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二卷 (2)
第二十二卷 (2)
1. 妊鬼胎
人由臟腑失調,血氣不充,營衛虛損,則精神衰弱,而鬼魅之類得以乘之,亦如懷妊之狀,故名曰鬼胎也。
薛氏曰:一婦經閉八月,肚腹漸大,面色或青或黃,用胎症之藥不應。薛診視之曰:面青脈澀,寒熱往來,肝經血病也。面黃腹大,食少體倦,脾經血病也。此鬱怒傷肝脾之症,非胎也。不信,仍用胎劑無功。乃與加味歸脾湯、逍遙散各二十餘劑,諸症稍愈。彼欲速效,別服通經丸一服,下血昏憒,自汗惡寒,手足俱冷,嘔逆不食。
用人參、炮姜二劑漸愈。又用十全大補湯五十餘劑而安。
治此症大抵要看虛實。實者可攻,涉虛者必於補中兼消,而佐以雄黃之類,行而散之。
雄黃丸,治鬼胎瘀血腹痛。
雄黃,鬼臼(去毛),莽草,丹砂,巴霜,獺肝(炙黃。各半兩),蜥蜴(一枚,炙),蜈蚣(一條,炙)
上為末,蜜丸,梧子大,每服二丸,空心溫酒下,日二服,或下蛇鱉之類。
治鬼胎及血氣痛不可忍。
斑蝥(去頭翅足,用糯米炒),延胡索(炒,等分)
為末,溫酒下五分,以去穢物為度,空心服。
斬邪丹,治鬼胎大如抱甕。
吳茱萸,川烏,秦艽,柴胡,殭蠶,芫花(醋炒),巴戟,巴仁(各一兩)
為末,蜜丸,梧子大,每服七丸,蜜酒下,取下惡物。
白話文:
人體如果臟腑功能失調,血液與氣力不足,營養和防禦系統虛弱,就會精神衰弱,這時容易被鬼魅侵擾,表現出如同懷孕的症狀,因此被稱為「鬼胎」。
薛醫師說過一個例子:有一名婦女月經停了八個月,肚子逐漸變大,臉色時青時黃。她吃了懷孕相關的藥,但情況沒有改善。薛醫師診斷後表示:臉色青、脈象澀,且有寒熱交錯,這是肝部血液問題;臉色黃、肚子大、食慾差、身體疲倦,這是脾部血液問題。這是由於生氣和脾氣受損導致的疾病,並不是懷孕。但婦女不相信,仍然吃懷孕的藥,結果沒有效果。於是薛醫師讓她服用加味歸脾湯和逍遙散各二十多劑,她的症狀開始緩解。但婦女想要快速見效,另外服用了一劑通經丸,結果大量出血,失去意識,全身冒汗,畏寒,手腳冰冷,嘔吐無法進食。
後來,薛醫師使用人參和炮薑兩劑,她的病情逐漸好轉。再用十全大補湯五十多劑,終於康復。
治療這種疾病,主要看病人是虛還是實。如果是實,可以進行攻伐治療;如果是虛,必須在補充的同時進行消散,並且輔以雄黃類的藥物,幫助排除病竈。
雄黃丸,用來治療鬼胎、腹內瘀血導致的疼痛。
藥材包括:雄黃、鬼臼(去毛)、莽草、丹砂、巴霜、獺肝(烤至微黃,各半兩)、蜥蜴(一枚,烤)、蜈蚣(一條,烤)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兩顆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,可能會排出像蛇鱉一樣的異物。
另一種治療鬼胎以及血氣疼痛難忍的方法:
斑蝥(去頭翅足,用糯米炒)、延胡索(炒,等量)。
將藥材磨成粉,每次服用五分,用溫酒送服,直到排出髒物為止,空腹服用。
斬邪丹,用來治療大如抱甕的鬼胎。
藥材包括:吳茱萸、川烏、秦艽、柴胡、殭蠶、芫花(醋炒)、巴戟、巴仁(各一兩)。
將藥材磨成粉,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七顆,用蜂蜜酒送服,可以排出病竈。
2. 妊娠不語
(此名曰喑。)
黃帝曰:人有重身九月而喑,此為何也?岐伯對曰:胞之脈絡絕也。帝曰:何以言之?岐伯曰:胞絡者,繫於腎少陰之脈,貫腎系舌本,故不能言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無治也,當十月復。此至人窮理之言,患此者,當靜以偵之,不必驚惶而亂投劑,十月分娩後當自語也。
白話文:
在懷孕九個月時無法說話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喑」。
黃帝問道:有人在懷孕九個月時突然無法說話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回答說:這是因為與子宮相連的脈絡斷絕了。
黃帝追問:你怎麼這樣說呢?岐伯解釋:與子宮相連的脈絡是和腎部的少陰脈相連接的,它貫穿腎臟並連接到舌根,所以如果這脈絡斷絕,就會導致無法說話。
黃帝再問:那該如何治療呢?岐伯回答:不需要特別治療,等到十月分娩後自然會恢復。這是前人研究透徹後的結論,如果遇到這種情況,應保持冷靜觀察,不需要驚慌失措地亂投藥物。等到十月分娩後,患者自然就能恢復說話能力了。
3. 妊娠傷寒熱病防損胎
《良方》曰:非節之氣傷於妊娠,熱毒侵損胞胎,若不早治,多致墮胎漏血,則子母之命亦不能全矣。
薛氏曰:此亦當分六經為主,相參而治。
妊娠傷寒,身痛壯熱。
蔥白(一升),前胡,葛根,石膏(各二兩半),青黛(一兩半),升麻(二兩),梔子(十二枚)
水煎,分三服。
妊娠傷寒,大小便閉結。
前胡(二兩半),大黃,石膏(各五兩),山梔(十枚),知母,黃芩,茯苓,生薑(各二兩)
水煎,分三服。
妊娠傷寒,發斑忽黑,小便如血,其胎欲落。
山梔,升麻(各四兩),青黛(二兩),生地(四兩),石膏(八兩),蔥白(一升),黃芩(三兩)
水煎,分三服。又用井中泥塗心下,干則易。
妊娠熱病,先宜白朮散以安其胎,傷寒亦然。
白朮,黃芩(炒。各二錢)
加薑棗,水煎服。若四肢厥逆,陰症也,不可服。
白話文:
《良方》提到:如果懷孕期間受到非季節性的氣候影響,導致熱毒侵害胎兒,如果不早點治療,常會導致流產或出血,這樣子母雙方的生命都可能無法保住。
薛氏說:這種情況應該根據六經理論來主導,相互參考來進行治療。
懷孕期間感染風寒,出現身體疼痛、高燒的情況。
用一升的蔥白,二兩半的前胡、葛根和石膏,一兩半的青黛,二兩的升麻,以及十二枚的梔子,用水煎煮後分成三次服用。
懷孕期間感染風寒,大小便不通。
用二兩半的前胡,五兩的大黃和石膏,十枚的山梔,以及二兩的知母、黃芩、茯苓和生薑,用水煎煮後分成三次服用。
懷孕期間感染風寒,出現皮膚發斑突然變黑,小便如血,胎兒有掉落的危險。
用四兩的山梔和升麻,二兩的青黛,四兩的生地,八兩的石膏,一升的蔥白,以及三兩的黃芩,用水煎煮後分成三次服用。另外,可以使用井中的泥土敷在胸口,乾了就換新的。
懷孕期間熱病,首先應使用白朮散來安胎,對於感染風寒也是同樣適用。
用二錢的白朮和炒過的黃芩,加入薑棗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但如果四肢冰冷,這是陰症,就不適合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