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九卷 (2)
第二十九卷 (2)
1. 華佗癰疽瘡腫淪
夫癰疽瘡腫之作,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,非獨因榮衛壅塞而發也。其行也有處,其止也有歸。假令發於喉舌者,心之毒。發於皮毛者,肺之毒。發於肌肉者,脾之毒。發於骨髓者,腎之毒。發於下者,陰中之毒。發於上者,陽中之毒。發於外者,六腑之毒。發於內者,五臟之毒。
故內曰壞,外曰潰,上曰從,下曰逆。發於上者得之速,發於下者得之緩。感於六腑則易治,感於五臟則難瘳。又近骨者多冷,近膚者多熱。近骨者久不愈則化成血蟲。近膚者久不愈則傳氣成漏。成蟲則多癢少痛,或先癢後痛。成漏則多痛少癢,或不痛不癢。內虛外實者多痛少癢,血不止則多死,潰膿則多生。
白話文:
癰疽瘡腫的成因與辨證
凡是癰疽瘡腫的發生,都是由於五臟六腑積聚毒素無法流通,並非單純因為氣血運行阻塞而導致。這些毒素的流向有其規律,最終也會歸於一定的部位。
舉例來說,如果瘡腫長在喉嚨和舌頭上,就是心臟積毒;長在皮膚毛髮上,就是肺部積毒;長在肌肉上,就是脾臟積毒;長在骨髓上,就是腎臟積毒。長在下半身,是陰部積毒;長在上半身,是陽部積毒。長在身體外側,是六腑積毒;長在身體內側,是五臟積毒。
因此,內部叫做壞死,外部叫做潰爛;向上叫做順行,向下叫做逆行。長在上半身的瘡腫,發病速度較快;長在下半身的瘡腫,發病速度較慢。感染六腑的瘡腫容易治療,感染五臟的瘡腫則難以痊癒。
另外,靠近骨骼的瘡腫多半冰冷,靠近皮膚的瘡腫多半發熱。靠近骨骼的瘡腫,久治不愈就會化為血蟲;靠近皮膚的瘡腫,久治不愈就會形成氣漏。血蟲會導致患者感到發癢,疼痛較輕,或者先癢後痛;氣漏則以疼痛為主,發癢較輕,或者不痛不癢。
內虛外實的人,瘡腫多以疼痛為主,發癢較輕。如果血流不止,患者多半會死亡;如果化膿潰爛,患者多半會康復。
或嘔逆無度,飲食無時,皆癰疽使然。症候多端,要當詳治。薛立齋曰:瘡瘍生蟲,乃肝經風熱,其成漏,乃元氣虛弱。其出血,乃脾虛有火。其潰膿,乃元氣充實。至於嘔逆等證,屬脾胃虧損所致,當調補元氣,庶保無虞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不停地嘔吐反胃,飲食不規律,這很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出現了癰疽所致。這種疾病症狀繁多,需要仔細診治。薛立齋說,瘡瘍生蟲是由於肝經風熱引起,瘡瘍潰爛則是因為元氣虛弱,出血則是脾虛有火,潰膿則代表元氣充實。至於嘔吐反胃等症狀,屬於脾胃虧損導致,應當調補元氣,才能避免後患。
2. 背疽其源有五
一天行,二瘦弱氣滯,三怒氣,四腎氣虛,五飲冷酒、食炙煿,服丹藥。
白話文:
一天行:指一天的活動量過大,導致身體疲憊。
二瘦弱氣滯:指體形消瘦,氣血運轉不暢。
三怒氣:指因情緒急躁、生氣等因素影響,導致身體不適。
四腎氣虛:指腎功能衰弱,通常與年齡增長、長期勞累、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。
五飲冷酒、食炙煿:指飲用冰涼的酒或食用過熱、過熟的食物,對身體有害。
六服丹藥:指服用含有丹砂等有毒成分的藥物,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。
3. 治癰疽用藥大綱
一、初患癰疽,便服內托散,以免後來口舌生瘡,仍用騎竹馬或隔蒜灸。
一、服五香連翹湯,如大便疏快即止,仍量人虛實。
一、癰疽潰後,宜服排膿內補散,若嘔逆,木香湯下。
一、癰疽初作,便宜灼艾,及麥飯石膏塗四圍,中留口出毒,如瘡小通傅之,既潰用神異膏貼之。
一、癰疽已潰,日用豬蹄湯淋洗,將愈之際,三日一次。
白話文:
剛患上癰疽時,馬上服用內托散,避免之後口舌生瘡,並可依情況用騎竹馬或隔蒜灸治療。若服五香連翹湯後大便通暢,即可停止服用,但仍需根據患者虛實情況調整用藥。癰疽潰爛後,應服用排膿內補散,若出現嘔吐逆氣,則用木香湯緩解。癰疽初發時,可以用艾灸和麥飯石膏塗抹周圍,中間留個口讓毒液排出,如果瘡口小,就用神異膏敷貼。癰疽潰爛後,每天用豬蹄湯清洗患處,快痊癒時,三天洗一次。
一、癰疽將斂,宜用神異膏。如毒未盡,不可遽用生肌之劑。
一、癰疽將安,宜用加味十全湯,補其氣血,庶肌肉易生。
一、背疽。多先渴而後發,或先疽而後渴,不救者多矣。若服加減八味丸,非特杜絕渴疾,抑亦大滋氣血,生長肌肉。
一、癰疽嘔逆有二。一因初發,不服內托散,伏熱在心。一因脾氣不正,伏熱在心者,則心煩身熱,焮腫作痛,宜用內托散三兩服之。脾氣不正者則不煩熱,或聞穢氣作嘔,宜用嘉禾散。如有寒熱,用不換金正氣散。五更初兼服山藥丸以補腎。
白話文:
膿包快好了,應該用神異膏。如果毒氣還沒完全消退,就不要急著用生肌的藥。
膿包快好了,應該用加味十全湯,補充氣血,這樣肌肉才會容易長出來。
背上的膿包,很多都是先口渴後才發病,或者先長膿包後才口渴,沒有救活的很多。如果服用加減八味丸,不僅可以預防口渴,還能滋養氣血,幫助肌肉再生。
膿包嘔吐有兩種原因。一是剛發病時,沒有服用內托散,熱毒積聚在心臟。二是脾胃功能失調,熱毒積聚在心臟。如果是熱毒積聚在心臟,就會心煩、發熱、腫脹疼痛,應該服用三兩服的內托散。如果是脾胃功能失調,就不會發熱,或者聞到臭味就會想吐,應該服用嘉禾散。如果有寒熱,就服用不換金正氣散。凌晨五點鐘可以服用山藥丸,補腎。
4. 癰疽用香藥調治論
伍氏曰:氣血聞香則行,聞臭則逆。大抵瘡瘍多因營氣不從,逆於肉理,鬱結為膿,得香則氣血流行,故服五香連翹湯、萬金散、金粉散。凡瘡本腥穢,又聞臭觸則愈甚。若毒入胃則咳逆。古人用之可謂有理。且如飲食調令香美,以益脾土,養其真元,可保無虞矣。
白話文:
伍氏說:氣血聞到香氣就會順暢流通,聞到臭氣就會逆行不順。一般來說,瘡瘍大多是因為營氣不順,逆行於肉理,鬱結形成膿液。聞到香氣可以使氣血暢通,因此服用五香連翹湯、萬金散、金粉散等藥物。
凡是瘡瘍本身就有腥穢之氣,再聞到臭味或觸碰,就會更加嚴重。如果毒氣侵入胃部,就會出現咳嗽逆氣。古人使用這些方法,可以說是有道理的。而且,像飲食方面調配得香美可口,可以益脾土,滋養其真元,就可以保障身體無虞了。
5. 五發癰疽通治方
漏蘆湯,治一切惡瘡毒腫,丹瘤瘰癧,疔腫魚臍,五發癰疽。初覺一二日,便如傷寒,頭疼煩渴,拘急惡寒,肢體疼痛,四肢沉重,恍惚悶亂,坐臥不寧,皮膚壯熱,大便閉澀,小便赤黃,並皆服之。妊婦勿服。
漏蘆,白蘞,黃芩,麻黃(去節),枳實(去白,炒),升麻,芍藥,炙甘草,朴硝(各一兩),大黃(二兩)
白話文:
漏蘆湯
功效: 治療各種惡瘡毒腫,包括丹瘤、瘰癧、疔腫、魚臍、五發癰疽等。
適用症狀:
- 初期發病一兩天,症狀類似傷寒,伴隨頭痛、口渴、身體發冷、四肢疼痛沉重、頭昏腦脹、坐立不安、皮膚發熱、便秘、小便發黃等。
用法:
- 以上症狀皆可服用漏蘆湯。
- 孕婦禁用。
藥方:
- 漏蘆、白蘞、黃芩、麻黃(去節)、枳實(去白,炒)、升麻、芍藥、炙甘草、朴硝(各一兩)
- 大黃(二兩)
上每服三五錢,看虛實用,水煎空心熱服。
五香連翹湯,治諸瘡腫,初覺一二日便厥,喉咽塞,發寒熱。
乳香,木香,木通,大黃(各一錢半),連翹,沉香,獨活,桑寄生,丁香,射干,升麻,麝香(另研。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白話文:
五香連翹湯
用法: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調整劑量,水煎後空腹熱服。
主治: 各種瘡腫,初發一二日即出現厥逆,喉嚨發乾,伴有寒熱症狀。
藥方:
- 乳香、木香、木通、大黃(各一錢半)
- 連翹、沉香、獨活、桑寄生、丁香、射干、升麻(各一錢)
- 麝香(另研,一錢)
- 甘草(五分)
姜三片,水煎,不拘時服。
托裡護心散,治諸疔腫發背,曾經汗下,毒氣攻心,迷悶嘔吐而痛,可服二三服。
乳香(一兩),綠豆粉(四兩)
和勻,每服三錢,甘草湯調服。
神仙蠟礬丸,此藥不問老幼皆可服之。服至一兩已上,無不取效。最止疼痛,不動臟腑,委是神效,活人不可勝數。
白礬(明亮者,一兩,研),黃蠟(七錢,熔化提起,待少冷,入礬末,不住手攪勻)
白話文:
取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,不限時間服用。護心散可治各種疔腫、發背,以及因汗出過多導致毒氣攻心、昏迷、嘔吐疼痛者,可服用二至三劑。乳香一兩,綠豆粉四兩,混合均勻,每次服用三錢,用甘草湯調服。神仙蠟礬丸不分老幼皆可服用,服用一兩以上,無人不見效。此藥最能止痛,不傷臟腑,藥效神速,救活無數人。取明亮的白礬一兩,研磨成粉;黃蠟七錢,熔化後提起,稍冷後加入白礬粉,不停攪拌至均勻。
上眾手丸,如梧桐子大,倘蠟冷不能丸,以滾湯頓之便軟。每服二十丸,漸加至三四十丸,白湯或酒吞下。如未破即內消,已破即便合。如服金石發動致疾,更用白礬末一兩匙頭,溫酒調下,亦三五服見效。有人遍身生瘡,狀如蛇頭,服此亦效。諸書皆稱神奇,但一日之中,服近百粒則方有功。
此藥能防毒氣內攻,蓋能護膜也。切不可欺其淺近而忽之,始終服過半斤,必能萬全,瘡愈後服之尤佳。
一方治蛇咬,只熔化白礬,乘熱滴傷處,痛即止,毒氣即趕出,立見效驗。要知白礬大能解毒也。
千金托裡散,治一切瘡腫發背疔毒。若氣血虛而不能作膿,或潰後膿清,痛仍不減,最宜服此,便能排膿止痛。
白話文:
上眾手丸,每個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,如果蠟冷了無法成丸,就用滾水燙一下讓它軟化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逐漸增加到三十或四十丸,用白開水或酒吞服。如果瘡還沒破就內消,已經破了就立刻癒合。如果服用金石藥物後導致疾病,再用白礬末一匙,溫酒調服,三五次就會見效。有些人全身長瘡,形狀像蛇頭,服用此藥也有效。許多書籍都稱它神奇,但一天要服用接近一百粒才能見效。
此藥能防止毒氣入侵,因為它能保護肌膚。千萬不要輕視它,堅持服用超過半斤,必定能藥到病除。瘡癒後繼續服用效果更佳。
還有一個方子治蛇咬傷,只要將白礬熔化,趁熱滴在傷處,疼痛就會止住,毒氣就會被趕出來,馬上見效。可見白礬的解毒功效非常強。
千金托裡散,能治療各種瘡腫、發背、疔毒。如果氣血虛弱,無法形成膿液,或者潰爛後膿液清稀,疼痛沒有減輕,最適合服用此藥,可以排膿止痛。
黃耆(一兩半),厚朴,防風,桔梗(各二兩),連翹(二兩二錢),木香,沒藥(各三錢),乳香(二錢),當歸(五錢),川芎,白芷,芍藥,官桂,人參,甘草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酒一大盞,煎三二沸,溫服。
十六味流氣飲,治無名惡瘡、癰疽等症。
白話文:
黃耆一兩半,厚朴、防風、桔梗各二兩,連翹二兩二錢,木香、沒藥各三錢,乳香二錢,當歸五錢,川芎、白芷、芍藥、官桂、人參、甘草各一兩。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大盞酒煎煮三次沸騰,趁溫熱服用。此方名為「十六味流氣飲」,用於治療無名惡瘡、癰疽等疾病。
川芎,當歸,芍藥,防風,人參,木香,黃耆,官桂,桔梗,白芷,檳榔,厚朴,烏藥,紫蘇,枳殼,甘草(各一錢)
上作一貼,水煎,食遠服。
內托羌活湯,治尻臀生癰,堅硬腫痛大作。
羌活,黃柏(酒製。各二錢),防風,歸尾,藁本,連翹,蒼朮,陳皮,炙甘草(各一錢),肉桂(三分),黃耆(一錢半)
白話文:
川芎、當歸、芍藥、防風、人參、木香、黃耆、官桂、桔梗、白芷、檳榔、厚朴、烏藥、紫蘇、枳殼、甘草各一錢,一起煎成一帖,飯後服用。這個藥方叫做內托羌活湯,用來治療屁股長了硬塊,又腫又痛的毛病。另外,羌活、黃柏(用酒浸泡)、防風、歸尾、藁本、連翹、蒼朮、陳皮、炙甘草各一錢,肉桂三分,黃耆一錢半,一起煎服。
水一盅,酒半盅,煎八分,食前服。
清心內固金粉散(一名金花散。),專治惡瘡熱盛,焮痛煩躁作渴。(此藥解毒。)
辰砂(另研),白茯苓,人參,甘草(各三錢),綠豆粉(四兩),雄黃(一錢),冰片,白蔻仁朴硝(各五錢),麝香(與冰片各一錢,另研)
上以參、苓、豆蔻為末,入研藥和勻,每服一錢半,蜜湯調下。
麥飯石膏方(又名鹿角膏。)
白話文:
將一盅水和半盅酒混合,煎煮至八分,飯前服用。這個方劑叫做清心內固金粉散,又名金花散,專治惡瘡熱盛,焮痛煩躁作渴。此藥具有解毒功效。方劑由辰砂(另研)、白茯苓、人參、甘草(各三錢)、綠豆粉(四兩)、雄黃(一錢)、冰片、白蔻仁、朴硝(各五錢)、麝香(與冰片各一錢,另研)組成。將人參、茯苓、豆蔻研磨成粉末,加入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,每次服用一錢半,用蜜湯調服。另外,還有個方劑叫麥飯石膏方,又名鹿角膏。
白麥飯石(其石顏色黃白,象麥飯糰者,研細末聽用),鹿角(要生者,自解者不用,截作二三寸長,炭火內煅令煙盡為度,研為細末),白蘞(為細末)
上將麥飯石用炭火煅紅,以好米醋淬之。如此煅淬十次,研為極細末。每用二兩,白蘞末二兩,鹿角灰末四兩,同入乳缽,乳令無聲方有效驗。若研不細,敷上作痛。若研得極細如眼藥一般,極能止痛、排膿、收口。量藥末多寡,用經年好米醋入銀石器內煎令魚眼沸,卻旋旋入前三味藥末在內,用竹篦子不住手攪,熬一二時久,令稀稠得所,傾出磁盆,候冷,以紙蓋密,勿惹塵灰。
白話文:
將白麥飯石用炭火燒紅,然後用好米醋澆滅。重複這個過程十次,再將石頭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每次使用白麥飯石粉末兩兩,白蘞粉末兩兩,鹿角灰粉末四兩,一起研磨至無聲,才能發揮藥效。若研磨不細,敷在傷口上會疼痛。如果研磨得非常細,就像眼藥一樣,就能有效止痛、排膿、癒合傷口。根據藥粉的多少,用多年的好米醋在銀器中煮沸,然後慢慢加入上述三種藥粉,不停地用竹片攪拌,熬煮一兩個小時,直到藥液達到需要的濃稠度,倒入瓷盆中,待冷卻後用紙蓋住,避免沾染灰塵。
每用時,先用豬蹄湯洗去癰瘡上膿血,至淨,以故帛挹干,以鵝翎拂藥膏塗數四圍,凡有赤處盡塗之,但留中心一竅如錢大,以出毒氣膿血。如瘡未潰,能令內消,如已潰,則排膿如湍水。逐日見瘡口收斂。如患瘡久,肌肉腐爛,筋骨出露,用舊布片塗藥以貼瘡上,但肉膜才穿,亦能取安。
洗瘡勿以手觸動嫩肉,仍忌口氣及有腋氣之人,並月婦皆令忌之。此方但得好帶蓋鹿角,好麥飯石,精虔修合,勝用他藥多矣。仍可熬取好米醋一大碗,候逐日用藥於瘡上,俟干,便以鵝毛蘸醋拂潤,勿令緊也。初用須一日一洗換,十日後兩日一換。
白話文:
每次使用藥方時,先用豬蹄湯清洗患處的膿血,直到乾淨為止。用乾淨的布塊吸乾水分,再用鵝毛輕輕地將藥膏塗抹在患處周圍,凡是有紅腫的地方都要塗抹,只留中心一小孔,像銅錢般大小,以便排出毒氣和膿血。如果瘡瘍尚未潰破,藥方能使其內消;如果已經潰破,則能使膿液像奔流的河水般排出。每天都能看到瘡口逐漸收縮。
如果患瘡時間長,肌肉腐爛,筋骨外露,可以用舊布片沾藥敷在患處,只要肉膜尚未穿破,也能取得療效。
清洗瘡瘍時,不要用手觸碰嫩肉,也要忌口,避免接觸有腋臭的人和月經期間的婦女。此方只要用上好的帶蓋鹿角和麥飯石,精心地配製,效果比其他藥物還要好。還可以熬一碗好米醋,每次使用藥方後,待藥膏乾燥,就用鵝毛蘸醋輕輕地刷拭,不要太用力。剛開始使用時,每天清洗一次,十天後改為每兩天清洗一次。
排膿內補十宣散(一名十奇散,一名內補散。),治癰疽瘡癤,未成者速散,已成速潰。敗膿自出,無用手擠,惡肉自去,不用刀針。服藥後其痛頓減,效驗如神。
人參,當歸,黃耆(各二兩),甘草,川芎,防風,厚朴(薑汁炒),苦梗,白芷,薄桂(各一兩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酒調下,日夜各數服,以多為妙,服至瘡口潰,更服為佳。不飲酒人,濃煎木香湯調下,然終不若酒力之勝。或飲酒不多,能勉強以木香兼酒調下亦可。
白話文:
排膿內補十宣散,又名十奇散、內補散,用於治療癰疽瘡癤。未化膿者能迅速消散,已化膿者則加速潰爛。膿液會自行排出,無需用手擠壓,壞死組織也會自動脫落,不用刀針。服用藥物後疼痛會立即減輕,藥效神奇。
處方:人參、當歸、黃耆各二兩,甘草、川芎、防風、厚朴(薑汁炒)、苦梗、白芷、薄桂各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酒調服,每日早晚服用數次,越多越好。瘡口潰爛後繼續服用效果更佳。不喝酒的人,可用濃煎木香湯調服,但療效不如酒力強。如果只喝少量酒,也可以用木香湯和酒混合調服。
乳香黃耆散,治一切惡瘡癰疽,發背疔瘡,痛疼不可忍者。或未成者速散,已成者速潰,不假刀砭,其惡自下。又打撲傷損,筋骨疼痛,並皆治之。
黃耆,當歸,川芎,麻黃(去根節),甘草,人參,芍藥(各一兩),罌粟殼(蜜炙),陳皮(各一兩),乳香,沒藥(各五錢)
每服五六錢,水煎服。
黃耆湯,治一切瘡腫、癰疽,並宜服之。
黃耆,川歸(酒洗。各一兩),大黃,芍藥,陳皮,炙甘草(各五錢)
上加生薑二片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「乳香黃耆散」能治各種惡瘡癰疽、發背疔瘡,疼痛難忍的。還沒形成的,能快速消散;已經形成的,能快速潰爛,不用刀子或針灸,惡瘡自然消退。也能治跌打損傷、筋骨疼痛。
藥方如下:黃耆、當歸、川芎、麻黃(去根節)、甘草、人參、芍藥(各一兩)、罌粟殼(蜜炙)、陳皮(各一兩)、乳香、沒藥(各五錢)。每服五六錢,水煎服。
「黃耆湯」能治各種瘡腫、癰疽,都很適合服用。
藥方如下:黃耆、川歸(酒洗,各一兩)、大黃、芍藥、陳皮、炙甘草(各五錢),加生薑二片,水煎服。
托裡內補散,專治一切惡瘡潰爛出膿之後,宜服之。
人參,川歸,川芎,白芍,甘草,白芷,防風,白朮,茯苓,官桂,黃耆,金銀花(各等分),水煎服。
護心散,治毒氣衝心,嘔吐。(又名不二散。)
炙甘草,硃砂(飛。各一錢),綠豆粉(炒,二錢)
為細末,作一貼。白湯調下。
當歸連翹散,清熱解毒,通潤大小便。
白話文:
托裡內補散
托裡內補散專門用來治療各種惡瘡潰爛,膿水排盡之後,就可以服用。
藥材:人參、川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甘草、白芷、防風、白朮、茯苓、官桂、黃耆、金銀花(各等分)
用法:水煎服用。
護心散
護心散用於治療毒氣侵襲心臟,導致嘔吐的症狀。(又名不二散。)
藥材:炙甘草、硃砂(研磨成細粉,各一錢),綠豆粉(炒至熟,二錢)
用法: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帖,用白開水送服。
當歸連翹散
當歸連翹散具有清熱解毒,通利大小便的功效。
當歸,連翹,梔子仁,芍藥,金銀花(各一兩),黃芩(五錢)
上每服五錢,水二盅,煎七分,空心溫服。如欲通大便,加大黃二錢,待藥煎將熟入之,再煎一二沸服之。
托裡散,治一切惡瘡發背,疔疽便毒始發,脈洪弦實數,腫甚欲作膿者。
當歸,栝蔞根(一錢半),大黃(三錢),皂角刺,牡蠣,朴硝,連翹(各一錢半),金銀花,赤芍藥,黃芩(各一錢)
水酒各一盅,煎服。
乳香止痛散,治一切瘡腫,疼痛不止。
白話文:
當歸、連翹、梔子仁、芍藥、金銀花各一兩,黃芩五錢,每服五錢,水二盅,煎七分,空心溫服。如果想通便,可以加入大黃二錢,待藥煎將熟時再放入,繼續煎煮一二沸後服用。
此方名為托裡散,用於治療各種惡瘡發背、疔疽便毒初發,脈象洪弦實數,腫脹厲害且將要化膿者。
當歸、栝蔞根一錢半,大黃三錢,皂角刺、牡蠣、朴硝、連翹各一錢半,金銀花、赤芍藥、黃芩各一錢,水酒各一盅,煎服。
此方名為乳香止痛散,用於治療各種瘡腫,疼痛難忍者。
乳香,沒藥(各一錢),丁香(五分),粟殼,白芷,陳皮,炙甘草,水煎服。
加味當歸飲子,古云:諸瘡皆屬心火,火鬱則發之。
當歸,生地,升麻(各五錢),防風(二錢半),荊芥穗,何首烏(各一錢),柴胡,白芍藥,川芎,羌活,黃耆(各三錢),紅花,蘇木,甘草(各一錢)
每服五錢,生薑三片煎,或沐浴取微汗,效速。使血氣通暢,服藥應效。
白話文:
乳香、沒藥各一錢,丁香五分,粟殼、白芷、陳皮、炙甘草,用水煎服。古人說,各種瘡傷都屬於心火,心火鬱結就會發作。當歸、生地、升麻各五錢,防風二錢半,荊芥穗、何首烏各一錢,柴胡、白芍藥、川芎、羌活、黃耆各三錢,紅花、蘇木、甘草各一錢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三片生薑煎服,或用藥物洗澡,讓身體微微出汗,效果更快。藥物能使血氣暢通,服用後應有效果。
托裡溫中湯,治瘡為寒變而內陷者。膿出清解,皮膚涼,心下痞滿,腸鳴切痛,大便微溏,食則嘔,氣短促,氣逆不絕,不得安臥,時有昏憒。
丁香,沉香,茴香,陳皮,益智仁(各一錢),木香(一錢半),羌活,良薑(炮,三錢),黑附子(炮,去皮臍,四錢),炙甘草(二錢)
姜三片,水煎服,忌生冷。
豬蹄湯,治一切癰疽,並諸腫毒,消毒氣,去惡肉。凡瘡有口,便須用此湯洗。
白話文:
「溫中湯」用於治療瘡瘍因寒邪入侵而導致內陷的患者。患者表現為膿液稀薄清亮,皮膚冰冷,心窩處脹滿,腸鳴腹痛,大便稀溏,進食後嘔吐,呼吸急促,氣逆不止,無法安臥,偶爾昏昏沉沉。藥方包括丁香、沉香、茴香、陳皮、益智仁各一錢,木香一錢半,羌活、良薑(炮製)各三錢,黑附子(炮製,去皮臍)四錢,炙甘草二錢。另加薑三片,水煎服用,忌食生冷。
「豬蹄湯」用於治療一切癰疽和各種腫毒,具有消毒散氣、去除腐肉的作用。凡是瘡瘍有破口,就應該用此湯洗滌。
黃芩,白芷,赤芍藥,川歸,羌活,生甘草,露蜂房(有蜂兒者。各等分)
先將獖豬前蹄兩隻,重一斤,只用白水三升煮軟,將汁分作二次,澄去面上油並下肉渣,每次用藥一兩,投於汁中,再用文武火煎十數沸,去渣,以故帛蘸湯溫溫徐揩瘡上。死肉惡血,隨湯而下。洗淨訖,以帛拭乾。仍避風,忌人口氣吹之。有狐臭人及月婦、貓犬並不宜入病人房中,洗瘡切忌手觸。
洗疽之方甚多,惟此方極效。其用露蜂,此甚有理,蓋以毒攻毒也。
麥門冬湯,癰疽潰後膿水不絕。
白話文:
黃芩、白芷、赤芍藥、川歸、羌活、生甘草和露蜂房(有蜂兒的)各取等量。先將一隻重一斤的豬前蹄用三升白水煮軟,將湯汁分兩次澄清,去除油脂和肉渣。每次用藥一兩,放入湯汁中,用文火慢煮十幾沸,去除藥渣,再用乾淨布蘸取溫熱的藥湯輕輕地擦拭患處。腐肉和惡血會隨著藥湯流出。洗淨後用布擦乾,並注意避風,忌諱人口氣吹到患處。有狐臭的人、月經期間的婦女以及貓狗都不能進入病人房間,洗瘡時也要注意不要用手觸碰。
治療瘡疽的方子很多,但這個方子特別有效。用露蜂房是有道理的,這是用毒攻毒的療法。
麥門冬湯可以用於治療瘡疽潰爛後膿水不斷的情況。
麥門冬,黃耆,五味子,人參,官桂,當歸,遠志,白苓,芎藭(各一兩),炙甘草(三錢)
姜一片,棗二枚,水煎。
四虎散,治發疽,腫硬厚如牛皮,按之痛。
天南星,草烏頭,半夏(生用),狼毒
各等分,為細末,醋蜜調敷,留頭出氣。
內托散,諸腫毒惡瘡,一服立愈。(便毒尤效。)
白話文:
麥門冬、黃耆、五味子、人參、官桂、當歸、遠志、白苓、芎藭各一兩,炙甘草三錢,加薑一片、棗二枚,水煎服用。此為四虎散,可治發疽,腫硬厚如牛皮,按之疼痛。天南星、草烏頭、半夏(生用)、狼毒各等分,研為細末,用醋蜜調敷患處,留頭出氣。此為內托散,可治諸腫毒惡瘡,一服便可痊癒,對便毒尤為有效。
大黃,牡蠣(各五錢),甘草(三錢),栝蔞仁(二兩。如無,用山梔子亦可)
上分三帖,水煎服。
鐵井欄,治無名腫毒,背疽,以此圍之,留口出氣。
芙蓉葉(重陽前收),蒼耳(端午前收,燒存性)
為末,以蜜水調上。
五香湯,諸瘡入腹,托裡。
丁香,木香,沉香,乳香(各一兩),人參(一兩,另加),麝香(三錢。嘔惡者去之,加藿香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六分,空心熱服。《總錄》、《聖惠》、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治諸瘡腫方中,皆載此方,大同小異。大抵專治毒氣入腹,煩悶,氣不通者,其餘熱結昏昧,口燥咽乾,大便硬,小便澀者,未可與服。
白話文:
大黃、牡蠣各五錢,甘草三錢,栝蔞仁二兩(若無,可用山梔子代替),將這些藥材分成三帖,用水煎服。另外,以鐵井欄圍住無名腫毒、背疽,留個開口通氣。將重陽節前採收的芙蓉葉和端午節前採收的蒼耳燒成灰,研磨成粉,用蜂蜜水調和敷在患處。五香湯用於治療瘡毒入侵腹腔的症狀,以托裡排毒。配方為:丁香、木香、沉香、乳香各一兩,人參一兩(另加),麝香三錢(若病人嘔惡則去除,改加藿香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煎煮六分,空腹熱服。這個方子在《總錄》、《聖惠》、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等醫書中都有記載,只是略有差異。它主要用於治療毒氣入侵腹腔,導致煩悶、氣不通的症狀。但對於熱結昏昧、口乾舌燥、大便硬、小便澀等症狀,則不適合服用。
止痛當歸湯,治腦疽發背,穿潰疼痛。
當歸,黃耆,人參,官桂,芍藥,炙甘草,生地(各一兩)
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
金銀花散,發背惡瘡,托裡止痛,排膿。
金銀花(無花,藤葉代之,四兩),甘草(八錢)
分為三帖,酒水各半,煎服。
拔毒散,治熱毒丹腫,遊走不定。
寒水石(生用),石膏(生用。各四兩),黃柏,甘草(各一兩)
白話文:
止痛當歸湯,適用於治療腦疽發背,穿潰疼痛。藥方包括當歸、黃耆、人參、官桂、芍藥、炙甘草、生地各一兩,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服。
金銀花散,適用於治療發背惡瘡,具有托裡止痛、排膿的功效。藥方包括金銀花(無花則用藤葉代替,四兩)和甘草(八錢),分為三帖,酒水各半,煎服。
拔毒散,適用於治療熱毒丹腫,遊走不定。藥方包括寒水石(生用)、石膏(生用,各四兩)、黃柏和甘草(各一兩)。
為細末,新汲水調掃之,或油調塗之,或紙花上推貼,以涼水潤之。
寸金丹,二名返魂丹。三名再生丸。四名追命丹。六名來蘇丹。七名知命丹。八名得道丸。非人勿示,若有人患毒,身未爛者,與三丸服之,嚥下便活。如口噤,斡開研化灌之,下喉立生。治發背腦疽,癰腫遍身,附骨腫痛,先覺時,飲水口中,煩渴發熱,四肢沉重,身體壯熱。
麝香(一分),乳香,輕粉,烏金石,雄黃,狗寶,沒藥(各一錢),蟾酥(二錢),粉霜,黃蠟(各三錢),硇砂(五錢),鯉魚膽(乾用),狗膽(各一枚),頭男胎乳(一盞),金頭蜈蚣(七條,酥炙,全用)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古方「寸金丹」,其又稱為返魂丹、再生丸、追命丹、來蘇丹、知命丹、得道丸等,但此方非一般人所能見,僅適用於尚未發病的患者。若有人染毒,且其症狀尚未出現,可服用三粒此丹,服下後即可康復。若患者口不能開,則需將藥物研磨成粉末,灌入喉嚨,使患者立時恢復。
此方主治發背、腦疽、癰腫等疾病,以及附骨腫痛等症狀。在症狀初現時,讓患者多喝水,若感到口渴、發熱、四肢沈重、身體發熱,皆可用此方治療。
配方包括:麝香(一分)、乳香、輕粉、烏金石、雄黃、狗寶、沒藥(各一錢)、蟾酥(二錢)、粉霜、黃蠟(各三錢)、硇砂(五錢)、乾用的鯉魚膽、狗膽(各一枚)、一盞的頭男胎乳、酥炙後全用的金頭蜈蚣(七條)。
上俱為細末,以黃蠟熬成膏子,和勻為丸,綠豆大,小兒丸如芥子大,每服一丸,病重者加三丸,白丁香七枚研爛,新汲水調送下,被蓋出汗,勿令透風。凡服藥後吃白粥瓜齏就睡大妙。頭瘡腫痛,不過三服。
定痛托裡散,一切瘡腫疼痛不可忍。如年少氣實,先用疏利,後服此藥。
川芎,川歸,乳香,白芍藥,沒藥(與乳香各一錢半),官桂(一錢),御米殼(去筋膜,炒,二錢),水煎服。
柞本飲子,發背癰疽,已成未成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黃蠟熬成膏狀,混合均勻製成丸子,小孩的丸子要如芥子般大小,成人則如綠豆般大。每次服用一丸,病重者可加服三丸,再將七枚白丁香研磨成粉末,用新汲取的清水調勻服用。服用後蓋好被子,讓身體發汗,避免吹風。服用藥物後吃白粥和瓜齏,然後睡覺,效果最佳。頭瘡腫痛,通常服用三次就會痊癒。
定痛托裡散適用於各種瘡腫疼痛難忍的狀況。對於年少氣盛者,先服用疏利藥物,之後再服用此藥。
方劑組成:川芎、川歸、乳香、白芍藥、沒藥(乳香各一錢半)、官桂(一錢)、御米殼(去筋膜,炒,二錢)。水煎服。
柞本飲子適用於發背癰疽,不論是已成或未成,都可服用。
干柞木葉(四兩),乾荷葉心蒂,萱草根,甘草節,地榆(各一兩)
上為末,每服五錢,水煎服,早晚各進一服。
內托千金散,癰疽發背,腦疽乳癰,諸瘡癤,未成者自散,已成者即潰。
人參,川歸,黃耆,川芎,防風,白芍,官桂,桔梗,白芷,甘草,栝蔞,金銀花(各等分),痛甚者加當歸、乳香、沒藥、芍藥。
每服七八錢,水煎,臨服加好酒半盞,溫服。日進二三服。若瘡口有黑血出,及有汗出者,此藥之功也。
白話文:
取柞木葉四兩,乾荷葉心蒂、萱草根、甘草節、地榆各一兩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服,早晚各服用一次。此方名為內托千金散,可治癰疽發背、腦疽乳癰、各種瘡癤,未成者自散,已成者即潰。
另取人參、川歸、黃耆、川芎、防風、白芍、官桂、桔梗、白芷、甘草、栝蔞、金銀花等分,痛甚者再加當歸、乳香、沒藥、芍藥。每次服用七八錢,水煎,臨服時加好酒半盞,溫服。每日服用兩三次。若瘡口有黑血流出,或有汗出,則為藥物生效之兆。
牛膠飲,截癰疽惡瘡,發險處服之,使毒氣不攻於內,不傳惡證。
牛皮膠(通明好者,淨洗,干稱四兩,為則)
上用酒一碗,入膠納,重湯燉,令膠攪勻,傾出。更浸酒,隨意飲盡。若善飲者,以醉為度,亦用酒煎卻,浸以白湯,飲盡為佳。此法活人甚多。
國老,一切癰疽,俱發預期日服之,能消腫逐毒,使毒氣不內攻。功效不具述。
大甘草(有粉者,二斤)
槌令碎,河水浸一宿,揉令漿汁濃,去渣,再用綿濾過,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,以磁罐收之。每服一二匙,無灰酒浸入,或白湯亦可,不拘時服。曾服丹劑燥藥亦解之。或微利無妨。
白話文:
牛膠飲
功效:
此方適用於截治癰疽惡瘡,特別是病情危急時服用,能阻止毒氣侵入體內,避免惡化病情。
配方:
- 牛皮膠(透明且質地好的,洗淨,乾燥後稱重四兩)
製作方法:
- 將牛皮膠放入酒中,以文火燉煮,使其充分溶解。
- 將煮好的膠液倒出,再次浸泡在酒中。
- 根據個人喜好,可以將膠液直接飲用,或用酒煎煮後再用白湯浸泡飲用。
服用方法:
- 若酒量好,可飲酒至微醉。
- 即使沒有酒量,也可用酒煎煮後再用白湯浸泡飲用。
臨床應用:
此方救治過無數病人。
國老方
功效:
此方適用於一切癰疽,於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服用,能消腫解毒,防止毒氣侵襲內臟。功效甚多,難以一一列舉。
配方:
- 甘草(帶有粉末的,兩斤)
製作方法:
- 將甘草搗碎,浸泡在河水中一夜。
- 揉搓至汁液濃稠,去渣。
- 用細紗布過濾後,以銀製或石製容器,慢火熬制成膏狀。
- 將熬好的膏藥裝入磁罐保存。
服用方法:
- 每次服用一至兩匙,用無灰酒或白湯浸泡服用,不限時間。
- 此方能解丹藥和燥性藥物的毒性,即使略微腹瀉也沒有關係。
注釋:
- 上述藥方和用法僅供參考,請勿自行服用。
- 患病後應及時就醫,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。
- 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,請勿迷信傳統療法。
遠志酒,一切癰疽發背,惡毒有死血,陰毒在中,則不痛,敷之則痛。有憂怒等氣積而內攻,則痛不可忍,敷之則不痛。或熱蘊在內,熱逼人手不可近,敷之則清涼。或氣虛血冷,潰而不斂,敷之即斂。此乃韓大夫宅用,以救人極驗。若七情內郁,不問虛實,治之必愈。
遠志(米泔浸洗,去心苗)
上為細末,酒一盞,調藥末三錢,遲頃,澄清飲之。以渣敷病處。
忍冬酒,癰疽發背初起時便當服此。不拘疽發何處,及婦人乳癰服之,皆有奇效。外以麥飯石膏,及神異膏塗之。其效若神。
白話文:
【遠志酒】,對於一切的癰疽、發背,以及有死血、陰毒在體內,導致不痛的病症,敷上後會感到疼痛。若有因憂慮、怒氣等情緒積聚導致的內傷,疼痛難忍,敷上後就不會那麼痛了。如果體內熱氣聚集,熱力使手無法靠近,敷上後會感到清爽。或者氣血虛弱、潰瘍不易癒合,敷上後就能加速癒合。這是韓大夫宅使用的方子,對救人性命非常有效。無論是情緒內鬱引起的病症,不管其虛實如何,使用此方一定可以痊癒。
遠志(先用米泔水浸泡清洗,去掉心葉)
上述材料研磨成細粉,取酒一杯,調和藥粉三錢,稍等片刻,讓酒澄清後飲用。然後用酒渣敷在患處。
【忍冬酒】,癰疽、發背剛開始出現時就應當服用此方。不管癰疽出現在哪裡,還是婦女的乳癰,使用此方都有奇效。外用麥飯石膏和神異膏來塗抹患處。其效果如同神跡一般。
忍冬藤,生取一大握,以葉入砂盆內爛研,入好酒或生酒尤佳。調和稀稠得所,塗敷四圍,中心留一大竅出氣。仍用忍冬藤五兩,用木槌微搗,不可碎,甘草節一兩。
上入砂瓶內,水二碗,文武火慢慢煎至一碗,入無灰好酒一大碗,再煎十數沸,去渣,分為三次服,一日服盡。如病勢重,一日夜再進一劑,服至大小腸通利,藥力乃到。若無生者,用乾者終不及生者力大而效速,其功勝於紅內消。
神仙截法,癰疽發背,一切惡毒,預服此藥,毒氣不內攻,可保無虞。
真麻油(一斤,銀石器煎十數沸,傾出冷用)
白話文:
忍冬藤,活著採一大把,把葉子放入砂盆中細細研磨,加入好酒或生酒效果更佳。調節濃稠度適中,塗抹周圍,中央保留一大洞讓氣流通。
然後使用忍冬藤五兩,用木槌輕微擊打,不可粉碎,甘草節一兩。
以上材料放入砂瓶中,加入兩碗水,用文武火慢煮至一碗,再加入一大碗無灰好酒,再次煮沸十幾次,過濾掉渣,分成三次服用,一天內服完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在一天一夜後再服用一次,直到大小腸通暢,藥效達到。
若沒有生的忍冬藤,使用乾燥的最終不如生的強大且快速有效,功效勝過紅內消。
神仙截法,膿腫、發背等所有惡性病毒,提前服用此藥,可以防止毒素內攻,可以確保安全無虞。
真麻油(一斤,銀石器煎煮十幾次沸騰後,傾倒冷卻後使用)
上以無灰酒兩碗,浸入油,重湯溫稍熱,通口急服,一日盡之為妙。或疾發數日者,亦宜急服之佳。此法乃吳侍御家,云三代用之,無不驗。又聞獵者云:凡誤中藥箭,急飲麻油則藥毒不行。後於西山親見一人被虎箭穿股,叫號不忍,急以此灌之,良久遂定。又聞鄭學諭曾用之效。
黃耆丸,治因用針砭傷經絡,白膿赤汁,逗流不止。
生黃耆(八錢),川歸(三錢),木香,沉香,肉桂,乳香(各一錢)
上諸香並不見火,為細末,用綠豆粉,生薑汁煮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溫水吞四五十丸。
忍冬丸,療渴疾既愈之後,須預防發癰疽,大宜服此。
白話文:
取兩碗無灰酒,加入油,放入沸騰的熱湯中加溫至微熱,迅速飲服,一天內喝完效果最佳。若疾病發作幾天後,也應迅速服用以獲得良好效果。這個方法是吳侍御家傳的,據說三代以來使用皆有效果。又聽到獵人說,如果誤中藥箭,應立即飲用麻油來阻止藥物毒素的擴散。後在西山親眼見到一人被老虎的箭射中大腿,疼痛難忍,緊急使用這種方法灌服,過了一陣子,情況就平復了。又聽到鄭學諭曾經使用這種方法且效果顯著。
黃耆丸,用於治療因針灸或切割傷害了經絡,導致白膿和紅色液體不斷流出的症狀。
生黃耆(八錢)、川歸(三錢)、木香、沈香、肉桂、乳香(各一錢)以上各味香料不見火,研磨成細末,用綠豆粉和生薑汁煮成糊狀,製成丸狀,大小如梧桐子。用溫水吞服約四五十顆。
忍冬丸,用於治療癢癢的病癥在痊癒後,需要預防發癰疽,非常適合服用此藥丸。
忍冬藤根、莖、花、葉皆可用。以無灰好酒浸,以糠火煨一宿,取出,曬乾,入甘草少許,研為細末,以所浸酒打麵糊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至百丸,不拘時,酒飲任下。此藥不特治癰疽,大能止渴,並治五痔諸癭等疾。
援生膏,治諸般惡瘡,及瘰癧鼠瘻才起者。點破即愈。
血竭,乳香,沒藥(各一錢),蟾酥,輕粉(各三錢),雄黃(五錢),麝香(五分)
上用蕎麥秸灰,或真炭灰一斗二升,淋灰湯八九碗,用慄柴或桑柴文武火煎作三碗,取一碗收留,二碗盛於好磁器內,候溫,將前七味藥研為極細末,入灰湯內,用趺瓢或桑柳枝攪,再以好風化石灰一升,入藥灰湯內,攪勻,取出候冷過宿,盛於小白磁罐內。凡遇諸惡瘡,點在當頭,一日二次,次日又一次,瘡頭食破約五分,血水出為妙。
白話文:
忍冬藤的根、莖、花、葉都可以入藥。用無灰好酒浸泡,以糠火煨一夜,取出曬乾,加入少許甘草,研磨成細粉,用浸泡過的酒打成麵糊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,不分時間,用酒送服即可。此藥不僅治療癰疽,還能止渴,並治療五痔、諸癭等疾病。
援生膏用於治療各種惡瘡,以及瘰癧鼠瘻初起者。點在患處即可痊癒。
血竭、乳香、沒藥各一錢,蟾酥、輕粉各三錢,雄黃五錢,麝香五分。
取蕎麥秸灰或真炭灰一斗二升,淋灰湯八九碗,用栗柴或桑柴文武火煎煮成三碗,取一碗收留,二碗盛於好的磁器中,待溫後,將前七味藥研磨成極細粉,加入灰湯中,用趺瓢或桑柳枝攪拌,再加入一升好風化石灰,攪拌均勻,取出冷卻過夜,盛於小白磁罐中。凡遇各種惡瘡,點在患處,一日兩次,次日再點一次,瘡頭破損約五分,流出血液和膿水為最佳。
恐日久藥干,將前收留灰湯入之。
烏龍膏(一名烏金散。),一切腫毒癰疽,收赤暈。
木鱉子(去殼),半夏(各二兩),小粉(四兩),草烏(五錢)
上於銚內慢火炒令轉焦,為細末,出火毒,再研,以水調,稀稠得所,敷毒四圍,留頂出氣。或以醋調亦得。
透膿散,諸癰疽瘡,及貼骨癰不破者。不必刀針,以此點之,不移時其膿自透,累驗。
蛾口繭子。(出蛾,有口者。)
白話文:
擔心長期藥物乾燥,就先收留一些灰湯放進去。烏龍膏(也叫烏金散),能治療各種腫毒、癰疽,並消除紅暈。木鱉子(去殼)、半夏(各二兩)、小粉(四兩)、草烏(五錢),放在銚子裡用小火慢慢炒,直到變焦,再研磨成細粉,去除火毒,然後用水調和成適當濃稠度,塗抹在毒瘡周圍,留著頂部出氣。也可以用醋調和。透膿散可以治療各種癰疽瘡,以及貼骨癰不破者,不用刀針,直接用它點一下,很快就能讓膿自流出來,已經多次驗證有效。蛾口繭子,就是有嘴巴的蛾子繭。
上燒存性,以酒調服。切記只用一枚,不可多用,如用二三枚,即有二三口也,慎之。此方絕驗勿忽。
通門散,一切瘡疽,無頭腫痛。
山梔子(三錢),大黃(二錢),牡蠣(炒,五錢),地龍(去土,三錢),炙甘草(五錢)
每服六七錢,水煎服。以利為度。
乳香拔毒散,一切瘡腫癰疽消毒。
黃芩(二兩),黃柏,地骨皮,乳香,沒藥(各二錢),為末,涼水調,攤貼腫處效。
立效散,發背諸癰癤,瘰癧、乳癰,與前方間服神效。
白話文:
上燒存性,用酒調和服用。切記只用一枚,不可多用,如果用二三枚,就會有二三口也,要小心。這個方子非常有效,不可輕忽。
通門散,能治療一切瘡疽,無頭腫痛。
山梔子三錢,大黃二錢,牡蠣(炒,五錢),地龍(去土,三錢),炙甘草五錢。
每次服用六七錢,水煎服。以利尿為度。
乳香拔毒散,能治療一切瘡腫癰疽,消毒。
黃芩二兩,黃柏、地骨皮、乳香、沒藥(各二錢),研成粉末,用涼水調和,塗敷在腫處,效果顯著。
立效散,能治療發背諸癰癤、瘰癧、乳癰,與前面的方子交替服用,效果神奇。
皂角刺(不用枯者,銼而久炒),生粉草(二兩),乳香(五錢),沒藥(一兩),栝蔞(五枚,去肉炒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無灰酒調下。
灸法,癰疽初發小點,一二日間,急以大蒜頭橫切如錢,貼其中心,以小艾柱灸之,五壯而止。若形狀稍大,以黃稈紙蘸酒全貼,看先干處為筋腳,於腳處灸之。或兩處先干,皆灸,但五七壯而止。又法:屈指從四圍尋按,遇痛處是根,就此處重按,深入自覺輕快,即此灸之。
更於別處灸。若腫大,即搗蒜餅焙乾,蘸法醋灸熱,更換頻罨。或以熨斗火於蒜上熨之,逐次更換熱餅頻熨。如覺患處走散,以綿帛覆蓋,勿令氣泄,俟少間敷藥。凡癰疽腫大如鱉之形,須看頭向上下,先灸其前兩腳,次灸其尾,或紅筋走緊而長,從盡處灸之。須留頭,並後兩腳勿灸,設盡灸之,不惟火氣壅聚,彼毒無所走散,反攻入里也。
白話文:
皁角刺(不要使用已經枯萎的,先將它磨碎後久炒),生粉草(兩兩),乳香(五錢),沒藥(一兩),栝蔞(五個,去除果肉後再炒)。
以上各味混合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量為兩錢,使用無渣的酒來調和後服用。
灸療法,對於剛開始出現的小點癰疽,一天內,迅速用大蒜頭橫切如硬幣大小,貼在中心,然後用小艾柱進行灸療,灸到五次就停止。如果癰疽形狀稍微大一些,可以用黃稻紙沾上酒,整張貼在上面,觀察最先乾掉的地方作為筋腳的位置,就在那裡灸療。或者兩處都先乾掉,都在那裡灸療,但只灸五到七次就停止。另一種方法:彎曲手指從四周開始尋找按壓,遇到疼痛的地方就是根部,就在這裡重重地按壓,直到自己感覺到輕鬆舒暢,就在此處灸療。
接著在其他地方灸療。如果癰疽已經擴大,就將大蒜打成餅狀,烤乾後蘸上醋進行灸療,並且頻繁地更換。或者用熱鐵熨斗在大蒜上熨燙,逐漸更換熱餅頻繁地熨燙。如果感覺病竈處有散開的感覺,使用綿布覆蓋,防止氣體流失,等待一段時間後再敷藥。對於形狀像鱉一樣的癰疽,必須觀察它的頭部朝向上下,先灸前面的兩腳,然後灸尾部,或者紅筋走向緊密且長遠,就在盡頭處灸療。必須保留頭部,以及最後的兩腳不要灸療,如果全部灸療,不僅會使火氣積聚,病毒無法散去,反而會攻擊內部器官。
倘辨認不明,以白芷三分,漢椒、桑白皮(各一錢),連根蔥白(十根),新水煎,入酸醋半盞,淋洗,少頃,其筋自見,可以辨認頭尾。
萬病解毒丸,癰疽發背,魚臍毒瘡,藥毒草毒,挑生、蛇毒、獸毒,諸惡瘡病。
五倍子(五錢),山豆根,山慈菇(一兩),全蠍(五錢),紅芽大戟(七錢),麝香(一兩),續隨子(取仁去油取霜。各半兩),硃砂,雄黃(各二錢)
白話文:
如果分辨不清,可以用白芷三份,漢椒和桑白皮各一份,加上帶根的大蔥十根,用新的水煮沸後加入半杯酸醋來清洗,過一段時間之後,那條筋就會自己出現,就可以清楚地分清它的頭部和尾部。 萬病解毒丸是一種治療各種疾病的藥物,包括癰疽、背部疾病、魚肚型的潰瘍、藥物中毒、草木毒素、挑出生長的病毒、蛇毒、野獸毒等所有類型的壞死性病症。 使用五個五倍子、一個山豆根、一個山慈姑、五個全蠍、七個有紅色花蕾的大戟、一個麝香、一半量的續隨子籽仁去除油脂並提取出霜狀物質、硃砂以及兩個雄黃。
上件,先以前五味,入木臼,搗羅為細末,次研四味,夾和,糯米糊丸,分作三十五丸,端午、七夕、重陽、臘日,淨室修合,每服一丸。生薑、蜜水磨下,井水浸研,敷患處,解毒、收瘡,救病神妙。硃砂、雄黃乃瘍醫五毒,攻乃瘍中物也。
加味八味丸,降心火,生腎水,治諸渴疾,癰疽未發前,已瘥後渴症,通用。
熟地(焙,二兩),山藥(微炒),山茱萸(蒸取肉焙。各一兩),桂(去粗皮,五錢),澤瀉(截作塊,酒蘸磁器盛甑內蒸五次,銼,焙),牡丹皮(焙),白茯苓(各八錢),五味子(慢火焙乾研,兩半)
白話文:
先將五味藥材放入木臼搗碎過篩,研磨其他四味藥材,混合糯米糊製成丸藥,分作三十五丸。端午、七夕、重陽、臘日,在乾淨的房間內將藥丸服用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生薑和蜂蜜水磨服,並用井水浸泡研磨藥材敷於患處,可解毒、收斂瘡口,療效神奇。硃砂和雄黃是治療瘡瘍的五毒藥,能攻克瘡瘍中的毒物。
加味八味丸可以降心火、滋腎水,治療各種渴症,包括癰疽未發前和已癒後出現的渴症,都可服用。
配方包括熟地黃(焙乾,二兩)、山藥(微炒)、山茱萸(蒸熟取肉焙乾,各一兩)、桂皮(去粗皮,五錢)、澤瀉(切成塊狀,用酒浸泡後放在磁器上蒸五次,再磨成粉,焙乾)、牡丹皮(焙乾)、白茯苓(各八錢)、五味子(小火焙乾研磨,取一半)。
上為細末,煉蜜,候冷,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神仙太乙膏,治癰疽,及一切惡瘡,軟癤,不問年月、深淺,已未成膿,並宜治之。蛇虎傷,蜈螫,犬咬傷,湯火刀斧所傷,皆可內服外貼。如發背,先以溫水洗瘡淨,軟綿拭乾,卻用緋帛攤膏藥貼瘡,即用冷水下。血氣不通,溫酒送下。赤白帶下,當歸酒下。咳嗽及喉閉、纏喉風,並用新綿裹膏藥,置口中含化。一切風赤眼,用膏捏作小餅貼太陽穴,後服以山梔子湯送下。打撲傷損外貼,內服橘皮湯。腰膝痛者,患處貼之,內服鹽湯送下。唾血者,桑白皮湯下。諸痛,先以鹽湯洗淨諸血,量大小以紙攤貼。每服一丸,如櫻桃大,蛤粉為衣。其膏可收十年不壞。愈久愈烈。一方,久遠瘰癧,同上瘻瘡,鹽湯洗淨貼,酒下一丸。婦人血脈不通,甘草湯下。一切瘡癤並腫痛,及疥癩,別練油少許,和膏塗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蜂蜜,等涼了之後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用鹽水送服。此藥方可治療癰疽,以及一切惡瘡、軟癤,不論病程長短、深淺,未化膿者皆可服用。蛇、虎咬傷,蜈蚣、蠍子蜇傷,狗咬傷,湯火刀斧傷,皆可內服外敷。如果患有發背,先用溫水洗淨瘡口,用軟布擦乾,再用紅色綢布包好藥膏貼在瘡口,用冷水送服。血氣不通者,用溫酒送服。赤白帶下者,用當歸酒送服。咳嗽、喉嚨閉塞、纏喉風,可用新棉花包好藥膏含在口中慢慢化開。一切風赤眼,用藥膏捏成小餅貼在太陽穴,服用山梔子湯送服。打撲傷損外敷,內服橘皮湯。腰膝疼痛者,患處貼藥膏,內服鹽水送服。吐血者,用桑白皮湯送服。各種疼痛,先用鹽水洗淨傷口,根據大小用紙包好貼敷。每次服用一丸,如櫻桃大小,用蛤粉做藥衣。此藥膏可保存十年不壞,時間越久藥效越強。此外,久遠的瘰癧,以及瘻瘡,用鹽水洗淨後貼藥膏,用酒送服一丸。婦女血脈不通,用甘草湯送服。一切瘡癤腫痛,以及疥癩,另煉油少許,與藥膏混合塗抹。
玄參,白芷,當歸,赤芍藥,肉桂(去粗皮),大黃,生地黃(各一兩)
上銼碎,用麻油二斤浸,春五、夏三、秋七、冬十,火熬黑色,濾去渣,入黃丹一斤,青柳枝不住手攪,候滴水中成珠不黏手為度。傾入磁器中,以磚蓋口,掘子窖,埋陰樹下。以土覆三日,出火毒。欲服丸,如雞頭子大。
神異膏,治發背癰疽,諸般惡瘡癤,其效如神。治疽疾,先以麥飯石膏塗敷,俟其瘡根腳漸收放徑寸大腳,用神異膏貼之收口。此藥隨其人病深淺取效。合時不可與婦人、雞犬貓厭穢物見之。
白話文:
玄參、白芷、當歸、赤芍藥、肉桂(去粗皮)、大黃、生地黃(各一兩),將這些藥材磨碎,用麻油兩斤浸泡,春五天、夏三天、秋七天、冬十天,以火熬煮至黑色,過濾掉藥渣,加入黃丹一斤,不斷用青柳枝攪拌,直到滴入水中形成珠狀而不粘手為止。然後將藥膏倒入磁器中,用磚塊蓋住開口,放入地窖中,埋在陰樹下,用土覆蓋三天,以去除火毒。服用時,將藥膏製成如雞頭子般大小的丸劑。
神異膏可治療發背癰疽、各種惡瘡癤,藥效如同神靈。治療疽疾時,先用麥飯石膏塗抹患處,待瘡根逐漸收縮至徑寸大小時,再用神異膏貼敷,直至傷口癒合。此藥效力因人而異,需根據病情的輕重來判斷。使用期間,不可讓婦女、雞犬貓等厭穢之物接觸藥物。
玄參(半兩),杏仁(去皮尖,切,一兩),露蜂房(淨炒,一兩,用有蜂兒者為妙),男子頭髮(洗淨焙乾,五錢),綿黃耆(三分),全蛇蛻(鹽水洗焙,五錢),黃丹(飛細,五兩)
上用真麻油一斤,用發入銀銚中,文武火熬,候發焦熔盡,以杏仁投入,候變黑色,用好綿濾去渣,再將所熬清油入銚內,然後入玄參、黃耆,慢火熬一二時,取出銚子,安冷爐上半時久,火力稍息,旋入露蜂房、蛇蛻二味,將柳枝急攪卻,移銚放火上不住手攪,慢火熬至紫黃色,用綿濾過,復入清油在銚內,乘冷投黃丹,急攪片時,又移銚於火上,以文武火慢火熬,不住手柳枝攪千餘轉,候藥油變黑色,滴水中凝結成珠,則是膏成就。若珠子稀,再熬少時,必候其得所,然後磁器內收封待用。
白話文:
材料如下:
玄參(半兩),杏仁(去掉皮和尖部,切片,一兩),露蜂房(淨化後炒至金黃,一兩,最好選擇有蜂蛹的),男性頭髮(洗淨後烤乾,五錢),綿黃耆(三分),全蛇蛻(鹽水清洗後烤乾,五錢),黃丹(研磨至細粉,五兩)。
以上材料加入純正的麻油一斤,將頭髮放入銀鍋中,以文火和武火交替煮沸,直到頭髮完全焦黃融化。接著加入杏仁,等待油轉黑,再用好品質的布過濾掉渣,然後將已熬製的清油再次放入銀鍋中,接著加入玄參和綿黃耆,以慢火煮約一小時。
取出銀鍋,放在冷爐上半小時,讓火力稍微減弱,然後迅速加入露蜂房和蛇蛻兩種材料,用柳枝快速攪拌,然後重新放回火上,不斷用手或柳枝攪拌,慢火煮至油呈現紫黃色。再用布過濾,然後再次加入清油到銀鍋中,趁著油還冷的時候加入黃丹,迅速攪拌一小時。
然後以文火和武火交替慢火煮,不斷用手或柳枝攪拌一千多次,直到油轉為黑色,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,這時膏狀物就已經完成。如果珠狀物稀薄,可以再煮短時間,直到達到理想狀態,然後將膏狀物收納在磁器中封存待用。
或恐偶然火熬太過,稍硬難用,卻少將臘熬麻油在內,以磁器盛,封蓋於甑上蒸,乘熱攪調,收用,膏藥熬成了,須連所盛磁器,置淨水中,出火毒一晝夜,歇三日方可用。日換兩次,夜換一次。熬此膏藥極難於火候,須耐看火緊慢,火猛則藥中火發,不特失藥性,又傷人面目,救助不及,千萬謹戒。膏藥方甚多,不下數十,治疽之神,無出此方,千金不換。
杖瘡尤妙。
萬金膏,治癰疽發背,諸般瘡癤,從高處墜墮,打撲傷損,腳膝生瘡,遠年臁瘡,痔漏,一切惡瘡。又云專治發背,神妙不可具言。或初覺若做瘡,用牛皮膠令稀稠得所,如藥化攤在毛頭上於初覺處,或有做瘡處貼,次用軟布帕子二條,於釅米醋內煮,令熱漉出,互相放熬紙上,乘熱蒸熨,不可令布帕冷。布帕二條不可都齊漉出,常留一條於醋內煮,候蒸熨得一條冷時,卻取醋內煮者熨之。俟冷卻又於醋內取熱布蒸熨,庶幾常得熱布替換,即易見效。若瘡癢,乃是藥攻其病,須忍。癢不止,直候膿出將盡,即濃煎貫眾湯,候溫洗去膠紙,次日依前更洗。若上有膿,又如前法蒸熨。雖連數日蒸熨不妨,但要瘡中膿盡、瘡干為度。然後用生肌紅玉散摻在瘡上,即以萬金膏貼,每日一上或兩上,每用再蒸熨,並如前先鋪膠紙於瘡上了,亦如前用貫眾湯洗去膠紙。
白話文:
如果擔心膏藥熬煮過頭,變得太硬難用,可以先將蠟與麻油混合,裝入瓷器中,蓋好,放在蒸籠上蒸,趁熱攪拌,備用。熬好的膏藥,連同盛放的瓷器,要放在乾淨的水中浸泡一整天,去除火毒,放置三天後才能使用。每天換兩次水,晚上換一次。熬製膏藥非常講究火候,需要仔細觀察,慢慢調整火勢。火勢過猛,藥材就會受熱過度,不僅失去藥性,還會灼傷皮膚,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,務必謹慎。膏藥的配方很多,不下几十種,但治療瘡瘍的良藥,非此方莫属,價值連城。
尤其適用於杖瘡。
萬金膏能治癰疽發背、各種瘡癤、高處墜落造成的傷損、打撲傷、膝蓋生瘡、多年臁瘡、痔漏以及其他各種惡瘡。据说它专治發背,功效神奇,难以言喻。如果刚开始感觉要长疮,可以用牛皮胶调成合适的稠度,像敷藥一样涂在毛发上,或者塗在长疮的地方。然後准备两条柔软的布帕,在浓米醋中煮沸,捞出,互相叠放在熬过的纸上,趁热熨敷,要注意不要让布帕变冷。两条布帕不要全部捞出来,始终留一条在醋中煮着,等一条熨敷冷了,就用醋里煮着的热布熨敷。如此反复,保证用热布替換,效果更快。如果疮痒,是因为药攻克了病症,要忍耐。如果痒得厉害,等到脓水快排尽的时候,用贯众汤浓煎,待温热后洗去胶纸,第二天继续清洗。如果伤口上有脓,依然按照之前的办法熨敷。即使连续几天熨敷也无妨,但要等到伤口脓水排尽、伤口干燥为止。然后用生肌红玉散撒在伤口上,再贴上万金膏,每天敷一次或两次,每次敷药前都要再蒸熨,就像之前一样,先在伤口上铺一层胶纸,再用贯众汤洗去胶纸。
龍骨,鱉甲,玄參,黃柏,草烏,黃連,烏賊魚骨,黃芩,白及,白蘞,豬牙皂角,木鱉子,當歸,白芷,川芎,厚朴(去粗皮),槐枝,柳枝(各四寸長,二十一條),乳香(另研),沒藥(另研。各半兩),黃丹(水飛淨,炒過,一斤八兩),清麻油(四斤八兩,前藥熬赤色,去粗,稱淨油三斤)
上除乳、沒、丹外,余藥入油內慢火煎,候白紙焦色,去柤入黃丹一半,不住手攪令微黑色,更入黃丹,仍攪,待滴入水中成珠,不黏手為度。攪溫下乳、沒末攪勻,磁器盛。用時量瘡大小,攤紙貼之。治諸惡瘡加自然銅、肉桂各一分。一方無當歸。
白話文:
龍骨、鱉甲、玄參、黃柏、草烏、黃連、烏賊魚骨、黃芩、白及、白蘞、豬牙皂角、木鱉子、當歸、白芷、川芎、厚朴(去除粗皮)、槐枝、柳枝(每枝四寸長,共二十一條)這些藥材,除了乳香、沒藥、黃丹以外,其餘藥材放入清麻油中用小火慢煎,直到白紙放在油中變焦黃色,去除雜質後加入一半黃丹,不停攪拌至藥油呈微黑色,再加入剩下的黃丹繼續攪拌,直到滴入水中能形成油珠,不沾手為止。攪拌至溫熱後,加入研磨好的乳香、沒藥粉末,充分攪勻,裝入磁器容器中。使用時根據瘡瘍的大小,塗抹在紙上,貼在瘡瘍處。治療各種惡瘡時,可以加入自然銅、肉桂各一分。還有一種配方是不加當歸的。
磨風膏,治頭面五發瘡腫、疥癬等疾,及湯泡傷。磨風止痛滅瘢痕。
白附子,白芍藥,白茯苓,零陵香,白及,白蘞,白芷,白檀,藿香,升麻,細辛,黃耆,甘草,杏仁(去皮尖。各一兩),腦子,栝蔞根(一兩),大栝蔞(二兩,去皮),黃蠟,芝麻油
上前十四味銼,油內浸百日,於臘日,木火炭上,銀石器內煎,至白芷微黃色,離火,入栝蔞二味著內,煮百沸,重綿濾去柤,再慢火上煉油香,下削淨黃蠟,熔開為度,傾在磁器內收貯,上摻腦子密封,旋用磨風塗之。
白話文:
磨風膏
功效: 治頭面部五種發瘡腫、疥癬等疾病,以及湯泡傷。磨風膏具有止痛、消滅瘢痕的功效。
配方:
- 白附子、白芍藥、白茯苓、零陵香、白及、白蘞、白芷、白檀、藿香、升麻、細辛、黃耆、甘草、杏仁(去皮尖,各一兩)
- 腦子、栝蔞根(一兩)、大栝蔞(二兩,去皮)
- 黃蠟、芝麻油
製法:
- 將前十四味藥材切碎,浸泡在芝麻油中,放置一百天。
- 在臘日,用木炭火在銀石器中煎煮藥油,直至白芷呈現微黃色,熄火。
- 加入栝蔞根、大栝蔞,煮沸一百次。
- 用重綿布過濾藥油,去除雜質。
- 再用慢火煉油,直至油香四溢。
- 加入削好的黃蠟,融化至完全溶解。
- 將藥油倒入磁器中,密封保存。
- 取用時,在藥油表面撒上腦子,密封,旋轉塗抹磨風膏於患處。
金絲萬應膏,治顛撲傷損手足肩背,並寒濕腳氣,疼痛不可忍。小兒脾疳瀉痢,咳嗽不肯服藥者。
瀝清(二斤半),葳靈仙(二兩),蓖麻子(二百枚,去皮殼),黃蠟(二兩),木鱉子(一十八枚,去殼切片),沒藥,乳香(各一兩),麻油(夏二兩,春秋各四兩)
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,以槐柳枝攪,候焦黃色,重綿濾過,以瀝清入水盆候冷成塊,取出稱二斤淨,再下鍋熔開,下麻油、黃蠟、蓖麻子泥,不住手槐柳枝攪勻,須慢火。滴入水中不黏手,扯拔如金絲狀方可。如硬,旋再加油少許,如軟,加瀝青,試得如法,卻下乳香、沒藥末,起鍋,在炭火上,再用槐柳枝攪數百次,又以粗布漉,下水盆內扯拔如多絲,頻換水,卻用小銚盛頓。如落馬墜車被傷,疼痛處穴上炙熱貼,透骨肉為驗。
白話文:
金絲萬應膏
功效: 適用於跌打損傷、手腳肩背疼痛,以及寒濕腳氣、疼痛難忍。亦可治小兒脾疳、瀉痢、咳嗽,拒絕服藥者。
材料:
- 瀝青:二斤半
- 威靈仙:二兩
- 蓖麻子:二百枚,去皮殼
- 黃蠟:二兩
- 木鱉子:十八枚,去殼切片
- 沒藥:一兩
- 乳香:一兩
- 麻油:夏二兩,春秋各四兩
製作方法:
- 將瀝青與威靈仙放入鍋中熬化,用槐柳枝攪拌,直至呈焦黃色,再用細布過濾。
- 將過濾後的瀝青放入水盆中冷卻,待其凝固成塊狀,取出稱重,確保淨重二斤。
- 將瀝青再次放入鍋中熔化,加入麻油、黃蠟和研磨成泥狀的蓖麻子,用槐柳枝不斷攪拌,火候需保持微小。
- 滴入水中不粘手,且可拉出金絲狀,方可停止攪拌。
- 若膏藥過硬,可適當添加少許麻油;若過軟,可添加瀝青,直至達到金絲狀的標準。
- 將乳香、沒藥研磨成細末,加入鍋中,繼續用槐柳枝攪拌。
- 將膏藥盛入小銚中,置於炭火上,用槐柳枝不斷攪拌數百次。
- 用粗布過濾膏藥,放入水盆中,持續拉扯至出現大量金絲,並不斷換水。
- 將膏藥盛入小銚中保存。
使用方法:
- 適用於跌打損傷、疼痛部位,以及穴位處。
- 將膏藥炙熱貼敷於患處,直至藥力滲透骨肉為止。
連換熱水數次浴之,則熱血聚處自消。小兒脾疳瀉痢,貼肚上,咳嗽,貼背心上。
洗藥,神硝散,專治癰疽潰爛臭捻。
朴硝(一兩),蛇床子(二兩,研破)
上二味,和勻,每用三錢,水一碗,煎三五沸,通手洗瘡上,用後藥摻之。
聖效散,收斂瘡口。
黃柏(一兩,去粗皮,炒赤色),穿山甲(一兩,炒黃色),檳榔,木香(各半兩,炒黃色)
上為末,每用少許,候大膿出盡,洗淨,方可乾摻瘡上。
阿膠飲,一切癰疽癤毒。
白話文:
熱水頻頻更換,浸泡患處,熱血聚集的地方自然消散。對於小孩的脾疳、腹瀉、咳嗽,可將藥物貼在腹部或背部。
神硝散,專門治療癰疽和潰爛的疾病。
材料:朴硝(一兩),蛇牀子(二兩,研碎)
將上述兩種材料混合均勻,每次使用三錢,加一碗水煮沸三到五次,用手清洗傷口,清洗後再撒上後續的藥物。
聖效散,用於收縮傷口。
材料:黃柏(一兩,去粗皮後炒至紅棕色),穿山甲(一兩,炒至黃色),檳榔,木香(各半兩,炒至黃色)
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待大膿完全排出,清潔傷口後,纔可撒上藥粉。
阿膠飲,用於各種癰疽癤毒的治療。
牛膠(銼,蛤粉炒成珠),粉草(各一兩),橘紅(五錢)
分三貼,水煎服。
家藏,神驗血竭膏
當歸(酒洗),白芷,大黃,黃連,黃柏,木鱉子(去殼),皂角,杏仁,露蜂房(各一兩),乳香,沒藥,血竭(各三兩),血餘(一兩),飛丹(一斤),麻油(二斤)
上除乳、沒、血竭,余藥入油熬焦,去渣,熬至滴水成珠,下丹,將柳樹棍不住手攪,軟硬適中,入乳香等攪勻即成膏矣。薛立齋云:血竭取其以毒攻毒也。若惡瘀已去,毒氣既消,宜用神效當歸膏,以其生肌續筋也。
白話文:
牛膠(先磨碎,然後用蛤粉炒成圓珠狀)、粉草(各一兩)、橘紅(五錢)。
這三個材料分成三次服用,用水煎煮後飲用。
這是家傳祕方「神驗血竭膏」的配方。
當歸(先用酒洗過)、白芷、大黃、黃連、黃柏、木鱉子(去殼)、皁角、杏仁、露蜂房(各一兩)、乳香、沒藥、血竭(各三兩)、血餘(一兩)、飛丹(一斤)、麻油(二斤)。
上述除了乳香、沒藥、血竭外的材料,先放入油中熬煮至焦黃色,然後去除殘渣,再熬煮至滴水成珠的狀態,接著加入飛丹,不斷攪拌至膏狀。薛立齋認為,血竭具有以毒攻毒的功效。如果惡性瘀血已經清除,毒氣也已經消失,則應使用「神效當歸膏」,因為它有生肌續筋的效果。
李氏云:癰疽不服內托散,及失宣通內毒,以致咽喉口舌生瘡,甚則生紅黑菌,害人甚速,當用琥珀犀角膏治之。向有患此症者,諸法不效,與此藥一日而安。
琥珀犀角膏
真琥珀,犀角,辰砂(飛),茯苓(各二錢),冰片(二分半),人參(三錢),酸棗(炒,二錢)
上為末,煉蜜丸,彈子大,每服一丸,麥門冬湯化下。
李氏云:癰疽不服托裡之藥,熱毒內攻,喉舌生瘡,甚至黑爛。當服,犀角散,,以解其毒。
白話文:
李大夫說:如果膿腫沒有服用內託散來促進內部康復和疏通毒素,導致咽喉口腔長出潰瘍,嚴重時還會出現紅色或黑色的病變,對人的影響非常快,應該使用琥珀犀角膏治療。以前有人得這種病症,各種方法都沒有效果,但用了這個藥一天就痊癒了。
琥珀犀角膏
真正的琥珀、犀牛角、辰砂(研磨後),茯苓(各兩錢),冰片(三分半),人參(三兩),酸棗(炒過,兩錢)
以上材料一起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蜂蜜製成像彈珠大小的藥丸,每次吃一個,可以用麥門冬泡水送服。
李大夫又說:如果膿腫不吃能幫助身體恢復的藥物,熱毒就會從內部攻擊,造成咽喉口腔長出潰瘍,甚至變得腐爛。這時候要服用犀角散,才能解除毒性。
犀角屑,玄參,升麻,黃耆,赤芍,麥門冬(去心),生粉草,當歸(各一兩),大黃(微炒,三兩)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水煎。
薛氏云:前方破血降火,內疏之劑也。若其脈沉寒,大便秘結,發熱作渴,喜飲冷者,屬熱蓄於內,方可用之。若其脈虛浮,大便不結,發熱作渴,畏飲冷者,乃屬血虛於外,可用便毒。若尺脈洪數而無力,發熱作渴,小便頻數者,屬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,宜用加減八味丸。蓋此症多因腎水虧,虛火上炎故也。
內托黃耆丸,治針砭所傷。惡寒發熱,膿水不止,肌肉不生,瘡口不斂。
白話文:
犀角屑、玄參、升麻、黃耆、赤芍、麥門冬(去心)、生粉草、當歸(各一兩)以及大黃(微炒,三兩)。以上藥物混合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量約為三錢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薛氏認為,此方具有破除瘀血、降低火氣,並內部疏通的功效。如果病人的脈象顯示為寒冷,且有大便乾結、發燒且喜歡喝冷飲的現象,這可能是內熱積聚的表現,適合使用此方。然而,如果脈象輕浮,大便不乾結,且有發燒和喜歡喝冷飲的現象,這可能是外在血液不足的表現,此時應使用其他的治療方法。若尺脈洪大且無力,伴有發燒、口渴和頻尿的情況,則可能是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的徵兆,適合使用加減八味丸。這可能因為腎水缺乏,導致虛火上昇所致。
「內託黃耆丸」,用於治療針刺或刮痧等外傷導致的惡寒發熱、膿水不斷流出、肌肉無法生成、傷口不易癒合的情況。
黃耆(八兩),川歸(酒洗,三兩),肉桂心,木香,沉香,乳香(各一兩),綠豆末(四兩)
上為末,以薑汁打綠豆末糊為丸,白湯吞。
薛氏云:若肌肉傷而瘡口不斂,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胃。若氣虛惡寒而瘡口不斂,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肺,若血虛發熱而瘡口不斂,用四物參朮以滋肝脾。若膿多而瘡口不斂,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以養氣血。經云:脾主肌肉。如前藥未應,但用四君歸耆以補脾胃,更不應,乃下元陽虛,急用八味丸以壯火生土。若脈數發渴者難治,此真氣虛而邪氣實也。
白話文:
黃耆(8兩)、川芎(酒洗,3兩)、肉桂心、木香、沈香、乳香(各1兩)、綠豆粉(4兩)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以薑汁調和綠豆粉做成糊狀,製成丸狀,然後用白開水吞服。
薛氏指出:
- 若是肌肉受傷且傷口無法癒合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來補益脾胃。
- 若是氣血虛弱且畏寒,導致傷口無法癒合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來補益脾肺。
- 若是血氣虛弱、發熱,傷口無法癒合,可以使用四物湯配合參朮來滋養肝脾。
- 若是傷口流膿嚴重,傷口仍無法癒合,可以使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來養生氣血。
- 《內經》提到,脾主肌肉。若前述藥方不起作用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黃耆來補益脾胃,若仍無效,可能表示下元陽氣虛弱,緊急時可使用八味丸來壯火生土。
- 若脈搏頻率快且口渴,這表示病情難治,這是真氣虛弱而邪氣實在體內的現象。
李氏云:近有數人病背疽。或先寒後熱,先熱後寒,或連日,或間日,必嘔痰,大汗而止,皆用柴胡、恆山不應,乃脾氣不正,復感寒邪,痰盛而作,遂先用不換金正氣散,次用排膿內補散、木香湯,三日而愈。若外邪既去,而仍嘔不止,宜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胃。大凡胃氣虛而作嘔者,必喜溫;熱毒內攻而作嘔者,必喜冷。治當辨之。
家傳,不換金正氣散,治感冒風寒,或傷生冷,或瘴瘧,或疫癘。
白話文:
李氏說:最近有幾個人患了背疽,有些人先發寒後發熱,有些人先發熱後發寒,有的連續發病,有的間隔發病,必定會嘔吐痰液,大量出汗後才停止。都用柴胡、恆山,卻沒有效果。這是因為脾氣不正,又感受寒邪,痰液積聚而發病。因此,先用不換金正氣散,接著用排膿內補散、木香湯,三天就痊癒了。如果外邪已經去除,但仍然嘔吐不止,宜用六君子湯來補脾胃。總之,胃氣虛弱而引起嘔吐的人,必定喜歡溫熱的藥物;熱毒內攻而引起嘔吐的人,必定喜歡清涼的藥物。治療時應當辨別清楚。
家傳的不換金正氣散,治療感冒風寒,或因生冷飲食所傷,或瘴氣瘧疾,或疫癘等疾病。
蒼朮(米泔浸炒,四兩),厚朴(薑汁拌炒,四兩),炙粉草(二兩),橘紅(三兩),藿香葉,半夏(薑製,二兩),木香(濕紙包煨),人參,白茯苓(各一兩)
上每服五錢,加薑棗,水煎服。
凡疽愈後忽發渴,而不救者,十有八九。或先渴而患疽者,尤為難治。急用加減八味丸,可免前患。如能久服,永不作渴,亦無疽症。且氣血皆壯,有神劑也。
薛氏云:前症屬腎水枯涸,虛火上炎,口乾作渴,飲水無度。或舌黃作裂,小便頻數。或痰氣上壅,煩躁不寧。或二三年先作渴飲水。或口舌生瘡,兩足發熱,多痰。或瘡愈三年而口乾作渴,小便頻數。急用前藥,多有復生者。能逆知其因,預服前丸,可免此患。若兼手足厥冷,真陽虛也,宜服八味丸。
白話文:
方劑包含蒼朮、厚朴、炙粉草、橘紅、藿香葉、半夏、木香、人參、白茯苓等,每服五錢,加薑棗,水煎服。此方適用於疽瘡癒合後突然發渴,或原本就口渴而患疽瘡的患者,可預防復發,甚至長期服用可避免口渴和疽瘡,還能增強氣血,是有效的藥方。薛氏認為,這些症狀是腎水枯竭,虛火上炎所致,表現為口乾舌燥、多飲無解、小便頻數等。若及時服用此藥方,可使患者恢復健康。若患者同時出現手足厥冷,則屬陽虛,需服用八味丸治療。
大凡瘡後,審其腎水不足,用加減八味丸。中氣虛弱,用補中益氣湯。氣血虛弱,用十全大補湯。陽氣虛寒,加薑桂,如不應,用八味丸。
加減八味丸
熟地黃(八兩),乾山藥,山茱萸(去核),五味子(炒。各四兩),肉桂(一兩),牡丹皮,白茯苓(各三兩),澤瀉(切片,蒸五次,焙,三兩)
上煉蜜為丸,梧子大,每服八十丸,五更未言語前,白湯下。
黃耆六一散
黃耆(六兩),粉草(半生半炙,一兩)
白話文:
瘡瘍癒合後,若判斷是腎氣不足,就用加減八味丸;若是中氣虛弱,就用補中益氣湯;若氣血虛弱,就用十全大補湯;若是陽氣虛寒,就加薑桂,若效果不佳,則改用八味丸。
加減八味丸的組成是:熟地黃八兩,乾山藥、山茱萸(去核)、五味子(炒,各四兩)、肉桂一兩、牡丹皮、白茯苓各三兩、澤瀉(切片,蒸五次,焙,三兩)。將這些藥材煉蜜製成丸,每丸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八十丸,在五更天未說話之前,用白湯送服。
黃耆六一散的組成是:黃耆六兩,粉草(半生半炙,一兩)。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空心、日午白湯調下。不應,作大劑水煎服。
薛氏云:忍冬丸,解熱毒消渴之藥也。六一湯,補氣虛作渴之藥。用之無有不驗。
五味子湯,腎水枯涸,口燥舌乾。
五味子,麥門冬(各一兩),黃耆(炒,三兩),人參(二兩),炙甘草(五錢)
上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此方乃滋其化元之劑,設腎水既涸,虛火上炎燥渴,須佐以加減八味丸。
李氏云:疽疾將安,每日當服十全大補湯,以補氣血。宜與排膿、內補十宣散相間服。
白話文:
藥方中,藥材末每次服用兩錢,空腹或中午用白湯服用。若無效,可加大劑量用水煎服。薛氏說,忍冬丸可以解熱毒消渴,六一湯則補氣虛導致的口渴,效果顯著。五味子湯用於腎水枯竭、口乾舌燥的症狀。方劑包含五味子、麥門冬、黃耆、人參和炙甘草,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服。此方滋補元氣,若腎水枯竭,虛火上炎導致口渴,則需佐以加減八味丸。李氏說,疽疾將癒時,每日應服用十全大補湯補氣血,並搭配排膿、內補十宣散交替服用。
薛氏云:潰瘍屬氣血俱虛,服補之固當。若患腫瘍而氣血虛弱者,尤宜預補,否則潰而不斂。凡大病之後,氣血未復,多致再發。若不調補,必變為他症而危,或誤以為瘡毒復發,反得攻伐,速其斃也。深可戒諸。
神效托裡散,治一切癰疽發背腸癰。
黃耆(鹽水炙),忍冬葉,當歸(各五錢),粉草(二錢)
上酒煎服,渣敷患處。此乃托裡消散之良劑也。
神效栝蔞散,治乳癰瘰癧,與立效散相間服。
黃栝蔞(一枚,杵碎),當歸尾,甘草節(五錢),沒藥(另研,一錢)
上用酒三碗,煎一碗,分三次服,未成即消,已成即潰。
白話文:
薛氏指出,潰瘍通常是由氣血兩虛引起,因此服用補品自然是正確的做法。對於患有腫瘤且氣血虛弱的人來說,更應該預先進行補充,否則潰瘍可能無法癒合。在大病後,氣血尚未恢復,容易再次發病。如果不進行調補,可能會轉化成其他嚴重病症,或者誤判為傷口感染,導致過度治療,加速病情惡化。這值得我們警惕。
薛氏推薦了一個名為「神效託裡散」的方子,可以治療各種癰、癆、癢等疾病。所需材料包括:黃耆(用鹽水炒過)、忍冬葉、當歸(各取五錢)和粉草(兩錢)。將這些材料用酒煮沸後服用,並用煮過的藥渣敷在患處。這是一個很好的託裡消散的方子。
薛氏還推薦了另一個名為「神效栝蔞散」的方子,用於治療乳腺炎、淋巴結炎等疾病,並且可以和「立效散」交替服用。所需材料包括:黃栝蔞(一個,研磨成泥)、當歸尾、甘草節(各取五錢)和沒藥(研磨,一錢)。使用三碗酒,煮成一碗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病情尚未形成,則會消失;如果已經形成,則會促使它破潰。
立效散,治癰疽瘰癧。
皂角刺(半斤,炒赤),粉草(二兩),乳香,沒藥(另末。各二兩),黃栝蔞(五個,連皮研碎)
上每服一兩,好酒煎服。
薛氏云:二方治癰疽瘰癧,解毒止痛,通用之良劑也。若瘰癧寒熱,焮痛腫赤,乃肝經氣病,當清肝火,以養肝血。若寒熱既止,而核不消,乃肝經之血亦病也,當養肝血,以清肝火。若初如豆粒,著手筋肉,色不變,內熱口乾,精神倦怠,久不消潰,乃脾肝虧損,當健脾土,培肝木。《外臺秘要》云:肝腎虛熱則生癧矣。
《病機》云:瘰癧不繫膏粱丹毒,因虛勞氣鬱所致。補形氣,調經脈,其瘡自消。若誤下之,必先犯病禁、經禁矣。
白話文:
立效散 - 治癰疽瘰癧
配方:
- 皂角刺(炒至赤色,半斤)
- 粉草(二兩)
- 乳香(二兩,研磨成粉)
- 沒藥(二兩,研磨成粉)
- 黃栝蔞(五個,連皮研磨成粉)
用法:
每次取一兩藥材,用好酒煎煮服用。
薛氏註解:
這兩種藥方都能治療癰疽瘰癧,具有解毒止痛的功效,是通用的良藥。
- 如果瘰癧伴隨寒熱、紅腫疼痛,則屬肝經氣病,需要清肝火,以養肝血。
- 如果寒熱已消,但核不消散,則屬肝經血病,需要養肝血,以清肝火。
- 如果瘰癧初期如豆粒大小,位於肌肉附近,顏色無變化,但伴隨內熱口乾、精神倦怠,久治不消,則屬脾肝虧損,需要健脾土、培肝木。
《外臺秘要》中記載:
肝腎虛熱會導致瘰癧的產生。
《病機》中記載:
瘰癧並非因膏粱厚味或丹毒所致,而是因虛勞氣鬱而引起。應當補益形氣,調和經脈,則瘡瘍自然會消退。如果誤用瀉下藥,必會觸犯疾病禁忌和經脈禁忌。
綠雲散,治五發毒瘡於背腦或手足。(此方治金石發疽,果有神效。)
鳳尾草(形如鳳尾,葉背有金星,炙乾,一兩),粉草(一錢)
用酒一碗,煎三五沸,入冷酒一碗飲之,以醉為度,立效。
清涼膏,治一切瘡瘍,膿去後用之。
當歸(二兩),白芷,白及,木鱉子(去殼),黃柏,乳香,白蘞,白膠(各五錢),黃丹(淨五兩),麻油(十二兩)
上入油煎黑,去柤,入黃丹,以槐柳枝不住手順攪,再煎成膏,乃下乳香等藥。
白話文:
【綠雲散】,治療背腦或手足的五種發毒瘡。此方對金石發疽的療效非常顯著。
鳳尾草(形狀像鳳尾,背面有金星,炙乾後使用,量為一兩),粉草(量為一錢)。
用一碗酒,煎煮三到五次,加入一碗冷酒飲用,以飲至微醺為宜,立即見效。
【清涼膏】,治療所有瘡瘍,膿液排出後使用。
當歸(量為二兩),白芷,白及,木鱉子(去殼),黃柏,乳香,白蘞,白膠(每種量為五錢),黃丹(淨量為五兩),麻油(量為十二兩)。
以上材料放入油中煎至黑色,去除渣滓,加入黃丹,用槐柳枝不停攪拌,再煎至膏狀,最後加入乳香等藥物。
碧油膏,止痛排膿,灸後用此。
桃枝,柳枝,桑枝,槐枝,乳香,血竭(各五錢),黃丹(淨四兩)
上用麻油十兩,照常法煎成膏,入乳香等任貼。
神效酒煎散,治一切瘡瘍,其效如神。
人參,沒藥,當歸尾(各一兩),甘草,栝蔞(一枚,半生半炒)
上以酒三碗,煎二碗,分四服。渣焙乾,加當歸尾一兩,酒糊丸,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以酒下之,能消毒活血。
經驗方,治金石發癰。
白話文:
碧油膏:這是一種可以止痛並排出膿液的藥膏,一般在針灸後使用。
材料:桃枝、柳枝、桑枝、槐枝、乳香、血竭(各五錢),黃丹(淨四兩)。
做法:將十兩麻油按照常規方法煎煮成膏狀,然後加入乳香等材料敷貼。
神效酒煎散:這種藥方對於所有傷口都有效,效果如同神蹟。
材料:人參、沒藥、當歸尾(各一兩),甘草、栝蔞(一枚,一半生一半炒)。
做法:將三碗酒煮沸至兩碗,分四次服用。剩餘的渣滓烘焙乾燥,再加入當歸尾一兩,製成酒糊丸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粒,用水酒送下,有消炎活血的功效。
經驗方,適用於金石導致的發癰症狀。
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並非專業醫療建議。對於使用任何藥物或治療方法,應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。
黑鉛(一斤),甘草(三兩)
上用酒一斗,置磁器內,先以甘草置在一邊,另將鉛熔投酒一邊。取鉛再熔,仍投九度,取酒飲醉,寢即愈。
治癰疽,用生甘草為末,酒調二錢服,連進數服即消。前方乃清熱消毒之劑,若因膏粱積熱,金石蓄毒,血氣壅滯者最宜。如脾胃虛,血氣衰弱者不宜概用。恐胃寒故也。
升麻湯,肺癰胸乳間作痛,嘔吐膿血腥穢。
升麻,苦梗,薏仁,地榆,黃芩,赤芍,丹皮,甘草,各等分,水煎服。
穀道前後生癰,謂之懸癰。粉草一兩截斷,以澗水浸潤,炙令透,內細銼,無灰酒煎服。有久患此已破,服兩劑瘡即愈。
白話文:
【黑鉛(一斤),甘草(三兩)】
取用酒一斗,放入磁器內,先放置甘草於一側,然後將黑鉛熔化倒入酒的另一側。每次取出黑鉛再次熔化後再倒入,直至喝至微醺,然後休息即可痊癒。
此方適合治療癰疽,使用生甘草研磨成粉末,與酒調和服用兩錢,連服幾次後癰疽會逐漸消散。此方為清熱解毒的藥方,特別適合因為膏粱食物導致的積熱、金石毒素蓄積、血氣阻滯的情況。然而,對於脾胃虛弱、血氣衰弱的人不適合普遍使用,主要是因為擔心影響胃部寒涼。
【升麻湯】
治療肺癰胸乳之間疼痛,伴有嘔吐膿血腥味的症狀。
配方包括:升麻、苦梗、薏仁、地榆、黃芩、赤芍、丹皮、甘草,每種材料均等份,加水煮沸後服用。
「懸癰」是指肛門前後出現的癰腫。使用一兩粉草截斷,浸泡在山泉水中使其濕潤,然後烤至透徹,研磨成細粉,用無灰酒煎煮後服用。對於已經長了這種病狀且已經破損的患者,服用兩副藥後,癰腫就會痊癒。
崔氏云:治手足甲疽,或因修甲傷肉,或因損足,成瘡潰爛。上腳用綠礬置鐵板上煅色赤如金者為真,沸定取出研末,以鹽湯洗搽之。
薛氏云:前症即脫疽也。此方固有良驗,尤當調元氣為善。大抵此症,先醇酒、炙煿,膏粱厚味傷脾,或房勞虧腎水,故有先渴而後患,有先患而後渴者。若色赤作痛自潰可治,色黑不潰不治。色赤作痛者,先用不隔蒜灸,活命飲、托裡散,再用十全大補湯、加減八味丸。色黯不痛者,隔蒜灸,清涼膏,亦用十全大補湯、加減八味丸。
白話文:
崔氏說:治療手腳甲疽,可能是修剪指甲傷到肉,也可能是腳部受傷,導致瘡口潰爛。針對上腳的甲疽,可以用綠礬放在鐵板上煅燒,直到顏色變成像金子一樣的紅色才是真的綠礬,然後趁熱取出研磨成粉末,用鹽水洗淨患處,再塗抹藥粉。
薛氏說:前面提到的症狀就是脫疽。這個方法確實有效,但更重要的是調養元氣。一般來說,這種疾病多半是因為過度飲酒、食用辛辣炙烤的食物、膏粱厚味傷脾,或是房事過度虧損腎水而引起的。因此,有些人先感到口渴,然後才患上脫疽;有些人則先患病,然後才感到口渴。如果患處顏色發紅,疼痛並且自行潰爛,就可以治療;如果顏色發黑,沒有潰爛,就無法治療。對於顏色發紅、疼痛的患者,首先可以用不隔蒜灸,接著服用活命飲和托裡散,然後再服用十全大補湯、加減八味丸。對於顏色暗淡、不疼痛的患者,則可以用隔蒜灸,服用清涼膏,同樣也要服用十全大補湯、加減八味丸。
則毒氣不致上侵,元氣不致虧損,庶可保生。亦有因修手足、口咬等傷者,若元氣怯弱,或犯勞事,外塗寒涼,內服克伐,損傷脾胃,患處不潰,色黯上延,亦多致死。重者須解去,當以腳力轉解周骱輕拽,使筋隨骨出,而毒得泄。否則,毒筋內斷仍上潰。雖云無益,且偏僻之處,氣血罕到,藥難導達,況攻毒之劑,先傷脾胃,反損元氣,不若灸法為良。重者須解毒為善。
故孫真人云:在肉則剜,在指則截,雖親之遺體不忍毀傷,然不如是,則勢必至於夭沒。非體親之心也。況患處已壞,雖解不痛,又何憚而不為乎?女子亦有此患,多因鬱怒虧損肝脾所致。治法與前同。
白話文:
如果能夠避免毒素入侵身體,保持健康,就能夠長久地生存下去。有些人因為修剪手指和腳趾甲或者被咬傷等原因受傷,但是如果原本就虛弱的人再受到過度疲勞或是外部冷敷等因素影響,服用一些對胃腸道有害的藥物,就會導致消化系統受損,皮膚上的傷口不會癒合,顏色會變得暗沈並且向上蔓延,也會造成死亡。嚴重的情況下必須要解決掉問題,可以使用腿部的力量慢慢地拉扯關節來讓肌肉跟骨骼分離,這樣就可以把毒素排出體外。如果不採取這種方法,那麼毒素纖維可能會從內部切斷並再次感染。雖然說這沒有什麼好處,但是在偏遠的地方,血液循環不好,很難用藥物進行治療,而且攻擊性強的藥物還會進一步損害胃腸道以及消耗元氣,所以最好還是選擇艾灸的方法。對於病情比較嚴重的人來說,最好的方式就是解除毒素。因此孫真人才會說:“如果是皮膚上有問題就要割開,如果是手指就有必要切除。”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也不能忍受這樣的痛苦,但是如果不這樣做,那肯定會導致早逝。不是為了親人著想,而是因為病變部位已經受到了破壞,即使是疼痛也能承受得住,為什麼不做呢?女性也有這個疾病,大多數都是由於情緒波動大或者是肝臟和脾臟功能下降所引起的。治療方法與前面所述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