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七卷 (15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卷 (15)

1. 久嗽

罌粟殼(蜜炙),人參,粉草(各五錢),陳皮,茯苓,杏仁,阿膠,五味,桑皮,苡仁,紫蘇,百合,貝母,半夏曲,款花

每服六錢,姜三片,棗二枚,烏梅半個,水煎服。

【收斂之劑】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。

羅太無,九仙散,治一切咳嗽。

桑皮,人參,桔梗,阿膠,五味子,烏梅,款花(各一兩),貝母(五錢),罌粟殼(蜜炒,八兩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服.嗽止住後服。

款花清肺散,治咳嗽喘促,胸膈不利,不得安臥。

人參,炙甘草,枯礬,烏梅(連核搗碎),款花(各一兩),粟殼(醋炒,四兩),甜葶藶(生用,一錢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溫米飲湯調服,食後。忌油膩,節言語。

人參清肺湯,治男婦肺胃虛實,咳嗽氣急,胸膈咽塞,腹脅脹滿迫塞,短氣,喜欲飲冷,咽嗌隱痛。及療肺痿勞,吐血腥臭,乾嘔,煩熱,聲音不出,肌肉消瘦,倦怠減食。

烏梅,地骨皮,人參,炙甘草,阿膠(炒),杏仁(去皮尖),桑皮,知母,粟殼(去須蒂。各一兩)

上每服四錢,烏梅一枚,水煎服。

人參款花散,咳嗽久不愈者。

人參,款花(各五錢),知母,貝母,半夏(各三錢),粟殼(炒,一兩)

上每服六錢,烏梅同煎服。

人參養肺湯,肺痿咳嗽清痰,午後熱,並聲颯者。

人參,炙甘草,阿膠珠(各一錢),茯苓(一錢半),貝母,柴胡(四錢),杏仁,五味,桔梗(各一錢半),桑皮(二錢),枳實(一錢半)

上每服八錢,生薑三片,棗一枚,食後溫服。減柴胡、茯苓、五味、貝母、桔梗、枳實,加地骨皮、知母、烏梅、罌粟殼,即上人參清肺湯。以上乃御米殼、烏梅例收後藥也。

丹溪謂黃昏嗽者,火浮於肺,以酸味斂而降之,用訶子、五味、五倍子、白礬等是也。

白話文:

久咳

第一個藥方: 罌粟殼(用蜂蜜炒過),人參,甘草(各五錢),陳皮,茯苓,杏仁,阿膠,五味子,桑白皮,薏仁,紫蘇,百合,貝母,半夏曲,款冬花。

每次服用六錢,加生薑三片、紅棗二枚、烏梅半個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【收斂的藥劑】 肺氣想要收斂,應該趕快吃酸味的食物來幫助它收斂。

羅太無的九仙散,可以治療各種咳嗽。

第二個藥方: 桑白皮,人參,桔梗,阿膠,五味子,烏梅,款冬花(各一兩),貝母(五錢),罌粟殼(用蜂蜜炒過,八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調服。咳嗽停止後再服用。

款冬花清肺散: 用來治療咳嗽氣喘,胸部不舒服,無法安穩睡覺。

第三個藥方: 人參,炙甘草,枯礬,烏梅(連核搗碎),款冬花(各一兩),罌粟殼(用醋炒過,四兩),甜葶藶(生用,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熱的米湯調服,飯後服用。忌吃油膩食物,並節制說話。

人參清肺湯: 用來治療男女因肺和胃虛弱或實熱引起的咳嗽氣喘,胸部、咽喉有阻塞感,腹部和脅肋脹滿壓迫感,呼吸短促,喜歡喝冷的飲料,咽喉隱隱作痛;也用來治療肺痿勞病,吐出帶有腥臭味的血,乾嘔,煩躁發熱,聲音沙啞,肌肉消瘦,疲倦乏力,食慾減退。

第四個藥方: 烏梅,地骨皮,人參,炙甘草,阿膠(炒過),杏仁(去皮尖),桑白皮,知母,罌粟殼(去掉須蒂,各一兩)。

每次服用四錢,加烏梅一枚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人參款冬花散: 用於治療久咳不癒。

第五個藥方: 人參,款冬花(各五錢),知母,貝母,半夏(各三錢),罌粟殼(炒過,一兩)。

每次服用六錢,與烏梅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人參養肺湯: 用於治療肺痿引起的咳嗽、咳清痰、午後發熱,以及聲音沙啞的情況。

第六個藥方: 人參,炙甘草,阿膠珠(各一錢),茯苓(一錢半),貝母,柴胡(四錢),杏仁,五味子,桔梗(各一錢半),桑白皮(二錢),枳實(一錢半)。

每次服用八錢,加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飯後溫服。如果將柴胡、茯苓、五味子、貝母、桔梗、枳實減量,加入地骨皮、知母、烏梅、罌粟殼,就成為上面提到的人參清肺湯。以上說明都使用了罌粟殼和烏梅來收斂藥性。

朱丹溪認為,黃昏時咳嗽,是因為火氣浮於肺部,應該用酸味藥來收斂降火,所以使用訶子、五味子、五倍子、白礬等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