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七卷 (25)
第二十七卷 (25)
1. 灌膿三朝證治活法
一、痘發癢,滿面抓去,而面上瘡痕隱然點點有起發之勢,此猶可治。急以托裡發毒止癢之藥,用內托散加蟬蛻立驗。
一、痘抓破而出血者,此陽瘡出血也。宜當歸涼血湯主之。
一、灰白慘黯,皮薄擦破無膿血者,不治。
二便不通,目閉聲啞,腹中脹滿,肌內黧黑者不治。
一、瘡爛無膿,吐利不止,二便下血,乳食不化者不治。
一、痘未起頂,但腳漸闊,至七八日,乾枯,瘡皮皺起,誤認結痂收靨者,多不可救。急與補血解毒之劑,庶可回生。
一、灌膿時,眉心、鼻準、耳輪、唇口及兩頰,先有焦枯黑靨者,此名倒陷,不治。
白話文:
一、痘疹發作時感到搔癢,臉上被抓得傷痕累累,但臉上瘡疤隱約有要發起來的跡象,這種情況還能治療。趕緊使用能托住毒素、幫助發散並止癢的藥物,用內托散加上蟬蛻,效果會很快顯現。
一、痘疹被抓破而流血的,這是陽性瘡瘍出血。應該用當歸涼血湯來治療。
一、痘疹呈現灰白色、暗淡無光,皮膚薄且擦破了也沒有膿血的,這種情況無法治癒。
二、大小便不通暢,眼睛閉合、聲音沙啞,腹部脹滿,肌肉呈現黑褐色的人,無法治癒。
一、瘡瘍潰爛沒有膿液,又不斷嘔吐腹瀉,大小便都帶血,吃下的食物無法消化的人,無法治癒。
一、痘疹沒有長出膿頭,但是根部卻越來越擴散,到了七八天時,痘疹乾枯,瘡皮皺起來,如果誤以為是結痂快好了,這種情況大多無法救治。趕緊使用補血解毒的藥物,或許還能起死回生。
一、在痘疹化膿的時候,如果眉心、鼻頭、耳廓、嘴唇和兩頰,先出現焦黑的斑點,這稱為「倒陷」,無法治癒。
2. 收靨三朝證治活法
凡收靨自上而下者順,自下而上者逆。
痘至收靨,大勢已定。亦有膿不滿足,似靨而非真靨者。此時極宜明辨,若七日之間面目腫,惟覺退痘,雖似干而痂薄如紙,或有內症未除,此痘極險時也。失治則凶變立至,急以補血涼解之劑,庶或轉移。
一、痘至十日,血盡毒解,其膿漸干,如蒼蠟色,或如葡萄色,從口鼻兩傍或面部收起至胸腹而下,然後頷上與腳背,一齊結靨,逐漸剝落,內症全元,身漸輕快,飲食二便如常者吉,或手足心,或手指尖,或陰上先收者,俱吉。
一、人中者,任督二脈交會之衢也。凡痘自初出至收靨,俱要在此部位先見者佳,謂陰陽和暢也。
一、痘收靨自人中平分上下,髮際以上,陽中之陽也,謂之孤陽。足膝以下,陰中之陰也,謂之孤陰。孤陽寡陰,所以痘瘡之收至此二處,每遲留而後靨也。不必施治。
一、鼻梁上痘先焦者,任是凶逆亦不死。
一、痘當靨而流漿不已者,因表散太過,則斑爛流水,或飲水多則漂盪流水,但服保元湯加防風、白芷、白朮,或除濕湯,外以敗草散敷之。
一、當靨不靨而膿充足,服回漿散或象牙散。
一、痘有靨至頭或至腰,而下身數日不靨者,此乃熱毒太盛,不能收靨故也。治當:有熱則清之,若小便不利者,四苓散加芩、連、滑石、木通,大便秘結者,當歸解毒湯利之。
一、痘當靨不靨,忽然變動,灰白頂陷,吐瀉腹脹,寒戰咬牙者,急與內助丹。若癢塌氣促足冷者,加附子。有水泡者,大加白朮,行去惡水,而膿自干矣。
一、血盡漿足,溫潤不斂者,內虛也。保元加苓朮以助收斂結痂。或六君子湯。
一、當靨不靨,發熱譫語,目閉口喘,手足大亂,小水不利者,此熱毒乘於肺經,無陰氣以收之然也。急用清金導赤飲主之。
一、漿未稠濃,頂未飽滿,面腫忽退,目閉忽開,瘡腳散闊,色白皮皺乾燥,似靨非靨。此因津液枯竭,血氣虛少,內證未除之故。此症之極險者也。急用四君子加麥門冬、牛蒡子、荊芥、連翹、桔梗,救之。若誤認作結痂無事,致成危殆,悲哉。
一、膿後不能結痂,反成腐爛,和皮脫去者,此倒靨也。系中氣不足,急用保元湯加當歸、牛蒡子、連翹、薄桂、木香治之。其頭面瘡已破者,復加腫灌手足,遍身原無瘡處,又復出一層,謂之補空。若治之頭面不腫,空處不補,不旋踵而告變矣。
一、收靨時忽泄膿血痂皮者,此亦倒靨之症。乃脾強腎弱為順利,儘自愈。不必施治。如利下水穀不分者,此腎強脾弱者也。急用陳氏木香散送下豆蔻丸。
一、痘因冬月嚴寒,被寒氣鬱遏而不能靨者,以桂枝解毒湯治之。
一、痘因夏月炎暑,熱氣薰蒸而不能靨者,甘露解毒湯微利之。
白話文:
收靨三朝證治活法
痘瘡痊癒的過程,從上往下順利結痂是正常的,反之則不順利。
痘瘡到了結痂階段,病情大致已定。但也有些情況膿液不足,看似結痂卻並非真正結痂。此時必須仔細辨別,如果七天內臉部腫脹,痘痘看似消退,但痂皮薄如紙,很可能是內在病症未除,這是非常危險的時期。若治療失誤,凶險的變化會立即發生,應立即服用補血清熱的藥物,或許能轉危為安。
一、痘瘡發出十天後,血液中的毒素已清除,膿液逐漸乾燥,顏色如同蒼白的蠟或葡萄,從口鼻兩側或臉部開始結痂,再往下延伸至胸腹部,然後下巴和腳背也一起結痂,逐漸脫落,內在病症痊癒,身體逐漸輕鬆,飲食及大小便恢復正常,則預後良好。如果手心、腳心、指尖或陰部先結痂,也都是吉利的徵兆。
一、人中穴是任督二脈交會的重要穴位。痘瘡從初發到結痂,都應該先在人中穴出現變化,這表示陰陽調和。
一、痘瘡結痂的位置若從人中穴平均分佈到上下,髮際以上屬於陽中之陽,稱為孤陽;足膝以下屬於陰中之陰,稱為孤陰。孤陽寡陰,所以痘瘡的結痂如果侷限在這兩個部位,往往會停留較久才結痂。這種情況無需特別治療。
一、鼻樑上的痘瘡先結痂,即使病情凶險,也不會致命。
一、痘瘡該結痂時卻持續流膿不止,是因表散過度,導致瘡瘍潰爛流水,或飲水過多導致膿液稀薄流淌,應服用保元湯並加入防風、白芷、白朮,或服用除濕湯,外用敗草散敷貼。
一、該結痂卻未結痂但膿液充足,應服用回漿散或象牙散。
一、痘瘡結痂已到達頭部或腰部,但下半身數日未結痂,這是因為熱毒太盛,導致無法結痂。治療應當:有熱則清熱,若小便不利,則服用四苓散並加入黃芩、黃連、滑石、木通;若大便秘結,則服用當歸解毒湯通便。
一、痘瘡該結痂卻未結痂,突然出現變化,顏色灰白凹陷,伴隨嘔吐、腹脹、寒戰、咬牙等症狀,應立即服用內助丹。若伴有發癢、氣短、氣促、手腳冰冷,則需加入附子。若有水泡,則大量加入白朮,排出積水,膿液自然會乾燥。
一、膿液充足但溫潤不收斂,是因體內虛弱。應服用保元湯並加入白朮、茯苓以促進收斂結痂,或服用六君子湯。
一、該結痂卻未結痂,伴隨發熱、神志不清、眼閉口喘、手足抽搐、小便不利等症狀,這是熱毒侵犯肺經,缺乏陰氣收斂所致。應立即服用清金導赤湯。
一、膿液未完全濃稠,痘瘡頂部未完全飽滿,臉部腫脹突然消退,眼睛忽閉忽開,瘡口散開,顏色發白,皮膚乾燥起皺,看似結痂卻並非真正結痂。這是因為津液枯竭,氣血虛弱,內在病症未除所致,這是非常危險的症狀。應立即服用四君子湯並加入麥門冬、牛蒡子、荊芥、連翹、桔梗搶救。若誤認為已結痂而未加處理,則會危及生命,令人悲痛。
一、膿液排出後未能結痂,反而腐爛,皮膚脫落,這是倒靨,是因中氣不足,應服用保元湯並加入當歸、牛蒡子、連翹、肉桂、木香治療。若頭面部的瘡瘍已破,又出現新的瘡瘍,且遍及全身,稱為「補空」。若只治療頭面部腫脹而不處理其他部位的瘡瘍,則病情很快就會惡化。
一、結痂時突然流出膿血和痂皮,這也是倒靨。若脾氣旺盛腎氣虛弱,則會自行痊癒,無需治療。若腹瀉排泄物混雜水穀,這是腎氣旺盛脾氣虛弱,應立即服用陳氏木香散送服豆蔻丸。
一、痘瘡因冬季嚴寒,寒氣鬱結而無法結痂,應服用桂枝解毒湯治療。
一、痘瘡因夏季炎熱,熱氣薰蒸而無法結痂,應服用甘露解毒湯,略微通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