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七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七卷 (2)

1. 陶節庵辨仲景傷寒論

客有過予而問之曰:其矣,傷寒之蘊奧,桂枝、麻黃二湯之難用也。服之而愈者才一二,不愈而變重者嘗八九。仲景立法之大賢也,何其方之難憑有如此哉。今人畏而不用,以參蘇飲、和解散等和平之劑代之,然亦未見其妙也。子盍與我言之。答曰:籲!難言也。請以經語證之。

經曰:冬氣嚴寒,萬類潛藏,君子固密,則不傷於寒,觸冒之者,乃名傷寒耳。其傷於四時,皆能為病,以傷寒為毒者,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。中而即病名曰傷寒,不即病者,其寒毒藏於肌膚,至春變為溫病,至夏變為暑病,暑病者,熱極重於溫也。以此言之,傷寒者,乃冬時感寒即病之名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人來訪問我並詢問道:“現在人們對感冒的理解非常深奧了,使用【桂枝】和【麻黃】兩種藥材熬製而成的湯藥很難使用。服用後治癒的人只佔一兩個,沒有治好反而病情加重的情況經常發生七八次。張仲景制定治療方法是非常聰明的,為什麼他的配方這樣困難呢?現在我們害怕而不去使用它,而是用像【參蘇飲】和【和解散】這樣的平和的藥物代替它,但是我們仍然看不到它的神奇效果。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?”回答說:“唉!這是一個難題啊。讓我引用古籍中的語言來證明吧。”

古籍上說:“冬天天氣寒冷,各種生物都隱藏起來,只有堅強地保護自己才能不受冷害。如果被冷風吹到就會得「傷寒」。「傷寒」在四季都能引起疾病,但因為它是毒性最大的一種病症所以特別有名。感染後立即生病叫做「傷寒」;如果不馬上生病,那麼這種寒毒會留在皮肉之間,在春天變成溫病,在夏天變成暑病。暑病是比溫病更嚴重的高燒。”由此可見,“傷寒”是指冬季受寒就患病的名字。

桂枝麻黃二湯,為當時之傷寒設,與過時之溫暑有何預焉。夫受病之源則同,亦可均謂之傷寒,所發之時既異,治之則不可混也。請略陳之。夫春溫、夏熱、秋涼、冬寒者,四時之正氣也。以成生長收藏之用。風亦因四時之氣成溫涼寒熱也。若氣候嚴寒,風亦凜冽,天道和煦,風亦溫暖。

冬時坎水用事,天令閉藏,水冰地凍,風與寒相因而成殺厲之氣,人觸冒之,腠理鬱塞,乃有惡風惡寒之證。其餘月時,則無此證也。仲景固知傷寒乃冬時殺厲之氣所成,非比他病可緩,故其言特詳於此書,而略於雜病也。倘能因名以求其實,則思過半矣。不幸此書傳世久遠,遺帖頗多。

白話文:

以下是對古文中「桂枝麻黃二湯」一節的簡要轉換:

古人使用的桂枝麻黃二湯是為了治療當年的感冒症狀,對於已經過去的溫暑疾病並沒有什麼幫助。然而,疾病的來源是一樣的,也可以稱作感冒,但是因為發生時間不同,在治療上不能混淆。讓我們簡單說明一下。春天溫暖、夏天炎熱、秋天涼爽、冬天寒冷,這都是四季正常的氣候。它們有助於生物成長和收穫。風也會隨著季節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溫度。如果氣候非常冷,風也很刺骨,那麼就會產生殺害生命的氣氛。人們接觸到這種情況,皮膚會堵塞,出現畏風怕冷的情況。其他月份就沒有這個問題了。張仲景知道感冒是由冬季殺死生命的力量造成的,和其他病症不一樣,所以他在他的著作中特別詳細地描述了這個問題,而在其他的病症方面卻很簡略。如果你能夠從名字去尋找實際的事情,你就能理解大部分的意思了。不幸的是,這本書在世界上流傳了很久,有很多遺失的部分。

晉太醫令王叔和,得散亡之餘,注次流傳,其功博矣。惜乎以己論混經,未免穿鑿附會。成無己氏因之順文註釋,並無闕疑正誤之言,以致將冬時傷寒之方,通解溫暑,遺禍至今而未已也。溫暑必別有方,今皆失而無徵也。我朝宋景濂學士,嘗嘆傷寒非全書,得其旨哉。蓋傷寒之初中人,必先入表,表者何,即足太陽寒水之經,此經行身之後,自頭貫脊,乃有頭疼、脊強、惡寒之證。在他經則無此證矣。

況此經乃一身之綱維,為諸陽之主氣,猶四通八達之衢,治之一差,其變不可勝言者矣。故宜此二湯發散表中寒邪。經曰: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。若以此湯通治春溫夏熱之病,則誤之甚矣。曰:傷寒發於冬時,已聞命矣。邪之在表,為太陽經也,一經而有二藥之分,又何耶?曰:在經雖一,然則有榮衛之別焉。

白話文:

晉代太醫令王叔和,收集了散佚的醫書,整理並廣泛流傳,他的貢獻很廣大。可惜的是,他在註解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論,不免有穿鑿附會之嫌。成無己先生繼承了他的方法,順應文脈進行注釋,卻沒有出現任何指正錯誤的言論,導致將冬季的傷寒治療方法,誤用於溫熱性疾病,這種錯誤一直持續到現在。溫熱疾病應該有專門的治療方法,現在已經失傳且沒有明確的證據可用。我朝的宋景濂學士曾經感慨,傷寒並不是一本完整的醫書,他能理解其中的精要。因為傷寒初期影響人體,必定先侵入皮膚(表),皮膚指的是足太陽寒水之經,這條經路從後背沿著脊椎到頭部,會有頭痛、背部僵硬、畏寒的症狀。其他經絡並不會有這樣的症狀。

此外,這條經絡是身體的骨架,是眾陽之氣的主導,猶如四通八達的道路,如果治療方式有誤,後果將難以預測。因此,應當使用兩種湯藥來疏散皮膚中的寒邪。經典中說:辛甘發散為陽者就是這個道理。但如果用這些湯藥來治療春季的溫熱病或夏季的熱病,那就太錯誤了。傷寒在冬季發生,這一點已經被指出了。邪氣在表層,屬於太陽經,為什麼會有一經兩種藥物的區分呢?在經絡上雖然只有一種,但實際上有營養和衛護的分別。

寒則傷榮,證乃惡寒發熱無汗脈浮緊為傷寒,有寒則見,無寒則不見也。當用麻黃輕揚之劑發而去之,寒邪退,汗出表和而愈矣。曰:緊脈固為寒矣,脈之緩者亦用桂枝又何耶?曰:風則傷衛,衛傷則自汗,緣太陽受風,不能衛護,腠理疏而汗泄,所以脈見浮緩也。脈雖浮緩,其受寒則一,故亦宜桂枝辛溫之藥解散寒邪,腠理閉而汗止表和而愈。

又有榮衛俱傷者,二湯又難用也。故復設大青龍湯,然此藥難用,非庸俗得而識也。曰:溫暑既無方法治之,則將奈何?脈證與傷寒有何分別?曰:溫暑雖亦冬時感受風寒,而不即散,在人身中伏藏,歷過二三時之久,天道大變,寒化為熱,人在氣交之中,亦隨天地之氣而化。

白話文:

寒冷會損傷人體的營氣,出現畏寒、發燒、無汗、脈搏浮緊等症狀,這就是感冒了。如果看到這些症狀,就表示受到冷氣侵襲;如果不見這些症狀,就不必擔心。應該使用像麻黃這樣的解表藥物來幫助排除寒邪,等到寒邪排出後,出汗、皮膚調節正常就能痊癒了。有人問到:「脈搏浮緩的情況下也要服用桂枝嗎?」回答是:「因為風邪會損害人的衛氣,導致自我排汗,這是因為在太陽經絡上受到了風邪影響,無法保護身體,使得毛孔鬆弛而出汗,因此才會出現脈搏浮緩的情況。即使脈搏浮緩,但所受到的寒邪是一樣的,因此也需要使用桂枝這種性味辛辣溫暖的藥物來解除寒邪,讓毛孔收縮不再流汗,皮膚調節正常才能痊癒。」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同時損傷了營氣和衛氣,兩種方子都難以適用。因此要再配製大青龍湯,但是這個藥方很難掌握,不是普通人能夠瞭解的。有人問到:「對於溫病和暑病沒有特定的方法治療,那該怎麼辦呢?」回答是:「溫病和暑病雖然也是冬天感受到風寒,但並不會立即消散,而是潛藏在人體內,經過兩個或三個季節之後,隨著自然界的變化,寒轉變成熱,人類身處於自然界中,也會跟著大自然的氣候變化而改變。」

觀仲景以即病之傷寒,與傷暑時令為病之名,豈無異哉!治之之方,亦必隨時以辛涼苦矣,安得概用冬時治寒之方乎!今無其方者,蓋散亡之也。經既稱變為溫,變為熱,則已改易冬時之寒為溫熱矣,方亦不容不隨時改更也。夫溫病欲出,值天時和煦,自內達表,脈反見於右關不浮緊而微數。

曰:惡寒否乎?曰:傷寒自冬月風寒而成,外則有惡風惡寒之證,既名為溫,則無此症矣。曰:然則子之言有所據乎?曰:據乎經耳。經曰:太陽病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。不惡寒則病非因外來,渴則明其自內達表。曰:春夏之病料有頭疼惡寒脈浮緊者何也?曰:此非冬時所受之寒,乃冒非時暴寒之氣耳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把立即發生的感冒和季節性疾病的名稱合在一起,這不是很奇怪嗎!治療的方法也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使用辛辣、清涼或苦味的食物,怎麼能一概都用冬天治療寒冷的方法呢!現在沒有這些方法的原因是它們已經失傳了。《黃帝內經》上說疾病會轉變成溫病或者熱病,那麼病情就已經改變了冬季的寒冷特徵,藥方當然也不能一直保持原樣而不隨時間變化。如果得了溫病想要排出體外,在天氣暖和的時候從身體內部到外部逐漸排泄出來,脈搏在右手腕處不會出現浮動且緊繃但微微跳動的情況。

有人問道:“你怕冷嗎?”回答說:“傷寒是在冬天受到風寒後形成的,外面就會出現畏風畏寒的症狀;既然被命名為溫病,那就不可能再有這種症狀。”又問:“那你的話有什麼依據嗎?”答道:“就是根據《黃帝內經》啊。上面寫著‘太陽病(一種類型的傷寒)表現為發燒不畏寒口乾舌燥,這是溫病’。不畏寒說明不是因為外界因素引起的,口乾舌燥表明病症是由身體內部傳達到表面的。”

“春夏季節生病的人也有頭痛畏寒脈搏浮動緊繩的情況,那是為什麼呢?”回答說:“這並不是冬天接收到的寒冷,而是突然遭受不合適時候的大寒氣候導致的。”

或溫暑將發,又受暴寒,雖有脈浮之證,未若冬時之甚也。宜辛涼之藥通其內熱而解之,斷不可用桂枝等劑矣。曰:溫熱與傷寒治之不同也,已聞命矣。敢問傷寒之在三陽則為邪熱,既傳三陰則為陰證矣,以熱治固其宜也。三陰篇以四逆散涼藥以治四逆,大承氣湯以治少陰,其故又何耶?嗚呼!此蓋叔和以殘闕之經,作全書銓次,將傳經陰證混同立論,所以遺禍至今而未已也。

故略陳之,蓋風寒之初中人無常,或入於陰,或入於陽,皆無定體,非但始太陽終厥陰,或自太陽始,日傳一經,六日至厥陰,邪氣衰,不傳而愈者。亦有不罷而傳者,或有間經而傳者,或有傳至二三經而止者,或有始終只在一經者,或有越經丙傳者,或有初入太陽,不作鬱熱,便入少陰而成真陰證者,或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。緣經無明文,後人有妄治之之失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人得了溫熱病或者傷寒,並且受到了突然的寒冷刺激,雖然症狀與冬天相似,但是不如冬季那麼嚴重。應該使用溫和清涼的藥物來治療體內的內熱並解除它,絕對不能使用桂皮之類的藥劑了。人們說:“溫熱病和傷寒症治療方法是不同的。”我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。請問傷寒症出現在陽經時就是邪氣引起的發熱,在陰經出現則是屬於陰證的情況。因此用熱性藥物進行治療當然是合適的。但是在《傷寒論》中的“四逆湯”卻用了涼性的藥物來治療四肢冰冷的症狀,“大承氣湯”則用來治療少陰病症,這是爲什麼呢?唉!這大概是因爲王叔和根據殘缺的經典著作編寫了一整本書的內容,將傳經型的陰證和其他類型的疾病混合在一起討論,從而導致現在還遺留著禍患沒有解決掉啊! 所以我在這裏簡單地陳述一下:風寒感冒初期對人體的影響是沒有規律可循的,可能會進入陰陽兩經之中,並沒有固定的形態;不僅僅是從太陽開始到厥陰結束,或者是每天傳播一個經絡,經過6天到達厥陰後,邪氣就會逐漸減弱不再繼續傳播並且痊癒的人也有存在;也有一些病情不會停止而是會持續發展下去,也可能有一些間隔一段時間纔再次發作的情況發生;還有一些情況是在傳播到了兩個或三個經絡之後就停下來了;還有些病例始終只是在一個經絡上發病;有些病人可能一開始就進入了太陽經而不產生鬱積熱量的現象,然後立即進入到少陰經成爲真正的陰證患者;有些人可能是直接感染了陰經而導致出現了寒證現象。因爲經典文獻中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,所以後代醫生們有時會出現錯誤的治療方法。

若無自三陽傳次三陰之陰證,外雖有厥逆,內則熱邪耳。若不發熱,四肢便厥冷而惡寒者,此則直中陰經寒證也。自前人立說之差,使後人蒙害者多矣。太陽受邪,行盡三陰氣分,傳次三陰之血分,則熱入深矣。熱入既深,表雖厥冷,真熱邪也。經曰:亢則害,承乃制,熱極反兼寒化也。

若先熱後厥逆者,傳經之陰證也。經云:厥深熱亦深,厥微熱亦微是也。故宜四逆散、承氣湯看微甚而治之。如其初病便厥,但寒無熱,此則直中陰之寒證也,急宜四逆輩以溫之。經曰:發熱惡寒發於陽也,無熱惡寒發於陰也。尚何疑哉!又有日傳二經為兩感者,傳經未終而斃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沒有從三個陽經轉到三個陰經的陰性症狀,即使外表出現厥逆(手足冰冷),內部仍然是熱邪引起的。如果不發燒,四肢就變得寒冷並且怕冷的人,這就是直接侵襲陰經的寒性疾病。由於前人的錯誤論述,使得後來的人受到很多危害。太陽經脈被邪氣侵犯,經過所有陰經的氣分層面,再轉移到血液分層面上,那麼熱邪已經深入了。熱邪既然已深入,表面雖然呈現出厥冷的情況,實際上卻是真正的熱邪。《易經》裡說:“亢則害,承乃制”,意思是過度就會造成傷害,適當地控制才能達到平衡的效果。因此,如果是先發燒然後纔出現厥逆的人,這是傳染性的陰性病症。《易經》裡還提到:“厥深熱亦深,厥微熱亦微。”也就是說,厥逆的程度越嚴重,發燒的程度也就越高;相反地,厥逆程度輕微時,發燒的程度也會相對較低。所以應該使用四逆散或承氣湯來治療,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進行處理。如果病人一開始就有厥冷和寒癥,而且只有寒癥沒有發燒,那就是直接侵襲陰經的寒性疾病,必須立即用四逆散等藥物加溫治療。《易經》又說:“發熱惡寒發於陽也,無熱惡寒發於陰也。”還有什麼可以懷疑呢?另外,也有在一天之中感染兩個經絡的情況,這種情況下,在疾病尚未完全發展之前就死亡了。

病有標本,治有逆從,豈可概論之乎!曰:陰證之不同已聞命矣。嘗讀劉守真書云:傷寒無陰證,人傷於寒則為熱病,熱病乃汗病也,造化汗液皆陽氣也。遍考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諸篇,並無寒證陰證乃雜病也。

叔和誤入之耳,守真高明之士,亦私淑仲景者而議論之異者,何耶?曰:雖守真之明達,蓋亦因傷寒論以桂枝麻黃通治溫暑之誤,而有是說,故叮嚀云:天道溫熱之時,用桂枝湯必加冷藥於其中,免致黃生斑出之患。若知此湯自與冬時即病之傷寒設,不與過時之溫暑設,則無此論矣。

觀其晚年悟道,著《病機氣宜保命集》,其中羌活湯辛涼之藥,以治非時傷寒,其妙如神,足可補仲景之遺旨。何其高哉!夫《內經》言傷寒即為熱病而無寒者,語其常也。仲景之論有寒有熱者,語其變也。合常與變而無遺者也。所謂道並行而不相悖,而反相為用也。此其所以為醫家萬世之準繩標的也歟!

白話文:

疾病有主次輕重之分,治療也有順序和相反的方式,怎能一概而論呢? 有人回答:“已經明白了陰症的不同。”曾經閱讀了劉守真的著作,他寫到:“感冒沒有陰性病症,人受到寒冷就會得熱性疾病,熱性疾病就是出汗的疾病,自然界中的汗水都是由陽氣所形成的。”仔細研究《內經》、《靈樁》等篇章,都沒有提到寒性和陰性的病症,這些都是綜合疾病的表現。 王叔和錯誤地引入了一些東西,劉守真是聰明的人,也是學習張仲景的人,但他的看法卻有所不同,這是為什麼呢?有人回答:“即使像劉守真這樣明智的人,大概也是因為在討論傷寒論的時候,把桂枝和麻黃作為通用的治療方法來應對溫度和夏天的疾病,纔有了這樣的說法,所以他特別提醒大家,在天氣暖和的時候使用桂枝湯必須加入一些清涼的草藥,以免出現黃色皮膚上長出斑點的情況。如果知道這個方子是在冬天生病的傷寒患者使用的,而不是適用於超過季節的溫度和夏季的疾病,那就不用考慮這種情況了。” 觀察他在晚年的感悟,撰寫了《病機氣宜保命集》,其中包括了一種叫做“羌活湯”的草藥,可以治療不合適時間的傷寒,效果神奇,足以彌補張仲景留下的不足。他是多麼高尚啊!《內經》認為受寒就一定是熱性疾病,這是一般的規律;張仲景的看法是有寒有熱,這是指特殊的變化。結合一般和特殊,就能夠全面掌握病情。這就是為什麼它成為醫生們千秋萬代的標準和目標的原因吧!

王執中曰:傷寒雖是一病,然所感不同,而證亦懸絕。有冬傷於風寒,即時便發,名曰正傷寒者。有至春變為溫病,至夏變為熱病,名曰伏熱病傷寒者。有雖伏病在身,至春夏亦未發,偶因暴感風寒,或色欲不謹,或飲食不節,觸動而發者,亦曰伏熱病傷寒。有冬月飲食不節,誤傷冷物而發者,亦名冬月正傷寒。

此其所感之不同也。若夫春夏秋本無伏病在身,而偶感風寒,謂之四時傷寒,即雜病也,非仲景節庵之所謂寒也。故用參蘇飲、藿香正氣散等藥,與仲景節庵傷寒門藥大異。至於所見之證則又不同。

有頭痛、項強、腰脊痛、惡寒、發熱者;有滿身骨節痛,有不頭痛,不項強,無腰脊痛,寒熱骨節痛俱無者;有頭不疼而即腰脊痛,惡寒發熱骨節疼者;有隻頭疼,而諸症俱無者;有隻腰脊痛,而諸症俱無者;有隻惡寒發熱,而諸症俱無者;有隻骨節痛,而諸症俱無者;有寒熱交爭狀似瘧疾者;有協熱利下利清水,狀似痢疾者;有白瀉腹痛狀似水瀉者;有既吐且利,揮霍撩亂,名曰霍亂者;有傷在一經,以次傳遍者;有始終只在一經者,有越一經而傳者,有越兩經三經而傳者,有傳一二經而止者,有傳變六經而再傳者;有從陽經傳入陽明腑中者,有從陰經傳入陽明腑中,有不從六經傳來,直中陽腑者;此其症之不同也。至於用藥一差,則壞症百出,莫測端倪,不可言紀。

白話文:

王執中說:傷寒雖然是一個疾病,但是感染的方式和病症有很大的區別。有的人在冬天受了風寒,當時就發作,叫做「正傷寒」。有的人到了春天會變成溫病,到夏天會變成熱病,叫做「伏熱病傷寒」。還有人即使身上已經有了潛藏的病毒,在春季夏季沒有發作,偶然因為突然受到風寒或者性慾過度、飲食失調等原因引發病情,也被稱為「伏熱病傷寒」。還有冬季飲食失當,吃了太多寒冷的食物導致生病的人,也是「正傷寒」的一種。

這些都是感染方式的不同。如果是在春秋季節本身並沒有潛藏的病毒,只是偶然受到了風寒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四季傷寒」,也就是一般疾病的範疇,不是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中的「寒」。因此使用人參蘇飲、藿香正氣散等藥品治療,跟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中的方子有很大不同。對於出現的病症也有很大的差異。

有些人會出現頭痛、頸部僵硬、腰部背部疼痛、怕冷、發燒的情況;有些人的全身關節都感到疼痛,但不會頭痛、頸部僵硬、腰部背部疼痛、怕冷、發燒以及關節疼痛;有些人只有頭不疼,卻有腰部背部疼痛、怕冷、發燒及關節疼痛;有些人只有頭疼,其他症狀都不明顯;有些人只有腰部背部疼痛,其他症狀都不明顯;有些人只有怕冷、發燒,其他症狀都不明顯;有些人只有關節疼痛,其他症狀都不明顯;有些人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狀況,像是瘧疾一樣;有些人會拉肚子,排出的是清亮的液體,像痢疾一樣;有些人會拉稀屎,腹部疼痛,像水洩一樣;有些人同時嘔吐和拉肚子,混亂不堪,這就是霍亂;有些人開始是傷了一個經脈,然後逐漸波及其他經脈;有些人始終只有一個經脈受損;有些人跨越一個或多個經脈;有些人隻影響一兩個經脈就停止了;有些人經過六個經脈後再次轉換;有些人從陽經傳染到陽明腑中;有些人從陰經傳染到陽明腑中;有些人不通過六經傳播,而是直接侵襲陽腑。這是病症不同的表現。至於用藥一旦出現錯誤,則會出現各種不良症狀,無法預測結果,不能言語描述。

曰衄血,曰吐血,曰便血,曰發斑,曰發黃,曰發狂,曰如狂,曰腹痛,日譫語,曰鄭聲,曰噦,曰嘔,曰吐,曰瀉,曰利,曰小水不利,曰大便自利,曰除中,曰不寐,曰自汗,曰盜汗,曰手足汗,曰頭汗,曰陰結,曰陽結,曰能食,曰不能食,曰狐惑,曰脾約,曰吐蛔,曰陰陽易,曰勞復,曰食復,曰尋衣摸床,曰撮空,曰動氣,曰奔豚,曰肉苛,曰舌卷囊縮,不能枚舉。此其壞之不同也。

然非愚之臆說,仲景先師分為太陽等篇,每條開示某經某症某脈,了了明白。東垣先師撮其大綱,究其玄旨。陶節庵先師又著《家秘》、《瑣言》,別門分類,便覽初學,今具在十二卷中,醫家檢之,洞然自悉,何至妄投藥劑,乃有殺人之慘也。

白話文:

"出血"、"吐血"、"便血"、"發斑"、"發黃"、"發狂"、"行為失常"、"腹痛"、"神智混亂"、"啞啞語聲"、"鄭聲"、"呃逆"、"嘔吐"、"吐出物"、"瀉下"、"通便"、"尿瀉"、"自行通便"、"內傷"、"失眠"、"自汗"、"盜汗"、"手掌腳底出汗"、"頭部出汗"、"陰道結塊"、"陽道結塊"、"食量正常"、"食量減少"、"狐惑病"、"脾約"、"吐蟲"、"陰陽錯亂"、"勞累後復發"、"過食後復發"、"抓衣服、摸牀"、"空中抓取"、"氣息急促"、"奔豚病"、"肌肉疼痛"、"舌頭捲曲、縮小",等等。這些表現各不相同。

然而,這並不是我的臆測,而是張仲景先生分類於太陽等篇章中,每條都明確指出是哪一經、哪一症狀、哪一種脈象,讓人一目瞭然。李東垣先生總結其大要,深入研究其玄妙。陶節庵先生又撰寫了《家祕》、《瑣言》,將醫學知識按門類分類,方便初學者參考,現在這些內容都在十二卷的醫書中,醫學家可以參照,一清二楚,何必胡亂開藥,導致誤傷人命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