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一卷 (8)
第十一卷 (8)
1. 頭汗
王海藏云:頭汗出,齊頸而還,血癥也。額上偏多,何謂也?曰:首者,六陽之所會也,熱熏蒸則汗出也。額上偏多,以部分左頰屬肝,右頰屬肺,鼻屬中州,頤屬腎,額屬心,三焦之火,涸其腎水,溝渠之餘,迫而上入於心之分,故發為頭汗。而額上偏多者,屬心之部,而為血癥也。
至於雜症,陰火迫腎水上行,入於心為盜汗或自汗,傳而為頭汗出者,或心下痞者,俱同血癥倒治之。無問傷寒雜病,酒積下之。而心下痞者,皆血癥也。(可參痞門同治。)
生生子曰:頭汗亦非止血之一字可盡。予族伯,每飲食入腹,則登時頭面汗出如雨,齊頸而還,稍頃自收。此胃中有熱,陽氣虛甚而然。何則?頭面屬陽明為多,飲食入胃,衝動其熱,如霧露之升騰,越出而為汗。經謂云出天氣,雨出地氣是也。觀海藏以痞症為對,俱同血癥例治之。
緣其以下多亡陰,謂亡陰而陽失依附,故飛越也。今益脾土而以血藥兼之,可謂得治法之本矣。
白話文:
王海藏說:頭上出汗,一直流到脖子再退回去,這是血癥。額頭上的汗特別多,這是為什麼呢?他說:頭部是六陽匯聚的地方,熱氣蒸騰就會出汗。額頭上的汗特別多,因為左邊臉頰屬肝,右邊臉頰屬肺,鼻子屬中州,下巴屬腎,額頭屬心,三焦的火氣耗損了腎水,多餘的水分被迫向上進入心臟部位,所以就會出頭汗。而額頭上的汗特別多,屬於心臟部位,所以是血癥。
至於其他病症,陰火迫使腎水向上,進入心臟就會盜汗或自汗,傳導到頭部就變成頭汗,或者心下痞的,都跟血癥一樣要倒著治療。不論是傷寒還是雜病,用酒來瀉下去。心下痞也是血癥。(可以參考痞門的治療方法。)
生生子說:頭汗不只用血癥一個詞就可以解釋完。我的族伯,每次吃東西,馬上就頭面汗出如雨,一直流到脖子再退回去,一會兒就自己止住了。這是胃中有熱,陽氣虛弱造成的。為什麼呢?頭面屬於陽明經較多,吃東西進到胃裡,就會刺激熱氣,就像霧露上升一樣,往上冒出來就變成汗了。經書上說,汗出是天上的氣,雨出是地上的氣,就是這個道理。海藏認為這是痞症,跟血癥一樣,都要用同樣的方法治療。
因為下面的陰氣大多會虧損,也就是陰氣虧損而陽氣失去依附,所以就往外跑。現在補益脾土,同時用血藥治療,就可以說是找到了治療的根本方法了。
2. 手足汗
手足汗乃脾胃濕熱內郁所致,脾胃主四肢。亦有腸胃中有實熱者,仲景承氣症,謂手足濈濈然汗出,乃腸胃熱甚而傍達四肢也。
東垣,安胃湯,治因飲食汗出,日久,心中虛風虛邪,久則令人半身不遂,見偏風痿痹之病,先除其汗,剽悍之氣按而收之。
黃連,五味子,烏梅(去核),生甘草(各一錢),炙甘草(六分),升麻(四分)
水二盅,煎一盅,食遠溫服。忌濕面,五辛大料,發熱之物。
白話文:
手腳出汗是脾胃濕熱內鬱導致的,脾胃主管四肢。如果腸胃中有實熱,也就是仲景所說的承氣證,就會出現手腳不停冒汗的現象,這是因為腸胃的熱氣過盛,蔓延到四肢所致。
東垣的安胃湯可以用來治療因飲食而導致的汗出,日久後會造成心虛風邪,久而久之還會導致半身不遂,出現偏風痿痹的病症。因此,要先止汗,再用辛辣之氣按壓收斂。
用黃連、五味子、烏梅(去核)、生甘草(各一錢)、炙甘草(六分)、升麻(四分)
水兩盅,煎成一盅,飯後溫服。忌食濕面、五辛大料等發熱的食物。
治腳汗。
白礬,乾葛(等分)
每用五六錢,水三碗,煎十數沸,洗。逐日洗一次,才三五日,自然無汗。
白話文:
治療腳部多汗的方法:使用白礬和乾葛各一半,每次取五六兩,加入三碗水中煮至十幾次沸騰後,再清洗。每天洗一次,只要三四天,腳部就不會有多餘的汗水了。
3. 無汗
丹溪曰:盛夏浴食無汗為表實。一人脈澀而短,重取而弱,此久受濕傷,且多年無汗,過勞身熱,倦怠如沙病狀。
蒼朮,白朮,芍藥,甘草,紅花(各五錢),陳皮(六兩),當歸身(二兩)
分六帖,姜三片,煎服。
治夏月無汗成久嗽病,,半蘇散。
半夏,紫蘇葉
二味為末,入蛤粉、神麯、蜆殼灰等分,為末,以桃仁泥五錢,瓜蔞穰一枚,為丸。先服三拗湯三帖,卻服此丸,臨臥白湯送下七十丸。
白話文:
丹溪先生說:盛夏時節,飲食後沒有出汗,就屬於表實證。有一個人,脈象沉澀而短促,再重按下去就變得微弱,這是長期受到濕邪侵襲,且多年沒有出汗,過度勞累導致身體發熱,疲倦乏力,就像沙病一樣的症狀。
藥方:蒼朮、白朮、芍藥、甘草、紅花(各五錢)、陳皮(六兩)、當歸身(二兩)
將藥材分成六帖,加入三片薑,煎水服用。
治療夏季無汗導致久咳的病症,可以用半蘇散。
半夏、紫蘇葉
將這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蛤粉、神麴、蜆殼灰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,再用桃仁泥五錢、瓜蔞穰一枚,搓成丸藥。先服用三拗湯三帖,然後再服用此丸藥,睡前用白湯送服七十丸。
治虛勞自汗不止,,芍藥黃耆湯。
黃耆(二兩),白芍藥,白朮(各一兩半),甘草(一兩)
每服五錢,煨姜三片,棗一枚,水煎服。
參朮散,治同前,陽虛甚者加附子。
人參(一兩半),白朮(二兩),桂心(七錢)
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治療虛勞自汗不止,可用芍藥黃耆湯。黃耆二兩,白芍藥、白朮各一兩半,甘草一兩。每服五錢,用薑三片、大棗一枚,水煎服用。參朮散,功效相同,陽虛嚴重的患者可以加附子。人參一兩半,白朮二兩,桂心七錢。每服五錢,水煎服用。
4. 消癉門
(啟玄子注:癉為消熱病也。)
渴而多飲為上消,消穀善飢為中消,渴而便數有脂膏為下消。
東垣曰:上消者,舌上赤裂,大渴引飲。經曰: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是也。以白虎湯加人參主之。
潔古曰:上消者上焦受病,又謂之膈消。多飲水而少食,大便如常,小便清利,知其燥在上焦,治宜流濕以潤其燥。
上消者,經謂之膈消,渴而多飲是也。
治上、中、下三消水火圖:
上消:熬豬肚湯,羊肉冬瓜湯。上消手太陰,(大渴不止。)麥門冬飲子、化水丹。
白話文:
口渴卻大量喝水屬於上消,吃飯容易餓是中消,口渴且頻繁排泄並帶有油脂則為下消。上消患者舌頭上會出現紅色裂痕,口渴難耐,大量飲水。這是因為心火移熱於肺,導致肺熱所引起的上消。治療上可以使用白虎湯加入人參。上消也稱為膈消,是由於上焦受病引起的。患者會大量喝水,卻食慾不振,大便正常,小便清澈,這說明燥熱停留在上焦,應以滋潤的方法來治療。上消就是指口渴且大量喝水的病症。治療上消、中消、下消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,例如上消可以喝豬肚湯、羊肉冬瓜湯,也可以服用麥門冬飲子、化水丹。
中消:調胃承氣湯。癉成消中,而數小便,消中足陽明,胃熱消穀善飢,易老順氣散。
下消: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則便溺有節。腎氣丸、地黃丸,腎消足少陰,(飲少溲多,小便如膏。)內化丸、風髓丹。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,則渴飲不思。
東垣論消渴,末傳能食者,必發腦疽背瘡;不能食者,必傳中滿鼓脹。《聖濟總錄》皆為必死不治之症。惟潔古分而治之。能食而渴者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;不能食而渴者,錢氏白朮散倍加葛根主之;上中既平,不復傳下消矣。前人用藥,厥有旨哉。或曰:末傳瘡疽者,何也?此火邪勝也。
白話文:
如果上焦(即胸部)出現消瘦,可以用調胃承氣湯治療。如果消瘦集中在中焦(即腹部),而且經常小便,說明是足陽明經(胃經)的問題,可能是胃熱消穀善飢,容易衰老,可以用順氣散治療。
如果下焦(即下腹部和腿部)出現消瘦,應該補益腎火,消除陰邪,才能使大小便正常。可以用腎氣丸或地黃丸治療,因為腎消是足少陰經(腎經)的問題,表現為喝水少但小便多,小便像膏一樣。也可以用內化丸、風髓丹等藥物治療。另外,應該滋養腎水,抑制陽氣,才能解決口渴卻不想喝水的問題。
東垣認為,消渴的後期,如果還能吃東西,就會長腦疽和背瘡;如果不能吃東西,就會出現腹部脹滿。聖濟總錄認為這都是必死無疑的病症。但是潔古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,他認為應該分情況治療。如果能吃但口渴,就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;如果不能吃但口渴,就用白朮散,並且加倍葛根治療。如果上焦和中焦都好了,就不會再傳到下焦。前人用藥確實很有道理。有人問為什麼消渴後期會長瘡疽,這是因為火邪太盛了。
其瘡痛甚而不潰,或赤水者是也,經曰:有形而不痛者,陽之類也,急攻其陽,無攻其陰。治在下焦,元氣得強者生,失強者死。末傳中滿者,何也?以寒治熱,雖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。然臟腑有遠近,心肺位近,宜制小其服;腎肝位遠,宜制大其服,皆適其至所為故。
如過與不及,皆誅罰無過之地也。如膈消、中消,制之太急,速過病所,久而成中滿之疾。正謂上熱未除,中寒復生。非藥之罪,失其緩急之宜也。處方之際,宜加審焉。
《總錄》論消渴有三種:一曰渴而飲水多,小便數,有脂似麩片而甜者,消渴病也。二者吃食多,不甚渴,小便少有似油而數者,消中病也。三者雖渴,飲水不能多,腿腳瘦小痿弱,小便數,此腎消也。特忌房勞。
白話文:
其病症疼痛但未潰破,或者有紅色分泌物的情況,經典中提到:有形狀但不痛的病症,通常屬於陽性病徵,應當急攻其陽,而不是攻擊其陰。治療主要集中在下焦,若元氣強健則可存活,反之則會死亡。如果病情傳至中焦導致滿脹,這是什麼原因呢?用寒涼方法治療熱症,即使是高明的醫生也不能完全拋棄既定原則。然而,臟器和臟腑的距離不同,心肺位置接近,適合使用較小劑量的藥物;腎和肝位置遠離,則適合使用較大劑量的藥物,都是為了適應各自的位置需求。
如果藥量過於充足或不足,都可能會對病患造成不應有的影響。例如膈消、中消,如果治療過於急迫,速度超過了病竈,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中焦滿脹的疾病。這就是說上部熱症還未清除,中部卻又出現寒症。這並不是藥物本身的問題,而是因為未能適時調整藥物的使用方式。在開具藥方時,應該要更加謹慎。
《總錄》中論述消渴病有三種:一種是口渴且喝水量多,尿頻,尿液有如油脂狀且帶甜味的,這是消渴病。第二種是飲食量大,但不太口渴,尿量少且頻繁,類似油脂的,這是中消病。第三種即使口渴,但喝水量不多,腿部瘦弱,尿頻,這是腎消病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這些病狀均應避免房事勞累。
《千金方》云:消渴病宜慎者有三:一忌酒,二忌房勞,三忌鹹食及面。能慎此三者,雖不服藥,亦可自愈。消渴之人,愈與未愈,嘗須慮患大癰,必於骨節間忽發癰疽而卒。
《內經》云:熱中消中,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。石藥發瘨,芳草發狂。芳草之氣美,石藥之氣悍,二者其氣急疾堅勁。故非緩心和人,不可以服此二者。
東垣謂滑石治渴,本為竅不利而用之。以燥能亡津液也。天令濕氣太過者當用之,若無濕而用之,是犯禁也。(小便不利而渴,知內有濕也;小便自利而渴,知內有燥也。濕宜泄之,燥宜潤之。)
白話文:
《千金方》提到,對於消渴症狀的患者,有三個應當謹慎的事項:一是避免飲酒,二是避免房勞,三是避免食用過鹹的食物以及麵食。如果能夠謹守這三個原則,即使不服用藥物,也能夠自行康復。消渴症狀的患者,在病情好轉或未好轉時,都應該擔心可能出現大的腫瘍,可能會在骨骼間突然發生腫瘍並迅速惡化。
《內經》指出,熱性或中焦消化不良導致的消渴,不適合服用膏、粱、芳草和礦物藥物。服用礦物藥物會導致癲癇,芳草類藥物則會使人變得狂躁。芳草的氣味甜美,礦物藥的氣質強烈,兩者氣質都急迫且堅韌。因此,除非心態平和的人,否則不宜服用這兩種藥物。
東垣認為,使用滑石治療口渴,主要是因為尿路不暢而使用它。這是因為滑石具有吸濕性,能奪取身體的水分。如果天氣潮濕過度,應該使用滑石;但如果沒有潮濕的情況而仍然使用,就是違反規定了。若小便不通暢而感到口渴,表示體內可能有濕氣;若小便自由流暢卻仍感到口渴,則表示體內可能有乾燥的情況。對於濕氣,應該通暢排出;對於乾燥,應該滋潤補充。
《內經》云:脈實大,病久可治;脈懸小堅,病久不可治。又《脈經》曰:消渴脈數大者生,細小浮短者死。
【上消治例】(渴而多飲為上消。)
丹溪云:治消渴,養氣、降火、生血為主。瓜蔞根治消渴之神藥。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。
人參石膏湯,治膈消,中焦煩渴,不欲多食。
人參(五錢),石膏(一兩),知母(七錢),甘草(四錢)
每五錢,水煎,食後溫服。
潔古治能食而渴者,白虎倍加人參湯主之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脈象實大,病症即使久病也容易治癒;脈象懸小堅,病症即使久病也很難治癒。另外,《脈經》也記載:患消渴病,脈象數大者能活,細小浮短者會死。
治療上消(指渴而多飲的消渴症)的例子:
丹溪翁說:治療消渴症,以養氣、降火、生血為主要原則。瓜蔞根是治療消渴症的神藥。心火移熱到肺,傳變為膈消。
人參石膏湯,主治膈消,中焦煩渴,不欲多食。
方劑:人參五錢、石膏一兩、知母七錢、甘草四錢。
用法:每劑五錢,水煎,飯後溫服。
潔古先生治療能吃卻渴的消渴症,以白虎湯加倍人參為主。
王海藏治脾胃虛弱,大渴不止而食少,小便不利,大便不調,精神短少,腹窄狹如繩束。
白茯苓,橘紅(各一兩),生薑(五錢)
上煉蜜丸,彈子大。每二丸,空心白湯化服。忌生冷硬物、怒發、思慮過度。如脈弦或腹中急甚者,加甘草三錢。
易老門,冬飲子,治老弱虛人大渴。
人參,枸杞子,白茯苓,甘草(各三分),五味子,麥門冬(各五錢)
加姜,水煎服之。
白話文:
王海藏治療脾胃虛弱的方子:
王海藏醫生治療脾胃虛弱、口渴不止卻食慾不振、小便不利、大便不調、精神萎靡、腹部瘦小如繩索般的病人,使用以下方子:
藥方一:
- 白茯苓、橘紅(各一兩)
- 生薑(五錢)
將以上藥材煉成蜜丸,丸子大小如彈珠。每次服用兩丸,空腹用白湯送服。忌食生冷硬的食物,忌生氣、過度思慮。如果脈搏弦細或腹部疼痛劇烈,可以加甘草三錢。
藥方二:
這個方子又稱作“易老門冬飲子”,專門用來治療年老體弱、虛弱無力、口渴不止的病人。
- 人參、枸杞子、白茯苓、甘草(各三分)
- 五味子、麥門冬(各五錢)
加入薑片,用水煎服。
羅太無,門冬飲子,治膈消,胸滿心煩,精神短少,多為消渴。
知母,甘草(炙),瓜蔞仁,五味子,人參,葛根,茯神,生地,麥門冬(各一兩)
每五錢加竹葉十四片,同煎服。
火府丹治消渴。
《本事方》云:一卒病渴,日飲水三斗,不食者三月,心中煩悶。時孟冬,予謂心中有伏熱,與此丹數服,每服五十丸,溫水下。越二日來謝云:當日三服,渴止,又次日三服,飲食如故。此方本治淋,用以治渴得效。信乎,藥要變通,曷能執一?
白話文:
羅太無方中的「門冬飲子」可用於治療膈消、胸滿心煩、精神短少,這些症狀多半是消渴的表現。方劑組成包括知母、甘草(炙)、瓜蔞仁、五味子、人參、葛根、茯神、生地、麥門冬,每味藥各一兩。每次取五錢,加入十四片竹葉一起煎服。另一方劑「火府丹」也能治療消渴。《本事方》記載一位士兵患有消渴症,每天喝水三斗,不吃東西已有三月,心中煩悶。當時是孟冬,醫生判斷他心中有伏熱,於是給他服用火府丹,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水送服。兩天後,士兵前來道謝,說服藥當天就止渴,第二天再服藥後,飲食恢復正常。這個方劑原本是治療淋症的,沒想到用來治療消渴也有效。由此可見,藥物運用要靈活變通,不能拘泥於一法。
丹溪治渴泄瀉,先用白芍藥、白朮、各炒,為末,調服,後隨症用藥。
錢氏,加減地骨皮散,治上消。
知母,柴胡,甘草(炙),半夏,地骨皮,赤茯苓,黃耆,石膏,黃芩,桔梗,白芍藥
每三錢,姜五片,水煎服,食遠服。
東垣,止渴潤燥湯,治消渴,大便乾燥,喜溫飲,陰頭縮,舌上白燥,唇裂,口乾,眼澀難開,及於黑處如見浮雲。
白話文:
治療口渴和腹瀉,丹溪先生先用白芍和白朮,各炒成粉末,調服,之後再根據症狀用藥。
錢氏的加減地骨皮散,用於治療上消。
知母、柴胡、甘草(炙)、半夏、地骨皮、赤茯苓、黃耆、石膏、黃芩、桔梗、白芍藥各三錢,薑五片,水煎服,飯後服用。
東垣先生的止渴潤燥湯,治療消渴,大便乾燥,喜歡溫飲,陰部縮小,舌頭乾燥發白,嘴唇裂開,口乾,眼睛乾涩難以睜開,並且在黑暗的地方看起來像有浮雲。
升麻(一錢半),柴胡(七分),甘草(五分),紅花(少許),杏仁(六個,研),桃仁(研),麻仁(研),防風,歸身,荊芥穗,黃柏,知母,石膏(各一錢),熟地(二錢),川椒,細辛(各一分)
水煎,食遠熱服。
化水丹,治手足少陰渴飲不止,或心痛者。(《本事》治飲冷水多者。)
白話文:
升麻一錢半,柴胡七分,甘草五分,紅花少許,杏仁六個研碎,桃仁研碎,麻仁研碎,防風,歸身,荊芥穗,黃柏,知母,石膏各一錢,熟地二錢,川椒,細辛各一分,加水煎煮,飯後趁熱服用。此方名為化水丹,可治手足少陰經引起的口渴不止,或心痛,也可治療經常飲用冷水的人。
川烏(臍大者,四枚,炮去皮),甘草(炙,一兩),牡蠣(生用,三兩),蛤粉(用厚者,炮,六兩)
為細末,醋浸,蒸餅為丸。每服十五丸,新水下。心痛者醋湯下,立愈。飲水一石者,一服愈。王海藏此藥能化停水。
甘草石膏湯,治渴病痊愈再劇。舌白滑微腫,咽喉嚥唾覺痛,嗌腫,時渴飲冷,白沫如膠,飲冷乃止。
升麻(一錢半),柴胡(七分),甘草梢(五分),石膏(六分),黃柏,桃仁,防風,荊芥穗,生地,知母,當歸身(各一錢),杏仁(六枚),熟地,黃連(各三分),細辛(一分),紅花(少許),川椒(三粒)
白話文:
將川烏(臍大者,四枚,炮去皮)、甘草(炙,一兩)、牡蠣(生用,三兩)、蛤粉(用厚者,炮,六兩)研磨成細末,用醋浸泡,再以蒸餅製成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清水送服。心痛者可以用醋湯送服,立刻見效。飲水過多的人,服用一劑即可痊癒。王海藏認為此藥能化解停留在體內的水分。
甘草石膏湯,專治渴病痊癒後又加重的症狀。症狀表現為舌苔白滑微腫,咽喉吞嚥唾液時感到疼痛,咽喉腫脹,經常口渴,喜歡喝冷水,口中分泌的泡沫像膠水一樣,喝冷水後症狀暫時緩解。
藥方如下:升麻(一錢半),柴胡(七分),甘草梢(五分),石膏(六分),黃柏,桃仁,防風,荊芥穗,生地,知母,當歸身(各一錢),杏仁(六枚),熟地,黃連(各三分),細辛(一分),紅花(少許),川椒(三粒)。
水煎,食後熱服。
丹溪云:消渴病退後,而燥渴不解,此有餘熱在肺經,可用參、苓、甘草少許,生薑汁冷服。虛者可用人參湯。
白話文:
把藥用水煮過之後,在吃完飯後趁熱服用。 朱丹溪說:糖尿病病情好轉後,但口乾喉嚨痛的情況仍然沒有解決,這是因為還有過剩的熱量留在肺部經絡裡,可以用人參、茯苓和少量甘草,加上生薑汁冷著喝下去。如果是虛弱的人可以用人參泡的湯來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