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三十卷 (3)
第三十卷 (3)
1. 便毒疳瘡楊梅瘡
水六碗,煎三碗,不拘時服。
點廣瘡方
杏仁(去皮,取霜),真輕粉(各一錢),雄黃,辰砂(各五分)
為極細末,以雄豬膽汁調搽,一日三次,三日愈。
楊梅風,十年、二十年,筋骨風泡腫痛。
土茯苓(三斤),川椒(二錢),甘草(三錢),黑鉛(一斤),青藤(三錢)
上以好酒入埕,將藥用袋盛者,服之妙。
洗楊梅瘡方
臭梧桐、野菊花、金銀花,三味煎,入舊馬桶內熏之,一日二次,有痔漏加枸杞子。
楊梅瘡並楊梅風方
川歸,防風,牛膝,羌活,甘草,木瓜,金銀花,皂莢子,熟地,川芎(各一錢),土茯苓(四兩)
水五盅,煎三盅,分三次服。
加味遺糧湯,治楊梅瘡風毒,及誤服輕粉,癱瘓,筋骨疼痛,不能動履者,服此除根。
防風,木瓜,木通,薏仁,白蘚皮,金銀花(各五分),皂莢子(四分),如虛弱加人參,當歸(各七分),土茯苓(二兩,即仙遺糧也)
上以水煎,空心服,一日三服。輕者十日可愈,重者必四十日痊。
【楊梅漏】
豬蹄子湯,治楊梅漏。
牙皂(去皮弦,炒),麻黃,防風,連翹,地黃(各三分),牙硝(一分半),土茯苓(四兩),雄豬前蹄(一隻)
水三碗,同藥煮熟聽食,湯亦盡吃,半月痊愈。
又方
皂角(五錢),金銀花(五錢),土茯苓(四兩)
大肥皂核燒存性,為末,每用三釐,前藥煎熟調服。
膏藥,豬油熬去渣,一兩,加香油三錢,同熬,離火稍冷,加乳香、沒藥各五錢,攪勻,再入孩兒茶七錢,攪勻,又入冰片一分,輕粉五分,麝香一分,待冷,做膏藥貼之。
十全大補湯加防風,與前方相兼服之,庶虛弱者易收功也。凡漏瘡,膿水既多,故屬不足,治宜補養為先。
白話文:
[便毒疳瘡楊梅瘡]
用水六碗,煎煮成三碗,不拘時間服用。
點廣瘡方
將杏仁(去皮取霜)、真輕粉各一錢,雄黃、辰砂各五分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雄豬膽汁調勻塗抹,一天三次,三天就能痊癒。
楊梅風,十年、二十年,筋骨風泡腫痛。
土茯苓三斤,川椒二錢,甘草三錢,黑鉛一斤,青藤三錢。將以上藥材用布袋裝好,放入裝有酒的容器中浸泡服用,效果很好。
洗楊梅瘡方
臭梧桐、野菊花、金銀花,這三味藥材煎煮後,倒入舊馬桶內熏蒸患處,一天兩次,如果有痔瘡或瘺管,可以加入枸杞子。
楊梅瘡並楊梅風方
川歸、防風、牛膝、羌活、甘草、木瓜、金銀花、皂莢子、熟地、川芎各一錢,土茯苓四兩,用水五盅煎煮成三盅,分三次服用。
加味遺糧湯, 治療楊梅瘡引起的風毒,以及誤服輕粉導致的癱瘓、筋骨疼痛、不能行動等症狀,服用此方可以根除病灶。
防風、木瓜、木通、薏仁、白蘚皮、金銀花各五分,皂莢子四分,如果身體虛弱可以加入人參、當歸各七分,土茯苓二兩(即仙遺糧)。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空腹服用,一天三次。病情輕微的十天可以痊癒,病情嚴重的必須四十天才能痊癒。
【楊梅漏】
豬蹄子湯,治療楊梅漏。
將牙皂(去皮弦,炒過)、麻黃、防風、連翹、地黃各三分,牙硝一分半,土茯苓四兩,雄豬前蹄一隻,用水三碗同煮至熟爛,連湯帶肉一起吃完,半個月可以痊癒。
又方
皂角五錢,金銀花五錢,土茯苓四兩。將大肥皂核燒成灰燼,研磨成粉,每次用三釐,用先前煎煮的藥汁調服。
膏藥
將豬油熬煮去渣,取一兩,加入香油三錢,一同熬煮,稍涼後加入乳香、沒藥各五錢,攪拌均勻,再加入孩兒茶七錢,攪拌均勻,最後加入冰片一分,輕粉五分,麝香一分,待冷卻後製成膏藥貼敷患處。
十全大補湯加上防風,與前面的藥方一起服用,可以幫助虛弱的病人更快康復。凡是瘺瘡,因為膿液較多,多屬身體虛弱,所以治療應該以補養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