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八卷 (7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卷 (7)

1. 赤膿

《玉機微義》曰:赤屬心火,此血受病也。

2. 治赤白痢

香連丸,治冷熱不調,下痢赤白,膿血相雜,裡急後重。

黃連(去蘆,二十兩),吳茱萸(十兩,煎湯浸同炒赤色,去茱萸不用),木香(五兩,不見火)

上為細末,醋類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空心米飲下。秘法以生薑細茶濃煎吞下,尤妙。

導氣湯,治下痢赤白,裡急後重,日夜無度。

白芍藥(一兩),當歸(五錢),大黃(二錢五分),黃連(一錢),黃芩(二錢五分),木香(一錢),檳榔(一錢)

每服一兩,水煎,食前溫服。

木香枳殼湯,治痢疾裡急後重。開胸膈,進飲食,破滯氣,散內熱。

木香,檳榔,陳皮(去白),黃連,蓬朮(煨),當歸,枳殼(去穰,炒),青皮(去穰。各五錢),香附黃柏(各一兩半),黑牽牛(取頭末淨一兩)

上為末,滴水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或七十丸。薑湯下。如腫毒加至二百丸,利五七行,立消。

木香檳榔丸,治症同前。

木香,檳榔,青皮,蓬朮,枳殼,黃柏,大黃(各五錢),香附(二兩),黑醜(取頭末,二兩)

上為末,滴水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六十丸,白湯下。

黃連阿膠丸,治冷熱不調,下痢赤白,裡急後重,臍腹疼痛,口燥煩渴,小便不利。

阿膠(炒,二兩),黃連(三兩),茯苓(三兩)

上黃連、茯苓為末,水化阿膠,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米飲下。

木香導滯湯

木香(二錢),白芍,當歸,枳殼(各一錢二分),檳榔(一錢五分),大黃(二錢),黃連(一錢)

水煎,食前溫服。

3. 純鮮血

傷風而下清血者,宜祛逐之。風傷肝,肝藏血,故下清血者為風也。

上謂下痢純血者死,此亦要看兼症,及以脈參之,未必盡死。予嘗治數人皆生,方用佛手散阿膠秦艽、炮薑、地黃、黃連地榆蒲黃之類,或以四物湯擇前所加藥一二味增入,不必盡加也。又不可純用寒涼。《衍義》云:有一男子,患血痢,醫用寒涼藥逆制,專用黃連、木香治之,此藥始感便用則可,病久腸虛者不宜服,戒之。又云:地榆性沉、寒、苦,惟下熱血痢則可用,若寒人及水瀉白痢皆未可輕用。

王好古曰:血痢當服胃風湯膠艾湯之類。

仲景治下痢便膿血者,桃花湯主之。丹溪云:桃花湯為下血虛且寒者而用,非乾薑之溫、石脂之澀且重,不能止其血也。用糯米之甘,以引入腸胃。

《集驗方》治血痢用乾薑燒黑,存性,出火毒,為末。每服一錢,米飲下。

黃連香茹飲,治感暑下痢純血。

清暑益氣湯,治暑病內傷下痢,不思飲食,發熱。

六合湯,治伏熱煩悶,或成痢疾。(俱見中暑,出《附余》。)

已上治因暑下痢之劑。

敗毒散,加石蓮肉治下痢熱毒,不進飲食。

倉廩湯,即敗毒散加陳倉米、薑、棗。治下痢赤白,或先因寒邪中臟腑致發熱者。

防風芍藥湯,治泄痢飧泄,身熱脈弦,腹痛而渴,及頭疼微汗。

防風白芍黃芩

各四錢,水煎,食前通口服。

已上治痢疾身熱者之劑。

丹溪治血痢。

乾薑(一錢),當歸(二錢五分),烏梅(三個),黃柏(一錢五分),黃連(三錢)

水煎,食前服,或加枳殼

丹溪治血痢後重熱盛者。

大黃,黃連,黃芩,黃柏,枳殼,當歸,白芍,滑石桃仁甘草白朮

上各等分為末,或作丸,用麵糊或神麯糊丸服。又云:誤服熱藥及澀藥,毒氣犯胃者,當歸審以祛其毒。

當歸導氣湯,治膿血,利無度,腹中痛。

當歸,芍藥(各一錢),甘草(一錢五分),青皮(七分),槐花(七分),生地(酒洗,二錢)

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前溫服。若後重加木香、檳榔末各三分,澤瀉五分,小便利去澤瀉。

茜根丸,治一切毒痢及蠱注,下血如雞肝,心煩腹痛。

茜根,升麻犀角,地榆,當歸,黃連,枳殼(炒),白芍

上等分為末,醋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
潔古,蒼朮地榆湯,治脾經受濕下痢。

蒼朮(三兩),地榆(一兩)

上每服一兩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溫服。

丹溪青六丸,治血痢,清濕熱,補脾消瘀血。用此止痛活血消食,酒糊為丸。(方在泄瀉門。)

當歸芍藥湯,治血虛而下血痢。

當歸,川芎(各一錢五分),芍藥(酒炒,三錢),生地,黃連(酒炒),木香(各一錢)

水煎,食前服。

黃芩芍藥湯,治火熱下痢膿血。

黃芩(五錢),甘草(炙,一錢),芍藥(炒,三錢)

水煎,食前服。

大黃湯,治泄痢久不愈,膿血稠黏,裡急後重,日夜無度,久不愈者,用此微利。

大黃一兩,用好酒二盅浸半日,煎至一盅,去大黃,分為二服,如未止再服盡,以利為度。後服芍藥湯和之,利止再服黃芩芍藥湯,以徹其毒也。

劉宗厚云:此乃陽明經盪滌之藥,用酒煎者,欲其上至頂巔,外徹皮毛也。

芍藥湯,治腹痛下痢膿血,日久無度,裡急後重。是以行血則便膿自愈,調氣而後重自除。

白芍(一兩),當歸,黃連(各五錢),檳榔,木香(各二錢),桂(二錢五分),大黃(三錢),黃芩(五錢),甘草(炙,二錢)

上每服五錢,水煎,食遠溫服。如痢不減加大黃。

劉宗厚云:此行血調氣,不熱之藥也。大凡用藥之雜與用藥之多者,難以細分經絡,當觀其大體如何,此太陽桂枝例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