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水玄珠》~ 第十五卷 (1)
第十五卷 (1)
1. 第十五卷
2. 秘結門
經曰:大便者,腎之所主,腎主五液也。腎氣充則大便潤,虛則津液耗竭而燥結矣。又飢飽勞役損傷胃氣,及食辛熱厚味之物,而助火邪,伏於血中,煎熬真陰,皆能使大便燥結。又有年老陰血不足而燥者,惟當補而潤之,不可用峻利之劑。又大便燥結者,不得發汗,汗則重亡津液,秘結而死矣。
有陽結,有陰結,有風結,有實結,有虛結,有氣秘,有血秘。
仲景曰:脈浮數,能食,不大便者,此為實,名曰陽結也,期十七日當劇。脈沉而遲,不能食,身體重,大便反硬,名曰陰結也,期十四日當劇。陽結者散之,陰結者熱之,風結者諸藥中加羌活、防風之類。此二味雖是風藥,然味辛,所以能潤燥也。(經曰:腎惡燥,急食辛以潤之。)
潔古曰:臟腑之秘,不可一概治療。有虛秘,有實秘。胃實而秘者,能食,小便赤,以麻仁丸、七宣丸之類主之。胃虛不能食而小便清利者,厚朴湯主之。實秘者物也,虛秘者氣也。
東垣曰:有物有積而結者,當下之。食傷太陰,腸滿,食不化,腹響響然不能大便者,以苦泄之。(仲景麻仁丸、局方七宣丸,皆以大黃為君之類是也。),治注夏,大便澀滯者,血少,血中伏火也。黃耆人參湯加生地、當歸身、桃仁泥潤之。如潤之大便仍久不快者,少加煨大黃微利之。
如加大黃久不快利者,非血結、血秘,是熱生風,止當服黃耆人參湯,內用羌活、防風各五錢,水四盞,煎至一盞,空心服之,其便必大走也。
丹溪戒人用峻利,但宜滋養陰血,使孤陽之火不熾,而金行清化。木邪有制,脾土清健,而運行津液,津液入胃則腸潤而通矣。須知在西北以開結為主,在東南以潤燥為主,慎勿膠柱而鼓瑟也。
王海藏云:桃、杏仁俱治大便秘,當以血氣分之。年老虛人大便秘,脈浮在氣,杏仁、陳皮主之。脈沉在血,桃仁、陳皮主之。所以俱有陳皮者,以其於陽明病與手太陰為表裡也。(脈多沉伏而結,陽結脈沉實而數,陰結脈伏而遲或結。老人虛人便結,脈雀啄者不治。)
七宣丸
柴胡,枳實(麵炒),訶子皮,木香(各五兩),桃仁(去皮尖、炒,六兩),甘草(炙,四兩),大黃(麵包煨,十五兩)
上煉蜜丸,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米飲下。漸加四五十丸,以利為度。
厚朴湯,胃虛而秘者,不能飲食,小便清利。
陳皮,半夏曲(炒),枳實(炒。各一兩),甘草(炙),厚朴(制。各二兩),白朮(三兩)
每三、五、七錢,姜三片,棗一枚,水煎服。
《保命集》,大黃牽牛散,相火之氣遊走臟腑,大便秘結。
大黃(一兩),牽牛(頭末,五錢)
為細末,每三錢,有厥冷合用酒調,無厥冷而手足煩熱者,蜜湯調下。食後,以微利為度。此謂不時而熱者,濕熱也。凡用大黃半兩至一兩,而大便不通利者,加麝香少許,調於藥中,則大便必大走也。
白話文:
秘結門
古籍記載,大便的狀況由腎臟主宰,腎臟主管人體的五種體液。腎氣充足,大便就會通暢潤澤;腎氣虛弱,體液就會耗竭而導致大便乾燥結實。此外,飢餓、飽食、勞累過度損傷胃氣,或食用辛辣、炙熱、肥甘厚膩的食物,都會助長火邪,伏藏於血液之中,煎熬真陰,最終導致大便燥結。年老體虛,陰血不足也會造成大便乾燥,這類情況應該補益滋潤,不可使用峻猛瀉下的藥物。大便燥結的人,絕對不能冒汗,因為出汗會更加耗損體液,導致便秘加劇,甚至危及生命。
便秘的種類很多,有陽結、陰結、風結、實結、虛結、氣秘、血秘等。
張仲景說:脈象浮數,食慾正常,但大便不通,這是實證,稱為陽結,大約十七天後病情會加重。脈象沉遲,食慾不振,身體沉重,大便乾燥堅硬,這是虛證,稱為陰結,大約十四天後病情會加重。陽結要疏散治療,陰結要溫熱治療,風結則在藥方中加入羌活、防風等藥物。這兩種藥物雖然是治療風邪的藥物,但它們辛溫,可以潤燥。(古籍記載:腎臟怕乾燥,應該吃辛溫的食物來滋潤它。)
潔古先生說:臟腑便秘的治療不能一概而論,有虛秘和實秘之分。胃實而便秘的人,食慾正常,小便顏色發黃,可以用麻仁丸、七宣丸等藥物治療;胃虛而不能進食,小便清澈的人,則可以用厚朴湯治療。實秘是物質阻滯,虛秘是氣機阻滯。
李東垣說:如果是有積滯而導致便秘的,就應該使用瀉下藥物治療。如果因為飲食損傷脾胃太陰,腸道脹滿,食物不能消化,肚子咕嚕作響,不能排便,就應該用苦寒瀉下的藥物治療。(張仲景的麻仁丸、局方七宣丸都以大黃為君藥。)治療夏天濕熱導致的大便澀滯,由於血少,血液中伏有火邪,可以用黃耆人參湯,再加入生地、當歸、桃仁泥來滋潤。如果滋潤後大便仍然很久不通暢,可以少量添加煨制過的大黃,使其微微通便。
如果使用大黃後仍然很久不通暢,就不是血結、血秘,而是熱邪化風,這時應該服用黃耆人參湯,再加入羌活、防風各五錢,水四杯,煎至一杯,空腹服用,大便就會通暢。
朱丹溪告誡人們不要使用峻猛瀉下的藥物,只宜滋養陰血,使孤陽之火不熾盛,金氣運行通暢,木邪得到抑制,脾土健運,才能更好地運化津液,津液進入胃腸則腸道潤滑通暢。要知道,治療西北方向(指部位)的便秘,以通利為主;治療東南方向(指部位)的便秘,以潤燥為主,不可死板教條。
王海藏說:桃仁、杏仁都可以治療大便秘結,但應該根據氣血情況來區分。老年體虛者大便秘結,脈象浮在氣分,用杏仁、陳皮;脈象沉在血分,用桃仁、陳皮。都用陳皮,是因為它與陽明經和手太陰經表裡相通。(脈象多數沉伏而結,陽結脈象沉實而數,陰結脈象伏而遲或結。老年體虛者大便秘結,脈象如雀啄樣跳動者,不宜治療。)
七宣丸組成:
柴胡、枳實(麵炒)、訶子皮、木香(各五兩)、桃仁(去皮尖、炒,六兩)、甘草(炙,四兩)、大黃(麵包煨,十五兩)
煉蜜為丸,桐子大小,每次服二十丸,米湯送服。逐漸增加劑量至四五十丸,以通便為度。
厚朴湯組成:(胃虛便秘,不能飲食,小便清利者)
陳皮、半夏曲(炒)、枳實(炒,各一兩)、甘草(炙)、厚朴(制,各二兩)、白朮(三兩)
每次三、五、七錢,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煎服。
《保命集》大黃牽牛散:(相火之氣遊走臟腑,大便秘結)
大黃(一兩)、牽牛子(頭末,五錢)
研成細末,每次三錢,如有厥冷則用酒調服,無厥冷而手足煩熱者,用蜜湯調服。飯後服用,以微微通便為度。這是指非時節出現的發熱,屬於濕熱。凡是用大黃半兩至一兩,而大便仍然不通利者,可加麝香少許,調入藥中,則大便必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