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六卷 (5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六卷 (5)

1. 痰飲門

有病喜吐痰唾,服八味丸而作效者。叔和云:腎寒多唾。蓋腎為水之官,腎能攝水,腎氣溫和,則水液潤下;腎氣虛寒,則邪水溢上。故用八味丸以溫利之。

《活人書》云:中脘有痰,亦令人憎寒發熱,惡風自汗,胸膈痞滿,有類傷寒。但頭不痛,項不強為異。

丹溪云:風痰多見奇症。凡風痰病,必用風痰藥,白附子、天麻、雄黃、牛黃、殭蠶、皂角之類。濕痰多見倦怠軟弱,濕痰宜用蒼、白二術,又用油炒半夏。熱痰多挾風,外症為多,用青黛、黃連、天花粉,大快膈上熱痰。痰因火盛逆上者,治火為先,白朮、黃芩、石膏之類,中氣不足加參、術。

食積痰,神麯、麥櫱、山楂,欲吐食積痰,用蘿蔔子,油炒為末,漿水調下,探而吐之。食積痰必用攻,若氣虛者,用補氣藥送。老痰,海石、半夏、瓜蔞、香附、五倍子,佐他藥大治頑痰。郁痰,殭蠶、杏仁、瓜蔞、訶子、貝母、五倍子。痰而脾虛者,清中氣,二陳湯加白朮之類,兼用升提藥。

內傷挾痰,必用參、朮、耆之類,多用薑汁傳送,或加半夏之類,虛甚加竹瀝。眩運嘈雜,乃火動其痰,用二陳湯加梔子、芩連之類。噫氣吞酸,此係食鬱有熱,火氣上動,以黃芩為君,南星、半夏、橘紅為臣,熱多加青黛。喉中如有物,咯不出,咽不下,此老痰也,重者吐之,用瓜蒂散,氣實用荊瀝(仲景用半、樸、茯、姜,治之神驗。

)痰結核在咽喉中,燥不能出入,化痰藥內加咸藥軟堅之味,瓜蔞仁、杏仁、海石、桔梗、連翹,少佐以風化硝、薑、蜜丸噙化。凡人身上中下有塊,是痰,問其平日好食何物,吐下後方用藥。痰之為物,隨氣升降,無處不到。痰在腸胃間,可下而愈。痰在經絡中,非吐不可出,吐中就有發散意。

痰在膈上,必用吐之,瀉亦不出。痰膠固及脈浮者,俱用吐法。痰在脅下,非白芥子不能達。痰在皮裡膜外,以薑汁、竹瀝導之。痰在四肢,非竹瀝不能開。二陳湯善治一身之痰,如在下加下引藥,在上加上引藥。潤下丸,降痰最妙。青礞石丸,重在風化硝。小胃丹,能逐貫胃痰積,然不宜多服。

蒼朮治痰飲成窠囊者極效。海粉能治熱炎,降濕痰,軟結痰,消頑痰,最效,可入丸子,不可入煎藥。枳實瀉痰能沖牆壁。竹瀝能治膈間有痰,或癲狂,或健忘,或風痰最效,又能養血。荊瀝治痰稍重,用此二味,效速且穩當。二瀝治痰結在皮裡膜外及經絡,必佐以薑汁。韭汁治血滯不行,中焦有飲,取自然汁,冷飲三、四盞,以覺胸中煩躁不寧,後自愈。

氣實熱痰,吐難得出,或成塊,或吐咯不出,及兼氣鬱者難治。中焦有痰,胃氣亦賴所養,卒不便虛,若攻之盡,則矣。凡治痰用利藥過多,致脾氣下虛,則痰反易生而多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人生病時喜歡吐痰,服用八味丸後有效,這是因為腎寒導致的。腎臟是管理水分的器官,腎氣溫和時,水液會正常向下流動;但腎氣虛寒時,邪水就會往上溢出。所以用八味丸來溫暖腎臟,使水液正常運行。

《活人書》說,中焦有痰也會讓人感到怕冷發熱、怕風自汗、胸口悶脹,看起來像傷寒,但不同的是不會頭痛,脖子也不會僵硬。

丹溪認為,風痰常常會出現奇怪的症狀。凡是風痰引起的疾病,必須使用治療風痰的藥物,如白附子、天麻、雄黃、牛黃、殭蠶、皂角等。濕痰則常見疲倦乏力,適合用蒼朮、白朮,以及用油炒過的半夏。熱痰常常夾雜著風邪,外在症狀較多,可以用青黛、黃連、天花粉來快速清除胸膈上的熱痰。痰是由於火氣旺盛而往上逆行引起的,應先治療火氣,可以使用白朮、黃芩、石膏等藥物,如果中氣不足,可以加上人參、白朮。

食積痰可以用神麯、麥芽、山楂來治療。如果想吐出食積痰,可以用蘿蔔子油炒後磨成粉,用米漿水調服,然後催吐。食積痰一定要用攻下的方法,如果體虛氣弱,則需要用補氣的藥物一起服用。對於老痰,可以用海石、半夏、瓜蔞、香附、五倍子等藥物,搭配其他藥物來治療頑固的痰。郁痰可以用殭蠶、杏仁、瓜蔞、訶子、貝母、五倍子。如果痰是因為脾虛引起的,則要調理中氣,可以用二陳湯加上白朮等藥物,同時搭配升提的藥物。

內傷夾雜痰時,必須使用人參、白朮、黃耆等補氣藥,多用薑汁送服,或者加入半夏等藥物,如果體虛嚴重,可以加入竹瀝。如果出現頭暈、嘈雜等症狀,是由於火氣引動痰液,可以用二陳湯加上梔子、黃芩、黃連等藥物。如果打嗝、吞酸,這是因為食物積滯,有熱氣,火氣往上竄動,可以用黃芩為主藥,搭配南星、半夏、橘紅,如果熱氣很盛,可以加上青黛。如果覺得喉嚨裡有東西,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,這是老痰,嚴重的可以催吐,用瓜蒂散,氣盛體實可以用荊瀝(張仲景用半夏、厚朴、茯苓、生薑來治療,效果很好)。

如果痰結成硬塊在咽喉中,乾燥難以出入,可以在化痰藥中加入鹹味藥物來軟化堅硬的痰塊,如瓜蔞仁、杏仁、海石、桔梗、連翹,可以少量加入風化硝,用薑和蜜做成藥丸含服。凡是身體上下出現腫塊,都是因為痰,要詢問病人平時喜歡吃什麼,吐下後再用藥。痰這種東西,會隨著氣的升降而流動,無處不在。痰在腸胃間,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癒。痰在經絡中,不用催吐就無法排出,催吐本身就有發散的作用。

痰在膈膜以上,必須用催吐的方法,瀉下也沒有效果。痰液黏稠固結、脈象浮大的,都要用催吐的方法。痰在脅肋下,只有白芥子才能到達。痰在皮下或膜外,可以用薑汁、竹瀝來引導。痰在四肢,只有竹瀝才能打開。二陳湯善於治療全身的痰,如果痰在下部,就加上引導下行的藥物,如果痰在上部,就加上引導上行的藥物。潤下丸是降痰的最佳藥物。青礞石丸的重點在於風化硝。小胃丹可以去除胃部的痰積,但不宜多服。

蒼朮對於治療痰飲形成囊腫的效果極佳。海粉可以治療熱引起的炎症,降低濕痰,軟化結痰,消除頑痰,效果很好,可以做成藥丸服用,但不宜加入煎藥中。枳實瀉痰,力量很大,能沖破牆壁。竹瀝能治療膈膜間有痰,或癲狂、健忘、風痰,效果很好,還能養血。荊瀝治痰的力道稍重,用這兩種藥物,效果快速且穩定。竹瀝和荊瀝可以治療痰結在皮下或膜外以及經絡中,必須搭配薑汁。韭菜汁可以治療血瘀不暢、中焦有飲的症狀,取自然韭菜汁,冷飲三四碗,如果感到胸中煩躁不安,之後會自然痊癒。

氣盛熱痰,很難吐出來,或者形成硬塊,或者吐不出來,以及兼有氣鬱的人,都難以治療。中焦有痰,胃氣也需要依靠它來滋養,不能立刻就虛弱,如果攻伐太過,那就不好了。凡是治療痰,使用過多利尿的藥物,導致脾氣虛弱,反而容易產生更多的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