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八卷 (13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十八卷 (13)

1. 婦女痘

薑棗,水煎服。

瓜蔞散,治痘熱極生風,發搐。

瓜蔞根(二錢),白殭蠶(一錢)

慢火同炒老黃色,為末,每服二三分,薄荷湯下。

保命丹,一切驚風發熱。

天麻,鬱金,全蠍(去尾。各五錢),防風,甘草,青黛(各三錢),白附子(炒),殭蠶(姜汗炒),薄荷(五錢),大半夏(炒,滾湯浸,曬乾,又用薑汁浸,曬,又炒),南星(制同上。各一兩),辰砂(飛,五錢,為衣),麝香(五分),鉤藤,牛黃(二錢),蟬蛻,茯神,桔梗(各五錢)

上末,煉蜜為丸,芡實大,每服一丸,燈芯湯下。

蟬花散,治痘發熱,發癢,抓破。

蟬蛻,地骨皮(各一兩)

為末,每服二三匙,白酒服二三次。

回漿散,治痘不收漿結痂。

何首烏,白芍,黃耆,人參,甘草,白朮,白茯苓,姜,水煎服。

象牙散,治同上。

人參,黃耆,白朮(各一錢),甘草(七分),茯苓(一錢半),何首烏(二錢)

上加糯米二錢,棗二枚,水煎,調下象牙末一錢。

玄參升麻湯,治溫毒發斑。

玄參,升麻,甘草,水煎服。

陽毒升麻湯,面赤狂言,煩躁,腰背疼,下利,脈浮,喉痛。

升麻(五錢),犀角,射干,黃芩,人參,甘草(各二錢半),上水煎服。

陰毒升麻湯,治陰斑。

升麻,當歸,川椒,鱉甲,雄黃,甘草

上水煎服。

四聖膏,治痘疔。挑破,以此點之。

七粒珍珠火上燒,豌豆七七鍋內炒,男發不拘灰多少,加入胭脂真個好。

二聖散,治同上。

雄黃(二錢),紫草(三錢)

上研末,用油胭脂調下。

敷方,痂後痘疔潰爛成坑,內見筋骨,以此敷之。

赤石脂,膩粉,黃柏,杭粉(炒),血竭(各一錢),飛丹(炒,八分),發灰(五分),乳香,沒藥(各三分),冰片(三釐),伏龍肝(一錢),密陀僧(飛過,二錢),有臭氣,加阿魏三四分。

上為細末,綿紙篩過敷之,外用膏藥貼,內服人參敗毒散加穿山甲、蟬蛻、連翹。

人參敗毒散,治餘毒癰腫。

人參,赤茯苓,羌活,獨活,前胡,薄荷,柴胡,枳殼,川芎,桔梗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,牛蒡子,防風,荊芥,連翹,金銀花(即荊防敗毒散),頭上加白芷、升麻。上身倍加桔梗。手加薄桂。腰加杜仲。腿足加牛膝、木瓜。

金銀散,痘後肥疳疥癬等瘡,此能收水解毒。

黃丹,黃柏,黃耆,黃連,大黃,輕粉,麝香

上為細末,濕瘡乾摻,燥用臘豬油熬化調敷。

必勝膏,治腫毒。

馬齒莧搗汁,豬脂膏、石蜜,三味熬膏塗之即消。

三豆散,痘後癰毒初起紅腫。

黑豆、赤豆、綠豆用醋浸,研漿,時時以鵝翎刷上,隨手可消。

敗草散,治斑爛不止。

白話文:

薑棗湯:用薑和紅棗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
瓜蔞散:治療痘疹發熱到極點而產生抽搐症狀。 藥材成分:瓜蔞根(8克),白殭蠶(4克) 做法:將瓜蔞根和白殭蠶用小火一起炒至老黃色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少許(約0.6-1.2克),用薄荷湯送服。

保命丹:治療各種驚風發熱的症狀。 藥材成分:天麻、鬱金、全蠍(去尾,各20克),防風、甘草、青黛(各12克),炒白附子、薑汁炒殭蠶、薄荷(各20克),炒大半夏(用滾燙的水浸泡後曬乾,再用薑汁浸泡後曬乾,再炒)、制南星(做法同大半夏,各40克),飛辰砂(20克,作為藥丸外衣),麝香(2克),鉤藤、牛黃(各8克),蟬蛻、茯神、桔梗(各20克) 做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大小像芡實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燈芯湯送服。

蟬花散:治療痘疹發熱、發癢,因抓破而引起的症狀。 藥材成分:蟬蛻、地骨皮(各40克) 做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約6-12克,用白酒送服,每天服用兩到三次。

回漿散:治療痘疹不收漿,難以結痂的狀況。 藥材成分:何首烏、白芍、黃耆、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生薑,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
象牙散:治療與回漿散相同的症狀。 藥材成分:人參、黃耆、白朮(各4克),甘草(約2.8克),茯苓(6克),何首烏(8克) 做法:加入糯米(8克)和紅棗(2枚),一起用水煎煮,然後加入象牙末(約4克)調服。

玄參升麻湯:治療溫熱毒邪引起的發斑。 藥材成分:玄參、升麻、甘草,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
陽毒升麻湯:治療面色赤紅、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、腰背疼痛、腹瀉、脈搏浮大、喉嚨疼痛等症狀。 藥材成分:升麻(20克),犀角、射干、黃芩、人參、甘草(各10克),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
陰毒升麻湯:治療陰性斑疹。 藥材成分:升麻、當歸、川椒、鱉甲、雄黃、甘草,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
四聖膏:治療痘疹引起的疔瘡。將疔瘡挑破後,用此藥膏塗抹。 藥材成分:七顆珍珠燒成灰,七七四十九顆豌豆在鍋裡炒過,不論多少的男性頭髮灰,加入適量的胭脂,混合即可。

二聖散:治療與四聖膏相同的症狀。 藥材成分:雄黃(8克),紫草(12克) 做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香油和胭脂調勻後塗抹。

外敷藥方:針對痘疹結痂後,疔瘡潰爛成坑,甚至可見筋骨的狀況,用此藥方敷用。 藥材成分:赤石脂、膩粉、黃柏、炒杭粉、血竭(各4克),炒飛丹(約3.2克),頭髮灰(約2克),乳香、沒藥(各1.2克),冰片(約0.1克),伏龍肝(4克),飛過的密陀僧(8克),若有臭味,可加入少量(約1.2-1.6克)阿魏。 做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細布篩過後敷在患處,外用膏藥貼住。內服人參敗毒散,並加入穿山甲、蟬蛻、連翹等藥材。

人參敗毒散:治療痘疹後的餘毒引起的癰腫。 藥材成分:人參、赤茯苓、羌活、獨活、前胡、薄荷、柴胡、枳殼、川芎、桔梗(各等份),甘草(減半),牛蒡子、防風、荊芥、連翹、金銀花。頭部患處加白芷、升麻;上身患處多加桔梗;手部患處加肉桂;腰部患處加杜仲;腿足患處加牛膝、木瓜。

金銀散:治療痘疹後引起的肥疳、疥癬等瘡瘍,此藥可收斂水分、解毒。 藥材成分:黃丹、黃柏、黃耆、黃連、大黃、輕粉、麝香 做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濕瘡直接撒上藥粉,乾燥的瘡用融化的豬油調勻後敷用。

必勝膏:治療腫毒。 做法:將馬齒莧搗爛取汁,加入豬油膏和石蜜,三種混合熬製成膏狀,塗抹於患處即可消腫。

三豆散:治療痘疹後癰毒初起,出現紅腫的狀況。 藥材成分:黑豆、赤豆、綠豆用醋浸泡後磨成漿,用鵝毛筆時常刷在患處,即可消腫。

敗草散:治療斑疹潰爛不止的狀況。 (未提及藥材成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