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九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九卷 (2)

1. 問因

口苦口甜,口苦是膽熱,口甜是肝熱。

舌乾口燥,是胃家熱極。

心下滿,因下早致滿,為痞氣。手按拍之有聲又軟,此停水。手按則散,此虛氣。手按硬痛,此宿食。

喜明喜暗,喜明屬陽,元氣實。喜暗屬陰,元氣虛。

睡向壁向外,向壁屬陰,元氣虛。向外屬陽,元氣實。

病起覺不舒快,少情緒否有此證,是夾氣傷寒。

病起覺倦臥,骨腿痠疼脅痛否有此證,是勞力傷寒。要知病在肝經,問婦人乳頭縮不縮。

耳聾,耳聾邪氣入深難治;或兼虛證有少陽證,不可不知。

2. 切生死形狀六經六絕脈

雀啄連來三五啄,屋漏半日一點落,彈石硬來尋即散,搭提散亂解索,魚翔似有亦似無,蝦游靜中跳一躍,寄語醫家仔細看,六脈一見休下藥。

一動一止兩日死,兩動一止四日通。三動一止六日亡,四動一止八日事。五動一止只十日,十動一止一年去,春草生時即死期。二十一動二年住,清明前後始傾亡。三十動一止三年次,立秋節後病即危。四十動一止四年住,小麥一熟是死期。五十一動一止五年試,草枯水寒時死矣。此為太素脈弦秘。

左右手脈俱急緊盛,是夾食傷寒。

右手脈來空虛,左手脈來緊盛,是勞力傷寒。

左手脈來緊盛,右手洪滑,或寸脈沉,身熱惡寒,隱隱頭痛,喘咳煩悶,胸脅體痛,是夾痰傷寒。

左手脈來緊澀,右手脈沉數,心胸脅下小腹有痛處,是血鬱內傷外感。

鬼脈,得病之初便譫語或發狂,六部無脈,大指之下,寸口之上,有脈動者是。

後關脈,如病人六部無脈,便不可言其無,要在掌後切看,脈來動者是。

3. 傷寒不可發汗

口燥舌乾者,口苦咽乾者,咽喉痛者,吐血下血者,淋血者,小便淋瀝者,大便瀉利者,內傷勞倦者,盡脈微弱者,房勞陰虛者,夢遺泄精者,風濕者,濕溫者,中暑者,瘡漏者。

4. 傷寒發汗不出熏法

用發表藥汗不出,將蘇葉燒湯,以哭盛之,至於被內兩膝下熏之。又法用姜柤綿裹,周身擦之,其汗自出,此良法也。

5. 傷寒汗出不住止法

將病人發披在水盆中,足冷於外,用炒麩皮糯米粉龍骨牡蠣煅為末,和勻,周身撲之,其汗自止。此良法也。

6. 傷寒可吐

胸中懊惱者,喉中有痰聲者,胸滿鬱郁微煩者,中風寒痰涎壅塞者,乾霍亂心腹刺痛欲死者,傷寒三四日邪在胸中者,脈大胸滿多痰者。下利日數行,寸口脈滑者。寸口脈沉伏,或浮滑有痰者。

7. 傷寒不可吐

病人元氣虛羸者,房勞陰虛者,勞倦內傷者,胎產崩漏者,寸脈虛細弱無力者,經水適斷適來者,少陽膽病者。

8. 傷寒吐不出探法

梔子豉湯、大瓜蒂散,不得吐,隨用三山丸合解毒散煎服,再不吐,將鵝羽在喉中探吐。

9. 傷寒吐不住止法

用炒糯米一撮,生薑自然汁少許,水煎服。凡嘔吐止者,亦用此二味入各藥中同煎服,嘔吐自止。如胃實嘔吐不可用。

10. 傷寒不可下

六脈虛細者,嘔吐者,腹中時滿時減者,不轉屎氣者,少陽膽病者,腹如雷鳴者,陽明面冷赤色者,咽中閉塞者,血氣兩虛者,內傷勞倦者,陰虛勞倦者,經水適斷適來者,胎前崩漏者,小便清白者,夾陰面赤者,心下硬者,脈雖大無力者。

11. 傷寒小便不通熏法

一切小便不利,先將麝香半夏填患人臍中,上用蔥白田螺,各搗爛成餅,封於臍上,用布帶縛住,良久,下用皂莢燒煙燻入陰中,其水竇自通,婦人亦用皂莢煎湯洗玉戶,立通。

12. 傷寒胸膈不寬熨法

一切寒結、熱結、水結、食結、痞結、血結、痰結、支結、大小結胸、痞氣結者,俱用生薑搗爛如泥,去汁服渣,炒熱,絹包,漸漸揉熨心胸脅下,其滿痛豁然自愈。如姜渣冷,再入薑汁,再炒,再熨揉之,以愈為效。惟熱結用冷姜渣揉之,不可炒熱,醫當慎之。又有傷寒衄血,將解未盡,或熱極,及吐血不盡,醫不知其證,遂用涼藥之劑止住,其衄血留結於心胸之分,故滿痛而成血結胸也,用加味犀角地黃湯

13. 妊娠傷寒護胎法

井底泥青黛伏龍肝,各為末,調勻,塗於孕婦臍中二寸許,如干再塗上,以保胎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