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二卷 (1)

回本書目錄

第十二卷 (1)

1. 痹門

生生子曰:按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所云:痹證有臟腑、營衛、筋脈、肌皮、骨及俞合刺法,論包甚廣,而世之認痹證者絕少。丹溪擬名痛風,編門論治,是從《內經》寒氣多者為痛痹論得其一也。其有不痛,及各臟腑俞合等證,世皆不詳載者。意其以風、寒、濕三氣為病之本,散寓於各證之下,隨各證而分治之。

如胞痹寓淋,腸痹寓飧泄,心痹寓噫氣,肺痹寓喘滿之類皆是。然則痹之不名也久矣。宜乎其有認為痿,認為風,認為腳氣同治者,此不務研經旨,而惟務求同俗也。可慨夫!予今列經旨於篇首,以全軒岐舊意,以痛風復痛痹,以昭中古諸賢證治,得痹之一,俾合前後而考之,庶可因名而循其實也。

白話文:

生生子曰:根據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所說,痹證包括臟腑、營衛、筋脈、肌皮、骨以及俞合刺法等,論述範圍十分廣泛。然而,世人真正理解痹證的人卻寥寥無幾。丹溪先生將其命名為痛風,並編門論治,這只是從《內經》中「寒氣多者為痛痹」的論點中得到的一種解釋。其他的不痛之證,以及各臟腑俞合等證,世人大多不詳載。

他的意思是,風、寒、濕三氣是疾病的根源,散佈於各種證狀之中,應隨證而分治。

例如,胞痹伴隨淋病,腸痹伴隨飧泄,心痹伴隨噫氣,肺痹伴隨喘滿,等等。由此可見,痹證一直沒有明確的名稱。因此,有人將其誤認為痿證、風證,甚至與腳氣混淆在一起治療。這種做法不認真研讀經文精義,只求迎合世俗觀念,實在令人遺憾!

我現在將經文精義列於篇首,以完整地繼承軒岐(指扁鵲和黃帝)的古意,將痛風重新歸為痛痹,以昭示古代諸賢的證治方法,揭示痹證的其中一種表現,使前後文獻互相呼應,藉由名稱來追尋其真實面貌,庶幾可以有所幫助。

設不復之,則痛者,固可以為風,而於不痛者,獨不可以為風乎?抑凡見筋骨作痛,而亦有血虛,有陰火,有痰涎者,又皆可以風名之乎?在丹溪諸公,必自能融會體認。其如因名迷實之弊,流害已久,名不正,則言不順,予故不能無容言也。後之明哲,幸鑑於心。

黃帝問曰:痹之安生?岐伯對曰: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。(行痹者,行而不定也,今稱為走注疼痛,及歷節風之類是也。)寒氣勝者痛痹。(痛痹者,苦楚,世稱為痛風及白虎飛屍之類是也。)濕氣勝者為著痹。(著痹者,著而不移,世稱為麻木不仁,必著而不移。

白話文:

如果疼痛不因外邪入侵而復發,那麼,疼痛可以說是風邪造成的,但對於沒有疼痛的人,難道就不能說是風邪造成的嗎?又,如果看到筋骨疼痛,同時伴隨血虛、陰火、痰涎等症狀,這些也都算是風邪嗎?丹溪先生必然能夠融會貫通,體會箇中道理。只是,由於過於執著於名目,導致實質被忽略,這樣的弊病已經存在很久了。名不正則言不順,所以不得不說出來。希望後世的明智之士能夠引以為戒。

黃帝問道:痹症是如何產生的?岐伯回答:風、寒、濕三氣雜合在一起,就會形成痹症。其中,風氣盛者稱為行痹。行痹是指疼痛部位不定,就像現在所說的走注疼痛和歷節風一樣。寒氣盛者稱為痛痹。痛痹是指疼痛劇烈,就像現在所說的痛風和白虎飛屍一樣。濕氣盛者稱為著痹。著痹是指疼痛部位固定不移,就像現在所說的麻木不仁,疼痛部位固定不動一樣。

劉河間所謂氣之道路,著而麻者得矣。或痛著一處,始終不移者是也。啟玄子注曰:風則陽受之,故為痹行。寒則陰受之,濕則皮肉筋骨受之,故為痹著而不去也。故乃痹從風、寒、濕之所生也。)

帝曰:其有五者何也?岐伯曰:以冬遇此者為骨痹,以春遇此者為筋痹,以夏遇此者為脈痹,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,以秋遇此者為皮痹。(此皆以所遇之時,所客之處命名,非行痹、痛痹、著痹之外,又別有些五痹也。以時令配五臟所使而言也。)

帝曰:內舍五臟六腑,何氣使然?(啟玄子注曰:言皮、肉、筋、脈、骨痹,以四時之外遇,然內居腑臟,何以致之。)岐伯曰:五臟皆有合,病久而不去者,內舍天其合也。故骨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腎;筋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脈;脈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心;肌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脾;皮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肺。所謂痹者,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。

白話文:

劉河間認為,氣的運行路徑有著明確的特徵,例如某個部位如果出現麻木的情況,那麼這就是氣路受阻的表現。如果某處疼痛且固定不變,也是氣路受阻的症狀。啟玄子在註解中提到,風邪會影響陽氣,導致痹症的產生;寒邪則影響陰氣,濕邪則影響皮膚、肌肉、筋絡和骨骼,這些都會導致痹症長期不愈。

因此,痹症是由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引起。皇帝問道,為什麼會有五種不同的痹症?岐伯回答說,冬天遇到的稱為骨痹,春天遇到的稱為筋痹,夏天遇到的稱為脈痹,秋季遇到的稱為皮痹,冬季遇到的稱為肌痹。這五種痹症都是根據接觸的季節和影響的部位來命名的,並不是除了行痹、痛痹、著痹之外的其他五種特殊痹症。這是根據四季與五臟的功能來進行配對的理論。

皇帝又問,這些痹症為什麼會影響到五臟六腑?啟玄子的註解指出,皮膚、肌肉、筋絡、脈絡、骨頭的痹症,雖然發生在外,但最終會影響到內臟,這究竟是怎麼回事?岐伯回答說,每一個臟器都有其特定的穴位,如果病痛持續存在,最終會影響到該穴位所對應的臟器。如果骨頭的痹症持續不斷,再次受到外邪的影響,就會深入到腎臟;筋絡的痹症如果未愈,再次受到外邪影響,就會深入到脈絡;脈絡的痹症如果不愈,再次受到外邪影響,就會深入到心臟;肌膚的痹症如果不愈,再次受到外邪影響,就會深入到脾臟;皮膚的痹症如果不愈,再次受到外邪影響,就會深入到肺部。總的來說,痹症是由於在特定的季節,受到了風、寒、濕這三種邪氣的重複侵襲。

凡痹之客五臟者,肺痹者,煩滿喘而嘔:心痹者,脈不通,煩則心下鼓,暴上氣而喘,嗌乾善,厥氣上則恐;肝痹者,夜臥則驚,多飲數小便,上為引如懷孕;腎痹者,善脹,尻以代踵,脊以代頭;脾痹者,四肢解墮,發咳嘔汁,上為大塞;腸痹者,數飲而出不得,中氣喘爭,時發飧泄;胞痹者,少腹、膀胱按之內痛,若沃以湯,澀於小便,上為清涕。

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,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,淫氣喘息,痹聚在肺;淫氣憂思,痹聚在心;淫氣遺溺,痹聚在腎;淫氣乏竭,痹聚在肝,淫氣肌絕,痹聚在脾。(王注:淫氣謂氣之妄行者,各隨臟之所主,而入為痹也。)諸痹不已,亦益內也。其風氣勝者,其人易已也。

白話文:

當癱瘓影響到五髒的時候,肺部受累會出現煩燥不安、呼吸困難和嘔吐的情況;心臟受累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,使人心慌胸悶,突然感到呼吸急促並伴有咳嗽,喉嚨乾渴,如果寒邪侵襲,還可能會產生恐慌感;肝臟受累的人晚上睡覺容易受到驚嚇,喝水量增加且尿頻,同時腹部有像懷孕一樣膨脅感;腎臟受累的人常常感覺腰痠背疼,臀部代替腳跟走路,背部彎曲替代了脖子的作用;脾胃受累的人四肢無力,經常咳嗽並且伴隨著嘔吐液體,呼吸道堵塞嚴重;腸道受累的人喝很多水卻排不出來,而且因為消化不良引起反覆性腹瀉;子宮受累的人小腹疼痛,像是被熱水燙過一般,排尿不順利,鼻腔分泌物呈清水狀。 人的精神狀態平靜時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,但一旦變得焦慮或激動就會消失得很快。吃得太多會對腸胃造成損傷,長期吸入冷空氣或者哮喘等疾病也會讓肺部受到損害;長時間處於情緒低落狀態,心臟功能也會下降;泌尿系統問題也可能導致腎臟受損;疲勞乏力是肝臟受損的一個重要表現;肌肉萎縮也是脾臟受損的重要指標之一。各種癱瘓症狀如果不加以治療,就有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內部器官的病變。其中風濕病較輕的人更容易康復。

帝曰:痹,其時有死者,或疼久者,或易已者,其故何也?岐伯曰:其入臟者死,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,其留皮膚間者易已。帝曰:其客於六腑者何也?岐伯曰:此亦其飲食居處,為其病本也。六腑亦各有俞,風寒濕氣中其俞,而飲食應之,循俞而入,各舍其腑也。帝曰:以針治之奈何?岐伯曰:五臟有俞,六腑有合,循脈之分,各有所發,各隨其故,則病疹也。(《甲乙經》以隨為治。

帝曰:營衛之氣亦令人痹乎?岐伯曰:營者,水穀之精氣也,和調於五臟,灑陳於六腑,乃能入於脈也,故循脈上下,貫五臟絡六腑也。衛者,水穀之悍氣也,其氣剽疾滑利,不能入於脈也,故循皮膚之中,分肉之間,熏於肓膜,散於胸腹。逆其氣則病,從其氣則愈,不與風寒濕氣合,故不為痹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有些風濕症狀會導致死亡,有些則長期疼痛,有些則很快康復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答:進入內臟的風濕症狀會導致死亡,停留在筋骨間的會長期疼痛,停留在皮膚的則較快康復。黃帝問:風濕侵入六腑的情況又是怎麼回事呢?岐伯答:這是由於飲食和居住環境引發的疾病。六腑各自有穴位,風寒濕氣入侵穴位,再與飲食相互作用,沿著穴位深入,最終影響到對應的六腑。黃帝問:用針灸來治療該如何操作?岐伯答:五臟有其特定的穴位,六腑也有其合穴,針灸要遵循經絡的分佈,針對不同情況進行治療,這樣就能達到療效。《甲乙經》中提到的「隨」字,就是指根據病情進行治療的意思。

黃帝又問:營養和衛生的氣息也會引起風濕症嗎?岐伯答:營養是食物中的精華,與五臟調和後,才能進入脈絡循環全身。所以它會隨著脈絡上下的流動,貫穿五臟,連接六腑。衛生則是食物中快速、滑潤的氣息,不能進入脈絡,它會在皮膚和肌肉之間流動,滋潤內部器官。如果衛生氣息逆向運行就會引起疾病,順著運行則會康復,而且不會與風寒濕氣結合,因此不會成為風濕症。

帝曰:善。痹或痛,或不痛,或不仁,或寒,或熱,或燥,或濕,其故何也?岐伯曰:痛者,寒氣多也,有寒故痛也。其不痛不仁者,痛久入深,營衛之行澀,經絡時疏,故不通。(《甲乙經》作痛。)皮膚不營,故為不仁。其寒者,陽氣少,陰氣多,與病相益,故寒也。其熱者,陽氣多,陰氣少,病氣勝陽遭陰,故為痹熱。

其多汗而濡者,此其逢濕甚也,陽氣少,陰氣盛,兩氣相感,故汗出而濡也。帝曰:夫痹之為病,不痛何也?岐伯曰:痹在於骨則重,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,在於筋則屈不伸,在於肉則不仁,在於皮則寒,故具此五者,則不痛也。凡痹之類,逢寒則急,逢熱則縱。帝曰:善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好。痹症可能表現為疼痛、不疼痛、無知覺、寒冷、熱感、乾燥或濕潤,這是什麼原因呢?岐伯回答:感到疼痛,通常是因為寒氣過多,由於有寒氣所以感到疼痛。對於那些既不疼痛也沒有知覺的症狀,這是因為疼痛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,使得營養和衛生系統運作緩慢,經絡的流通不順暢,因此不能正常運作。皮膚若缺乏營養,就會產生無知覺的情況。如果感到寒冷,通常是因為陽氣不足,陰氣過多,這兩種氣候條件相互增強,所以會感到寒冷。若感到熱感,則是因為陽氣過多,陰氣不足,疾病的力量超過了正常的陽氣,遇到陰氣,因此會產生痹症的熱感。

如果出現多汗且濕潤的情況,這是因為遇到了過度的濕氣,陽氣不足,陰氣旺盛,這兩股氣體相互影響,因此會產生多汗且濕潤的情況。黃帝問:那麼,痹症如果不表現為疼痛是什麼原因呢?岐伯回答:痹症若位於骨骼會讓人感到沈重,若影響到脈搏則血液凝固無法流動,若影響到筋骨則使人彎曲無法伸展,若影響到肌肉則會失去知覺,若影響到皮膚則會感到寒冷,因此這些五種情況加在一起,就不會感到疼痛了。所有痹症類型,遇到寒冷會變得更緊繃,遇到熱則會放鬆。黃帝說:好。

2. 論四時受痹源流,刺痹穴法

冬感風、寒、濕者為骨痹,久不已則內入於腎,病腎脹,足攣,尻以代踵,身踡,脊以代頭。取太谿、委中。

春感風、寒、濕者為筋痹,久不已則內入於肝,病臥則驚,多飲,數小便。取太衝、陽陵泉。

夏感風、寒、濕者為脈痹,久不已則內入於心,病心下滿,暴喘,嗌乾,善噫,恐懼。取大陵、少海。

長夏感風、寒、濕者為肉痹,久不已則內入於脾,病解墮,發咳嘔汁。取太白、三里。

秋感風、寒、濕者為皮痹,久不已則內入於肺,病煩滿,喘嘔,取太淵、合谷。

白話文:

冬天感受風寒濕邪,會導致骨痺,久治不愈就會深入腎臟,出現腎臟腫脹、足部痙攣、臀部代替腳跟、身體蜷縮、脊柱代替頭部等症狀。取太溪、委中穴。

春天感受風寒濕邪,會導致筋痺,久治不愈就會深入肝臟,出現臥床時驚悸、多飲水、頻尿等症狀。取太衝、陽陵泉穴。

夏天感受風寒濕邪,會導致脈痺,久治不愈就會深入心臟,出現心下痞滿、突然喘息、咽喉乾渴、易打嗝、恐懼等症狀。取大陵、少海穴。

長夏感受風寒濕邪,會導致肉痺,久治不愈就會深入脾臟,出現消化不良、咳嗽嘔吐痰液等症狀。取太白、三里穴。

秋天感受風寒濕邪,會導致皮痺,久治不愈就會深入肺臟,出現煩躁、胸悶、喘息嘔吐等症狀。取太淵、合谷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