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一奎

《赤水玄珠》~ 第八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卷 (6)

1. 下痢吃逆(俗名發呃。)

丹溪云:吃逆病氣從下衝上,屬火之象。古方悉以胃弱言之,殊不知胃弱者陰弱也,虛之甚也。滯下之久,多見此症,乃因久下而陰虛也。(詳見吃逆本門。)

一人年五十,質弱多怒,暑月因飢索食不遂,後得瀉痢,口乾,七八日後發吃,遂以人參白朮煎湯調益元散,數日安。此虛熱之治。痢尚未止者,將此藥蜜丸服之,數日全止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說:下痢時出現的打嗝現象,是因為病氣從下往上衝,這是火氣旺盛的徵兆。古代的醫方都認為這是因為胃弱所致,但事實上,胃弱指的是陰氣不足,是身體非常虛弱的表現。長期下痢的人,常常會出現這種症狀,這就是因為長時間下痢導致身體陰氣虛弱。

有個五十歲的人,體質較弱且容易生氣,在炎熱的夏季因為餓了想找東西吃卻找不到,之後就得了瀉痢,感覺口很乾。大約七八天後開始頻繁打嗝,於是用人參和白朮煮湯,再加入益元散調和服用,幾天後病情就穩定下來了。這是治療虛熱的案例。如果下痢還未停止,可以將這些藥材製成蜜丸服用,幾天後就可以完全止住下痢。

2. 下痢大孔痛

大孔痛,暴病身熱,或脈洪大,此熱沉於下也,宜清之。若久病身冷,自汗,脈沉小,宜溫之。

又方,治大孔痛,熱流於下者。

檳榔,木香,黃連,黃芩加乾薑。

丹溪治一人,年二十,性好酒色,奉養過厚,適有事多憂恐。患瘧發寒熱,忽一日大發熱,大便下皆是積滯,極臭,大孔極痛,呻吟不絕,其孔陷入,囑咐後事。予曰:此大虛也,脈皆弦大而浮,遂以瓦片,令敲如銅錢圓樣,燒紅,投入童便中,急乘熱取起令乾,以紙裹安痛處,其時寒,恐外寒乘虛而入也。以人參、當歸、陳皮作濃湯飲之,食淡味,至半月而安。

(又有用瓦片燒紅,投入槐花湯,照上用者。)久下赤白,大孔痛不可忍,炒鹽熨之。又炙枳實熨之。日華子云:痢久,大孔急痛,亦有寒熱者,熟艾、黃蠟、訶子,燒熏之。

治痢大便不禁,其大孔開如空洞不閉者,用花椒為末,蔥搗爛,塞穀道中,並服酸收澀腸之劑,如御米殼、訶子皮之類收之,神效。

白話文:

[腹瀉伴劇烈肛門疼痛]

如果出現肛門劇烈疼痛,突然發高燒,或是脈搏強而大,這表示體內有熱氣下沉。這種情況應採取清熱的方法治療。相反,如果是長期疾病,身體感覺寒冷,自發出汗,脈搏微弱,這時應該使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。

另一個方法,專門用來治療肛門劇烈疼痛,由熱氣流向下方導致的情況。

使用的藥材包括檳榔,木香,黃連,黃芩和乾薑。

丹溪曾治療過一位二十歲的病人,此人嗜酒且生活過度奢靡,又因事多憂慮恐懼。他患有瘧疾,發燒發冷,有一天突然高燒,大便都是食物殘渣,異常惡臭,肛門疼痛難忍,呻吟不止,肛門陷入,似乎已做好了後事的安排。我當時說:這是大虛的表現,他的脈象都呈現弦大且浮。於是用瓦片燒紅,放入小孩子的尿液中,快速取出晾乾,用紙包裹放在痛處,因為天氣寒冷,怕外部的寒氣乘虛而入。再讓人參、當歸、陳皮熬成濃湯讓他喝,讓他吃清淡的食物,半個月後病情穩定。

(也有用燒紅的瓦片放入槐花湯中,按照上述方法使用。)長期出現赤白帶下,肛門疼痛難忍,可用炒鹽熨燙。還可以灸烤枳實熨燙。日華子說:長期腹瀉,肛門緊縮劇烈疼痛,同時伴有寒熱,可用熟艾、黃蠟、訶子燒燻。

對於大便失禁,肛門像空洞一樣打開無法閉合的情況,可將花椒磨成粉末,將蔥搗碎,塞入肛門,同時服用酸性收澀腸道的藥物,例如米殼、訶子皮等,效果神奇。