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七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卷 (9)

1. 王節齋治咳嗽活套

白芍藥(四兩),黃耆,粉草,人參,半夏,熟地,茯苓,北五味子,歸身,阿膠(各兩半)

上每服八錢,姜三片,棗二枚,水煎服,一日三兩服。

紫菀湯,飲食煎煿,邪熱傷肺,或叫呼走氣,咳嗽咽癢,痰多吐血,喘急,胸滿,脅痛。

紫菀,款花,百合,杏仁,貝母,蒲黃,半夏,經霜桑葉,犀角屑,炙甘草,人參(各七分),阿膠(一錢半)

分二帖,姜三片,水煎服。

天門冬丸,咯血吐血,大能潤肺止嗽。

天門冬(一兩),杏仁,茯苓,阿膠(各五錢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彈子大。日夜噙化三五丸。一方有茯苓。

潤脾膏,治勞證久嗽,肺燥,肺痿,時常服。

羊肺(一具),杏仁,柿霜,真酥,真粉(各一兩),白蜜(二兩)

上先將羊肺洗淨,次將杏仁膏、柿霜等白蜜水解薄,打攪五味稀稠得所,灌入肺中,白水煮熟,如常服之。

團參飲子,七情抑鬱,飢飽失節,咳嗽膿血,漸成肺痿勞瘵。

人參,紫菀茸,阿膠,百合,細辛,款花,杏仁,天冬,半夏,經霜桑葉,五味子(各一兩),炙甘草(五錢)

每服六錢,姜五片,水煎服。

地黃煎,治肺損吐血、嗽血。

生地黃(四兩),鹿角膠(炒,一兩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童便一盞,暖熱,入薑汁少許,調下。無鹿角膠,阿膠亦可。

古方,紫菀散

紫菀,款冬花(各五錢),百部(二錢半)

上為末,烏梅湯點服,薑湯亦可。如嗽加五味子。喘加杏仁。渴加烏梅。氣逆加橘紅。頭痛加細辛三錢、甘草三錢。氣脫者加御米殼,蜜炒,粗末,水煎服。

【臟腑咳劑】

小柴胡湯,治肝臟發咳,兩脅下痛,甚則不可以轉,轉則兩脅下滿。(方見前熱嗽條。)

黃芩加半夏生薑湯,治膽府發咳,嘔苦水若膽汁。

黃芩,生薑(各三錢),炙甘草,芍藥(各二錢),大棗(二枚),半夏(半合)

上㕮咀,水煎服。

甘桔湯,治心臟發咳,咳而喉中如梗狀,甚則咽腫喉痹。(方在前。)

芍藥甘草湯,小腸腑發咳,咳而失氣。

芍藥,炙甘草(各四錢),水煎服。

升麻飲,脾臟發咳,咳而右脅下痛,痛引肩背,甚則不可以動。

升麻,白芍,甘草(各二錢),葛根(三錢),水煎服。

烏梅丸,治胃腑發咳,咳而嘔,嘔甚則長蟲出。(方在蟲門。)

麻黃湯,肺臟發咳,咳而喘息有聲,甚則唾血。

麻黃(三錢),桂枝(二錢),甘草(一錢),杏仁(二十枚),水煎服。

赤石脂禹餘糧湯,大腸腑發咳,咳而遺溺。

赤石脂,禹餘糧(各二兩,碎),水煎服。

麻黃附子細辛湯,腎臟發咳,咳則腰背相引而痛,甚則咳涎。

麻黃,細辛(各一錢),附子(一錢),水煎服。

茯苓甘草湯,膀胱腑發咳,咳而遺溺。

白話文:

王節齋治咳嗽活套

基本方

白芍藥(150克),黃耆、甘草、人參、半夏、熟地、茯苓、北五味子、當歸身、阿膠(各75克)

以上藥材,每次取24克,加生薑三片,紅棗二枚,用水煎煮服用,一天服用兩到三次。

紫菀湯

用於飲食過於油膩煎炸,導致邪熱損傷肺部,或大聲叫喊耗氣,引起的咳嗽、咽喉癢、痰多、吐血、氣喘急促、胸悶、脅肋疼痛等症狀。

紫菀、款冬花、百合、杏仁、貝母、蒲黃、半夏、經霜桑葉、犀角屑、炙甘草、人參(各2克),阿膠(5克)

將以上藥材分成兩份,加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服用。

天門冬丸

用於咯血、吐血,具有滋潤肺部、止咳的功效。

天門冬(30克),杏仁、茯苓、阿膠(各15克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,大小如彈珠一般。每日早晚含化三到五顆。另一個配方有茯苓。

潤脾膏

用於治療勞損引起的久咳、肺燥、肺痿等症狀,可經常服用。

羊肺(一副),杏仁、柿霜、真酥油、真粉(各30克),白蜂蜜(60克)

先將羊肺洗淨,再將杏仁膏、柿霜等用白蜂蜜水稀釋,攪拌均勻,將五種材料混合攪拌至稀稠適中,灌入羊肺中,用水煮熟,像平常一樣服用。

團參飲子

用於因情緒抑鬱、飲食不規律引起的咳嗽、膿血痰,逐漸發展成肺痿、肺癆。

人參、紫菀絨、阿膠、百合、細辛、款冬花、杏仁、天門冬、半夏、經霜桑葉、五味子(各30克),炙甘草(15克)

每次服用18克,加生薑五片,用水煎煮服用。

地黃煎

用於治療肺損傷引起的吐血、咳血。

生地黃(120克),鹿角膠(炒過,30克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9克,用童子尿一杯,加熱後加入少許薑汁調和後服用。沒有鹿角膠,可用阿膠代替。

古方 紫菀散

紫菀、款冬花(各15克),百部(7.5克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烏梅湯沖服,也可以用薑湯沖服。如果咳嗽加五味子。喘氣加杏仁。口渴加烏梅。氣逆加橘紅。頭痛加細辛和甘草各9克。氣虛脫者加蜜炒過的御米殼磨成粗末,用水煎服。

【臟腑咳嗽方劑】

小柴胡湯

用於治療肝臟引起的咳嗽,伴隨兩脅下疼痛,嚴重時無法轉動身體,轉動則兩脅下脹滿。(配方見之前治療熱性咳嗽的條目。)

黃芩加半夏生薑湯

用於治療膽府引起的咳嗽,伴隨嘔吐苦水或膽汁。

黃芩、生薑(各9克),炙甘草、芍藥(各6克),大棗(二枚),半夏(半合)
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服用。

甘桔湯

用於治療心臟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咽喉感覺有異物堵塞,嚴重時咽喉腫痛。(配方見之前條目。)

芍藥甘草湯

用於治療小腸府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會失氣。

芍藥、炙甘草(各12克),用水煎煮服用。

升麻飲

用於治療脾臟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右脅下疼痛,疼痛牽引至肩背,嚴重時無法活動。

升麻、白芍、甘草(各6克),葛根(9克),用水煎煮服用。

烏梅丸

用於治療胃腑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會嘔吐,嚴重時會吐出蛔蟲。(配方見蟲門。)

麻黃湯

用於治療肺臟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伴隨喘息有聲,嚴重時會咳血。

麻黃(9克),桂枝(6克),甘草(3克),杏仁(20枚),用水煎煮服用。

赤石脂禹餘糧湯

用於治療大腸府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會遺尿。

赤石脂、禹餘糧(各60克,搗碎),用水煎煮服用。

麻黃附子細辛湯

用於治療腎臟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腰背部會牽引疼痛,嚴重時會咳出痰涎。

麻黃、細辛(各3克),附子(3克),用水煎煮服用。

茯苓甘草湯

用於治療膀胱府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會遺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