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五卷 (1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卷 (1)

1. 附雜方

陳無擇,牡蠣散,治諸虛不足,及新病暴虛,津液不固,體常自汗。(許學士云:亦治盜汗不止。)

黃耆,麻黃根,牡蠣(煅,研。各二錢)

上水煎,入浮小麥一百粒,不拘時服。

河間,白朮散,治飲酒中風,汗多不可單衣,食則汗出如洗,久不治,必成消渴症。

牡蠣(煅,二錢),白朮(一兩二錢),防風(二兩半)

為末,每服一錢,溫水調下,不計時。如惡風倍防風、白朮;如多汗、面腫,倍牡蠣。

丹溪,白朮湯,治盜汗。

白朮(四兩,分作四制:一兩黃耆同炒;一兩石斛同炒;一兩牡蠣同炒;一兩麩皮同炒)

各味炒黃色,余藥不用,只用白朮研末。每服三錢,用粟米煎湯送下,藥盡為效。

《濟世良方》治盜汗,山藥為末,臨臥酒調下三錢。

《衍義》云:椒目治盜汗尤切,將椒目微炒,搗細末,用五錢。以生豬上唇煎湯一合,調勻,臨臥服,無有不效。蓋椒目能行水,治水蠱尤勝。

治盜汗,桑葉為末,茶服之。(治藥不應者累驗。出《醫說》。)

豆豉能治久盜汗,以一升,微炒令香,清酒二升,漬兩三日,取汁,任人服之,不瘥,更作三兩劑即止。

(愚謂此方出《綱目》,必是傷風,表中有風邪,以致毛腠不閉。豆豉原能發汗散邪,以邪散而腠理閉也。今取其能治久盜汗,豈豆鼓亦能補陰乎?錄此以備參考。)

《衍義》以煅過牡蠣、麻黃根等分,同研細末,治盜汗及陰汗。

白話文:

[附雜方]

陳無擇的牡蠣散,適用於各種虛弱不適,以及新近突然虛弱的情況,身體津液無法固守,導致經常自汗。許學士表示,這也能治療盜汗不止的情況。

黃耆、麻黃根和煅燒後研磨的牡蠣,每種兩錢。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,加入一百粒浮小麥,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可以服用。

河間的白朮散,專治因飲酒而中風,汗量增多到不能穿單薄衣物,進食時汗如雨下,若長時間未治療,恐會轉變為消渴症。

煅燒後的牡蠣兩錢、白朮一兩二錢、防風二兩半,混合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水調和服用,不論何時都可。如果對風寒特別敏感,防風和白朮的份量加倍;如果汗量多且面部腫脹,牡蠣的份量加倍。

丹溪的白朮湯,適用於治療盜汗。

白朮四兩,分為四份分別與黃耆、石斛、牡蠣、麩皮一同炒製。炒至黃色後,只使用白朮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粟米煎湯送服,直至藥材用完即見效。

《濟世良方》中提到,山藥磨成粉,在睡前以酒沖服三錢,可以治療盜汗。

《衍義》指出,椒目對於治療盜汗特別有效,先將椒目輕微炒製,再搗碎成細末,用量五錢。用生豬的上脣熬煮成一合的湯汁,將椒目粉末調勻,睡前服用,肯定有效。椒目能促進水分代謝,對於治療水腫特別出色。

治療盜汗,桑葉磨成粉,用茶水送服。(對於藥物療效不佳者,經過多次實踐證明有效。出自《醫說》。)

豆豉可以治療長期盜汗,取一升豆豉,輕微炒製讓其散發香味,再用二升清酒浸泡兩三日,取出汁液,根據個人情況服用,若未見效,再製作三兩劑即可停止。

(個人認為此方出自《綱目》,可能是因風邪侵襲導致毛孔無法閉合。豆豉原本就有發汗和散除邪氣的作用,邪氣散去後毛孔就能閉合。現將其作為治療長期盜汗的方法,難道豆豉也有補陰的效果嗎?記錄此方供參考。)

《衍義》中提到,將煅燒過的牡蠣和麻黃根按等比例混合並研磨成細末,可以治療盜汗和陰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