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二十一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十一卷 (11)

1. 妊娠數墮胎

夫胎乃陽施陰化,榮衛調和,經水完全,十月而產。若血氣虛損,不能養胎,所以數墮也。凡妊婦腰痛多致墮胎。

薛氏曰:丹溪云:陽施陰化,胎孕乃成,血氣虛乏,不能榮養其胎則墮。譬如枝枯則果落,藤痿則花墜。嘗治賈氏婦,每有妊至三月前後必墜。診其脈左右大而無力,重則澀,知其血虛也。補其中氣使血自榮。時正初夏,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二錢,與數十貼,得保而生。

因而思之,墮於內熱而虛者,於理為多。曰熱、曰虛。蓋妊至三月,上屬相火,所以易墜。不然,何以黃芩、熟艾、阿膠等為安胎之妙如此也。大抵治法須審某月屬某經育養而藥之。

生生子曰:胎猶瓜也。瓜生於藤,藤肥而瓜壯,未熟而調者,由藤槁而風搖也。胎藏母腹,繫於命門。命門者,督脈之所循也。又衝任二脈為血之海,妊婦而經不行者,血蓄以養胎也。足月而生者,猶瓜熟而蒂落也。苟內無所傷,外無所感,何墮之有?衝任督三脈一宗,衝脈由氣街而行足少陰,任脈起於胞門子戶,由會陰而行腹,督脈系廷孔,由會陰在則行背,歷長強,循腰腧命門而上巔。

驗今之墮胎者,苟非衝任之不足,必由色欲之縱恣,淫火一動,則搖撼其督脈,胞門亦由之而不閉,胎斯墮也。胎墮必腰痛者,腰腧命門皆督脈之所歷,胎又繫於命門故也。觀牝獸之護胎,則可推其所慎矣。牝牡交合有節,懷胎之後,牡獸近身,則蹄而遠之。是以交而必孕,孕而必育者,由交合之有節也。

懷妊而不遠欲,即幸不墮,生子亦必脆弱多疾,痘疹亦多。險逆皆淫火鍛鍊所致。觀丹溪曰虛、曰熱,抑豈無其所自乎。予故揭而告諸保孕者,當知其所慎重,至於藥劑則虛熱二字為之本矣。是以八珍、阿膠、杜仲、黃耆、黃柏、黃芩、桑寄生、香附,為安胎之妙者,得非治其本歟!

凡保胎當理脾胃,脾胃為倉廩,五臟六腑之所稟受,胚胎由之以滋養也。胃屬陽明,陽明者衝任長也。

一方,鯉魚二斤者一尾,粳米一升,用鹽醬和煮食之甚善,一日食三次為佳。

芎藭補中湯,懷妊血氣不能榮養,以致半產,早能服此,預先補之,不致於墮。

乾薑(煨),阿膠(炒),芎藭,五味子(各五分),黃耆(炒),川歸,白朮(炒),杜仲(炒),白芍藥(各一錢),人參,木香,甘草(炙。各五分)

上水煎服。(虛寒所宜。)

《千金》,保孕湯,氣血不足,每至三四月而墮,當預服之。

人參,黃耆,白朮,川歸,甘草,黃芩,杜仲,桑寄生,川續斷,白芍藥,砂仁

加糯米五十粒,水煎,食遠服。若氣痞悶不舒,加厚朴、蘇梗。若腹疼加熟艾葉、香附。見血下,加升麻、地榆、椿根白皮、阿膠。

白話文:

標題: [多次流產的情況]

內容: 懷孕是陽氣作用與陰氣變化的結果,身體氣血調和,月經正常,經過十個月孕育後生產。如果孕婦的血氣虛弱,無法滋養胎兒,就會導致反覆流產。孕婦常出現腰痛,這往往會導致流產。

薛氏說:丹溪先生提到,陽氣作用陰氣變化,才能成功懷孕。如果血氣不足,就無法滋養胎兒,導致流產。就像樹枝枯萎果實會掉落,藤蔓凋謝花朵也會墜落。他曾經治療過一位賈姓婦女,每次懷孕到三個月左右都會流產。診察她的脈象,發現左右脈象大但無力,按壓則澀,這是血虛的表現。他補養她的中氣,讓血液自然充足。當時正值初夏,他讓她濃煎白朮湯,服用黃芩末兩錢,連續服用數十劑,最終保住胎兒並順利生產。

因此思考,因內熱和血虛導致流產的情況,在道理上更爲常見。內熱和血虛。因爲懷孕至三個月時,上部屬於相火旺盛期,所以容易流產。否則,爲什麼黃芩、熟艾、阿膠等藥物對安胎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。總的來說,治療方法必須審慎判斷在某個月份,胎兒由哪條經絡養育,並據此選擇藥物。

生生子說:胎兒如同瓜果一樣。瓜果生長於藤蔓,藤蔓健壯則瓜果強壯,未成熟就掉落的,是因爲藤蔓枯萎且被風吹動。胎兒藏於母體腹中,連接着命門。命門是督脈的路徑。衝脈和任脈是血海,孕婦之所以月經停止,是因爲血液儲存起來以滋養胎兒。足月出生,就像瓜果成熟後自然脫落。如果沒有內在傷害,沒有外在影響,怎麼會流產呢?衝脈、任脈、督脈三條脈絡同源,衝脈從氣街運行到足少陰,任脈起源於胞宮,從會陰部位沿腹部運行,督脈連接廷孔,從會陰處沿背部運行,經過長強穴,沿着腰部腧穴和命門向上至頭頂。

觀察現在流產的情況,如果不是因爲衝脈和任脈不足,一定是因爲過度縱慾,一旦淫火燃燒,就會搖動督脈,胞宮的門也會因此不關閉,胎兒就會流產。流產時腰痛,是因爲腰腧穴和命門都是督脈經過的地方,而胎兒又連接着命門。觀察雌性動物保護胎兒的行爲,就可以推斷出她們謹慎的地方。雌雄動物交配有節制,懷孕後,如果雄性動物靠近,雌性動物會踢開並遠離。這就是爲什麼交配必定懷孕,懷孕必定生育,都是因爲交配有節制。

懷孕期間不遠離慾望,即使幸運不流產,生下的孩子也會脆弱多病,痘疹也會多發。這些都是由淫火鍛鍊引起的。觀察丹溪先生所說的血虛和內熱,難道沒有原因嗎?我特意揭示並告知想要保胎的人,應當知道要謹慎的地方,至於藥物,血虛和內熱這兩個字就是根本。因此,八珍、阿膠、杜仲、黃芪、黃柏、黃芩、桑寄生、香附,這些安胎藥物之所以有效,不正是治療了根本嗎?

保胎應調理脾胃,脾胃是儲藏食物的倉庫,是五臟六腑汲取營養的地方,胚胎通過脾胃得到滋養。胃屬於陽明,陽明是衝脈和任脈的長養之處。

一個方法是,鯉魚一條重約二斤,粳米一杯,用鹽醬和煮食用,一天吃三次最好。

「芎藭補中湯」,如果懷孕時血氣無法滋養,導致流產,如果能及早服用此湯,預先補養,就不會流產。

乾薑(煨)、阿膠(炒)、芎藭、五味子(各五分)、黃芪(炒)、當歸、白朮(炒)、杜仲(炒)、白芍藥(各一錢)、人參、木香、甘草(炙)(各五分)

以上藥材用水煎服。(適用於虛寒體質。)

《千金方》中的「保孕湯」,適用於氣虛血弱,經常在三四月時流產的情況,應該預先服用。

人參、黃芪、白朮、當歸、甘草、黃芩、杜仲、桑寄生、川續斷、白芍藥、砂仁

加入糯米五十粒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如果氣滯不暢,可以加厚朴、蘇梗。如果腹痛,可以加熟艾葉、香附。如果出血,可以加升麻、地榆、椿根白皮、阿膠。

「醋附丸」,對於反覆流產的情況,這個藥非常有效。也能治療崩漏帶下、積聚癥瘕、臍腹疼痛。

香附子去掉毛,用好醋煮透,烘乾後磨成粉末,再用醋打成糊狀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五十丸,用米湯送下。

《脈經》記載:婦人懷孕一個月時,足厥陰脈負責滋養。第二個月,足少陽脈負責滋養。第三個月,手心主脈負責滋養。第四個月,手少陽脈負責滋養。第五個月,足太陰脈負責滋養。第六個月,足陽明脈負責滋養。第七個月,手太陰脈負責滋養。第八個月,手陽明脈負責滋養。第九個月,足少陰脈負責滋養。第十個月,足太陽脈負責滋養。所有的陰陽脈絡,各自負責滋養三十天。手少陰和太陽脈絡不負責滋養,因爲它們分別主管乳汁和月經。在滋養胎兒的經絡期間,不可以進行鍼灸。如果違規,一定會導致流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