
(何以言之?肺病傳脾,脾季夏適旺,旺者不受邪,肝復欲還肺,肺不肯受,故留結為積,故知肥氣季夏戊巳日得之。)心之積名曰伏梁,起臍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,久不愈,令人煩心,以秋庚辛日得之。(何以言之?腎病傳心,心當傳肺,肺秋適旺,旺者不受邪。心腹欲還腎,腎不肯受,故留結為積。
故知伏梁以庚辛日得之。)脾之積名曰痞氣,在胃脘,覆大如盆,久不愈,令人四肢不收,發黃疸,飲食不為肌膚,以冬壬癸日得之。(何以言之?肝病傳脾,脾當傳腎,腎以冬適旺,旺者不受邪,脾復欲還肝,肝不肯受,故留結為積。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。)肺之積名曰息賁,在右脅下,覆大如杯,久不已,令人洒洒寒熱,喘嗽,發肺癰,以春甲乙日得之。
(何以言之?心病傳肺,肺當傳肝,肝以春適旺,旺者不受邪,肺復欲還心,心不肯受,故留結為積。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。)腎之積名曰奔豚,發於少腹,上至心下,或上或下無時,久不已,令人喘逆,骨痿少氣,以夏丙丁日得之。(何以言之?脾病傳腎,腎當傳心,心以夏適旺,旺者不受邪,腎復欲還脾,脾不肯受,故留結為積。故知奔豚以夏丙丁日得之。
)
夫謂積者陰氣也,聚者陽氣也,是以血氣分陰陽也。殊不知陰血陽氣也,皆能成積,但臟腑所主之不同耳。心肝多主於血,丹溪所謂在左屬血是也。脾肺多主氣,本文所謂肺積息賁者是也。息者氣之息也,是陽氣亦能成積。況又曰:氣之所積名曰積,與其積陰之說不相合矣。
又謂積者五臟之所生也,聚者六腑之所成也。殊不知有形質之物,積滯不行,則為之積,五臟六腑俱有之。如仲景所謂熱結膀胱,搏血,蓄積下焦,其人如狂,小腹滿硬,而小便自利,抵當湯主之。又東垣所謂食積腸胃,腹滿卒痛者,備急丸下之。是六腑之位,亦有其積,豈謂積於臟乎?至論肝積肥氣,夫肥氣者,言其皮裡膜外有塊,以致皮膚有肥滿之狀,所謂瘧母是也。此肝之外積,非肝之內積也。
又謂脾積痞氣,夫脾居於右脅,今積在於心膈之位,乃與本文積在本位之說不相合矣。又謂腎積賁豚,發於少腹,上至心下,若豚狀,或上或下無時,乃與聚證走動相類,與本文積屬陰沉伏之比不相合矣。且五臟之積,未言所因,治何所據。又謂肝積於季夏戊巳日得之之類,其說之失明者,自當知之。
愚謂積伏而有常處,其症靜也,因於血氣、痰食、水火之所成。聚者對散而言,散而無形,或集為有象,其症動也,因於氣虛不能運行之所致。作於腹中者屬內,作於皮膚四肢者屬外。如血積,左脅作痛,日輕夜甚,其脈沉澀者,所謂在左屬血,治用芎、歸、紅花、蘇木、麝香、肉桂、莪朮之類。又有火鬱,左脅而痛甚者,治用當歸龍薈丸之類。
又有裡熱蓄水,在於左脅而作痛者,如仲景所謂心下痞硬,痛引脅下,乾嘔短氣,汗出不惡寒者,十棗湯主之。又有食積,右脅而作痛者,所謂在右屬食,丹溪云:右脅一條降起作痛,色不紅者,此食積也。予嘗用補中益氣湯去陳皮加青皮、草果、木香之類。又有食塊積於右脅而不痛者,宜治消導為主,如白朮、枳實、三稜、莪朮、砂仁、吳茱萸之類。又有痰飲積於心膻作痛,才食熱辣湯則暫止,而脈沉滑,治用白螺丸之類。
又有氣積胸中而為脹痛、喘急,脈沉者,治用紫蘇、杏仁之類。又有水積胸膈作痛,手不可近,身涼脈沉緊者,治用陷胸湯之類。又有濕鬱心膈而為痞滿者,治用大消痞丸之類。所謂五臟之積者如此。又有積於六腑之位者,余嘗治一人,膈下大痛,有塊不移,嘔吐不食,吐兼腹痛,此中焦吐也,從於積,用紫沉丸下之而愈。
又嘗治一人,腹中大痛不移,才得大便,其痛稍減,兩尺脈沉弦而澀,他醫作房後陰症治之,弗應。余曰:據其尺脈陰沉,當作陰症治之。據其大便去後而痛減者,此食積也,用備急丸下之而已。又嘗治一婦,產後將及一月,小腹之位有塊如雞卵作痛,日輕夜重,嘔吐,寒熱,此血積也,治用芎、歸、肉桂、莪朮、乳、沒、琥珀、麝香之類,一服而塊消,諸症悉退。
又《寶鑑》云:寒氣客於子門,則氣塞不通,血壅不流,而衃以止之,結硬如石,是名石瘕,見睍丸主之。又云:清濁之氣結聚腸外,成如懷妊,按之則堅,推之則移,月事以時下,名曰腸覃,晞露丸。又嘗治一婦人,經閉三月,臍下脹痛不移,他醫作血積治弗效。予曰:此氣虛不能上升而陷於下也,丹溪所謂陽病極於下者此也,治用人參陳皮而安。
又嘗治一人,臍左有塊不痛,或時降起,此亦食積也,治用白朮、三稜、莪朮、砂仁、吳茱萸、木香、神麯,糊丸服之;外於塊上灸之而消。又嘗治一人,小腹左邊有塊,堅痛不移,大便燥結,或因惱怒辛苦即作膈痛,嘔吐不食,諸醫罔效,已一年餘。
余作痰火治,用順氣消痞丸(遠志肉、酒炒黃連、薑製厚朴各二兩,海藻、昆布、青皮、山楂肉、神麯、蒼朮、川歸、枳實各一兩,玄明粉六兩,同牛肉一斤,切碎煮熟,焙乾,同前諸藥為末,醋煮蒸餅糊為丸。每服二錢,空心湯下。未及一月而塊消痛止。)又治一人,右脅塊痛,用三補丸加梔子、蒼朮,服至半月而愈。
所謂六腑之積者如此。其餘菜果、酒肉、寒冷等積,可類推焉。腑之積甚者倒倉法治之,此皆內積之症治者也。又有外積者,作於皮膚四肢之位也。如癰疽、瘰癧、瘧母之類,治各從其所宜。夫癰疽屬陽者,仙方活命飲之類;屬陰者,內托復煎湯類。瘰癧未消者,破結散之類;已破者,如神散之類。
瘧母,又名肥氣,宜降痰火之劑。余嘗治一人,瘧後左脅之下皮裡膜外有塊,大如掌許,用七胰散治之,(瓦楞子煨、天蓼花子各二兩,為末,豬胰七個,針亂刺孔,同玄明粉四兩煮熟,入前二末,搗爛,焙乾,為末。每服二錢,酒下。為丸服亦可。)服之而效,此皆外積之症治者也。
且以聚病言之,夫內聚者腹中走痛也,由於氣虛不能運行故耳。余嘗治一人,腹中有塊作痛,或上或下,或有或無,此聚也。治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當歸、枳殼、木香之類而止,此內聚之症治者也。又有外聚者,亦由氣衰滯於四肢百節作痛,痛作隨腫,痛退隨消。經曰:先痛而後腫者,氣傷形也。
此也。治用補氣散邪之劑,如人參、黃耆、白朮為君,佐以羌活、五加皮、薏苡仁之類,此外聚之症治者也。由是觀之,積者,由於氣、血、痰、食、水、火之所成,而有臟腑外內之分也。聚者,由於氣虛不運之所致,而有表裡邪正之別也,則常變虛實之治得矣,《難經》之說云乎哉!
湯氏,三稜散,治積氣肚痛。
砂仁,甘草(炒),益智仁(炒,去殼),三稜,莪朮,青皮(去穰,炒。各等分)
上末,白湯點下。
散聚湯,久氣積聚,狀如癥瘕,隨氣上下,心腹絞痛,攻刺腰脅小腹䐜脹,大小便不利。
半夏,檳榔,當歸(各三分),陳皮,杏仁(去皮尖,炒),桂(各二兩),茯苓,甘草(炙),附子(泡),川芎,枳殼,厚朴,吳茱萸(湯洗。各一兩),大黃(看勢輕重用)
每服四錢,水煎。大便利者去大黃。
大七氣湯,治同上。
京三稜,蓬朮,陳皮,益智,香附(各一兩半),肉桂,藿香,甘草,青皮,桔梗(各三兩)
每服五錢,水煎。
玄胡丸,內消癥瘕,氣結,蟲煩,心腹脹痛。
玄胡索,川歸,青皮,木香,雄黃(飛,另研),檳榔,廣朮(炮。各四兩),京三稜(炮,六兩)
上末,入雄黃拌勻,糊丸,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薑湯下,不拘時。
木香三稜散,和胃進食,消化生冷物,心腹刺痛。
木香,神麯(炒。各一兩),京三稜(炮),甘草(炙。各二兩),廣朮(六兩),益智,橘紅(各四兩)
上末,每二錢,入鹽,沸湯點服。
五食丸,虛實積氣,蠱脹積塊,水氣,年深癥瘕。
大戟(去皮),甘遂(生。各半兩),牙皂(去皮子,生),芫花(醋浸一宿,炒黃),胡椒(各一兩),巴豆(去心膜,二十個,研,半兩)
上末,入巴豆和勻,糊丸,綠豆大。每服五七丸,氣實者十丸,夜臥,水一盅,用白米、白麵、黑豆、生菜、豬肉各少許,煎至半盅,去渣,用湯下藥。忌油膩黏滑物。
聖散子,遠年積塊,及婦人乾血氣。
硇砂,麥糵(各六兩),大黃(八兩),乾漆(燒過),萹蓄,茴香(炒),檳榔(各一兩),如婦人乾血氣,加穿山甲二兩,炮。
上細末,每三錢溫酒調下,仰臥。此藥只在心頭,至天明大便如魚腸,小便赤,為驗。並無毒,神效。小兒用一錢,十五以上二錢,空心服之更效。
荊蓬煎丸,破痰癖,消癥塊,及冷熱積聚,順氣消食。
木香,檳榔,枳殼,青皮,茴香,三稜(各一兩,酒浸,冬三日,夏一日),廣朮(二兩,醋浸,冬三日,夏一日。以去皮巴豆二十個,同炒黃色,去巴豆不用)
上末,糊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薑湯下。
三稜丸,治五穀等積食。
陳倉米(一兩,巴豆五枚,去殼同炒焦色,去巴豆不用),陳皮,三稜(各一兩),砂仁(各二錢),麥芽,木香(各一錢)
上末,醋糊丸,綠豆大。每十五丸至二十丸,薑湯,食遠服。
麴櫱丸,治熱酒積,噫酸脅痛。
神麯,麥芽(各一兩),黃連(五錢,同巴豆五粒炒黃色,同用)
上末,沸湯和丸,桐子大。每五十丸,食遠薑湯送下。
一方,治冷酒積。平胃散加丁香、砂仁、麥芽、神麯、薑、棗、鹽煎服。
水積丸
甘遂一錢,為末,以豬槽頭肉一兩,細切,搗爛,和末作一丸,紙裹火煨令香熟,取出。臨臥嚼細,酒嚥下,取下病根。若治酒積,用棗湯吞下。
涎積炒粉丸,積聚涎塊結於心腹,乾嘔刺痛。
蚌粉(一兩),巴豆(七枚,去殼及膜)
上二味,同炒赤色,去巴豆,以醋丸,桐子大。丈夫臍腹痛,炒茴香酒下二十丸;婦人血氣,姜酒下;敗血衝心,童便和當歸酒服;常服薑湯下。
茶積丸,治茶積,飲食減少,面黃腹痛。
陳倉米(半升,巴豆七粒,去殼同炒赤色,去巴豆),青皮,陳皮(各二兩)
上末,醋丸,如綠豆大。每二十丸,食後淡薑湯下。
又方,花椒為末,麵糊丸,桐子大。每二十丸,茶湯任下。
茶瘕散,治茶積。
黃芩,石膏,升麻(等分)
為末,每三錢,砂糖湯調下。
鱉甲桃仁煎丸,治諸積。
桃仁(泡,去皮尖,五兩,水研濾汁三升),三稜(煨),木香,檳榔,青皮(各一兩),鱉甲(醋炙黃,三兩)
上末,將桃仁汁慢火熬二升,再加醋一升,再熬如糊,和藥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淡醋湯下,空心食前,日二服。
晞露丸,感寒氣凝結腸外,久為癥瘕疼痛,名腸覃。
廣朮,三稜(各一兩,酒浸,用巴豆三十粒,去殼,同朮、稜炒黃色,去巴豆不用),乾漆(炒),川烏(炮,各五錢),茴香(炒),青皮,雄黃(各三錢),穿山甲(炮,二錢),硼䃋(四錢,研),輕粉(一錢),麝香(五分)
上薑汁糊丸,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薑湯下。
阿魏丸,諸積聚癥瘕痞塊。
山楂,南星(皂角水浸),半夏(同上),麥芽,神麯,黃連(姜炒。各一兩),連翹(炒),阿魏(醋浸),瓜蔞,貝母(各五錢),石鹼,風化硝,蘿蔔子,胡黃連(各二錢半)
上末,薑汁浸,蒸餅糊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薑湯下。
見睍丸,婦人石瘕,狀如懷子者。
大附子(炮),鬼箭羽,紫石英(各三錢),肉桂,玄胡索,澤瀉,木香(各二錢),血竭,水蛭(一錢,炒煙盡),檳榔(二錢半),桃仁(三十枚,炒),三稜(五錢),大黃(二錢,同三稜酒浸一宿,焙)
上末,酒糊丸,桐子大。每三十丸,食前鹽湯或酒下。
脾積膏,治諸積神效。
雞子(五枚),阿魏(五分),黃蠟(一兩)
鍋內一處煎,分作十服,溫湯空心服。諸物不忌。設腹痛是積化動,十日後當有血從大便中出,是其效也。
煎紅丸專治久積有蟲者。
雷丸,檳榔,三稜,莪朮(各醋煮),木香,蕪荑,黑醜,狗脊,大黃,使君子,鶴蝨,牙皂,錫灰,茵陳,黃丹(各等分)
為末,以茵陳煎湯為丸,梧子大,外以黃丹為衣。大人每服三錢,小兒每用一錢,空心以酒下。(福建者,以冷茶吞。)
奇驗方,黑羊肝一副,入左顧牡蠣三錢,黃蠟一兩,水煮肝爛,食肝並湯,空心,食肝盡即效。但不厭其苦,須多服效。
敷方,蕎麥麵水調,圍硬處,內用皮硝蔥重重鋪三層,以火熨之,日三次。外服橘半枳朮丸加莪朮。
又方,以紅曲為糟,將生威靈仙同搗極爛敷之,外覺痞塊消即拭去,遲恐壞肌膚。
熨痞方,吳茱萸三升,研碎,酒煮熟,以布裹熨癥上,冷更炒,更番熨之,癥逐移走,熨之消乃止。
二仙膏,貼痞氣及積塊。
明礬,雄黃
為末,先將二兩,水糊和成膏,貼患處,俟大便如膿下即愈。未愈,再以二兩和膏,貼之即效。
七胰散(汪子良論中七胰散有瓦楞子)
只用皮硝七錢,每一錢擦一胰,醃七日,鐵器上焙乾燥,為末。又水紅花子只用七錢,無瓦楞子。
羅太無,乾柿丸,取虛實積下膈甚妙。
硃砂(飛為衣),沒藥,牙皂(去皮弦子,為末),乾薑(炮),乾漆(炒煙盡),三稜(炮),輕粉,青礞石(煅。各一錢),巴豆(三十粒,去皮膜,醋煮十沸),水銀(一錢,鉛一錢,結成砂子)
上末,和勻,飯丸,綠豆大。煎柿蒂湯冷下三丸或五丸,有孕婦人勿服。
神功助化散,男婦腹中痞塊,不拘氣血食積所成。
萹蓄,麥芽(各五錢),瞿麥穗,甘草(各五分),木香(一錢半),沉香,神麯(各二錢半),大黃(二兩)
上末,和勻,男以淡竹葉、甘草等分煎湯,及無灰酒同調服。婦以紅花、燈心、當歸等分煎湯,及無灰酒同調服。(俱酒多於湯。)忌油膩、動氣之物及房事一月。其藥夜服,大小便見惡物為度。此方神妙,不可盡述。
紅丸子,大人脾積氣滯,胸膈滿悶,面黃,腹脹,四肢無力。酒積不食,乾嘔不止,脾連心胸及兩乳痛,婦人脾血積氣,諸般血癥、氣塊,及小兒食積,骨瘦,面黃,腹脹,氣急,不嗜飲食,漸成脾虛,並宜服之。(方見傷食),。
二賢散,進食消積塊。
橘紅(一斤,淨),甘草(四兩),鹽(半兩)
用水三四碗,從早煮至夜,以爛為度,水乾則添,日乾,為末,淡薑湯調下。有塊者加薑黃半兩,氣滯者加香附二兩,俱同前藥煮。氣虛者加沉香半兩,噤口痢加蓮肉二兩,去心,俱另人。
小三稜煎,食瘕,酒癖,血癥,氣塊,時發刺痛,全不思飲食,積不消,心腹堅脹,痰逆嘔噦,噫酢吞酸。
京三稜,蓬朮(各四兩),芫花(一兩,去梗葉)
上同入甕器中,用米醋五升浸滿,封器,以炭火煨令乾,取出稜、術,將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,焙乾,為末,醋糊丸,綠豆大。每十五丸,薑湯下。
豬腰子方,治腹中有塊。
豬腰子一雙,切薄片,木鱉子肉一兩,與豬腰片相間縛定,外用濕紙包,火煨熟,去紙,擂盆內搗如泥,入黃連末和丸。每二十丸,烏梅甘草湯下。第二服二十五丸,三服三十丸,漸加至以痛為度。大便利,其塊自消,神效。
《元戎》,溫白丸,治心腹積聚久壅,痞塊大如杯碗;黃疸,嘔吐,滿悶,上氣腹脹,心下堅結,上搶心,傍及脅;十種水病,八種痞塞;翻胃、吐逆,噎膈;五種淋疾,九種心疼;積食不消成瘧,連年不瘥;及一切風,身體頑痹,不知痛癢,或半身不遂,眉發墮落;七十二種風,三十六種遁屍疰忤,癲癇;或婦人諸疾,斷續不生,下淋瀝,五邪失心,憂愁思慮不樂,飲食無味,月水不調,及一切病有似懷孕,羸瘦,困弊,或歌,如鬼所使等症。
川烏(去皮臍,炮,二兩半),紫菀,菖蒲,柴胡,厚朴(制),吳茱萸,桔梗,皂莢(去弦子,炒),茯苓,乾薑(炮),人參,黃連,巴豆(去油,研炒),桂,蜀椒(去目,炒。各五錢)
上末,入巴豆令勻,蜜丸桐子大。每三丸,薑湯下,食後,臨臥服,加至五六丸止。
肝之積肥氣,溫白丸加柴胡、川芎治之;心之積伏梁,溫白丸加菖蒲、桃仁、黃連治之;脾之積痞氣,溫白丸加乾薑、吳茱萸治之;肺之積息賁,溫白丸加人參、紫菀治之;腎之積奔豚,溫白丸加丁香、茯苓、遠志治之。
肥氣丸,肝之積在左脅下,如覆杯,脈弦而細。
青皮,當歸,蒼朮(各一兩半),蛇含石(煅,醋淬七次),蓬朮,三稜,鐵孕粉(各二兩,與三稜。蓬朮同入醋煮一伏時)
上末,醋煮,米糊丸,綠豆大。每四十丸,當歸酒送下。
伏梁在心下結聚不散,用桃奴三兩,為末,空心溫酒調下。桃奴,樹上干桃子是也。(正月採,經冬不落者。)
肺喘久不愈為息賁,,五靈丸。
五靈脂(二兩半),木香(半兩),馬兜鈴(炒,一兩),葶藶
上末,棗肉丸,桐子大。每二十丸,薑湯下,日三服。
《本事》云:肺之積曰息賁,在右脅下,大如杯,令人洒洒寒熱,喘嗽,發肺癰,,棗膏丸。
葶藶子,陳皮,桔梗(各等分)
上後二味末,入葶藶研勻,煮肥棗肉和丸,桐子大。每五七丸,米飲下。予嘗患停飲,久漬肺經,食已必嚏喘,覺肺系大急,服此良驗。
當歸丸,治婦人月經不調,血積。
當歸,赤芍,川芎,熟地,京三稜,廣朮(各五分),神麯,百草霜(各二錢半)
上末,酒糊丸,桐子大,溫水下。
尚書媳婦馬氏,年三十二,腹中血塊作疼,經五六年,形已骨立,眾皆曰不可為,奈其未死,何家甚貧,而大小愍之。一日召杜至,告杜曰:但以濟物為懷則可,業已請召明公非所言也。遂以少物帛贈杜,杜不受,曰:但服其藥必獲安,無以是為疑。
遂示方,用沒藥、牛膝、乾漆、當歸各半兩,硇砂、木香、水蛭炒、紅娘子炒、紅花、牡丹皮、硃砂各一分,海馬一個,斑蝥去翅足炒,十四個,為末,酒醋各半斤,熬為膏,每日天明用一皂子大,酒醋化下。一月病退,六十日漸安,果如其言。
黑神丸
神麯,茴香(各四兩),木香,川椒(炒香出汗),丁香(各半兩),檳榔(四個),乾漆(六兩,半生半熟,用薑湯煮半日令香)
上除椒漆外,五物皆半生半炒,為細末,用前生熟漆和丸,彈子大。又用茴香十二兩,鋪陰地蔭干,候外干,並茴香收器中,至干,去茴香,用治腎氣膀胱痃癖,及疝墜,五膈,血崩,產後諸血,漏下赤白,並一丸,分四服。死胎一丸,皆綿灰酒下。若難產,炒葵子四十粒,杵碎,酒煎下。
諸疾下過三服,痃氣十服,膈氣癥癖五服,血瘕三丸。一婦有塊如杯,每發痛不可忍,諸藥莫愈,投此丸三服,杯塊盡消,終身不復作矣。
沒藥散,治一切血氣,臍腹作痛,產後惡露,兒枕痛。
血竭,沒藥(並細研),桂心,當歸,蒲黃,紅花,木香,玄胡索,乾漆(炒),赤芍(各等分)
上細末,每服二錢,熱酒調下,食前。血塊衝心痛甚者,以大順散三錢,酒調服,立止。
牡丹散,婦人久虛羸瘦,血塊走注,心腹疼痛。
牡丹皮,玄胡索,桂心,當歸(各一兩),牛膝,赤芍藥,莪朮(各三兩),京三稜(一兩半)
每服三錢,水酒各半盞,煎服。
芍藥湯,治產後諸積不可攻,宜養,去熱。
芍藥(一斤),黃芩,茯苓(各六兩)
上每服半兩,水煎,日三服。
帝曰:病脅下滿氣逆,二三載不已,是為何病?岐伯曰:病名曰息積。此不妨於食,不可刺灸,只為導引,服藥,藥不能獨治也。(「奇病論」王注云:氣逆息難,故名息積也。用息賁法治之亦可。)
磨積丸
胡椒(一百五十粒),木香(二錢半),全蠍(十枚,去毒)
上末,粟米糊丸,綠豆大。每十五丸,陳皮湯下。
化氣湯,治息積。
木香,砂仁,桂心(各二錢半),甘草(炙),茴香(炒),丁香皮,青皮,陳皮,乾薑,蓬朮(炮,各半兩),沉香,胡椒(各一錢)
上末,每服二錢,姜蘇鹽湯調下,婦人醋湯服。
肝之積,肥氣丸,治積在左脅下,如覆杯,有頭足,久不愈,令人咳逆㾬瘧,連年不已。
厚朴(半兩),黃連(七錢),柴胡(二兩),椒(四錢),巴霜(五分),川烏(炮,去皮臍,一錢二分),乾薑(五分),皂角(去皮弦子,煨,一錢半),白茯苓(一錢半),廣朮(炮),昆布,人參(各二錢半),甘草(三錢)
上除茯苓、皂角、巴豆外,為極細末,再另研巴霜,旋入和勻,煉蜜丸,桐子大。初服二丸,一日加一丸,二日加二丸,漸加至大便微溏,再從兩丸加服,周而復始,積減大半勿服。
上後積藥,依此法服之。春夏秋冬另有加減法,在各條下。秋冬加厚朴一半,通前重一兩,減黃連一錢半。若治風癇,於一料中加人參、茯苓、菖蒲各三錢,黃連只依春用七錢,雖秋冬不減。淡醋湯,空心服下。
加減肥氣丸,治同前,仲夏合此。
柴胡,厚朴(各半兩),黃連(一兩),川椒,甘草(各五分),肉桂,川烏(各二錢),巴霜(六錢),乾薑,人參(各半兩)
上細末,旋入巴霜,研勻,煉蜜丸,桐子大。初服二丸,一日加一丸,二日加二丸,漸加至大便微溏,再從二丸加服。空心,淡醋湯下,大便利。秋冬去乾薑半錢,加厚朴一倍,減黃連一半。
心之積,伏梁丸,起臍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,久不愈,令人心煩。
黃連(一兩半),人參,厚朴(去皮,薑製。各半兩),黃芩(三錢),肉桂,紅豆,茯神,丹參(各一錢),菖蒲,乾薑,巴霜,川烏(炮,去皮臍。各五分)
上末,研巴霜,旋入和勻,煉蜜丸,桐子大。初服二丸,日加一丸,漸加至大便溏,從二丸加服。食遠,淡黃連湯下。周而復始,即減半勿服。秋冬加厚朴半兩,減黃連半兩,黃芩不用。
鱉甲湯,治伏梁積氣,心下如臂,痞痛不消,小便不利。
鱉甲(去裙,醋炙黃色),三稜,大腹皮,芍藥,當歸,柴胡,生地(各一兩),官桂,生薑(切片,焙乾。各三分)
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入生薑、木香半錢,同煎至八分,空心溫服。
脾之積,痞氣丸,在胃脘,腹大如盤,久不愈,令人四肢不收,發黃疸,飲食不為肌膚。
厚朴(制,半生半炒),黃連(八錢),吳茱萸,黃芩,白朮(各三錢),白茯苓(另為末),澤瀉(各一錢),巴豆霜(另研,四分),乾薑(炮),縮砂,茵陳(各一錢半),川烏(炮,去皮臍),川椒(炒。各五分),桂(四分),人參(一錢)
上末,旋入巴霜、茯苓和勻,煉蜜丸,桐子大。初服二丸,日加一丸,漸加至大便微溏。再從二丸加服。食遠,淡甘草湯下。周而復始,積減大半勿服。
加減痞氣丸,孟秋合此。
黃芩(酒炒),益智,吳茱萸,歸尾,橘紅,附子(各三分),厚朴(一錢),黃連(酒炒),半夏,紅花(各五分),青皮,廣朮,神麯,茯苓,昆布,熟地,人參,炙甘草,巴霜,葛根(各二分),澤瀉
上末,蒸餅糊丸,桐子大。初服二丸,日加一丸,加至大便微溏,再從二丸加服,淡甘草湯下。
《宣明》,白朮丸,治息積脅下,氣逆妨悶,喘息不便呼吸,引痛不已,不可針灸,宜導引服藥爾。
白朮,枳實,官桂(各一兩半),人參(二兩),桔梗(醋炒),陳皮,甘草(各一錢)
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溫酒下,日三服。
加減息賁丸,仲夏合此。其積為病,寒熱喘咳,氣上奔,脈澀,失精,亡血,氣滯則短氣,血凝泣則寒熱相參,氣分寒,血分熱,治宜益元氣,泄陰火,破氣,消其堅也。
川烏,乾薑,桔梗,白豆蔻(各一錢),人參,桂枝(各二錢),陳皮(八錢),黃連(一兩三錢),紫菀,厚朴,茯苓,川椒(炒,去汗),京三稜,天門冬(去心。各一錢半),青皮(七分),紅花(少許),巴豆霜(四分)
上末,蒸餅糊為丸,桐子大。初服二丸,日加一丸,加至大便微溏,從二丸加服,食前薑湯下。忌酒、面、辛辣、生冷物。
腎之積,奔豚丸,發於小腹,上至心下,若豚狀,或上下無時,久不已,令人喘逆,骨痿少氣,及男子內結七疝,女從瘕聚帶下。
苦楝(酒者,三錢),黃連(炒,五錢),白茯苓,澤瀉,菖蒲(各二錢),川烏(炮),丁香(各五分),玄胡索(一錢半),全蠍,附子,獨活(各一錢),巴豆霜(四分),厚朴(薑製,七錢),肉桂(三分)
上末,旋入巴豆霜、茯苓和勻,蜜丸桐子大。服法如前,食遠,淡鹽湯下。秋冬加厚朴半兩。如積熱堅大,先服前藥不減,於一料中加牡蠣三錢,疝帶勿加。如大積大聚,消其大半乃止藥,過劑則死。如積滿腹,或半腹,先治其所起是何積,當先服本臟積藥,諸疾自愈,是其本也,余積皆然。如服藥人覺熱,加黃連;如服藥人氣短,加厚朴;如服藥人悶亂,減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